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师生课堂用.docx

    • 资源ID:13484466       资源大小:342.9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师生课堂用.docx

    1、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师生课堂用 第五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2能粗略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适当的刻度尺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3熟悉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二、预习交流:三、互动突破:(一)长度的单位1学生活动一: 比较物体的长短(1)目测课桌的长和宽,比较它们的长短。(2)目测黑板上如图5-2所示两线段的长短,比较它们的长短。(3)两同学各自用手(拃)来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汇报结果。图5-2发现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不相同,为什么? 2归纳小结:(1)什么是测量测

    2、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 进行比较,这个 就是单位。(2)长度的主单位及其单位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 。 常用单位:千米(km)、 米(m)、 ( )、 ( )、 ( )、 微米(m) 、纳米(nm)。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3学生自我感受一下1m有多长(交流一下身体哪个部位长约1m),再了解1dm、1cm、1mm有多长。(二)长度的测量1学生活动二: 观察刻度尺取出刻度尺,介绍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读出手边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2学生活动三: 练习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1)学生自学书中知识,并测一测物理课本的宽度。提问:在刚刚的活动过程中,你认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该注意

    3、什么? 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知识你不理解?(2)交流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到黑板前演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结束后并记录好测量结果,其他同学寻找错误交流讨论自我纠正。(3)交流评估预习作业中三个所测的长度是否正确?(4)学生讨论测量教室的长度选择哪个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呢?(出示一些刻度尺)3归纳小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测量前,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2)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与被测物的起始端对齐,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 被测物体, 尺的位置。(3)观察时,视线与刻度尺的尺面 。(4)读数时,应 。(5)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4两同学互助再次测量

    4、出物理课本的宽度(最先测出来的同学把结果写到黑板上)。5分析上述测量值,发现即使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长度,测量结果也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6信息快递:误差(1) 的差异叫误差。 (2)测量时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可减小误差。7学生活动四: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做一做:把测量值记录下来。实验次数总厚度/mm一张纸的厚度/mm一张纸的平均厚度/mm123四、总结提升: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2.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与被测物的起始端对齐(2

    5、)使用厚刻度尺时要使刻度线尽可能与被测物体紧贴(3)观察刻度线时视线要跟尺垂直。在使用停表(秒表)时,观察示数时视线要跟表面垂直,且要注意最小分度值。3.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 五、当堂训练:1单位换算: 500m=_m 42nm= cm 2 填单位:一同学高165 , 一支铅笔长1.75 ,高邮到扬州的距离约为60 。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过程是( )A2.5m=2.5m100=250cm B2.5m=2.5100cm=250cm C2.5m=2.5m100cm=250

    6、cm D2.5m=2.5cm100=250cm图5-34用如图5-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5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cm,1.52cm,1.42cm,1.44cm,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cm,物体的长度是_cm。6.(2010龙岩)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边缘变薄,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第五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第2课时)一 、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2知道时间的主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3熟悉秒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学会正确使用秒表。二、预习交

    7、流:三、互动突破:(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预习先知:(1)如何测量地图上扬州到北京的铁路线的长度(写出方法)?(2) 如何测量一个圆锥体的高(画出图形)如图5-6所示(3) 如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画出图形)如图5-6所示图5-6(4) 如何测量一根细铁丝的直径(写出方法)?(二)时间的测量1预习先知:(1)时间的主单位是 ,符号是 ;(2)其他的常用单位有 ( )和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2学生讨论:正确使用秒表的方法(1)观察秒表: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_,分度值是_;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_,分度值是_。(2)使用秒表:按下开始键计时开始,再次按开始键计

    8、时结束,按复位键,按下指针恢复原位。3学生活动:数一数在10s、20s、60s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分别是 、 、 。计算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是 s。并利用自己的“生物钟”估测时间。4阅读课本P110111,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 四、总结提升: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和光年(ly)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 =103m,1m=10dm=102cm=103mm=106m =109nm;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

    9、=60min=3600s;3. 有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要选择适当的间接测量方法。如(1)测多算少法(2)化曲为直法(3)以轮代尺法(4)化暗为明法等。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 五、当堂训练: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秒(s)是_的单位,该物理量的常用单位有_和_。2南京到北京的列车每晚20:50发车,次日13:50到达.该列车行驶的时间为_h,合_ s。3给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上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 (2)课桌高度大约70_; (3)一张纸厚度约75_;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_ 。 4用

    10、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宽度,下面的的数据正确的是 ( )A12.9cm B13cm C12.91cm D12.912cm5下列各过程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A人眼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6用秒表测小明的百米成绩,下面记录数据正确的是 ( )A12.9min B1.5s C15.8s D0.15h7小王的脉博在1min内跳75次,为了测小张跑完50m所需要的时间,小王用他的脉博跳动来估测,结果小张跑完50m,小王的脉博跳10次,则小张跑50m的时间约为( )A10s B5s C8s D7.5s8如图5-7所示是四种测圆柱直径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9有一把

    11、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起始端因磨损短缺0.2cm,若用此尺对准起始端量得某物体的长度为28.54cm,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为( )A28.54cm B28.74cm C28.34cm D28.56cm 图5-710刘磊同学四次测得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45.2mm、45.3mm、45.1mm、45.3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为( )A45.2mm B45.22mm C45.225mm D45.3mm 第五章 第二节 速 度 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培养初步

    12、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二、预习交流:三、互动突破:(一)活动5.5 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活动内容:让锥角大小不等的两个纸锥,同时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老师实验演示,讨论下述三个问题,并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哪一只下落得快?比较的方法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小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a. ;b. 。如果它们从不同的高度释放,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二)速度预习先知: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定义: 叫做速度。公式: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符号为 。常用单位 、 。推算速度单位m/s和km/h之间的换算关系:1m/s=

    13、km/h。(三)阅读课本P113图5-20,了解一些物体的速度记住: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m/s。(四)活动5.6 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前思考:要测纸锥下落的速度,你认为应测哪些物理量? 你选用的实验器材是什么? 如何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然后开始活动,测量并计算出纸锥下落的速度。(五)自学课本例题,交流一下: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2物理和数学在解题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六)生活物理社会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奥运会(速度项目)中国运动员金牌榜四、总结提升: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14、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与常用单位Km/h的关系是1m/s=3.6Km/h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 五、当堂训练:1速度是表示 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 做速度的单位,两者的关系是 。2完成下列速度的单位换算:18km/h= m/s 20m/s= km/h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约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

    15、速度是_ms。 4下列所述各种方法中,可以比较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是( )(1)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2)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3)用它们通过一般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A只有(1) B只有(1)(2)C(1)(2)(3)都可以 D(1)(2)(3)都不可以5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m B70m C700m D7000m6喷气式飞机的速度v1=2500km/h,炮弹飞离炮口时的速度v2=1000m/s,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v3=1800m/min,下面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正确的是( )Av1v2v3 Bv2v1v3 Cv3v

    16、2v1 Dv2v3v17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应该在( ) A lm/s左右 B. 2ms左右 C4 ms左右 D10 ms左右8若喷气式客机以1080kmh的速度飞行,特快列车用30ms的速度行驶,则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 )A60倍 B10倍 C36倍 D6倍9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图5-11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5-11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

    17、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第五章第三节直线运动导学案(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二、预习交流:三、互动突破:(一)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活动5.7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请学生阅读书本P117实验的具体做法,然后请学生对实验细节提出问题。设计测量气泡运动时间的方案。2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数据记入表格,算出相应路程中的速度。3在课本的坐标系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线。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组的

    18、同学进行交流。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 (改变/不变)的。总结: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的(相等/不相等)。学生交流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 (二)变速直线运动1学生观察课本P118图5-30。想一想: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阅读课本P118刘翔跨栏比赛的资料,计算刘翔在各段路程的速度。想一想:刘翔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总结: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般是 的(相等/不

    19、相等)。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粗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上才有意义。(三)自学课本P119例题的解题过程。交流一下: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火车全部在隧道中”有什么不同? 2本题在解题过程为什么要考虑车长?你认为在什么情况要考虑车长?(四)生活物理社会 阅读课本P120,完成下列填空:运动的物体具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能。四、总结提升: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2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为

    20、了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上的大致运动情况,物理学用平均速度粗略表示其运动快慢。3.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如流动的水、行驶的汽车等具有动能。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 五、当堂训练: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 的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2我们把 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为了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上的大致运动情况,物理学中引入了 的概念。3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乘客的运动是 运动,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下落过程是 运动。4下

    21、列哪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A同步卫星绕地转动,快慢保持不变B百米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的运动C火车在直轨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快慢保持不变D火车从甲站出发,沿铁轨做直线运动,到乙站停止5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C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6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A每间隔1 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C1 s钟内运动5m,2 s钟内运动l0m,3 s钟内运动15m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7

    22、已知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5-16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表,时间是8时48分,则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A120 kmh 图5-16B40 kmhC100 kmh D约27.8 kmh8一列火车长200m,它完全通过一个长1.6km的山洞,用时间120s,则这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m/s,这列火车全部在山洞中的时间为 s。第五章第三节直线运动导学案(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用svt,vst,tsv解决实际问题。能运用图象法认识匀速、变速直线运动。2学生能够读懂列车运行时刻表以及打的发票,了解物理、生活、

    23、社会的联系。二、预习交流:三、互动突破:例1 一船往返于A、B两码头之间,顺流时速度为v1,逆流时速度为v2,求船在A、B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例2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列图像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例3 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动距离D92次8:34开13:49到D93次15:31开20:39到840km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min,它的平均速度为

    24、km/h。D93次列车的平均速度比D92次的 。例4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来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5-18所示。图15图5-18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1)利用下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原行驶速

    25、度/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6011208015341001954 (3) 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t 图像。(不需准确描点)四、当堂训练:1物体在5 s内通过了10 m的路程,则它在前2 s内通过的路程是( ) A一定等于4m B可能大于4mC不会小于4m D不会是4m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若乙通过的路程是甲所通过的路程的13,那么甲用的时间是乙所用时间的 倍。4某同学郊游时,先用半小时走完了2 km,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26、 min走完15 km,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后30 min的平均速度是 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5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图5-19如图5-19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5-20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出租车发票车号 AT-8238日期 08-05-03上车 10:00下车 10:0

    27、5单价 2.40元里程 6.0km金额 16.00元7如图5-21所示为小明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 s,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m/s。图5-21图5-20第五章 第四节 世界是运动的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不停运动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2. 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预习交流:三、互动突破:(一)运动和静止1观察课本P121中图5-36,认识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天体的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2观察课本P121中图5-37,思考小明和小华谁说得对,他们又是

    28、怎么判断的?小明判断的依据是 ;小华判断的依据是 。物理学中把 叫机械运动,简称 。 叫做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 的。3学生讨论:课本P122中图5-38,以地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因为 ;墙是 ,因为 。4学生交流: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二)运动的相对性1观察课本P122中图5-39,“游云西行”是以 为参照物;“而谓之月之东驰” 是以 为参照物。2云朵和月亮,究竟谁在运动?分析得出:谁在运动,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即使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得出运动,也可能得出静止的结论。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 。3说明物体运动情况时,首先

    29、必须选定 。通常我们默认 为参照物。4学生讨论:参照物选取的方法及要求。(三)生活物理社会阅读课本P123“生活物理社会”,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1. 受油机在天上飞着,加油机怎么给它加油?2飞机模型在风洞中固定不动,怎么模拟在空中飞行?3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为什么好像静止在地球赤道的上空?4飞行的小鸟为什么有可能撞毁飞机?讨论交流:1. 什么叫做相对静止?列举生活中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例子。2飞机和小鸟相向飞行,飞机的速度是200m/s,小鸟的速度是10m/s,以飞机为参照物,小鸟飞行的速度是多大?四、总结提升:1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2用来判断一个物体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师生课堂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