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docx

    • 资源ID:13498434       资源大小:322.7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docx

    1、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榆林市20172018年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邹国为中心、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了殷 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邹鲁优良家风,远承虞舜以孝悌治家的 风尚,又直接受到了泰伯、周文王、周公几代人培育的家风的熏陶,寓继承于发展之中,做到了根深而叶茂。在这样一种文化大传统和家风小传统的背景下,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全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

    2、。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孔子的圣人家风由一则“庭训”的典故可见一斑。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应,孔子后人从这则家教案例中提炼概括出了诗礼家风,世代发扬传承,历两千五百余年而不衰。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子秉承师教,克己复礼。颜子知学、好学、乐学,不会因为生

    3、 活穷困而失去学习的乐趣,连孔子都承认颜子好学超过了自己。修德、好学、守礼是颜子为人的三大特点,也是颜子奠定的颜氏家风的三个支撑点。颜子三十五世孙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将修德、好学、守礼的精神纳入颜氏家训,使其世代相传,到明清时期就变成了复圣家风的内核。曾子父子二人共同开创的曾氏家风,以孝悌、修身、耕读为其三大特征。曾子以孝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以为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这说明曾子与孝道、孝经 关系密切,是孔门孝道的主要传承者和发扬者。曾子重视修身,善于反省,以“吾曰三省吾身”为 其修身特点。曾子与父亲务农为生,一则流传甚久的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传说故事,说明曾家过的是晴耕雨读的

    4、生活。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耕读家风,或许就创始于曾氏父子。孟母教子有方,留下了“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故事。孟子主张人的一生应该进“礼门”,走“义路”,居“仁宅”,培养浩然之气,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这是孟子开创的孟氏家风的基本内涵。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 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幼年时出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待 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他们的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鲁文化是区域

    5、性文化,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土著东夷文化,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B.曾氏家风重视孝道,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称赞曾子传承和发扬孝道。C.孟子的母亲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教育孟子。D.在其他家族的家风失传后,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在明清时期变成了复圣家风的内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把邹鲁深厚文化作为立论的前提,阐述了圣人的家风,层次分明,逻辑严密。B.文章列举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故事,论证曾氏家风三大特征的互相传承和发展关系。C.文章在论述中引用经典语句,表明了重视文化内涵的立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6、开头提出总论点,中间几个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鲁家风根深而叶茂,与其远承虞舜治家风尚,又直接受到了周文王等人的培育有关系。B.如果孔子、孟子没有得到典范的母教的熏陶感染,后来就可能难以形成孔孟二氏的家风。C.颜子、曾子的家庭情况有些相似,但与孔子、孟子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与孔孟不同的家风。D.孔子、孟子出自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这说明普通家庭或困难家庭更容易形成优良的家风。(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柴达木的诗意(节选)徐迅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驱车去昆仑山口,从车窗向外瞭望昆仑山

    7、,昆仑山在我们面前逶迤而来,又逶迤而去。仿佛天边,又恍惚眼前,显得神圣而高邈。时近时远,雪之皑皑,或冰之消融,昆仑山幽峭的峰影,就这样总在我的眼里叠印着。诗人们坐在车上,一路看,一路兴奋不已。昆仑山有着无数的经典神话和故事。在我接受的教育里,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白娘子盗仙草等等,都是在这里产生的。这些神话和故事,不仅赋予我童年和少年岁月一种浪漫、丰富的遐想,还使我成年后的记忆常常发生错觉。比如,因为白娘子为许仙盗仙草,我以为昆仑山是一座灵山在我开始有“山”的印象后,昆仑山似乎就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一个斑驳陆离的梦。洋溢无限诗意的昆仑山,首先是一座诗歌的高峰。从屈原的“登昆仑今四望,心飞杨兮浩

    8、荡”(九歌河伯),到岑参的“杨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武威送刘单)古代的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奇怪的是,他们却一直把昆仑山当成他们歌之咏之的对象。走在昆仑山,车上的诗人七嘴八舌,各自搜索各自的记忆,或摇头晃脑,吟诵出古人写昆仑的一首首诗;或故作惊叹,诧异古代诗人未到昆仑,竟给昆仑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说着说着,他们便有些自豪,觉得古人还没有他们幸运,不像他们双脚能踩上昆仑坚实的土地。在他们的心里,昆仑山是诗歌的山,是中国诗歌的圣地,是他们要崇拜的圣山。仿佛是一种印证与神示,海拔的高度让诗人们就有异样的感觉,心里很快也有了朝圣者不敢怠慢与轻侮的一种意识觉得朝拜昆仑,一定得有某种庄严的仪式。从柴达

    9、木到昆仑山口海拔3700米的昆仑河的北岸,就有一座名叫纳赤台的神泉。这里,“纳赤台”系藏语译名,有“沼泽中的平台”的意思,当地人称“佛台”。这里的泉水即便在隆冬时节也奔涌若流,从不封冻。这里也是昆仑山的一大奇观。据说,前来洗涤及朝拜可福运绵长。到了这里,诗人们便下车,纷纷围着神泉,虔诚地捧起神泉水或饮,或净着手仿佛在洗涤某种“不洁”,一如当地前来此地洗涤及朝拜的藏民,一脸郑重其事与真诚。我们终于抵达昆仑山口。一下车,站在昆仑山口,我心里忽然就隐隐地出现了一丝失望这里,既没有昆仑六月飞雪的奇观,也没有想象中昆仑山的巍峨与雄浑。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山脉的狭口。狭口的浅山坡上,尽管也有哈达与写满梵文的彩

    10、幡在风中舞蹈,但更多的是标示海拔,或位置,或地理指示的各式各样的石碑。有那么一刻,我脑海里多年积攒的关于昆仑 山浩浩荡荡、苍苍茫茫、挺拔高峻、雄奇壮美、磅礴奇峭等词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一种头疼欲裂的激烈的高原反应。伫立在山口,我像是踩进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里,突然一时无语。把头缓缓抬起,我巡视着面前矗立的一块块石碑,目光最后投向嵌着索南达杰的照片的那一座白色的石碑上,心里更有说不出的苍凉。我知道,索南达杰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为了保护藏羚羊,被偷猎者残忍地杀害,但直到死,他还保持着端枪的英雄的姿势。我的眼睛有些湿润。风过耳,天地间顿时有一种巨大的、神秘的静谧。这下,我突然明白,我一时无语。面对

    11、巍巍昆仑,人的所有尘世的想法陡然就失去了力量,都被消融得一干二净。这自是另一种词语抵达的诗意,也是柴达木最为深刻的地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紧扣标题,突出了昆仑山在柴达木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B.古代诗人从没上过昆仑山,却把它作为歌咏对象,写出了不朽诗篇,这说明昆仑山在诗人们心中的分量很重。C.虽然见到的昆仑山与作者想象中的不同,但索南达杰的石碑使其眼睛有些湿润,其中有感动,更有敬佩之情。D.“我像是踩进了一个虚无缥渺的梦里,突然一时无语”写出了“我”为昆仑山所震撼而失语的心理。5.文中写了许多与昆仑山相关的传说、诗歌

    12、,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6.作者为什么说“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材料二:新华社沈阳7月7日电(记者石庆伟、罗捷)作为国家首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沈阳市将对餐厨垃圾进行闭环式集中处理,以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这个月,用于集中处理餐厨垃圾的一期2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将进行调试和试生产,年底前投入使用。沈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关正君表示,沈阳市将建设规范统一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队伍,配备统一的专用密闭运输车辆,定时定点上门收集,集中运至处理厂。全程在线监

    13、管,不给非法收运者可乘之机,防止收运过程跑冒滴漏。在餐厨垃圾没有进行集中收运和处理时,餐厨废弃物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如混入生活垃圾、喂养畜禽、非法提炼地沟油等)被消纳掉。废弃食用油脂被不法分子提炼后,可能会以食用油脂的面目重回餐桌。长期食用这种油脂会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多种癌症。关正君表示,因餐厨垃圾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明确有效的法律法规的管理,目前管理比较薄弱。建设受政府监管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使餐厨废弃物流转的全过程置于监控、监管之下,是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有效途径。(摘自新华社沈阳将“闭环式”处理垃圾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材料三:10月30日,20辆环卫车在位于上海市奉

    14、贤区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注了由“地沟油”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这意味着,单位和社会车辆都可以在这里定点加注生物柴油,这也是全国首次由餐厨废弃油脂制成的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记者在位于奉贤区的这一中石化加油站看到,这黑新增了两个生物柴油的加油箱。价格显示,一般柴油售价6.02元/升;而B5生物柴油打9.5折,售价为5.72元/升。加油站工作人员说,按这次有20辆环卫车、每辆车加注60升计算,一天就有1200升生物柴油被消耗掉。从30日开始,这里和浦东的另一个加油站都已存储了10吨生物柴油,预计四五天就能加注完毕。所谓B5生物柴油,指的是将5%左右的生物柴油,与95%的石油柴油混合的调和燃料。而

    15、这一加油站的生物柴油来源,正是人们谈之色变的餐厨废弃油脂,也就是“地沟油”。为推动餐 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再利用、阻击其回流餐桌,上海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在公交车等车辆上试用这种生物柴油。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上海已有104辆公交车使用了生物柴油,累计运行了1560.72万公里,消耗混合燃料583. 9万升;32辆环卫车累计运行8. 31万公里,消耗生物柴油 2.38万升。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楼狄明介绍,这些车辆使用了B5类型的“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后,发动机运行正常;氮氧化物排放与石化柴油相当;重金属以及细颗粒物等污染气体排放降低了10%以上,氮氧化物净化效率达80%。不过,仅是在单

    16、位车辆上的示范应用,还不算是正式打通市场化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表示,“地沟油”能进入中石化的加油站,向社会车辆开放,是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一步,将为“地沟油”打开市场、获得公众认可起到积极作用。(摘自新华网“地沟油”首入加油站阻击回流餐桌需“疏堵结合”)材料四: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长效监管的宣传工作,树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理念。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部门依法监管、行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监督的群防群治局面。(摘自成都: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7.下列对“地沟油”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沟油既是

    17、指利用下水道中的泔水提炼的油,也包括利用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炼制的油以及反复利用后剩余的油。B.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一般提炼后无法根除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所以,即使经过一般提炼,也不能食用。C.废弃食用油脂被不法分子提炼成“地沟油”后消费者无法辨别,会以食用油脂的面目重新回到餐桌,影响人们的健康。D.人们谈虎色变的“地沟油”已被合理利用,上海市部分公交车已开始使用“地沟油”与石油柴油混合做的动力燃油。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了地沟油的定义、范畴、危害、辨别方法,简洁清晰;材料二介绍了沈阳市全面无公害处理餐厨垃圾的情况。B.沈阳市

    18、是我国首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将对餐厨垃圾进行闭环式集中处理,控制不法分子收运。C.将利用“地沟油”生产出来的生物柴油与成品油混合而成的B5生物柴油,不仅价格低,而且降低了污染气体排放。D.上海市奉贤区的中石化加油站是全国首次让B5生物柴油进人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的加油站,这说明B5生物柴油获得了公众认可。9.如何才能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

    19、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注,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成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

    20、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深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注】敦晓:敦促开导。10.下列对文中画波

    21、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

    22、、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

    23、平。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5分)(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渔家傲朱敦儒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

    24、春寒燕子归来早。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的一、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叙写了词人听到琵琶声而引起的无限感慨。B.“征尘万里”点明了客居他乡的处境,“伤怀抱”一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C.“客散黄昏庭院悄”写出了客人聚会离开后庭院静谧的情形,给人孤单落寞之感。D.燕子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充满情义,燕子早早归来给自己带来了慰藉。E.“只恐莺啼春又老”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15.有人说词的下片充满了悲惋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

    25、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李商隐无题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对所爱之人坚贞不渝的深情。现在也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2)苏拭赤壁赋冲,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后,紧接着以“ , , ” 三句,写诗人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一边引吭髙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拉美到欧洲,从亚洲到非洲,近期关于中共十九大的专题座谈会屡见不鲜,外国民众对十九大的关注程度之高,不同以往。她是一个伶牙俐齿、慧心妙舌的主持人,主持广东电视台美女试驾车武林探秘走读广东等多档节目。在朋友们耳提面

    26、命的劝导下,他不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不该动手打人,还主动提出道歉并赔偿对方的医疗费用。近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在捷克共和国国家动物园里,一只猫咪和两只犀牛的关系亲密到间不容发的地步,惹人喜爱。检视当中国文艺打造的英雄画廊,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英雄形象都是革命英雄或与中国革命历史命运息息相关的民族英雄。从前段日子网上流传的一些视频看,那些校园欺凌者的手段之残忍、花样之翻新、情节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也让人难以置信。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们只要从破除惯性思维开始,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应对,抓早抓小,就定能打

    27、贏作风建设。B.这些乱象背后的金融活动,或者违规违法而行,甚至在监管的边缘地带“打擦边球”,更有甚者则是利用规制的空白而大行其道。C.传统文化自从结合跨年演唱会表达之后,浙江卫视就打造“思想跨年”,以脱口秀形式切入“传统文化”话题来展开深度讨论。D.生命缘生命的礼物系列作品能够获得无数的荣誉,既得益于节目独特的创作理念,也在于主创人员秉持工匠精神细致打磨。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艺术家只有从抽象的角度认识、捕捉物象的内在运行关系,才能抓住生命的活力。 。 。 。 。 。 。这种能力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创造才能,它打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视万物齐同。其间主观

    28、、客观、画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演进,万物呈现出抽象的相似性艺术家作画的过程,就是阴阳气韵化生万物巧夺天工的过程艺术的创造,就是面对共性创造个性,个性生于共性中,别象生于总象里这种相似性,实际是诸物象彼此的共性和总象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万物有多么不同,总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在艺术的世界,有阴有阳,有气有韵,常常是阴阳气韵生万物A. B. C. 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不只是动漫行业,实际上,在任何文化创意产业中, 。如何留住创作者,是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要知道,再美好的理想都以现实为基础,都要以

    29、基本的生存为基础。文艺评论家贾方舟曾说过, ,然后要战胜富有。要求艺术家安于贫困,这不仅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创意方式, 的理由。如果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不支持,那么文化创意事业何来的发展?21.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包浆是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包浆的形成,多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或土埋水浸,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在文物表面渐渐形成的皮壳。也有由文物把玩者经久摩挲盘玩的手泽造成的,比如把玩的核桃、手串。人有包浆吗?有的。皱纹是人的包浆,白发是人的包浆,包浆是如影随形的沧桑感。当然,包浆更多体现在人的气质。如智者的灵气、勇者的硬气、隐者的仙气以及读书人的书卷气随着生活历

    30、练的增多,一个人做事做人的底气和才气不断增长或做事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 。凸显的生命包浆之色泽,可谓幽光沉静,温存内敛。(1)概括文物包浆形成的两大原因。(2分)(2)人的包浆是指什么?(1分)(3)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并与之形成排比。(2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人的成长旅途中,有的说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凡事与自己较真;也有人说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要凡事与自己较真;还有人说,有些事不该较真,有些事就要较真。在自己的成长中,你认可哪一种情况?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

    31、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榆林市20172018年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A(B强加因果关系。C“富贵木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本能屈”是孟子的著述里的句子,不是孟母家教的内容。D“在其他家族的家风失传后”于文无据)2.B(“论证曾氏家风三大特征的互相传承和发展关系”错,文章列举曾氏父子瓜田除草的故事,是为了论证曾氏家风的耕读的特征,不是为了论证孝悌、修身、耕读的互相传承和发展关系)3.D(“这说明普通家庭或困难家庭更容易形成优良的家风”推理无依据)4.D(是失望,再加上髙原反应,是一种生理上的反应,而不是为昆仑山所震撼而失语的心理)5.文中引用了女蜗炼石补天等传说及古人所写的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昆仑山充满了神秘感,突出了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从而吸引读者。(2分)6.远望昆仑山,昆仑山大气磅礴,巍峨幽峭,显得神圣而高邈,富有诗的意蕴。(2分)昆仑山有数不清的传说与诗歌,赋予人一种浪漫、丰富的遐想,是一个斑驳陆离的梦,洋溢无限诗意。(2分)昆仑山人们的英勇献身精神让人在尘世中


    注意事项

    本文(届陕西省榆林市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