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docx

    • 资源ID:13462856       资源大小:57.85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docx

    1、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2. 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3.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4. 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

    2、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5. 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6.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7. 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8. 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学前效率仅指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学前教育效益可以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经济效益:指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

    3、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个人精神效益:指学前教育给幼儿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与情感等带来的难以用直接的经济效益衡量的好处。学前阶段更应重视个人精神效益问题。9.社区教育- 把教育之于一定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反政府和党的领导下,一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10、学前教育职能: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11、关键期:指在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个体对于某种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阶段再来弥补时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弥补。12、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没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

    4、的好处。13、社会经济效益: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之后引起的社会劳动性产生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14、学前教育学 :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15、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16、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文化功能。17: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

    5、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18、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19、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20、社区:指一定地域内由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共同生活环境和相关关系的居民所形成的人口群体。21、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22、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

    6、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23、托幼机构是幼儿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教师作为托幼机构教育中的重要人物,担负着艰巨的责任。24、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25、蒙养院:到清朝末年,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内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章程,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被纳入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并且出现了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 26、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1个时现有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就是最近发展区。27、支架

    7、式的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28、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29、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30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符合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的良好行为的塑造,对幼儿良好行为表现的支持、鼓励,以及对不良行为表现的矫正和治疗。31、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儿童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32、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

    8、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反应,及时地采取当措施的能力。33、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34、专家型教师:又称为“专业化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专业敏锐洞察力的教师。35、显概念: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36、隐概念: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念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37、微型教学:指以较少数幼儿为教育教学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520分钟),让教师尝试做小型的教育教学,并把这种

    9、活动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38、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儿童、要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1、环境- 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2.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3.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指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化形态的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4. 适合性原则-一要适合幼儿

    10、的年龄特点,二要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5. 挑战性原则-即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实发展水平,而不是尾随幼儿的发展,也不是平行于幼儿的发展。6. 启发性原则-在展现感官刺激物时要同时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鼓励有多种结实。环境的启发性不仅包含对思维的激发性,而且包括对幼儿想象、创造、操作的激发性。 7. 丰富性原则-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课室内外的地面、墙面、空间,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实验探索材料等,以充分利用幼儿无意识的学习能力,促进潜能显现。8. 平衡性原则-环境提供的各种知识信息要平衡,激发各种技能发展的因素要平

    11、衡,激发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发展的内容要平衡,提供的知识与能力获得的机会要平衡,促进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内容要平衡。9. 系统性原则-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而不能盲目或随意。10. 动态性原则-环境布置的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使幼儿每天有新收获。11. 主体性原则-环境创设从布置到评价全过程均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12. 效用性原则-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力求做到一物多用、一地多用、一室多用,使每一设备设施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价值。13、物理环境:即物理经验。事

    12、物的物理特征。14、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15、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时,外部刺激被处理改变结合到主体结构中去的过程叫作同化。(如孩子学会叫“爸爸”时,把所有男的都叫“爸爸”。即以自我为中心。16、顺应:内部图式通过改变以适应外部现实的过程。即不再把所有男的都叫“爸爸”时。17、幼儿班级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18、亲社会行为:在幼儿的众多社会性行为中,我们把那些符合或适应社会文化和行为准则及价值观的行为。19、反社会行为:那些违背社会文化、道德标准、伤害他人的行为。20、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是指对幼儿

    13、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21、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22、幼儿行为辅导技术:幼儿行为辅导技术主要是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23、移情:是对他人所处的某一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与分享。(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知和体验。)24、移情训练: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共鸣,这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25.榜样影响法:通过对他人(榜样)行为的观察,幼儿获得了有关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1. 课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计划;课程即目标;课程即经验。2.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幼

    14、儿园课程即教育计划;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3. 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其主要的要素有: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课程评价等。4.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5. 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它要求教师相信游戏的力量-相信在许多可能性中幼儿做出的自发选择。6. 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

    15、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7. 项目活动(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生成课程和合作研究式教学,强调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动态设计与随机生成课程。8、课程模式: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9、课程目标: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程度,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10、课程内容:指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11、陶行知1.“伟大的人民教育家”2.工农幼儿园教育的开拓者、实验者

    16、,创办了燕子矶幼稚园(中国第一所农村公办幼儿园)。3.创办的以“生活教育”为理念的幼稚园,并建立中国话、平民化的幼稚园。其生活教育的课程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课程内容来源于幼稚园周围的人、事、物,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均为活生生的生活教育的材料。(即生活经验)B.课程内容的组织分全年、一月、每周、每月四种。C.课程实施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即生活教育)。(单选)提出当时中国幼教的三大弊病:外国的、花钱的、富贵的。并提出了三大策略:中国的、平民的、省钱的教育。12、陈鹤琴1.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家。2.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

    17、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3.提出了|“活教育 ”思想,他明确之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3.陈鹤琴指出:“小孩子能够学的与应该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漫无限制地毫无系统地去教他。要根据儿童的环境。”4.应该成为幼稚园课程的中心。其课程内容如下(与幼儿园五大领域区分开):A.健康活动B.社会活动C.科学活动 D.艺术活动 E.语文活动 13. 单元主题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

    18、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1. 教学-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辨证统一的过程。2. 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过程。3. 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为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4. 直接指导-由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言语或直观,尽力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方法。运用这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和掌握一些新的知识与技能。5. 讲解-是教师向幼儿说明、解释某种事实和道理。6. 讲述-是教

    19、师向幼儿叙述时间,描绘所讲的对象。7. 谈话-由教师根据一定的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围绕教师的问题做出回答。8. 演示-指教师在各项活动中,配合讲述和谈话,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幼儿,或者给幼儿做示范性的小实验,用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9. 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10. 间接指导-是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这类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11. 观察法-是教师创

    20、设一定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甚至周围环境的方法。12. 发现法-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13. 实验法-是教师指导幼儿运用简单的工具,通过改变一定的条件来引出所要得到的结果。14. 直接教学(接受式教学)-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式学习。15. 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以发现学习为主。16.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

    21、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17. 合作教学-是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色。它主张师幼全通道式的多向交往,教学内容和问题面向全体幼儿,努力调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潜能,使师幼彼此处在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境之中。分组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18. 集体教学-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和直接指导下进行。当把这种组织形式应用于教学时就叫集体教学。19. 小组教学-也叫分组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20. 个别化教学-

    22、可以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自发、自主活动。21. 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以让学生适当的承担责任并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消极反馈行为的可能性为目的的行为。1. 因人施教-就是充分考虑和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类型差异、水平差异以及兴趣、需要、能力、速度、性别等差异,通过教育活动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以及时空等方面的多选择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使不同受教育者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p332)2. 全纳式教育-是指给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的接收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p334)3. 活动模式-把教学的内容

    23、和人物设计成幼儿情深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学习活动。339 4. 问题解决模式-把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矛盾和困难,仍幼儿在创造性的解决他们是学习,提高结局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5. 发现法-将矛盾现象和规律设计成可供幼儿坦率得有趣地活动,让他们在谈说动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希望他们发现的东西,是他们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思考。1.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托幼机构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体明确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特性。2.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3. 效果标准-是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

    24、的效果。4. 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5. 职责标准-主要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6. 素质标准-是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7.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就是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8.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的结构-是指评价活动全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安排、衔接方式和相互搭配。9. 观察法-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托幼机构的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观察,以搜集评价资料

    25、的一种方法。10. 访谈法-是评价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评价者进行交谈以搜集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11. 问卷法-是评价者通过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出经过严格设计的问题,从而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12. 查阅材料法-是评价者对托幼机构保存或准备的材料进行检索、阅读、整理、统计以至浓缩,从而获取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资料的方法。1、在西周时期学前教育期是指10岁以前。2、到了近代,学前教育期开始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范围。1902年的壬寅制规定儿童从6岁起蒙受学前教育四年。1904年的癸卯学制则规定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从近代起,我国学前教育的终止年龄定于67岁。3、在美国,08岁儿童的教育为幼儿教育,学

    26、前教育仅指入学前1年的教育,而早期教育是指03岁儿童的教育。4、在英国,35岁则是基础阶段教育时期。5、前苏联,27岁为学前期。6、许多国家都将从初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归入学前教育的范围之中。7、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二是学前公共教育。8、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在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9、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对儿童实行的是公有公育,儿童属于整个氏族,由氏族共同抚育。主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生活中展开,通过儿童自己的游戏和成人的口头传授及亲身示范来完成。10、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养育不需要在家庭之

    27、外进行,他们除注重对儿童生活的照顾和身体的养护之外,还比较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早期培养。11、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他的工厂区内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兴办学校,其中包括1809年开办的专门招收16岁贫穷儿童的“幼儿学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1907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12、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当做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提出来。13、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人王,培养具有智慧、勇敢、节制美德的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支柱)提出

    28、“教育的惟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4、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教育漫画)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维护者,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即“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15、法国卢梭(爱弥儿)自然本性,即培养“自然人”。16、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杜威(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出“儿童为中心”)将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与个体本位的价值观相融合。17、学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18、23岁是个体口语学习的敏感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时期,56岁是幼儿掌握词汇能力最快的时期。19、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

    29、也被称为工具功能。20、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活动,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就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学前教育功能的释放并不是无条件的随意行为,它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21、家庭教育起讫年龄,各国主张不尽相同。就大多数国家来说,把初生到16岁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22、国外的托幼机构包括托儿所、日托中心和幼儿园。23、现代我国的托幼机构一般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24、托儿所是收托3岁前婴幼儿的集体教养机构。25、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的幼儿。26、学前班是接收56、7岁即入学前一年或两年的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在农村多设于小学内,由小学校管理,是农村发展幼儿

    30、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27、我国的托幼机构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有教养儿童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有社会福利的任务。28、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众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29、幼儿所处的环境分为四种不同的界域,微系统、中央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30、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31、皮亚杰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结构理论,其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主题活动对环境的能动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32、皮亚杰对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成素、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33、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认

    31、知、情感、社会性及个性方面的发展。34、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35、托幼机构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应当扮演多元化的角色。36、其他教育要素具备时影响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是幼儿教师。37、幼儿园实施“保教结合”原则的前提是教师的保育意识。38、保教结合原则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原则特有的。39、户外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园等。户外环境是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包括: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等。4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地区在冬季可酌情减少。41、师幼关系的性质:幼儿与教师是一种师幼关系而非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你我他”的平等民主的互为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42、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泰勒在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把课程研究确定为目标选定、内容选择和组织、结果评价四个基本要素。43、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20世纪60年代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45、认知主义的幼儿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自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