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药相似药物比较.docx

    • 资源ID:13401983       资源大小:26.0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相似药物比较.docx

    1、中药相似药物比较1麻黄桂枝:共性:二药性味辛温,均能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个性:麻黄兼微苦味,为辛温解表峻品,多用于风寒表实证。并能:宣肺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症。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散寒通滞:用于风寒痹症,阴疽,痰核。桂枝兼甘味,甘温助阳实表和解肌,配白芍治表虚有汗者。并能:温通经脉:用于寒凝血滞痛证。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蓄水证及心阳不振之心悸。 荆芥防风:共性:二药性味辛微温。均能发表散风:用于外感2表证。性微温不烈,配伍不同可治风寒风热表证。个性:荆芥并能:透疹消疮: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炒炭止血:用于吐衄下血。防风兼甘味。并能: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症。止痉:用于破伤

    2、风证。止泻:用于肝郁乘脾,腹痛泄泻。 桑叶菊花:共性:两药性味苦甘寒。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3头痛。平肝明目: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个性:桑叶并能: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及风热咳嗽。凉血止血:用于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之证。菊花兼辛味,性微寒。兼能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 柴胡葛根:共性:二药性味辛寒凉。均能退热:用于外感发热。4又能升阳。个性:柴胡兼苦味,性微寒。在退热之中尤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多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并能: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阳举陷:用于气虚下陷,久泄脱肛。葛根兼甘味性凉。并能:透发麻疹:用于麻疹不透。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升阳止泻

    3、:用于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石膏知母:共性:二药性味皆甘寒,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5的功效,善泄肺胃火。用于气分实热症,常相须为用。个性:石膏:味兼辛,寒凉性大于知母。清热泻火之功强于知母,性味辛寒善透解肌热,为清肺胃实热的要药,亦可用于阳明胃火牙痛头痛,气血两燔而发斑疹。收敛生肌,用于疮疡久溃不收口,湿疹,水火烫伤等。知母味兼苦但质润多液而善滋阴润燥,用于阴虚燥咳,骨蒸潮热盗汗,消渴及肠燥便秘。 黄芩黄连黄柏:共性:三药性味苦寒,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6毒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之黄疸,肠胃湿热之泻痢,气分实热证及热毒痈疮等。个性:黄芩:在三药中,苦寒性最小。善清中上焦湿热,亦用于暑湿,湿温及湿热

    4、中阻等证。善泄肺火,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兼解少阳热,用于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除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黄连:苦寒性最大。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尤长于清中焦湿热,为治湿热泻痢之要药。清热泻火之力最强,善于泄心胃之火,用于热陷心包之高热,神昏谵言,水亏火炎之心烦不眠,心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胃火炽盛之呕吐及中消证。并善解疔毒,用于痈肿疔毒等。黄柏:善清下焦湿热,用于湿热带下,淋浊及下肢肿痛等。泄肾火,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金银花连翘:共性:二药寒性,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7效,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气分实热证,热入营血证及痈疮肿毒等,常相须为用

    5、。个性:金银花:味甘,寒凉性大于连翘。轻宣疏散,善散表热。常用于热毒血痢。连翘:味苦,性微寒。善清心火,用于热入心包之神昏及热病心烦。消痈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有痰家圣药之称。此外用于热淋涩痛。 生地黄玄参:共性:二药性味甘苦寒,均有清热凉血,养阴的8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及热病伤津之口渴。个性:生地黄:以甘味为主,养阴之功胜于玄参,并生津,常用于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及消渴证。凉血而止血,用于血热之吐衄。用于肠燥便秘证。玄参:兼咸味。解毒,常用于热毒或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疮肿毒。 牡丹皮赤芍:共性:二药性味苦微寒,均有清热凉血,活血祛9瘀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而见斑疹者及血热之吐

    6、血衄血,血瘀之闭经癥瘕,痛经及铁打损伤,痈疮肿毒。个性:牡丹皮:兼辛味,善于透解阴分伏热,多用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阴液已耗所致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为治骨蒸无汗之常用药。常用于肠痈。赤芍:活血之功强于牡丹皮,兼止痛。此外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 大黄芒硝:共性:二药均苦寒,能泻下通便,清热:用于大10便秘结,目赤,咽痛,口疮,疮痈肿毒。个性:大黄:苦寒沉降,力猛善走,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是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善治热结便秘证。清热解毒之中还用于烧伤。泻血分实热而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活血祛瘀:用于淤血证。芒硝味咸,长于软坚润燥通便,为治燥屎坚结之要药,并能清热消肿,以外用为

    7、主。 火麻仁郁李仁:共性:二药均甘平,能润肠通便:用于肠燥11便秘。个性:火麻仁:兼能滋养补虚,尤宜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之便秘。郁李仁:味辛苦,润肠通便力强于火麻仁,兼能行气,多用于大肠气滞,肠燥便秘之证。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 羌活独活:共性:二药性味辛苦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12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挟湿者。个性: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且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上风湿寒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独活威灵仙:共性:二药性味均辛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13用于风湿痹痛。个性:

    8、独活:兼苦味,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兼能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表证。威灵仙:兼咸味,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无论上下皆可用。兼能消骨哽:用于诸骨哽咽。 木瓜蚕沙:共性:二药均性温。均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14和胃化浊: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吐泻转筋。个性:木瓜味酸,舒筋活络作用较好,为久风顽痹,筋脉拘挛之要药。亦治脚气肿痛,消化不良。蚕沙味甘辛,对风湿痹痛或半身不遂较为多用,亦用于风瘙瘾疹遍身皆痒。 五加皮桑寄生:共性:二药均具苦味,均能祛风湿,补肝肾,15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证。个性:五加皮尚具辛味性温,温补通络

    9、止痛作用较强,亦治小儿行迟,兼能利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桑寄生尚具甘味性平,兼能养血安胎: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藿香佩兰:共性:二药均味辛,气芳香:芳香化湿:治湿滞16中焦证。解暑:治暑证及湿温证初起。个性:藿香性微温,气味较芳香,化湿和中之力较强,并能:发散风寒: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和中止呕: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亦用于妊娠呕吐等。佩兰性平和,气清香,尤善解暑辟浊,并善与祛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为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之良药。 茯苓薏苡仁:共性:二药味甘淡。均具溺水渗湿,健脾止泻17之功效。可用于水湿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和脾虚湿盛的水湿泄泻。个性:茯苓:性平,作用

    10、和缓,无寒热之偏,故可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健脾作用较强,适用于脾虚诸证。兼能宁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及水气凌心之心悸,失眠。薏苡仁:性偏寒凉,清热利湿之力较强。并能清热排脓,治肺痈,肠痈。除痹,治湿痹拘挛。 车前子滑石:共性:二药性味甘寒,质滑利,均能利尿通淋。18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为治湿热淋证之常品。个性:车前子:对湿热下注于膀胱之小便淋沥涩痛者尤为适宜。并能清肝明目,治肝热目赤肿痛或肝肾亏虚之目暗昏花,翳障等。渗湿止泻,利小便以实大便而治暑湿泄泻。清肺化痰,治痰热咳嗽。滑石善利窍:除常用治湿热淋证外,尚每治石淋与尿闭。并能清热解暑,治暑湿,湿温。祛湿敛疮,治湿疹,湿疮,痱子。 附子干

    11、姜肉桂:共性:三药性味均未辛热。均能温中散寒止19痛:用于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症。个性:附子:回阳救逆,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于亡阳证。助阳补火,用于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证。散寒止痛力强,尤善于治寒痹痛剧者。干姜: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脾胃虚寒症常用。回阳通脉药力用于寒饮咳嗽,温肺化饮,用于亡阳证。与附子相须为用,较附子弱,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肉桂: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用于肾阳衰弱的阳痿官冷,虚喘心悸等,并能引火归原。温通经脉,用于寒湿腰痛,胸痹,阴疽以及痛经,闭经等。 肉桂桂枝:共性:二药性味均为辛甘温。均能温通经脉,散20寒止痛之功效,用于寒凝血滞诸

    12、痛证,如风寒湿痹,胸痹,闭经,痛经等。个性:肉桂:温热性较大,主祛里寒,还可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助阳补火,用于肾阳衰弱的阳痿官冷,虚喘心悸等,并能引火归原。桂枝:善祛散外寒而发汗解表之功,用于风寒表证。善温心阳,通心脉,常用于心悸。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蓄水证。 干姜生姜:共性:二药性味均为辛温。均能:温中散寒,用21于胃寒呕吐。温肺止咳,用于肺寒咳嗽。个性:干姜:温热性较大,主祛里寒,为治脾胃寒症的要药。善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咳嗽,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回阳通脉,用于亡阳证。生姜:能散寒解表,用于风寒感冒。长于降逆止呕,有“呕家圣药”之称。 橘皮青皮:共性:二药性味均为辛苦温,能行气化滞

    13、,用治22气滞证。个性:橘皮:性温而不峻,行气力较缓,且能健脾,故在行气之中多用治脾胃气滞证或脾虚气滞证,尤善治寒湿阻中之脾胃气滞证。还能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常用治湿痰或寒痰咳嗽。青皮:性较峻烈,苦泄辛散力强,故能破气。因主入肝,故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用于肝气郁滞诸证。还能消积化滞:用治食积气滞证。 枳实枳壳:共性:二药性味功用相似,均苦辛微寒。能行气23除痞,化痰消积:用治脾胃气滞或脾虚气滞证及痰阻胸痞等。个性:枳实:破气力强,作用猛烈,长于破气除痞,消除积滞。枳壳:作用缓和,长于行气宽中除胀。 橘皮木香:共性:二药性味均为辛苦温。能行气止痛兼健脾,24用治脾胃气滞或脾虚气滞之脘腹胀痛

    14、等。个性:橘皮:辛行温通,长于理气健脾,又能燥湿,故善治寒湿阻中之脾胃气滞证。还能燥湿化痰: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木香:芳香气味而味厚,能行三焦气分,尤善行脾胃和大肠之滞气,为行气止痛之要药。还能行气而化滞,用于湿热泻痢里急后重等。又能疏理肝胆,用于湿热郁蒸,肝胆气机阻滞之胁痛,黄疸等证。 木香香附乌药:共性:三药同具辛味,均能行气止痛。用治25气滞腹痛,胁痛。木香:兼苦味性温。香气浓烈,能通行三焦气分,尤善行肠胃之滞气,故气滞之脘腹胀痛,泻痢里急后重多用。还能行气健脾,疏泄肝胆而用于湿热郁蒸,气机阻滞之腹痛,黄疸。香附:兼微苦微甘性平。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并调经,用于肝郁胁痛,月经不调

    15、,痛经,乳房胀痛等。乌药:性温,能散寒行气止痛,故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多用。还能温肾散寒缩尿:用治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小儿遗尿等。 麦芽谷芽:共性:二药性味均为甘平。均能消食健脾,用于26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胃食少等。个性:麦芽:消食健胃力大于谷芽。回乳消胀,用于断乳,乳房胀痛。兼能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脘腹痛等。谷芽:消食健胃之功似麦芽而力较缓。 使君子苦楝皮:共性:二药均能祛杀蛔虫及娆虫:用于蛔虫27证及娆虫证。个性:使君子性味甘温,驱蛔力不及苦楝皮。并能扶脾胃,消积滞:用于小儿疳积。苦楝皮性味苦寒,有毒。驱蛔力强。并能:驱杀钩虫:用于钩虫证。疗癣:用于疥癣湿疮。

    16、槐花地榆:共性:二药性味苦微寒,均有凉血止血之效广泛28用于血热出血证。而二药善清大肠之热,故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痣血,血痢等。个性:槐花:兼有清肝火而明目,降压之功,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及高血压属肝火偏旺者。地榆:味兼酸,有收敛之性,止血之功优于槐花。解毒敛疮,外用于烫伤湿疹及痈疮肿毒。 三七蒲黄:共性:二药味甘,均有化瘀止血,止痛之功,广29泛用于各种出血证,尤以有瘀者最宜,亦用于血瘀之痛证。共性:三七:味兼微苦温性。为止血止痛之良药,尤多用于外伤科之出血及血瘀痛证,为伤科要药。蒲黄:平性。利尿通淋,用于血淋。 桃仁红花:个性:二药均能活血化瘀调经:用于血瘀之痛经30经闭,产后腹痛

    17、,癥癖积聚,跌伤瘀肿等。个性:桃仁性味苦平,活血化瘀之中并能:散结消痈:用于淤滞之肺痈肠痈。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红花性味辛温,活血化瘀之中善于通经脉:用于心脉瘀阻,胸痹心痛。 乳香没药:共性:二药味苦:活血止痛:用于心腹瘀痛,癥31瘕积聚及跌伤瘀痛等。消肿生肌:用于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二药气浊味浓内服不宜多用。个性:乳香兼辛味气芳香。辛行温通,偏于活血通络,兼能行气,用于血瘀气滞证及风湿痹痛证。没药:偏于散血化瘀。 丹参益母草:共性:二药性味苦微寒:活血化瘀:用于血热32淤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心腹疼痛等。消散痈肿:用于热毒痈肿。个性:丹参并能:清热凉血

    18、: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证。养血安神:用于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等。益母草兼辛味,辛散苦泄,兼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三棱莪术:共性:二药均具辛苦味:破血行气消癥:用于血33瘀经闭,癥瘕痞块等。消积止痛:用于食积脘腹胀痛等。个性:三棱性平破血力比莪术强,而行气消积止痛力逊。莪术性温,行气,消积止痛较三棱为胜,破血力消弱。 半夏天南星:共性:二药性味均为辛温有毒:燥湿化痰:用34于湿痰证,寒痰证等。散结消肿:外敷治痈疽痰核肿痛。个性:半夏温燥性,毒性比天南星小而力缓:擅长脾胃而燥脾湿,长于治湿痰证。并能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又能消痰散结:用于胸脘痞闷,梅核气及瘿瘤痰核等。天南星兼

    19、苦味,其辛散温燥之性及毒性较大而力猛:善走经络而祛痰,长于治风痰证。并能祛风止痉:用于风痰眩晕,癫痫,中风及破伤风等。 前胡白前:共性:二药均为降气祛痰之要药,用于肺气壅塞。35咳嗽痰多之病症,常配伍常用。个性:前胡微寒清热,兼能发散风热,多用肺热痰热咳嗽及风热表证咳嗽。白前辛苦微温而不燥,药性平和,故寒咳热咳均可用。 川贝母浙贝母:共性:二药性味均为苦寒:化痰止咳:用于36热痰咳嗽。清热散结:用于痰热郁结之证。个性:川贝母寒性较小,清热力不足,但有甘味且质润,故偏于润肺化痰,多用治肺燥咳嗽,虚劳久咳,其清热散结力不及浙贝母,多用治体虚痰结者。浙贝母苦寒性较大,清热力较强,偏于清肺化痰,多用治

    20、痰热郁肺或风热咳嗽,痰黄浓稠等,其清热散结力较强,多用治炭火郁结之瘰疠结核,肺痈,痈疮肿毒等。 海蛤壳海浮石:共性:二药均为海产药材,性味咸寒,皆有37清化热痰,软坚散结,通利水道之功效,临床常相须为用。个性:海蛤壳消化热痰之中:兼能利气,故痰热闭肺咳嗽胸痛多用。又能制酸,敛疮,利水,多用于胃痛泛酸及水肿腹水。海浮石化痰散结力较强,故咳痰粘稠或咳血者多用,利水之中多用于淋证。 竹茹竹沥天竹黄:共性:三药来源相近,性味均为甘寒,同38具有清化热痰之功效,可用于痰热咳嗽及痰扰心神之证。个性:竹茹善能清肺胃之痰热,并能止呕,多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及胃热呕吐。竹沥性大寒而滑利,化痰定惊以开心窍,用于

    21、中风痰迷,惊癫痫狂等证。天竹黄善清心肝之热,亦能化痰定惊,但性较和缓,多用于小儿惊搐之证。 桑白皮葶苈子:共性:二药性寒,同能:泄肺平喘:用于肺39热咳嗽实证。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个性:桑白皮重在清泄肺热,用于肺热咳喘或肺虚有热之咳喘气短等证。利水之中善治风水皮水等。葶苈子苦辛大寒,重在泄肺实,行痰水,兼通二便,多用于痰水壅盛,喘满便秘及胸腹积水等证。 紫菀款冬花:共性:二药性味辛苦温,均有润肺化痰止咳之40功,而且温润不燥,寒热虚实均宜。用于喘咳痰凝或劳嗽咯血等证。个性:紫菀味兼甘,化痰力较强,多用于咳嗽痰稠难咯者。款冬花兼能温肺,并重在止咳,尤宜用于虚寒咳喘。 酸枣仁柏子仁:共性

    22、:二药性味甘平:养心安神:阴于因血41不足之心悸失眠。止汗:用于阴虚盗汗。个性:酸枣仁:兼酸味,并益肝血,故其养心安神力较强。收敛止汗力亦较强,还可治阳虚自汗。柏子仁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石决明决明子:共性:二药性味咸寒,主入肝经,均为清肝42明目之要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肝火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又善治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个性:石决明为动物的贝壳,质重又能平肝潜阳,偏补肝阴,肝阳或肝火亢盛之证多用。决明子为豆科植物草决明的种子,以清泄肝火为主,兼能润肠通便,多用于肝热肝火兼便秘者。 代赭石磁石:共性:二药质重而性降:平肝潜阳:用于肝阳43上亢之头痛眩晕等。平喘:用于气逆喘息。

    23、个性:代赭石味苦寒而降泄:善于重镇降逆:用于气逆喘息及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证。凉血止血:用于血热之吐血,衄血等。磁石咸寒:长于镇静安神:多用于心神不安,惊悸,癫痫等证。纳气平喘: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聪耳明目:用于肝肾阴虚之耳鸣,耳聋及目昏不明等证。 龙骨牡蛎:共性:二药均为贝壳类药材,味涩质重:平肝潜44阳:用于肝阳上亢之烦躁不安,头晕目眩等。收敛固涩:用于虚汗,肾虚遗精,遗尿,带下,崩漏等。个性:龙骨味兼甘性平:长于镇静安神: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等。收敛固涩力强,滑脱诸证多用。牡蛎咸寒:善于平肝潜阳,并兼益阴,多用于阴虚阳亢之证。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煅用

    24、制酸止痛:用于胃痛泛酸等证。 羚羊角牛黄:共性:二药性寒凉,主入肝心经:平肝息风:45同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蓄之要药。清热解毒: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等证。个性:羚羊角咸寒并能: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清肝明目:用于肝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牛黄苦凉,兼入心包经:清心化痰开窍: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窍之神昏,口噤,痰鸣等证。清热解毒力强,多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痈疽疔毒等证。 天麻钩藤:共性:二药味甘,主入肝经。均善于:息风止痉:46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蓄等证。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个性:天麻甘润不烈,药性平和,可用于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蓄,不论寒热虚实

    25、,皆可配伍应用。并为止眩晕之良药。又能祛风通络:用于肢体痉挛,风湿痹痛。钩藤药性微寒,能清肝凉肝,故肝热动风,小儿急慢经风者多用,并用治小儿夜啼。 麝香冰片:共性:二药味辛,均能开窍醒神:治闭证神昏。47个性:麝香:性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皆可应用。并能活血通经,止痛: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并能催产下胎,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冰片:兼苦味性微寒,多用于治热闭。并能清热止痛,解毒生肌:治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 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共性:四药均有甘味,均能补气生48津:用于气津两伤之气短,

    26、烦倦,口渴及肺虚久咳等。个性:人参:味兼微苦性微温,补脾益肺力较大,故多用于中焦虚寒者或脾肺气虚重症。善大补元气: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病候。安神益智: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此外用于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痿证,分别具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之效。党参:性平和,补中益气力较弱,一般脾肺气虚证多用。养血:用于气血两亏证。西洋参:味兼微苦性寒凉,故中焦虚寒者不宜用之。善养阴清火生津,故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及阴虚火旺之咳嗽痰血证多用之。太子参:补气之力最小,性平和而有益气生津之功,病后气阴不足者多用。 人参黄芪:共性:二药性味均属甘微温,均具补裨益肺之功,49每用于脾肺气

    27、虚诸证。个性:人参:善大补元气,补气固脱:用于气虚欲脱及元气暴脱证。补中益气之中,尤善补气生津:用于气津不足者。并能安神益智: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黄芪:补中益气之中,善升举阳气:主要用于中气下陷诸证。并善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及气虚外感诸证。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托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白术苍术:共性:二药均具苦温性味,均具燥湿健脾之功,50用于脾虚湿困之证。个性:白术:味甘而性缓,善补气健脾而助阳,故脾胃阳气虚弱而寒湿内盛者多用。补气固表止汗: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之汗多。利水消肿:用于脾虚水停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安胎:用于脾

    28、虚气弱,胎动不安证。苍术:味兼辛,辛散苦燥性烈,燥湿运脾功胜,故湿滞中焦者多用之。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症。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白术山药:共性:二药均为补脾之品,是治疗脾胃虚弱的常51用药物。个性:白术:苦温略燥,善补气健脾而助阳,宜用于脾胃阳气虚弱而寒湿内盛者。燥湿利水:用于脾虚水停之痰饮水肿诸证。固表止汗:用于气虚自汗之证。安胎: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山药:不寒不燥,既补气,又养阴,为平补阴阳之品。且性兼涩,既补脾肺之气,又益肾肺之阴,并能固精止带: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久嗽,肾虚不固之遗精,尿频或带下清稀,绵绵不止等。 杜仲续断:共性:二药性味

    29、甘温,均能:补肝肾,强筋骨:52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下肢痿软等证,每相须为用。补肝肾,固任冲而安胎:用于肝肾亏盈,冲任虚弱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频惯堕胎。个性:杜仲:补阳之功稍胜于续断,故亦常用于肝肾虚寒之阳痿尿频等症。降血压:用于高血压证。续断:味兼辛苦,补中有消,补而不滞,能行血脉,消肿止痛而疗伤续折: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为外伤科要药。止血:用于崩漏经多。 当归熟地黄:共性:二药性甘温,均善能补血:用于血虚诸53证以及妇女月经不调,每相须为用。个性:当归:味兼辛温性较大,辛散温通,善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痛经经闭,为妇科调经止痛要药,亦常用治虚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损

    30、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疮疡初期,用之以消肿止痛,痈疽溃后,用之以补血生肌。熟地黄温性不大,纯甘而腻,既能补血,又能滋阴,善益精填髓,为滋阴要药,用于肾阴不足之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及肝肾精血亏虚之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熟地黄生地黄:共性:二药同源,均具甘味,均能滋补肝肾:54用于肝肾阴虚之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眩晕耳鸣,须发早白,消渴等。个性:生地黄:味兼苦性寒凉,能滋阴泄热: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用治功胜熟地黄。善清热凉血: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出血证。熟地黄是生地黄加黄酒久蒸而成,性偏微温,纯甘不苦,功专补血滋阴,是治血虚阴虚证之主药。 熟地黄

    31、何首乌:共性:二药性味甘微温,均能补肝肾,益精55血: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个性:熟地黄善补血滋阴,为治阴血不足证之主药,但性较滋腻而碍胃,故临证急需滋补时,以用熟地黄为宜。何首乌:制用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作用温和之优点,对虚不受补之人及需长期缓补者用之较宜。又为益精固肾,乌须发之良药。生用性味甘苦平,功能解毒,通便,截疟:用于痈疽,瘰疬及肠燥便秘,虚人久疟等证。 白芍赤芍:共性:二药性味苦寒,均具清热止痛之功。个性:56善养血调经: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白芍:味兼酸甘,等证。善平肝止痛: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

    32、证。敛阴止汗:用于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赤芍:苦泄力大,善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散瘀止痛: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毒以及肝热目赤翳障等。 龟甲鳖甲:共性:二药性味咸寒,均能滋阴潜阳,退虚热:57用于阴虚阳亢,阴虚风动及阴虚发热等证。个性:龟甲:味兼甘,滋阴之功胜于鳖甲,善益肾健骨:用于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等证。养血补心:用于心虚惊悸失眠健忘。固精止血:用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等。鳖甲:清退虚热功胜,为治阴虚发热的要药。善软坚散结:用于癥瘕积聚,疟母等。 麦冬天冬:共性:二药性味甘苦寒,均能养阴润肺,生津,58润肠通便:用于肺燥阴伤之干咳痰粘,劳嗽痰血以及热病伤津口渴大便秘结之证,每相须为用。个性:麦冬:养阴润燥力不及天冬,但善益胃生津: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之口渴咽干。清心除烦:用于心阴虚及温热病热扰心营之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天冬:甘寒滋腻性大,滋阴降火力强,下滋肾阴,上清肺火,生津润燥,故尤益于阴虚火旺,虚火刑金之咳嗽痰血者,亦常用治肝肾阴虚,骨蒸潮热等。 女贞子墨旱莲:共性:二药性味甘寒,均能补肝肾阴:用于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相似药物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