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生物酶教案.docx

    • 资源ID:13397042       资源大小:287.5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生物酶教案.docx

    1、高三生物酶教案酶一、考点解析1.关于蛋白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酶是蛋白质 B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 C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D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解析】:蛋白酶可以水解特定的肽键;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固体化酶比液体的稳定性高。答案:C 2.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酶的专一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答案:B3.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A胆碱酯酶 B固醇酯酶 C脂肪酶 D磷脂

    2、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的专一性,要分解油脂(脂肪的一种)需要脂肪酶答案:C4.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水温/1020304050组别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清除血渍时间/min67668852518336347711126891167清除油渍时间/min93789587639182468575277769868(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2)甲、

    3、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解析根据所给信息,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加的酶的种类不同,洗涤效果有差异,说明酶的专一性的充分体现。解读表格可以看出,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固定化酶的优点是可以重复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把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上。点评本题考查解读表格的能力和运用所给信息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答案:(

    4、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5.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 r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图38-1产物CO: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注:酶浓度固定)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

    5、题:(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8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8-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解析:重点考查酶的作用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实

    6、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运用图表形式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以及推理能力;考查考生对建立模型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答案:(1)见曲线1(评分依据:每分解1 mmol谷氨酸则产生1 mmol CO2,根据CO2浓度变化曲线,可得到严格的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2)当谷氨酸脱竣酶的浓度增加50%时,见曲线2,其原因:酶量增加50%,酶催化反应速率相应提高,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减少。当温度降低10时,见曲线3,其原因:温度降低,酶催化反应速率下降,但酶并不失活,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增加 (3)见曲线4(注:曲线4为一条不经过原点的平行直线,平移距离不限)。原因: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使一定量的酶

    7、失活,当加入的酶量使重金属离子完全与酶结合后,继续加入的酶开始表现酶活力,此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变化的直线关系不变。6.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 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其结果可用 图中的虚线表示。

    8、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解析:本题中土豆起的就是过氧化氢酶作用(2)过氧化氢的含量前后不变则产生的氧气总量也不会变且过氧化氢酶浓度加大催化效率提高。(3)影响在酶促反应的变量:温度,ph等答案:(1)过氧化氢量有限 (2)c 增加过氧化氢浓度 a (3)温度(或光照或气压等)7、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酶的特性答案:C8、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1)请将下列实

    9、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每项只准选择一次 实验名称 材料、试剂、用具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黑藻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斐林试剂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碘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载玻片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乙醇 (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 ;为了防止丙酮和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在研磨和层析分离时应当分别采取的操作措施是 、 。 (3)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答题卡绘图区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其中涉及了“还原性

    10、糖的检测”“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黑藻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斐林试剂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碘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载玻片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乙醇(2)滤液细线均匀且直,滤液干后重复23次研磨时研钵上加开洞的纸盖层析装置要加培养皿盖 (3)如图9、(2005年山东)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人2滴3.5FeCI3溶掖,向B管满人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蔼;用点燃

    11、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 号试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的有关特性:高效性和专一性。以及有关实验的设计。答案: (1)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和Fe”催化效率的高低) (2)H2O,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

    12、解 (3)2m1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淌H2O2溶液,2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10、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含有过氧化氢酶的鲜猪肝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快得多,这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性是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适应性解析: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极催化剂效率高答案:C11、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

    13、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设计温度梯度:5、lO、15、20、25、30 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选择同一品种、 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 组,每组数量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请据右图分析实验结果: 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 (4)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

    14、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_ _ (6)除上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果蔬保鲜效果,请提出两种相应的保鲜措施。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酶活性的实验,在做实验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几个探究实验的原则:单因自变量原则;设立对照组原则;平行重复原则;随机变量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答案:(1)大小,6,相等;(2)分析:在530范围内,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3)015。(4

    15、)机械损伤的荔枝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不可以。因为在完全无氧条件下,果实的有氧呼吸停止,但无氧呼吸明显加强,造成酒精的大量积累,从而对细胞造成毒害,引起果实腐烂。(6)控制水分如采用薄膜包装或表面喷涂果蜡等;防止微生物感染如采后对果蔬进行杀菌处理。二、跟踪精练1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16、。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不正确 温度设置不合理 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和正确 D.都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个实验,应先把酶放到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答案:B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及体内的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A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不变 C增加、不变、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解析:温度降低,代谢加快,酶的活性降低答案:B3请阅读下列文字:在食用苹果、梨时,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就变成暗褐色,极像生锈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不是生锈,是植物的这些细胞存在的酚类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

    17、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1)上段文字中“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你联想到学过的什么知识?即分开存放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 的缘故。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 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由细胞内的_ 决定的。(2)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活性可加工制作商品。请试回答,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将细胞揉破”的关键过程(红茶颜色为褐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热锅炒制的关键过程(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解析:这是一道细胞结构与酶联系的综合

    18、题,联系实际,高温使酶失去活性答案:(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遗传物质(DNA 或基因)(2)破坏生物膜系统(或使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接触) 使酶失活 4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解析:在a点反应物浓度提高速度加快答案:C5 A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以下于发酵有关的问题:(1)喝剩的葡萄酒放置时间长后酒味

    19、变酸的原因是 。(2)工业生产果酒时,为有利于葡萄的压榨、果酒清澈透明无沉淀,可加入 酶。(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发酵无菌麦芽汁制作酒,发酵条件符合操作要求,10天后检查发酵瓶发现麦芽汁几乎无酒味,请分析发酵失败可能的原因: (4)该小组同学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实验结果如下:(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淀粉酶量相同)1号试管2号试管固定化淀粉酶普通-淀粉酶淀粉溶液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现象变蓝不变蓝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分析1号试管变蓝的原因: 。B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

    20、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1) 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 。注 意 事 项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不慎溅入眼中,即用水冲洗。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3)右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 (4)下面是有关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脸盆编号洗涤物 (等量)洗涤温度洗衣粉(等量)水量洗净所需时间L油污布45加酶2 L4 min2油污布45普通2 L7 min3

    21、油污布5加酶2 L9 min4油污布5普通2 L8 min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性实验的综合题,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答案:A(1)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 (2)果胶酶、蛋白酶(3)海藻酸钠浓度太低,固定的酵母菌数量太少 将海藻酸钠(钙)融化时未等冷却就将活化的酵母菌液倒入。(4)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因为淀粉分子太大难以通过琼脂扩散与淀粉酶接触而导致反应无法进行B(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2)多肽(氨基酸)(3)洗衣粉中含有碱性蛋白酶,溅入眼中会损伤眼角膜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3050

    22、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4)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洗衣粉中酶失效6、关于洗衣粉中的酶说法错误的是A洗衣粉中的酶是人工合成的无机催化剂 B.洗衣粉中的酶是生物工程的产物C加酶洗衣粉也有保质期,时间长了,酶活性会降低或丧失D加酶洗衣粉中磷的含量比普通洗衣粉低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化合物答案:A7、为探究酶的浓度(以土豆块数多少代表)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供选用的材料用具有: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水果刀, 量筒,带刻度的50ml注射器(3个),橡皮塞,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步骤 将新鲜土豆去皮, 。 取3个50ml的注射器

    23、并编号为1、2、3, , 如图示装置。 (2)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和 等。(3)如果下图是2号注射器的实验结果,请画出l、3号注射器实验结果图。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探究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答案:(1)切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小块。 分别加入10ml(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2,4,6个土豆小块。 定时观察记录针筒内体积的变化。(2)温度 土豆块的大小和新鲜程度 注射器的密封性 注射器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等。(2分,任答两项)(3)(2分)(1号、3号每条曲线各1分,曲线编号与土豆块数量一致,且最终与2号线重合)8.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24、。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水温/ 组别1020304050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清除血渍时间/min67668852518336347711126891167清除油渍时间/min93789587639182468575277769868(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

    25、)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问题,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答案:(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9、下面是某校生物班同学在“生物技术实践”课中进行的实验,请回答:(1)在上个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 。与固定化

    26、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 酶。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常用的包埋材料是 。 (2)另一同学运用PCR技术,准备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一个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他往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此外还应加入 和 。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分别是变性、 和 。(3)还有同学将大肠杆菌破碎并提取得到大肠杆菌蛋白质,一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 、 以及分子的形状等。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下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 。待蛋白质接近色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

    27、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 。解析:本题为现代生物工程与酶的联系问题答案:(1)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能反复利用 多酶系统(一系列、多种)海藻酸钠(2)DNA聚合酶 引物 复性 延伸 (3)带电性质 分子大小 先收集到的蛋白质分子量小,后收集到的分子量大10、关于洗衣粉中的酶说法错误的是A洗衣粉中的酶是人工合成的无机催化剂 B.洗衣粉中的酶是生物工程的产物C加酶洗衣粉也有保质期,时间长了,酶活性会降低或丧失D加酶洗衣粉中磷的含量比普通洗衣粉低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就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答案:A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

    28、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解析:酶在体外也能起到催化作用;少数的酶是rna所以不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答案:C12、为探究酶的浓度(以土豆块数多少代表)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供选用的材料用具有: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水果刀,量筒,带刻度的50mL注射器(3个),橡皮塞,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步骤将新鲜土豆去皮

    29、, 。取3个50mL的注射器并编号为1、2、3, ,如图示装置。 。(2)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和 等(答出两项即可)。(3)如果下图是2号注射器的实验结果,请在图中画出1、3号注射器实验结果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性实验,探究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答案:(1)切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小块 分别加入10mL(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2、4、6个土豆小块(只要数量符合少、中、多即可) 定时观察记录针筒内体积的变化 (2)温度 土豆块的大小和新鲜程度 注射器的密封性 注射器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 (任答两项)(3) 如右图 13.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有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或者RNA B低温和低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这种降低都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生物酶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