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练习题中国现代经济.docx

    • 资源ID:13491320       资源大小:67.4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练习题中国现代经济.docx

    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练习题 中国现代经济中国现代经济一、选择题:1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2下面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表格中的空白处应当填写()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7.66.5219.237.23.7A.51.68 B2.0C18.5 D9.03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从

    2、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开展 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41951年“王麻子”刀剪店创立。20世纪50年代“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了()A国有经济的优势确立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政治运动波及经济领域5英国剑桥大学某教授在评述新中国经济建设时说:“我一直深信中国在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下列史实可以证明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

    3、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是()A土地改革、“一五”计划 B稳定物价、公私合营C土地改革、稳定物价 D公私合营、“一五”计划6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说中共八大关于国内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这一论断()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B反映了阶级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的客观实际C强调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指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7下面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

    4、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8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 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 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4.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A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9安徽省凤阳县小岗

    5、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下列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实现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11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

    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121978年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起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A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C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3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

    7、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重要地位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15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说:“在中国,再不用市场经济手段去玩,再各种各样的审批、各种各样的行政命

    8、令,真是玩不下去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商品体系基本建立是在()A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 B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C1997年中共十五大之后 D21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之后16“特”含有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意思。在党的历史上、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特”即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如特别行政区、特区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A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B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C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D可以扩大

    9、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17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A B C D18从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递交恢复合法席位的申请,到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的“复关入世”谈判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本身就说明()A中国

    10、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消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建立C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D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的新阶段19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202011年7月9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创造条件,参加全球化的过程

    11、。与国际接轨就是这个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口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利于实现“与国际接轨”B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创造条件的表现之一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机尚不成熟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奠定了基础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也很快实现了工业化。而(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经过1952年7月到19

    12、53年底一年半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

    13、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观察下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及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2)材料二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

    14、、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二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2)广州、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

    15、展的主要特点。(3)依据材料三,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一五”计划目标包括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三大改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比例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答案:C2解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因而其比重最大,A项符合题意。答案:A3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

    16、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到B段时间对应的是1950年到1957年前后。这一时间段城镇人口数量为上升趋势,正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答案:A4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及“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可以判断材料考查的是三大改造,但三大改造是否完成并未体现,通过材料可知原来的个体手工作坊变为统一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C项符合题意。答案:C5解析:“50年代早期”中国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70年代后半期”中国逐步走上改革开放道路。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

    17、和“一五”计划的结果。故D项正确。答案:D6解析:1956年秋三大改造基本结束,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八大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对当时的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答案:B7解析: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1957年到1960年,工业总产值快速上升,而农业总产值下降,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故答案为A项。答案:A8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61年1965年”,此时中共中央为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正在实施“八字方针”,故答案为A。答案:A9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农村经济体制

    18、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制并未被废除,农民得到的是土地使用权。故B错误。答案:B10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端,并且奠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础,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晚于A项,排除。答案:A11解析:由表格信息可得出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均高于城镇。故B项正确。答案:B12解析: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的做法冲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实际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小岗村的试点是农民自发进行的,且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之前,故B项错误。这种做法

    19、只是改变了农村的土地经营方式,没有改变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性质,故D项错误。答案:C13解析:根据题中的时间信息“199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该报告中认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其实质是主张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项。答案:C14解析:1992年是中国改革关键性的一年。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打破了“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的传统思想,提出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又确立了建立社会

    20、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因而说1992年是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使人们看到了“光亮”,答案为C。答案:C15解析: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商品体系基本建立。答案:D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四个选项的包含范围,D项包含了A、B、C三项的内容。答案:D17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可以判断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因为闭关自守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所以正确;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可以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故正

    21、确;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D18解析:A项表述本身错误且材料没有体现;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伴随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故D项错误。答案:C19解析:抓住20世纪90年代以及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的关键信息,20世纪90年代,做出开发开放浦东战略决策,故A项正确。答案:A20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中国改革开放多年,入世的时机已经成熟,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21解析:第(1)问结合有效信息“苏联模式实现了工业

    22、化,重工业成为瓶颈”“受到威胁1953年实践”得出。第(2)问结合“在处理上”“我们做得好些”得出结论农轻重协调发展,“意义”“任务”结合课本知识回答。答案:(1)原因:苏联工业化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国防安全保障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实践:实施“一五”计划。(2)含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轻工业和农业。意义: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2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1952年到1956年公有制和私有制所占成分的变化得出第一个变化;从1978年图示内容到200

    23、6年图示内容得出第二个变化。第(2)问实则分析1957年、1984年、1993年这三年的GDP出现的原因,对应课本所学基础归纳。 答案:(1)第一次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1993年:中共“十四大”确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3解析:第(1)问,从中、英双方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分析。第(2)(3)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即可。第(4)问,注意分清中国近代、当代经济的主体是什么,由此引出答案。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


    注意事项

    本文(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练习题中国现代经济.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