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docx

    • 资源ID:13505970       资源大小:28.27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docx

    1、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第一章制度、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政策,制定全院感染控制规划及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监控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3、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问题。4、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案,对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等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5、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及时对新发传染病、新发病原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2、。6、医院感染管理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各科室成立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贯彻落实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及相关的技术指导。7、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8、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1、散发的医院感染病例,经治医师应及时报告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并于24小时内通过院感软件,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予以确认。2、对疑似医院感染诊断的病例,经治医生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进一步讨论分析,确认为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感染管理科。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4、出现医

    3、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等应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防保科,并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感染管理科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5、临床科室发现有多重、泛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例应立即报告,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6、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指定专人登记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三、临床、医技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临床医技科室要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监测医师和监测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2、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

    4、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效果评价。3、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4、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5、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7、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四、科室感染监控医师职责1、负责督促、协助本科室临床医师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和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2、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医院感染病例会诊,建议经管医

    5、师对患者作有关微生物学检测。3、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4、指导本科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及知识培训,接受本科室人员的技术咨询。5、负责组织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包括多重耐药菌)进行讨论,记录完善。6、监督和指导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五、科室感染监测护士职责1、负责参与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与落实。2、负责督促本科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3、负责科室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标本的收集质量。4、协助护士长组织本科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知识的学习。5、配合感染监控医师工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降低漏报率

    6、,预防和控制感染。6、督促本科医务人员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及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7、保管和整理好科室的医院感染有关资料。8、负责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六、医务人员在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1、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查,确认医院感染病例,通过院感软件立即上报。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

    7、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七、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八、各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熟知本部门、本岗位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等相关制度及要求。第二章医院感染知识一、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三级管理组织)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感染管理科;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二、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500张病床以上医院的医院感染率要求10%;一类切口感染率1.5%;医院感染漏报率20%;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三、医院感染(一)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

    8、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小时以后感染者。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病人发生的感染是上次住院期间获得的。(3)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又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症的迁徙病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在皮肤、粘摸开

    9、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创伤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CMV,水痘、单纯疱疹。(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四、熟知本科室医院感染特点?包括科室的感染率、常见的感染类型、感染的易感因素、重点操作项目、感染率等,应注意什么问题,请各科室按照自己科室的实际,组织答案。五、消毒灭菌(一) 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

    10、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二)医疗器械、物品分类及消毒方法1、斯伯尔丁分类法 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2、定义(1)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2)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3)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3、消毒灭菌方法(1)

    11、高度危险性物品: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首先采取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2)中度危险性物品: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耐热、耐湿物品(口腔护理用具)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3)低度危险性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疮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

    12、有效的消毒方法。六、标准预防(一)标准预防概念: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二)标准预防的特点:1、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根据疾病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蓝色隔离标识)、空气隔离(黄色)和飞沫隔离(粉色)等。(三)基本措施:洗手、戴手套、戴帽子、戴口罩、戴护目镜和防护面具、穿隔离衣与防护衣、戴鞋套、锐器立即放入

    13、锐器盒中等。1、口罩的使用(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2)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3) 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潮湿、污染后及时更换。(4)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2)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

    14、操作, 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4)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3、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1)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2)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4、手套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1)给病人进行有创性诊疗、护理、无菌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3)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15、时,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诊疗、护理、检验、卫生工作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4)完成操作后,应脱去手套,规范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5)操作过程中手套破损时,应立即脱掉,洗手后更换新手套。(6)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7)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8)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四)防止锐器损伤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有创性)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被各种针具、刀片、破裂安瓿等医用锐器刺伤或者划伤。2、使用后的锐器必须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锐器盒要有明显标志。3、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

    16、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不得用手将使用后的针头从针栓上分离,不用手直接去弄弯或弄直针头。5、安瓿操作应使用手套或指套,如有碎玻璃沾在手上,应用流动水冲走,禁止用力擦拭。6、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疗、护理时必须有他人的协助(五)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触预防主要是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PDR-AB、艰难梭菌等的传播。1、应用蓝色“接触隔离”标志,置于床头卡及一览表左上方。2、尽量隔离于单间,条件受限时,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3、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戴手套。4、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5、脱手套、隔

    17、离衣后,须洗手或卫生手消毒。6、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等应固定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担架车、各种治疗仪等,在每次使用后须用含氯消毒制剂擦拭消毒。7、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触的器械设备必须清洁消毒。8、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9、连续2 个标本(每次间隔24 h)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10、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消毒。七、手卫生知识(一)基本要求:手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不能戴戒指等饰物,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二)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

    18、科手消毒的总称。1、洗手:医务人员用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2、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三)手卫生的原则: 1、手部有肉眼可见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需用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2、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3、医务人员外科手术前均应进行外科手消毒。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9、四)手卫生五大指征:1、接触患者前;2、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3、接触患者后;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五)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的指征: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六)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均需参照七步洗手方法: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内)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外)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夹)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弓)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

    20、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立)7、旋转揉搓手腕,交换进行 (腕)(七)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1、采样时间:在手消毒后、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2、手卫生效果:(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八、职业暴露(一)职业暴露定义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若为皮肤、粘膜的职业暴露,应用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21、用反复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4、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并尽快报告感染管理科和预防保健科,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要求提供患者化验检查结果。5、医务人员应及时留取暴露者和患者血样进行血源性疾病监测,以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预防用药,并定期追踪。6、感染源为特殊病人者,应立即上报,并严格处理。(三)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环境表面处理流程对于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环境表面的清

    22、洁消毒应根据其发生的地点和溅污的量不同而不同。在患者护理区域,对于少量的溅污(10mL)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环境表面时须采取以下方法处理。1、处理血液、体液污染地面或物表时,戴上手套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等)。2、将吸湿材料(毛巾、布类或吸水强的纸类)覆盖在污染物表,依据污染物量的多少滴加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直到全部渗透且不能流出,应用较多的吸湿材料以免扩散。吸收2分钟,将布类或纸类由外向内包裹污染物并丢弃到医疗废物桶内。3、脱去手套,洗手,用清洁剂和水拖净地面。4、用后的拖布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清洗、晾干备用。5、在流动水下洗手,彻底干燥。九、医疗废物(一)定义:指医疗卫生机构在

    23、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使用后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管、棉签、敷料、棉球、纱布、手套等)、使用后一次性医疗器械、各种传染病人用品等。(二)医疗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3、化学性废物4、损伤性废物5、药物性废物。十、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基本原则(5大原则)1、应在抗生素使用前或停药1周后采集标本。2、严格注意无菌操作。3、盛标本的容器须先经灭菌处理,不得使用消毒剂。4、立即送检,保证安全,防止溢出,避免污染。5、标本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第三章医院感染暴发一、定义1、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

    24、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组织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后,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技术专家组、后勤管理科、等有关部门组成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组织管理、指挥、协调和救治工作。感染管理科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做好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医疗抢救技术专家组负责医疗救治和协助调查工作,护理部负责人员调配、落实消毒

    25、隔离措施;检验科负责病原微生物检测及提供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三、医院感染暴发的院内报告程序1、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立即通过医院感染监测软件上报感染管理科。2、检验科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科室送检标本的病原体有聚集现象,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 ,如MRSA、VRSA、VRE等,立即电话上报感染管理科。3、在接到报告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应立即进行调查,经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汇报,主管院长向院长报告,此外还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

    26、后勤部门进行通报,以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四、医院感染暴发上报程序(了解)1、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于12小时内通过“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系统”进行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在2小时内通过“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系统”进行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五、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答:临床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组织人员调查核实流行或暴发-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查找传染源-隔离病

    27、人-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六、应急处置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监测工作中发现可疑医院感染暴发或接到相关科室医院感染疑似暴发报告后,应立即调查处理,并上报主管院长。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领导小组对暴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决定应急预案是否启动,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置,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措施。基本步骤如下。1、调查与判断:首先应明确感染部门,人群和病原体,所有的病例均要确诊。并负责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计算其罹患率。2、查找感染源:立即采集标本,应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

    28、学检查。3、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基础情况、症状、体征、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4、制定控制措施: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期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并通知相关科室予以落实。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必要时进行隔离患者,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控制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评估: 采取措施后,应监测感染发生情况,观察有无新发病例出现。如果还有新发病例出现,应该检查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到及时严格执行,或者重新评估调查结果是否正确。6、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

    29、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并分析此次调查的经验与不足。第四章多重耐药菌监测一、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二、我院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细菌: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细菌(ESBLs)、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三、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

    30、人员的手卫生。2、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4、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制度。护士在一览表、床头卡上挂接触隔离标识。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5、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1)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专人专用。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3)对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

    31、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应当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或者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四、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其他多重耐药菌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手部卫生遵循手卫生规范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遵循手卫生规范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