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汇编.docx

    • 资源ID:13390221       资源大小:242.7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汇编.docx

    1、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汇编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A蒙恬B汉武帝C冒顿单于D呼韩邪单于答案 C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 A窦宪、窦固 B卫青、霍去病C窦固、霍去病 D窦宪、卫青 答案 B3、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的最根本原因是A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士英勇善战B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又善于用人C和亲政策持续几十年,匈奴失去斗志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答案 D4、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

    2、读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答案 D5、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老上单于 D郅支单于答案A6、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答案 B7、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 B国力强盛 C匈奴社会制度落后 D卫青、霍去病英勇善战 答案 B8、下列对西汉与

    3、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答案 B9、“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材料中的“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打败了( )A匈奴B犬戎C鲜卑族D山戎 答案 A10、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两组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 )A通西域,北击匈奴 B通吐蕃,南击南蛮 C通夷洲,西击党项 D通南中,东击匈奴 答案 A11、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

    4、王昭君出塞属于( )A和亲政策B武力进攻C拉拢政策D妥协政策答案 A12、如图,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答案 D13、“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几句诗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作者对此事件持何态度?(4分)答案(1)这首诗反映的是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2分)(2)作者对这一事件持赞许的态度。(2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

    5、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1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分)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结果怎样?(4分)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2分)答案(1)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分)(2)和战关系。(2分)(3)卫青、霍去病(2分);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2分)(4)昭君出塞(2分)15、对下列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 )昭君出塞松赞干布和

    6、文成公主入藏A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 B分别促进北部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C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 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 答案B16、阅读材料: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生长繁盛);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材料三:“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分)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

    7、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的现象?(2分) (3)材料三辽“与朝延和好年深”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 (1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或者“战争”与“和平”各1分)(2)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或者漠北战役l分)昭君出塞(1分)(3)澶渊之盟(各1分)(4)“和”的关系(民族团结,友好相处意思相近即可,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董必武谒昭君墓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昭君”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8、?(2分) (2)材料一中的“胡”指哪一少数民族?(2分)当时的首领是谁?(2分)(3)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从材料看,这一事件有何积极作用。(4分)答案(1)西汉。(2分)(2)“胡”指匈奴。(2分)呼韩邪单于。(2分)(3)昭君出塞。(2分)作用: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免遭战争之苦。(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便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请回答: 、前两句诗指的是什么事件? 、后两句诗指的是什么事件?当时的皇帝是谁? 、诗句的作者对这一事件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谈一下你的看法。答案、汉武帝时派兵北击匈奴、昭君出塞汉元帝、

    9、赞许的态度。因为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两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19、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老子是道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昭君出塞,密切西汉与西藏少数民族的关系。.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等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D唐朝统治者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B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

    10、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汉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怀念匈奴 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站在霍去病墓前材料三: (1)举例说明,匈奴在短暂的东方生活中,对中原汉王朝构成的强大的威胁?(4分)

    11、 (2)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各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10分) (3)找出材料二中描述霍去病功绩的句子,说明了汉武帝为何给霍去病修建高大的陵墓?并谈谈你对“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认识?(10分) (4)请说说你对“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答案(1)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地区混乱,夺取河套地区;西汉初年,匈奴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秦朝: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还要送

    12、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进行贸易;汉武帝时期:组织强大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派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3)“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4)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促进了匈奴和中原王朝的互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

    13、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4分)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4分)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4分)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 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

    14、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 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4分)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4分)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4分)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

    15、关系。(2)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事件是_。(1分) (2)唐朝与吐蕃关系友好的两个事例(2分)(3)辽、西夏、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两宋政府与它们的关系特点是什么?(3分) (4)与两宋同

    16、时并存的政权有哪些?怎样看待它们之间的政权并存?(5分) (5)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_(1分) (6)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2分)答案(1)昭君出塞(或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1分)(2)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8世纪,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2分)(3)特点:有战有和,和为主流。(3分)(4)西夏和金。(2分) 看待并存:它们之间的并存是国家的一种分裂,不利于统一,但是这种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3分)(5)回族(6)和睦相处,友好交往,和为主流。(2分)24、阅读材料汉皇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国,国力强盛。有力量对外发展,积极

    17、对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活动,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当时汉皇朝的外交活动,通过陆路和海路,几乎遍及亚洲,影响远达欧、非。同时汉皇朝吸引了有关民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丰富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汉皇朝对外发展的条件及产生的影响。(3分) (2)汉朝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什么?(1分)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汉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发展状况。(2分)答案(1) 条件:国家空前统一,国力强盛;影响:影响远达欧非。同时汉皇朝吸引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丰富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 (2) 丝绸之路。 (3) 汉朝

    18、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中国人到朝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在中国工匠的帮助下,当地人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两汉时期,日本时节常到中国。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汉王朝同好。汉光武帝赠给“汉倭奴国王”金印一枚。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今波斯湾后没有继续前行。但了解了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2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19、题: 材料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从材料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4分)答案 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巩固边疆。(4分)26、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引自汉书张骞传材料二: (1)材料一中“骞”指的是谁?(1分)受谁的指示前往西域?(1分)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一中“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2分) (3)材料二所展示的这条路线的即“西域道”,是哪一条路?(1分)起点是?(1分)这条路线有何作用?(1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骞

    20、”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示?(1分)答案(1)张骞(1分);汉武帝(1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1分)(2)前60年(1分);西域都护(1分)(3)丝绸之路(1分);长安(1分);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分)。(4)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仍然矢志不渝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7、中国自古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根据提示写出下列各项。(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就设置了管辖机构。(2)1684年,清朝设立, 隶属福建省。(3)标志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答案(1)西域都护府(2)台湾府(3)西藏和平解放28、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

    21、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 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 D汉元帝时 答案D29、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剪伯赞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汉武”指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4分)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有何作用?(2分)答案(1)汉武帝漠北战役(2)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30、材料一: 材料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

    22、德,致此称扬?” 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何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那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不畏艰险,七下西洋。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是以图中()为起点的。()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2分)(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谁?玄奘于“秦王”在位时曾西游天竺,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1分)(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3分)答案(1)长安张骞海上丝绸之路匈奴(2分)(2)李世民(唐太宗)大唐西域记(1分)(3)新航路开辟 1405-1433年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分)


    注意事项

    本文(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材料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