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05 综合实验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502799       资源大小:236.0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05 综合实验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

    1、专题05 综合实验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专题05.综合实验(探究实验)-202年中考化学专题汇编(浙江专版)1.(2021年浙江丽水中考)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数采集器和计算机实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_,150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答案】(1)稀盐酸 NaCl和HCl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逐渐上升,完全反应时,溶液温度升到最高 【详解】(

    2、1)由图像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稀盐酸。150秒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至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至最高。2. (2021浙江台州中考)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提示: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3、aCO32HAcCaAc2H2OCO2;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_。【答案】(1)吸收被二氧化碳带出的水,防止影响实验 (2) 变小 (3)1.25% (4) 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碳酸钙的含量本身很少,用醋去反应只能反应掉其中极少一部分,更多的鱼刺还是没有被反应掉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将二

    4、氧化碳带出的水吸收,减小误差。(2)图像中,倾斜角度表示了变化的快慢,AB曲线越来越平缓,表明锥形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慢。(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20 g819.89 g0.11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0.25g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碳酸钙的含量本身很少,用醋去反应只能反应掉其中极少一部分,更多的鱼刺还是没有被反应掉。3.(2021浙江台州中考)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1)反应生成的蓝色

    5、絮状沉淀物质是_。(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A铁 B碳 C二氧化锰 D氧化铜(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答案】(1)氢氧化铜 (2) D (3) 不能,因为仅用CuSO4质量分数增大的一种溶液进行了实验,不能排除是硫酸铜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所致 【详解】(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氢氧化铜。(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

    6、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故选D。(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不能,因为仅用CuSO4质量分数增大的一种溶液进行了实验,不能排除是硫酸铜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所致。4.(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离瘪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距离向袋内吹气,塑料袋会鼓起(如图甲)。小明认为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为了验证猜想,他用瘪塑料袋做了如下实验: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別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

    7、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別标为、,、和、;微微张开塑料袋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微微张开塑料袋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换用塑料袋和、和、,重复步骤和,获得结果如表所示。吹气方式实验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嘴贴袋口吹气中充满气体中气体体积约占容积的中气体体积约占容积的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中充满气体中充满气体中充满气体(1)根据实验结来.可以否

    8、定小明猜想的实验组别是_;(2)实验中,塑料袋中的气体并未充满,如何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体积在容积中的占比?_;(3)说明“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能使塑料袋充满气体”的原因:_。【答案】(1)第2、3组 (2) 见解析 (3) 见解析 【详解】(1)1由实验数据表格可知,第1组实验结果相同,均充满气体,无法否定小明猜想,第2、3组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否定小明猜想。(2)2将袋内气体挤压到底部,用刻度尺测出鼓起部分的长度,计算出与袋子长度的比值。(3)3吹出气体进入袋内,袋口内气体流速大于周围气体,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周围空气进入袋中。5.(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除二氧

    9、化锰外,许多水果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了探究苹果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进行以下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1克苹果,切成小块放入烧瓶中,量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塞子,当液滴移至A点时开始计时;当观察到液滴恰好移至B点时(AB间玻璃管容积为6毫升),记录所需时间;依次用不同质量的苹果重复步骤和,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1)小明把烧瓶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保持温度不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液滴移动变快,原因是_;(例举一个)(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3)若用20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6克

    10、苹果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中步骤记录的时间是_秒。【答案】(1)温度升高导致生成气体膨胀,体积变大(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其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得越来越慢 (3) 100(只要时间不超过150秒即可) 【详解】(1)因为烧瓶中空气温度升高导致生成气体膨胀,体积变大,影响实验结果。(2)由图乙的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其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得越来越慢。(3)由乙图可知,苹果质量为6g时,产生气体速率为0.04毫升/秒,所以其所需时间为6毫升0.04毫升/秒=150s,加入反应物量变大,提高反应速率,所以其收集时间小于150

    11、s,因此可以推断为100s。(只要时间不超过150秒即可)6.(2021年宁波中考)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简中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_的性质。(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不易溶于水 偏大 【详解】(1)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中可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排

    12、出的水的体积偏大,即生成的氧气体积偏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偏大。7.(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1)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_;(例举一个)(2)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克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_?(3)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

    13、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_。【答案】(1)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 (2) 设得到48克氧气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g制氧剂质量为:。答: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的质量为177.5克 (3) 甲合理,因为水汽能快速与制氧剂接触,且呼气和吸气时水汽都有机会与制氧剂反应,水汽利用率高 【详解】(1)制氧剂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故还需要知道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2)解析见答案。(3)甲合理,水汽能快速与制氧剂接触,且呼气和吸气时水汽都有机会与制氧剂反应,水汽利用率高。8.(2021年宁波中考)有一瓶气体,可能由、中的一种或

    14、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实验设计)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通入一定量氮气;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实验现象)步骤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实验结论)该气体由_组成。(实验反思)(1)C装置的作用是_。(2)步骤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_。(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 除去气体 排尽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详解】实验结论根据资料,脱氧剂(还原铁

    15、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如果该气体中含有氧气,氧气和还原铁粉会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氧化铁,而步骤实验中A装置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步骤中B装置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经过C装置,二氧化碳被除去,再经过浓硫酸干燥,气体进入E装置,实验过程中F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黑色的氧化铜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说明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铜,因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该气体中还含有一氧化碳。故该气体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O和CO2)组成。实验反思(1)因为澄清石灰水不能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16、全部吸收,会影响一氧化碳的检验,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能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故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气体。(2)因为装置内含有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如果不除去空气,会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所以步骤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原有的空气。(3)E装置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2021年浙江湖州化学)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

    17、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计了如下实验:(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_(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小明通过如下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 Fe3O44H23Fe4H2O吸

    18、引的黑无水硫酸铜粉末,当观察到_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3,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19、:_,_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答案】(1)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2) 无水硫酸铜不变蓝 (3) 【详解】(1)要证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后,滴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的沉淀即氯化银,说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2)根据,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的产物为铁和水,若黑色固体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则通入干燥的氢气后会有水和铁生成,但生成铁粉和四氧化三铁均为黑色,无明显现象,生成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黑色粉末中无四氧化三铁,则无水硫酸铜不变蓝。(3)若黑色粉

    20、末中含有碳粉,碳粉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10.(2021年浙江湖州化学)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性质二: NaHCO3HCl=NaClH2OCO2(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锅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_。(

    21、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_。(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序号反应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010101010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100.0101.1102.2103.3104.4105.0(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二 人体温度不能达到50或胃液中胃酸呈酸性 (2)由题意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2、为105.0g-100.0g=5.0g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9.55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因此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3)偏大 【详解】(1)因为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所以他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受热分解,主要是因为人体的为中有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2)见解析。(3)根据图中的实验过程。A装置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如果去掉装置B,则水蒸气也进入C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计算所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增大,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05 综合实验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