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度七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docx

    • 资源ID:13437046       资源大小:249.1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度七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docx

    1、人教版度七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夏曾佑说:“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孔子奠其基”指的是:A创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封建文化基础B创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奠定了日后中原王朝的基本统治范围D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2 . 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主张

    2、最接近(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最早出现于A夏B商C西周D秦4 .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鼓励耕织B严明法度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确立县制5 .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韩非D墨子6 . “先人己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那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寓意可以在以下哪本著作里寻找到A诗经B论语C道德经D孙子兵

    3、法7 .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该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A以德治国,反对刑罚B无为而治,崇尚自然C以法治国,厉行赏罚D兼爱非攻,提倡节俭8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宣太后传奇的一生,她原是楚国公主,后嫁与秦国国王,首创“太后”名号。请在如下图所示的形式图上找出秦宣太后出生国家的编号( )ABCD9 .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使用及推广ABCD10 .

    4、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下列哪场战役 (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牧野之战11 . 十一长假,小华同学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这个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 .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故事发生在A半坡人生活时期B河姆渡人生活时期C黄帝时期D禹时期13 .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青铜立人像C毛公鼎D司母戊鼎14 .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共同的祖先是 ( )A孔子B老子C孟子D炎帝和黄帝15 .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原始居民中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

    5、火种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16 . 夏、商、西周三个朝代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昏庸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17 . 下列语句出自论语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春秋无义战”18 . 公元前841年,因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王逃亡。这位周王是A周武王B周厉王C周幽王D周平王19 . 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A围魏救赵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

    6、战20 .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该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源于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分封制的土崩瓦解C礼崩乐坏,诸侯代周D周王室衰微,方伯当政21 . “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 )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C金文、小篆D金文、隶书22 . 近期,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元谋人的故乡在A四川B陕西C云南D北京23 . “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 )A埃及文明B罗马文明C希腊文明D中华文明24 . 孔子说:“仁者爱人”,“已所不欲,

    7、勿施于人”。“仁”是其所创建学派的核心思想。孔子创建的学派是A儒家学派B墨家学派C道家学派D法家学派25 . 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以人为骑尽作乐”,下联是:”炮烙之刑极淫威”,横批是“作茧自缚“。这幅对联反映出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外地入侵B统治者实行暴政C人民起义D自然灾害频繁26 .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干栏式房屋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洞穴D楼房27 . 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工程是A长城B灵渠C都江堰D大运河28 .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

    8、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战国争雄D城濮之战29 . 下列示意图中,反映西周分封制的是ABCD30 . 列出史实中,与大禹有关的有( )治理水患发明舟车分封诸侯建立夏朝ABCD二、综合题3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

    9、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材料三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选自秦汉史(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实行这

    10、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_有利于强兵的措施是:_(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写出两点即可)(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调整政治策略的共同目的是什么?3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即已经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定清楚。请回答:(1)请分别写出这三个朝代的三位暴君?(2)你能把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材料二、如图(3)如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此制度的目的?(4)在这些阶

    11、层中,哪些是属于统治阶级?哪些是属于被统治阶级?(5)这一种制度在当时有何进步的意义?33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他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向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淳朴风气。材料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摇薄赋。材料三: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材料四:他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哪一历

    12、史现象?(2)该现象产生于战国动乱时期,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3)上面四段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3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道德经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材料三及孝文即位,躬(亲自)修玄默(清净无事),劝趣农桑,减省租赋。班固汉书刑法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老子的政治主张。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实行推动了什么统治局面的形成?(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3、4、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度七年级月考历史试题I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