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沈峪生态园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13400845       资源大小:37.94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沈峪生态园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1、沈峪生态园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萧县沈峪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 述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对现有的山体天然次生林、古洞群、荒坡、水库综合开发,以立体经营的模式进行综合开发建设,通过对公司已经实施的杏园和水库项目建设,将整个生态园区划分为山野生态区、天然次生林区、游乐农场、古洞群、综合游乐区、无公害水果观光采摘区、接待区等,并进行相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本期项目总投资9021万元。通过本项目建设,将使该治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得到全面开发和完善,并推动该区域及其周边城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萧县沈峪生态园建设项目2、建设地址:萧县管桥镇西南部

    2、沈峪3、承办单位: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4、项目负责人:黄正田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产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风光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农业开发模式。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惠及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建设新农村,正在成为各级党政工作的主旋律。旅游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依托性和包容性,旅游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党政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围绕主旋律,抓住新机遇,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顺应大势,及时提出:旅游业向农村挺进。这是我国旅游业进入战略提升期采取的重大举措。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二、项目建设属生态环保产业,符合时代发展。1、中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建设生态县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一项基本战略,国务院先后批准琼、吉、黑、陕四

    4、省进行生态省试点,国内一些地区在建设生态区域、发展绿色产业上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也对我们建设生态县起到了促进作用。2、安徽省生态省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战略决策,并将在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扶持性措施。三、项目建设必要性1、生态旅游是人们正日渐追求的时尚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

    5、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热点,大有发展前途。2、项目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应切实担负起的责任。我国现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覆盖面积达600万公顷。其中的绝大多数,

    6、年度粮食总产增产1015%,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012%,示范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建立和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的重大战略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我们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率;建立资源核算体系,完善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我们是

    7、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中央明确地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发展农业、进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三大前提。1994年,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对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一次新的飞跃,即由把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奴隶”而加以无情地“掠夺”和“索取”,进入人与环境、资源之间协调相处,荣损与共,相依为命,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有人称之为生态时代。5、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前进的永恒主题。它已成为当今世界

    8、农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在人均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决不能再延续过去那种过度索取资源,高消耗、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应努力寻求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项目建设提出的依据 萧县沈峪生态园是由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规划建设,天然次生林、无公害蔬菜栽培、餐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规模化、多功能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区。 作为萧县沈峪生态园前身的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黄正田于2003年承包荒山荒坡4600亩土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而成,

    9、现已拥有资产1500余万元。自2003年以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开石,修筑梯田,一句“先易后难,先低后高”的原则,栽植了杏1560亩,石榴200亩,樱桃200亩,中华寿桃800亩,李子200亩,雪枣200亩。2005年成立了萧县润森荒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与永堌镇王山窝行政村签订了1500亩金太阳杏改造合同,建立基地,公司荒山开发总面积达8600亩。该公司经果林种植区于2005年被认定为“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为更好地示范、带动更多的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黄正田长期为当地村民无偿提供金太阳杏等苗木,并在技术、管理、果品销售等方面无偿提供支持。2005年,该公司成立萧县干杂果产销一体

    10、化服务中心,会员超过200人。该公司的发展、壮大,为我县东南山区荒山、荒坡的综合开发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示范效应。2005年初,公司经理黄正田同志多次到县林业局找有关领导说明要高标准建立农业生态园区的设想,几位领导对黄正田的大胆设想都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并决定给与大力支持与帮助。于2006年11月由武汉园林设计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至此,沈峪生态园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项目建设将推动项目区可持续和谐发展1、纵观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在我国,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随俗,向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和钟情。近年来,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

    11、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全球绿色文明蓬勃兴起,对发展生态经济提出了要求。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绿色消费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生态区域已被国内外众多地区确定为战略目标。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壁垒被打破,绿色壁垒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刚性制约,这将促使中国必须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并加快与国际惯例、国际标准接轨,绿色文明将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

    12、件。项目区属于淮北平原,处于上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与陇海经济交汇地带,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基因库,环境质量和物种的多样性保持良好。3、长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省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基本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奋斗目标。近年来,萧县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二、项目前景分析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随着全球性

    13、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正在开始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该项目通过对荒山、荒坡、水库的综合开发利用,综合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并为后代人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可持续利用资源与环境的根本之举。项目最终将建设成为集造林、无公害农林果、观光、休闲、康乐于一体的规模化、多功能化的生态观光体系,是项目实施单位润森公司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

    14、重要特征,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绿色壁垒”正在形成并日趋强化,成为国际贸易的刚性制约因素。项目建设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促进自然环境更秀美、人民更幸福的凝聚民心、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改善,也就没有广大人民的全面小康。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一、项目区人文资源1、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秦置萧县。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风骚人物荟翠,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

    15、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突出的人文优势同时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萧县饮食文化闻名大江南北,“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圣泉寺烧全羊”等各种风味小吃成了黄淮地区城乡人们的美味佳肴。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独具。萧县古迹遍布,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堌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之骞鞭打芦花处、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

    16、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生态园,2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平方公里,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剑泉、苏轼祈雪处、闵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址蔡洼、“萧泗铜灵”抗

    17、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萧县沈峪生态观光园山体多为上部陡峭,中下部平缓,山坡土层浅薄,山麓深厚肥沃。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森林植被种类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同时混生有亚热带树种成分。南北物种在此交汇过渡现象异常明显。独特的森林环境,开阔的水体,稳定的生态环境,秀美的青山绿水,吸引着众多游人。3、公路、铁路交通极为方便。与萧县开发区相去仅2公里,向东3公里至京沪线,可转陇海线、京九线通往全国各地。公路有310国道、311国道,从本区附近通过。尤其是连霍高速公路、徐合高速公路在本区西北部5公里交汇,外部交通极为方便、快捷。4、风景旅游成网络。萧县沈峪生态观光园建成后,

    18、可同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永堌水库、蔡洼淮海战役前敌指挥部等县内旅游景点连为一体,被黄山、庐山、西湖、太湖、泰山五大生态园区环抱,和周围淮北的相山庙、宿县的雪枫生态园、毫州的花戏楼、曹操运兵古迹、老子故乡、徐州的汉墓群、云龙山,连云港的花果山,山东的微山湖等生态园区构成网络。二、现状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天然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洞群、晒书场、回音壁、恨夫洞、华佗庙、玄风岩等天然景观。一有:松柏参天,成群连片,盘根错结,绿荫如盖,百果飘香的形态美;二有: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中秋叶红果熟,腊冬银装素裹的季相色调美;三有:风吹林海如涛,林中鸟语花香,山涧清泉四出,晨有薄雾,暮有流云的动态美;四有:

    19、水平如镜,青山倒映,山歌悠扬的意境美。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地理区位环境优越: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萧县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徐州市,县城距京航运河30公里、徐州观音机场35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东临京沪铁路,陇海、徐阜铁路纵横穿过,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萧县县城的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东,规划用地位于城市对外交通的“门户”地带,对外交通联系便捷。2、建设用地条件良好本园区规划用地8600亩。位于刘林行政村与沈峪行政村之间的山坳里,东起刘林山水库,西至晒书场,北到竹林寺,南抵沈峪水库。整个园区呈花生状,南北宽1700米,

    20、东西长3400米。用地范围内比较规整,不受周边环境影响,地势起伏变换较为突出,建设用地条件良好,适合生态园的建设和管理。3、城市森林生态园体系中占有优势萧县沈峪生态观光园同皇藏峪国家森林生态园一体,被黄山、庐山、西湖、太湖、泰山五大生态园区环抱,和周围淮北的相山庙、宿县的雪枫生态园、毫州的花戏楼、曹操运兵古迹、老子故乡、徐州的汉墓群、云龙山,连云港的花果山,山东的微山湖等生态园区构成网络。4、市场开发机遇近年来我国的各类生态园向多元化迅速发展,其中以生态型、经营型、福利型相结合的最为常见。旅游业发展格局正由观赏型向参与型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逐步增多,旅游消费已成为一个新

    21、的消费热点。世纪之交的知识化、人本化和生态化等的发展趋势,预示着本世纪将是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等闲暇产业和闲暇消费大发展的世纪。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在安徽省萧县县城东南15公里处,选址范围:位于刘林行政村与沈峪行政村之间的山坳里,东起刘林山水库,西至晒书场,北到竹林寺,南抵沈峪水库。整个园区呈花生状,南北宽1700米,东西长3400米。规划用地8600亩。该区域雨量适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下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既具有发展生态农业、林业的气候、土壤条件,又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它处于全国三大旅游热点(北京、苏

    22、杭宁、西安)和三大旅游发展轴(即京沪、亚欧、徐连旅游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旅游局在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发展的七个重点旅游圈之一,属于发展潜力的地区。该规划建设园区自然景观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具有较高的资源品位及开发价值,2006年被萧县县委、县政府规划为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并由武汉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完成了建设方案规划,经过近几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推出一批文化旅游、山村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精品,利用紧邻县城、内置淮海圈这个平台,综合自身优势,“做美、做优、做强”沈峪生态园区。五、现状存在的问题1、公共空间资源共享性缺失生态园尚不能真正能发挥公共空间功能,目前只有规划区东部和

    23、中部较好的用地。其余地段,尤其是南部的大部分地域,更多地扮演了一种荒山的角色,缺乏可驻留场所,缺乏休闲交往及观景空间。基地其他地段严格意义上成了目前还不能形成公共空间资源的共享。 2、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目前新区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生态园周边,以散落村落居民用地为主,极度缺乏配套的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设施,人的活动除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其余城市活动需求仍需异地解决,导致生态园及边缘区活力不足,功能单一。(在现状调查中,多数市民表达了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愿望,表明了目前规划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的现实问题)3、社会活动类型单一在城市设计范围内,如果不加以考虑作为私有领域居住用地内的个人活动,则生态园

    24、作为公共空间,作为各种社会活动的载体,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们到生态园来更多地是“坐一坐,看一看”,缺乏多样性,令人愉悦的其它社会活动及娱乐活动比较缺乏。4、交通可达性仍较差生态园区的交通可达性不足。目前生态园腹地的尚无干道,给规划生态园的游览路线带来潜力,通过道路建设可大大提高生态园的交通可达性,从而体高公众的一些公共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了生态园潜在的社会效益。 6、水质仍需改善规划区水源仅是靠山体汇集的雨水,现状尚缺乏蓄水调节水流的作用。尽管水面水质优良,满足浇灌和养鱼较为粗浅的经济活动,但是水质仍未达到亲水性的要求,与湖水本身的自净能力及缺乏活水循环系统相关。水质问题限制了相关的一些水

    25、上活动。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按照县政府建设省级生态旅游区的总体要求,以构建省级生态旅游区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不断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兴建特色的水体、漫滩、丘陵为一体的台地景观,坚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指导方针,努力形成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吸引力强,生态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大效益两号的旅游观光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

    26、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为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撑,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强化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提高生态环境对生态经济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加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适应国际旅游发展趋势,提倡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充分利用周边城市客源、市场资源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开拓出丰富多采的事项参与性旅游产品,并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延长停时间,提高生态园的

    27、综合效益。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是追求四大效益的协调一致,即在经济上引导产业机构的良性调整,环境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景观优美的休闲生活环境,在社会进步上开发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3、可操作性原则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知道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以保持实施的连续一致性,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三个方面来落实:功能分区:以主题内涵加以区别,连片开发,保证建设的可操作性。政策上:将规划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中,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时间上: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序列安排,保证开发的可操作性。4、系统开发性原则系统研究开发、保护、经营和管理及各环节工作,统筹考虑生态园景观项目

    28、、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保护工程建设,从点到线到面系统完善综合开发协调发展。5、游客参与性原则景观及各旅游项目要尽可能吸引游客亲自参与,调动游客游戏、娱乐的主观积极性,令其产生快感,使其流连忘返。6、生态保护原则充分保护现有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开发项目必须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并明确环境指标加以控制。7、承载力控制性原则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规律,控制生态环境承载力,应把旅游活动强度和游客进入量控制在资源及环境生态承载力可可能的范围内。二、规划依据1、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向规划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

    29、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8、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环发200391号)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11、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12、萧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13、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14、安徽省旅游资源15、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1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7、宿州市统计年鉴、萧县统计年鉴2006年;18、项目单位提供的背景资料

    30、、技术参数等。三、旅游定位1、性质定位以自然台地及天然次生林为特色,依托古洞群,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方向,据有游览、运动、健身、休闲、度假、果蔬采摘六大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生态园区。2、目标定位生态园总体规划期限8年,建设起分两期:近期2007-2010,远期2010-2015年。近期目标至2010年基本完成外接内连的道路交通,整个规划区内封山育林,绿化面积达80%,原有经管及规划经管基本形成;远期目标至2015年,建成梦之海水域,完成水体相通工程,将沈峪生态园发展成为以水景、台地景观、林景观为特色的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的旅游区。3、功能定位依据旅游资源基础、目标市场预期、技术资金实力、经济环境及可持

    31、续发展战略确定功能的定位,沈峪生态园将成为区域自然、休闲游览、林景观光采摘的文化生态旅游区。4、形象定位通过空间外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民活动及在游客心目中确定一个明确的综合形象感知,沈峪生态园将于古洞文化为龙头,林果观光采摘为主题,休闲度假为特色,形成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水上娱乐、民俗风情、会议商贸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区。四、功能区总体布局要突出山地景观特征,各功能区内景点要与旅游活动相慕不拘穿插;突出旅游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系统话的旅游活动;突出特色,在功能区上充分体现地方生态文化;分区规划要结合旅游区资源条件,合理利用现有的各类设施;从旅游区供给与市场需求平衡出发,设计旅游路线,

    32、并使沿线旅游主题突出、景观丰富、旅游空间竟然有序;促进区域人民生产、生活与旅游业协调发展。1、功能分区根据沈峪生态区旅游类型、特征、分布及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目标,将旅游区分为十大功能,即山野生态区、林果观光区、天然次生林区、娱乐农场区、苗林花卉基地、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古洞群综合游乐区、野营活动区、无公害金太阳杏观光采摘区、接待区、预留区。沈峪生态园功能分区序号功能分区名称位置内容功能1山野生态园本生态园西南部到晒书场此区山地变化大,原有天然次生林,开展等山探幽等游览项目,规划晒书场、观景台、鸟鸣苑等功能区。提供系列生态、游览项目,建立动植物识别,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天然次生林本生态园南部筛子泉华佗庙以南地形富有变化,有两片天然次生林,植物品种丰富。3娱乐农场区高吊泉东南原


    注意事项

    本文(沈峪生态园申请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