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X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3485849       资源大小:87.42K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X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XXX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表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xxx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3、项目负责人:xxx4、建设地点:xxx城北xxx新区5、建设性质:新建6、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本项目开发总用地面积120.02公顷,其中总建设用地面积74.68公顷,绿化及水域面积20.61公顷,道路用地面积24.73公顷。完成道路建设9条共长9324米(其中主干道1条、次干道5条、支路3条)、给水管道12345米、电信管线12345米、燃气管道12345米、绿化166700平方米。(2)建设内容: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

    2、土地平整、道路、绿化、市政配套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使项目用地达到“六通一平”(通路、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平整土地)的建设条件,为挂牌上市并进行后期开发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土地开发完成后可提供出让具备“六通一平”建设条件的土地72.98公顷(1094.69亩)。7、项目建设期限:5年1.2 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1.2.1 项目背景xxx地处赣西边境,罗霄山脉中段。古为吴头楚尾,地处赣江水系二级支流禾水河的中游,为xxxxxx的辖县之一。县境东与xxx、xxx接壤,西与xxx县、xxx县交界,北连xxx县,南与xxx市为邻。改革开放30年来,依山傍水的xxx城发生了翻天覆天的变化。城区面积

    3、由最初的2平方公里拓展到20余平方公里,人口由1万多人增加到40万人,城区的道路由最初的“狗肚一条肠,走来走去一条街”发展到“四纵六横一环”的城区道路网络。该县以打造xxx边界中心县城为目标,从夯实各项城市基础工程入手,竭力改善人居环境。在充分尊重生态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广大市民的利益的前提下,大力拓展新城区和改造老城区,使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串珠成链”。 针对城区有新街无新区的现状,实行土地开发与配套建设同步进行,重点推进xxx新区建设,优先布局好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项目,整体开发新区,使县城向工业园区辐射、靠拢。当前,xxx新区的建设即将启动,它的建设对推进xxx建设和发展各产业,

    4、带动xxx周边地块的开发,确保交通流畅,树立xxx的城市新形象,保障xxx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2.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146号令);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办法;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版);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8、xxx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9、xxx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10、xxx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做出的xxx修建性详细规划;11、县政府、计委、规划设计研

    5、究院有关文件及指导意见;12、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1.3 研究的内容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项目影响区内相关最新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新区规划的主要因素,结合拟建项目在县城中的重要性,依据县城经济发展和新城区建设的规划,研究认证了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筑性质、建设标准与规模等,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农村现状和发展规划;2、分析研究当地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进行交通量预测;3、项目建设必要性;4、建设条件与环境;5、建设规模、技术标准;6、xxx新区规划方案研究,进行规划方案比选,实地踏勘;7、测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

    6、程投资;8、经济评价、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根据资金筹措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10、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及招标方案;11、问题与建议。1.4 研究的主要结论1.4.1 xxx城市建设和开发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城市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期,城乡建设及城市规划成绩斐然。二十一世纪初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加强能源

    7、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央提出了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xxx位于xxx中西部xxx边境地区,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2005年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将城市总体定位为:工贸发达、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赣湘边境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对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高要求,特别对于原农村地区要求在体现其生态特征的同时,加快其城市化步伐。位于xxx城北部的xxx地段建设更趋紧迫。1.4.2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需要2009年xxx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按

    8、照“外塑形象,内强功能”的要求做活经营城市文章,把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xxx形象的出发点,加快城市建设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县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xxx新区位于城区的核心部位,区位、交通优越。目前新区内部为村民住宅,其中旧村区建筑非常破旧,以1-2层的砖瓦房为主,环境脏乱不堪,与周边建筑景观极不协调,环境较凌乱;区内道路不完善,居民出行不便;xxx新区内纵深有不少环境较佳地段,具有原生态特征,但缺乏保护,已有被破坏的危险;滨河地段水面小,河中鹅卵石突出,杂草孳生;区内公共设施不少,但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设施较缺乏。

    9、本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改善xxx新区以上不良现状,而且对城北片区的建设、埠前工业园的开发、东里片区的拓展有着辐射带动作用,同时xxx新区的建设对城区的发展起着窗口示范作用。1.4.3 高效能运营土地资源的需要在城市建设上,xxx实行区域组团开发、项目封闭运行的运作模式,凸现县城区域性整体效果。同时放活土地经营主体,培育多级市场,提高开发效益,加快县城建设。xxx新区临xxx大道为公建集中区,大多为单位新建建筑,庭院内绿化不足,外围环境差。各单位独立式建设办公楼,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够,存在办公面积过大,房屋空置现象。本项目xxx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按xxx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组团开发,注重环境,

    10、形成规模,提升xxx新区的城市形象。同时贯彻“城市运营”的理念,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生地转化成熟地后再公开出让,为城市建设获取较大化的建设资金,促进城市建设的合理有续进行。本建设项目是以xxx为中心的城北新区,针对城区有新街无新区的现状,实行土地开发与配套建设同步进行,优先布局好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项目,整体开发新区,使县城向工业园区辐射、靠拢,推进县城向北拓展,力争把城北新区建成为“一江两岸”的重要连接点,成为xxx城的区域性亮点,对保障xxx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十分重要的意义。1.4.4 促进xxx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xxx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xxx城

    11、总体规划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不仅能为xxx中心城区规模进行扩张,而且能吸引众多客商到此落户,从而促进xxx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随着道路建设,使人流、车流、信息流畅通得到保证,形成一个行车速度快、经济、安全的交通运输网,不仅能满足区内发展的需求,而且能给国民经济带来能源的节约,运输费用的减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既可增加劳动力收入,拉动内需,刺激xxx建材业的发展,财政收入也将稳步提高,同时新区建成后可带来电力、供水、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拟建项目是必要的,投资拟建项目有良好的社会效益。1.4.5 工程环境的影响本建设项目论述了项目周边环境特征,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社

    12、会环境、土地利用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减缓工程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对策。经综合评价,本项目对地方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以及社区的发展均是利大于弊, 对地方生态环境仅是在施工期有一定影响,新城区建设期和营运期间,将产生一定的粉尘、烟雾、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总的看来,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间污水总排放量、汽车尾气污染强度和汽车噪声值等,均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1.4.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经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23201万元。2、资金筹措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3000万元,约占12.93%;建设单位自筹资金20201万元,约占87.07%。1.4.7 工期安排本项目建设分为二期共5年,一期从2

    13、009年5月-2012年5月,二期从2012年5月-2014年5月。以xxx大道为分界,一期建设主要为xxx大道南侧,建设面积64.72公顷,二期建设主要为xxx大道北侧,建设面积55.3公顷。表1-1 实施计划表年 限项 目2009年5月前立项、审批、勘察设计、等工作,并开始征地拆迁2009年7月前开始拆迁、完成周边道路、村落整治工作2009年9月-2012年5月完成xxx大道、复兴路(xxx大道-禾河西路)段、禾河西路(xxx大道-站前路)段、文轩路(xxx大道-站前路)段、齐民路、吉祥路、及xxx大道以南全部土方工程、绿化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5月-2014年5月完成禾河西路(x

    14、xx大道-xxx大道)、文轩路(xxx大道北侧-禾河西路)段、复兴路(xxx大道北侧-禾河西路)段、聚贤路(xxx大道北侧-禾河西路)、益民路、广场路、及xxx大道以北全部土方工程、绿化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1.4.8 经济评价本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使周围地区的土地增值和居民、企事业单位出行方便,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路网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财政增收、扩大就业、增加xxx人民收入。经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项目效益费用比1.7271,经济净现值2807.360,经济内部收益率11.15%8%,项目投资回收期11.1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较好。1.4.9 节能评价结果

    15、经计算该项目竣工后,营运期20年内累计节约燃油约947万升,土地有效利用率提高25%。1.5 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合理的,应尽快实施。并建议:1、本阶段设计工程地质资料系参考邻近区域地质资料,建议尽快组织地质勘察,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2、依据国内有关城市道路设计经验,建议市场管线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造成投资浪费。3、按总体规划要求,道路周边待开发的土地应与道路征地同步进行,避免二次拆迁。4、与相关、相交道路的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使工程发挥更大地效益。5、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再城市建设,尤其在本项目地域内快速聚焦任期、提升周边土地较快升值

    16、中的应有科学作用;解决各地块内的用地性质和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之间的问题。第二章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1.1 xxx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现状2.1.1.1 xxx概况xxx位于xxx中西部,赣江中游。从地势上看,属罗霄山脉中段,扼xxx、xxx两省咽喉通道,地势极为险要。境内有自北向南纵贯的京九铁路、105国道和由东向西的319国道及“三南”公路,是连接北京、西南、华南、福建、港澳地区的天然纽带;上可溯赣江沟通闽粤,下可泛鄱阳湖与长江相联,顺抵长江下游发达省市,在xxx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四周东邻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市及赣州市的宁都、兴国县,南连赣州市的赣

    17、县、南康市、上犹县,西接xxx省的桂东、炎陵、茶陵县,北与宜春市的丰城、樟树市及新余市、萍乡市接壤。自秦朝置郡以来,迄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xxx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域位置,被世人誉为“风水宝地、革命圣地、旅游胜地、投资福地、发展高地”。xxx辖xxx区、xxx、xxx市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两区一市十县,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xxx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xxx古称庐陵、xxx,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xxx。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千年古城xxx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

    18、窑xxx窑、千年古铜xxx商代青铜器、千年古书院白鹭洲书院、千年古刹青原山净居寺、千年古村渼陂和钓源、千年古墓xxx东吴大墓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址。这里人才辈出、名士荟萃,从唐宋至明清,xxx科举进士近3000名,状元20位,榜眼、探花32位,曾出现过“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历史盛事;“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先后诞生在这里;元末明初,当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的祖籍也在xxx。xxx是星火燎原的革命圣地。xxx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摇篮xxx所在地。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

    19、革命的星星之火,锻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xxx精神。在血与火的斗争岁月里,xxx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仅记录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5万余人,从xxx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军达147名。xxx是“三色辉映”的旅游胜地。xxx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红、绿、古”交相辉映。xxx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属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xxx、三湾、东固为代表的革命遗址遍布全市,拥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址425处近千个点,其中国家级红色文保单位2处28个点,省级17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山青水秀,生态优美,现有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白

    20、水仙等4个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庐陵文化久负盛名,文天祥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西阳宫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吸引许多国内外历史文化人士前来观光考察。xxx是环境优良的投资福地。xxx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这里位处香港、广东经xxx到中原的核心地带,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内地前沿,北与长江三角洲对接,南与华南经济圈呼应,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的“黄金走廊”。赣江水道及京九铁路、赣粤高速、xxx机场,构成了水、陆、空“三路并进”的立体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日益凸现。xxx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矿藏50多种,探明矿石储量12亿吨;山林总面积2593万亩,是国内杉木、湿地松、毛竹、油茶等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

    21、水资源达215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157万千瓦,全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xxx水电厂就在xxx;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xxx华能电厂也在这里。xxx有充裕的熟练劳力。全市现有普通中学308所,每年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人才2.3万余人,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中专和职校54所,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0余万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的劳动力。xxx有完备的涉外服务体系。已形成了由海关、检验检疫、市长直通电话、投资洽谈中心、外商投诉中心、办证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构成的“七位一体”投资服务体系。一个“创业环境最优、商务成本最低、投资回报最快、服务效率最高”的新xxx,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2.

    22、1.1.2 经济发展状况2007年,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建设新xxx”的战略部署,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市经济呈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蓬勃发展。(1)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6.01亿元,同比增长13.6%,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13%以上的增幅。分季度看,全年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13.0%、13.4%、13.6%和13.6%,经济呈现稳中加快的增长势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559元,可比增长12.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7.4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

    23、业增加值172.97亿元,同比增长25.1%;第三产业增加值135.59亿元,同比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4.44:39.63:35.93调整为24.00:42.60:33.40,第二产业占比提高2.9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分别为71.1%和21.0%,拉动经济增长9.7和2.8个百分点,经济引擎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的增长格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1,比上年上涨4.1%。从八大类别看,呈现“四升四降”格局。食品类体格上涨较大,为11.4%。其中,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分别上涨13.7%、24.7%和25.4%。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

    24、维修类和居住类涨幅较小,分别上涨1.0%、1.1%和1.6%。衣着类下降2.1%,医疗保健类下降0.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5%,娱乐教育类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员247.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9万人。分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23.65万人、58.45万人和65.71万人。城镇就业人员63.36万人,新增加3.5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1146人,登记失业率3.1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9.58万人,下降5.4%,年平均工资14895元,增长21.6%。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占GDP的比重为10.1%

    2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5.32亿元,增长23.4%,其中税收收入15.50亿元,增长30.1%,占一般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1.2%,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7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4%。(2)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03亿元,可比增长5.4%。全市共有213个乡镇政府,乡村总户数90.83万户,乡村总人口376.12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11.67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88.78万人,常年外出(离乡)的从业人员76.26万人,其中出省从业的62.38万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2.8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38公顷。实有耕地

    26、中水田面积29.98万公顷,旱地面积2.54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28.63万吨,比上年增加13.88万吨,增产4.4%;油料产量12.31万吨,增产8.6%;水果产量11.52万吨,增长17.6%;水产品产量16.23万吨,增长9.7%,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4.26万吨,特种产值占比由上年的24.5%提高到26.3%,提高了1.8个百分点;水果产量11.52万吨,增长17.6%;全市生猪出栏286.30万头,增产10.4%,生猪存栏170.29万头,增长18.3%;出笼家禽3834.53万羽,增产16.6%;全年出售和自宰肉用牛36.94万头,增长8.7%;牛肉产量3.54万吨,较上年增长13

    27、.2%;年末牛存栏86.69万头,增长3.8%。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33.80万千瓦,增长16.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91.68万千瓦,增长13.7%。拥有柴油机20.23万台,增长11.0%;农用水泵18.99万台,增长39.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分别达到297.79千公顷和256.71千公顷;农村用电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全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1.61亿元,增长37.9%,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额15.97亿元,增长141%;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13.47亿元,增长42.6%。(3)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5.93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34.6%。年末

    28、全市共有5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5.68亿元,同比增长33.9%。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85.1%,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在规模工业总产值中,按行业分,国有经济增长5.7%,集体经济增长32.6%,其他经济增长69.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45.0%,重工业增长76.3%;按企业规模分,中型企业增长36.5%,小型企业增长74.3%。规模工业企业用电量19.30亿度,增长35.4%,其中非国有企业用电18.26亿元,增长35.0%。1-11月,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6.4%,同比提高33.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6.57亿元,增长66.5%,产销率达

    29、到98.1%;实现利税总额28.03亿元,增长49.9%。其中利润总额13.63亿元,税金总额14.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7和38.8。全市共有1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51亿元,增长70.4%;实现工业总产值311.77亿元,增长57.7%;吸纳从业人员16.84万人,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6.91亿元,增长54.0%,税金总额13.13万元,增长60.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城镇投资183.13亿元,增长41.6%;农

    30、村投资15.97亿元,增长141.0%。全年施工项目847个,新增固定资产89.45亿元,增长28.2%。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38.40亿元,比上年下降11.8%。第一产业投资1.61亿元,增长37.9%;第二产业投资115.82亿元,增长91.3%;第三产业投资65.70亿元,下降2.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68亿元,比上年增长0.4%。商品房施工面积472.51万平方米,下降4.5%,其中,住宅投资401.69万平方米,下降7.4%。商品房竣工面积100.19万平方米,下降8.2%。商品房销售面积190.66万平方米,增长1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74.49万

    31、平方米,增长10.0%。 商品房空置面积52.74万平方米,下降15.4%。(5)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64亿元,增长15.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6.61亿元,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1.48亿元,增长17.8%;餐饮业零售额11.88亿元,增长14.7%;其他行业零售额2.89亿元,增长4.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406979.3万元,增长15.2,其中:零售额增长24.9,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161244.4万元,增长29.2,其中零售额增长108.9,服装鞋帽针纺织

    32、品类零售额增长115.2,化妆品零售额增长58.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04.9,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61.8。(6)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179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5%。其中,出口16049万美元,增长53.8%。全年新签外资项目数108个,实际引进外资项目108个。合同引资4.95亿元,实际进资2.89亿元,增长32.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全市公路实现货物运输量2964万吨,增长0.3%,货物周转量30.01亿吨公里,增长9.7%。发送旅客3376万人,下降22.6%,客运周转量19.15亿人公里,下降11.8%;铁路(xxx站)全年发送旅客198.21万人,增长9.7%,到达旅客126.68万人,增长6.5%。发送货物17.04万吨,增长2.0%,货物到达236.53吨,


    注意事项

    本文(XXX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