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打印.docx

    • 资源ID:13485679       资源大小:132.4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打印.docx

    1、打印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二、词类活用1、夜缒而出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烛之武退秦师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阙秦以利晋 8.朝济而夕设版焉 9.既东封郑 三、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1、敢以烦执事执事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认为东道主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4、共其乏困乏困5、微夫人力不及此夫人一般人的妻子6、亦去之去往,到四、特殊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

    2、君 5.敢以烦执事 6.夫晋,何厌之有? 五、解释加点字的含义1越国以鄙远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六、翻译句子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夫晋,何厌之有? 荆轲刺秦王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日以尽矣 4、今日往而不反者 5、请辞决矣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7、设九宾 8、图穷而匕首见 9、秦王还柱而走 10、卒起不意 二、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 2、秦兵旦暮渡易水

    3、3、樊於期乃前曰 4、函封之 5、太子迟之 6、皆白衣冠以送之 7、发尽上指冠 8、群臣怪之 三、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而伤长者之意长者3、秦之遇将军遇遇到、碰见4、可谓深矣深有深度,与“浅”相对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涕6、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可能、能够、许可7、将军岂有意乎有意故意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偏袒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9、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表示顺承关系10、终已不顾不顾11、持千金之资币物币货币12、诸郎中执兵郎中13、左右乃曰左右表示两种方向;大体范围;控制14、断其左股股量词15、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拿着四、特殊句式1、秦王

    4、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1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7、见燕使者咸阳宫 19、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五、解释加点字的含义1、臣愿得谒之 2、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4、顾计不知所出耳 5、燕国见陵之耻 6、终已不顾 7、持千金之资币物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9、使使以闻大王 10、至陛下 11、愿大王少假借之 12、,发图 13、被八创 六翻译句子1、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3、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5、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 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6、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8、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 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鸿门宴一、通假字1、良乃入,具告沛公 2、距关 3、毋内诸侯 4、张良出,要项伯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7、令将军与臣有郤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沛公不胜杯杓 10、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11.成五采 二、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沛公今事有急 5、秦地可尽王也 6、君安与项伯有故

    6、 7、臣活之 8、吾得兄事之 9、籍吏民,封府库 10、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 11、范增数目项王 12、常以身翼蔽沛公 13、刑人如恐不胜、 1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5、此亡秦之续耳、 16、道芷阳间行 17、拔剑撞而破之 三、古今异义例句古义今义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山东省约为婚姻婚姻结婚的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副词,很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现在的人将军战河北河北河北省臣战河南河南河南省而听细说细说详细地说再拜献于大王足下再四、特殊句式 1、为(我)击破沛公军 2、贪于财货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具告以事 5、亚父者,范增也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客何为者 8、沛公之

    7、参乘樊哙者也 8、加彘肩(于其)上 9大王来何操 10沛公安在 五解释加点字的含义1、使子婴为相 2、旦日飨(xi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素善留侯张良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秋毫不敢有所近 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8、而听细说 9、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0、大王来何操 六、翻译句子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

    8、z),我为鱼肉,何辞为 7、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名句默写。(1)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4)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如今人方为刀俎,”(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天下皆叛之。(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唯君图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以乱易整,不武。必修一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王还柱而走 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9、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C使工以药淬之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BC D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10、)A以其无礼于晋 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吾其还也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9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

    11、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12、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

    13、也。”( )亦去之。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2分别比较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以”不同, 两个“而”相同B两个“以”相同, 两个“而”不同C两个“以”相同, 两个“而”相同D两个“以”不同, 两个“而”不同13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郑主要原因是晋想报复郑,与秦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B秦晋之军分驻两地,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C烛之武因年轻时不得重用,而有满腹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当头

    14、,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D晋侯在秦退军后,并无感情冲动,经过理智分析,毅然决定撤军。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谋略,正是他后来成就霸主的重要原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

    15、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

    16、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1)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

    17、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执问涂厕之刑人 执:捉拿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列举罪过,指责。 C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众人:一般人 D于是襄子大义之 大义:认为很合乎正义16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豫让为“义人”的一组是 ( )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豫让遁逃山中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 A B C D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 A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残身苦

    18、行,宁愿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也不愿用卑劣的方法获得成功,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B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智伯对于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方设法要为之复仇。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C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杀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豫让者,晋人也” D 豫让为了报智伯之仇可谓执著,是一个轻己之生死,事主无二心的“大义”之人。 18把前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

    19、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就。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

    20、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

    21、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选自三国志,有删节)1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长吏并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就:赴任,上任。C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D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20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

    22、的一项是( )A 汝欲以伪求免邪 以其无礼于晋B 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朝济而夕设版焉C 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嘉为先言于秦王曰21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失忠与信,何以事君?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ABCD2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23、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2)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注意事项

    本文(打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