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docx

    • 资源ID:13371059       资源大小:196.5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docx

    1、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普天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5月目 录1 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整体方案 31.1背景 31.2概述 32 系统平台 42.1系统特点 42.2网络结构 53 应用软件 73.1软件描述 73.2模块简介 73.2.1客户端介绍 83.2.2服务端介绍 93.3业务流程 103.4手机端功能介绍 113.4.1登录系统 113.4.2待发信息 123.4.3已发信息 133.4.4废弃信息 133.4.5菜单功能 141 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整体方案1.1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逐渐体现出集成度高、成本低、体积小、易于携带等优势,越来越趋

    2、近于全能的个人手持终端设备。随着照相、摄像、录音等多媒体功能的逐步加强,使手机传送多媒体信息也成为可能。新媒体信息项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同时也顺应新闻媒体行业对新闻消息报道的高实效性要求而提出的。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新媒体信息传递作为现有新闻信息收集系统的有效、必要的补充,完善新闻报道的途径,加快发布速度,以提高对新闻的响应时间。我们是在利用、整合、扩展报社现有系统的原则下,建设一套基于手机媒体终端的、在通用手机开发平台以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二次开发的包括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采、编、存、发的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1.2概述本系统是按照先进、可靠、长远发展的要求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模块化和满足

    3、用户行业需求的设计思想。系统具有高度的可扩充性,可提供多种实现方式以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需要。系统设计将以用户行业的需求为中心,提供稳定、方便、实用的采集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系统易于使用。本系统基于普天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服务器和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客户端软件实现全部功能,以满足报社对媒体信息内容采集的快捷、安全、高效等需求,提高新闻报道的响应速度。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服务器是一个易于实施、易于使用、安全性高的服务平台,在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应用适配,手机适配,应用展现,集中管理进行分离,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合并运行,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与可维护性。2 系统平台2.1系统特点新

    4、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服务器充分考虑到系统纵向和横向的平滑扩展能力,采用三层式结构和集中式业务、用户管理,采用手机客户端+页面配置技术,将用户的应用延伸到普通手机上;采用高压缩比技术,减少移动网络上的信息流量,从而提高系统访问速度,降低使用成本;采用对称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传输的信息及逆行难关加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集中管理进行分离,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合并运行,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与可维护性。为了体现设计的思想,本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超大系统容量中心支持移动目标数量无上限,仅与硬件相关。 强大的兼容性可支持多种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访问,包括:Symbian(S60,UIQ)操作系统、

    5、Windows Mobile(PocketPC、SmartPhone)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等。 防止其它用户非法访问配合使用手机接入号码鉴权、用户帐户/密码鉴权的组合鉴权方式;定制浏览器客户端在会话过程中使用加密令牌,保证会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防止手机丢失手机客户端可设置启动密码,用户打开应用需通过密码验证;采用非对称密钥算法,对传送到客户端的密码数据进行加密,密码以密文形式在网络中传输。 防止移动数据传输中被窃取系统采用私有的安全编码协议及公共加密算法或HTTPS协议连接互联网,加密算法可以是DES,RSA(轻量级),MD5,不论是公共APN还是独立APN都可以对无线传输过程中的

    6、信息和数据加密;支持独立受控的APN接入。 高度的稳定性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特有模块异常检测、通信信道断线自动重连、断点续传、灾难恢复机制使系统能够从容应对意外情况,运行稳定。 完全组件化的实现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端,都采用组件化的方式设计实现。这使得系统具有了,灵活的定制性、高度的伸缩性、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 方便高效的系统维护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系统配置、系统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等工具,大大降低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及时安全处理机制非常方便系统维护人员的管理。2.2网络结构在报社内部部署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网

    7、络设备组成,系统平台通过专线与公网进行连接,记者可使用手机终端,通过运营商无线网络将信息数据发送到报社内部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中。网络结构图,如下:3 应用软件3.1软件描述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我们着重考虑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操作便捷性、用户认证、易上手性、客户端软件实现、文件上传(支持断点续传)、数据压缩及加密等部分。为了保证用户及权限的合法性,本系统采用了用户名、密码和终端号码的认证方式,用户在使用系统前需要通过系统进行注册,对于用户、权限的合法性判断均通过系统来实现。对于客户端传送方式,考虑到多用户可使用同一终端的情况,只要用户在发送信息时提交的账号及密码、终端号码与系统中注册的匹配,即可进行信

    8、息发送等操作。在客户端软件实现上,考虑到用户使用习惯的延续性,我们尽量与报社原有信息收集系统功能保持一致,同时参考在以往项目中积累的终端开发经验来进行客户端软件设计,从而达到易上手、操作简便的效果。在信息上传过程中,支持断点续传功能以减少重复工作,从而提高传输效率节省流量;从目前终端状况来看,大多数终端对HTTP协议支持较好,但对于TCP/IP支持较差,考虑到客户端软件的终端适配性,我们采用了基于HTTP协议的支持断点续传的信息上传方式。对于传输数据的加密及压缩操作,考虑到终端处理能力问题,在客户端软件中可以嵌入不同的加密算法,根据数据重要性提供不同强度的密钥。3.2模块简介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

    9、主要包含手机客户端跟服务端两部分,其中手机端主要包括:UI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数据安全模块、数据压缩模块、用户信息模块、队列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服务端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模块、手机客户端适配模块、数据压缩/解压缩模块、格式转换模块、用户管理模块、WEB发布模块。3.2.1客户端介绍界面设计模块包括UI、背景、边框、容器、屏幕、初始界面等几大构件,界面设计遵从配置构件思想,由CSS文件来控制界面风格。使UI跟业务达到分离。UI设计在考虑终端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量贴近目前报社正在使用的发稿客户端,从而达到用户使用习惯的延续,使用户易于上手。 网络通信新媒体信息采集中网络通信主要用于

    10、上传信息使用,鉴于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在传输信息时需要支持断点续传,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考虑到终端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基于HTTP协议的断点上传方案,以提高客户端软件的终端适配度。出于为用户节省费用的考虑,本技术方案中只有在用户有上传信息需求时才会连接网络,在传输完毕后自动断开连接,其它情况下均为本地操作。可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及制式,具体实现需视终端情况而定。 数据安全对用户的登录帐号、密码、手机号码唯一标识可进行绑定认证,采用RSA数据加密技术,对网络传输的数据和本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经过三重DES加密送到服务器来处理,数据传输经过SSL加密。 数据压缩客户端软件对本地数

    11、据及发送数据均进行压缩。考虑到终端处理能力,我们对本地数据采用轻量级压缩算法以节省存储空间,对于发送数据采用高压缩比方式进行压缩以节省用户使用费,提高数据传送的成功率。 用户信息程序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每个用户通过自己的账号进行本地登录,登录后只能对自己的文件进行浏览、编辑、设置,提高终端使用效率。 队列管理使用Worker Thread线程模式作为队列管理的设计思想,优点是:1) 提高响应性。2) 控制执行顺序。3) 可取消和可重复执行。4) 提高软件运行的效率。 权限管理权限管理跟用户功能实现分离,在手机内做嵌入式加密数据库,使不同权限的用户私有数据更安全。3.2.2服务端介绍1) 系统初

    12、始化系统初始化模块主要是在用户采用无线手段进行投稿时进行的初始化操作。 用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配置用户基本属性等基本信息。 2) 手机客户端适配手机客户端适配模块主要是接收手机客户端软件传输的内容,并对用户做身份验证。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的作用主要是接收手机客户端传输到新媒体信息服务器的数据,完成新媒体信息服务器与手机客户端的数据传输。 身份认证通过验证用户发送的手机号码、用户名、密码是否具有合法性,如需要非法控制操作,则系统将返回错误提示信息,并不接受发送过来的信息内容。 数据解密将手机客户端传输过来的数据按照相应的加密算法(例如DES、RC2)进行解密。3) 数据压缩/解压缩将手

    13、机客户端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相应的参数,解压缩。4) 格式转换模块对于编辑人员想要提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格式的转化工作。5) 用户管理模块对所有注册用户信息内容实施管理。6) WEB发布模块对用户提供WEB界面进行操作,完成注册、浏览、管理、提取信息等工作。3.3业务流程用户注册流程:说明:1. 用户登录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WEB服务页面,输入用户名、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完成用户注册;2. 系统完成用户注册,建立用户信息库;3. 系统向用户提交的终端号码发送短信,内容为系统分配的用户使用密码,用户可登录系统后进行修改;手机客户端发送流程:说明:1. 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编登录,首次登录需要用户

    14、进行身份信息配置,用户进行信息编写;2. 用户向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传递信息;3. 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都用户身份进行验证;4. 如果验证失败则向用户返回错误信息,提示用户以便检查;5. 如果验证成功,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收取用户上传的信息内容,写入数据库中存储;3.4手机端功能介绍3.4.1登录系统在用户登录后终端程序后,在设置中配置身份信息,填写注册用户名、密码、终端号码等内容,用于发送信息时系统平台认证身份使用,如没有设置的用户无法将信息发送到系统平台上。用户可以先进行信息和图片的本地处理,待需要提交信息师,终端程序才会与系统平台进行交互,交互结束后会自动中断连接。用户登录后,只能看到自己有权

    15、限看到的信息内容。用户登录界面3.4.2待发信息 用户登录后可以在本地进行信息的创建、录入,并将信息保存到待发信息列表中,等待用户进行发送请求。对于待发信息列表中的内容,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菜单中编辑、发送、删除等功能键进行操作。 待发信息界面3.4.3已发信息已发信息列表中内容为用户通过终端已经向系统平台发送过的信息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菜单功能键,对信息内容再次进行修改编辑、发送、删除等工作。已发送界面3.4.4废弃信息废弃信息列表中内容是在待发或已发列表中删除的信息内容,用户通过菜单中功能键,可以对废弃信息再次进行编辑、发送,成为有用信息内容。如此处选择删除信息将会把列表中信息从本地彻底删除,无

    16、法进行恢复。废弃信息界面3.4.5菜单功能系统在待发、已发、废弃列表中都提供了菜单功能键:新建、编辑、发送、删除、设置、退出。新建:可为用户建立一个新信息编辑模式,其中需要用户录入信息标题、信息作者、信息正文内容,通过选择方式完成栏目编辑、附件插入。栏目编辑区是为用户正编辑的信息定义归属,栏目名称将根据报社需要进行定义,用户通过下拉式菜单直接进行选择信息所属栏目,此条信息一经发送后,系统平台将收到的信息内容按照用户已选择好的栏目名称保存到相应的栏目数据库中。附件选择,此处用户可以选择信息所要粘贴的附件内容,附件内容必须是保存在手机终端中的内容,如图片、音频、视频信息内容等。对于一个新建的信息,

    17、用户在录入完毕后可直接点击发送,此时终端程序将信息内容传递到报社内的新媒体系统平台上,并在终端本地的已发送信息列表中保存。如用户选择保存项,那么只在终端本地的待发信息列表中保存,等待用户下达发送指令。新建信息界面编辑:在任何一个信息列表内,对列表内现有的信息再进行编辑时使用。发送:在任何一个信息列表内,对列表内现有的信息向系统平台进行传递发送时使用。删除:在待发、已发信息列表中,对选中的信息进行删除操作,信息内容将被转移到废弃信息列表中,但如需要还可以对删除的信息进行编辑、发送功能。在废弃列表中,对选中的信息进行删除操作,此时终端系统将把信息从终端本地进行彻底删除,无法进行恢复。设置:用户在此处可以对登录终端程序的用户名、密码进行设置、修改。对于在提交信息与系统平台交互时需要验证的用户信息,可以进行设置、修改。用户在首次使用终端软件时,建议先进行用户验证信息设置,终端程序会自动在本地建立配置文件并保存,在用户发送信息需要与平台交互时候提交配置文件进行用户身份验证。由于具备严密的验证策略,每款终端程序可以支持不同的用户共同使用,终端程序将根据不同的登录用户,匹配本地不同的用户信息内容,显示各自用户各页签中的信息内容。设置界面


    注意事项

    本文(新媒体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