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合肥市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13363256       资源大小:25.9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合肥市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1、安徽省合肥市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民族交融C强化了人伦秩序D发展了小农经济2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 学术专家(组) 历史解释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 “海”为鄱阳湖,昏为“西方”,“海昏”代表着刘贺的海昏侯国位于“鄱阳湖以西”。 中国人民大学

    2、国学院王子今教授 “海”“晦”通假,“晦”有“黑如晦”或“晦浊”的辞意;“昏”字很可能与“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之“昏乱”有关。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教授 “海昏”爵号的政治象征意义不大,方位说的可能性更大。“昏”虽代表方位,但不是指“西方”,而是“西南方”。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3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

    3、济交流加强4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这体现了李时珍()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5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A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B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C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6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

    4、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魔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A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积极维护满清统治C缺乏爱国主义精神D强烈反对社会变革7“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各界联合会宣言发表:“东北有三千余万民众,两百余万健儿,各输其财,各捐其躯,誓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最后决斗。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据此可知()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形成B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东北民众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锋D中日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8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

    5、,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A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B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C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D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9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任何人不得为他人有所允诺”。盖尤斯也在法学阶梯中指出“我们不能通过外人实现取得”。据此,罗马法学家强调()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诉讼程序的规范C法律行为必须亲自履行D法律形式的完整101908年,美国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B

    6、人浮于事,效率低下C脱离国情,违背潮流D分歧缩小,利益趋同11下表为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表(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据此可知,当时()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A世界环境破坏源于英美经济发展B英国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C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D英美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德法12有学者认为: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

    7、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下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联合国的成立B朝鲜半岛的分裂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世贸组织的建立二、材料阅读13(2018安徽合肥三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通行的都是居家养老,并形成一整套的完备体系。民间社会通行的主导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因“孝”为“忠”之基础,故统治者提倡的也是以孝治天下。自隋朝开始,法律就严禁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子女“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供养有缺”。在思想观念上,民众自幼就接受儒家孝道教育,元代二十四孝成为专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历朝还经常以皇帝下诏的形式

    8、旌表和奖励孝子,康乾时期还曾多次在宫中举行宴请民间老人的“千叟宴”。除此之外,宋、元、明、清时由官府举办的救助机构遍设于全国府、州、县,历代还有各种养生方法的流行。 摘编自郭培贵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现代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比表 孙贵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居家养老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居家养老的历史背景。(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现代农村养老制度变迁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养老制度的历史价值。(11分)14(2018安徽合肥三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短促

    9、的二十世纪仿佛一张三联画,或者说,像一个历史的三明治。从1914年起,到二次大战结束,是大灾难的时期。紧接着,是一段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25至30年期;这短短数十年光明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恐怕远胜任何长度相当的历史时期。而本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9141991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述须史论结合。)15(2018安徽合肥三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朝中期,州县借口弥补所征赋税银两在熔铸中的损耗,于正赋之外而

    10、任意加增税额(火耗)。顺治和康熙皇帝先后颁布过禁令:官吏征收钱粮,私加火耗者,以犯赃论。但是,在低俸禄制度和官僚体制下,不仅屡禁不止,反而有增无减。到雍正时,积弊已久,农民不堪重负。为解决由于州县加增火耗和滥摊派而引发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雍正果断决定实行耗羡归公和高薪养廉之制。耗羡归公后,耗羡银的用途主要有三:一是用于各官养廉;二是弥补地方财政亏空;三是冲地方公务之费及“通省遇有不得已之费,即可支应。”此举先由山西、河南开始然后推行全国。 摘编自佟春林雍正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雍正年间耗羡归公制度实施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耗羡归公制度的

    11、意义。(9分)16(2018安徽合肥三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当1914年8月大战爆发后,日本朝野好战分子,都认为大战是变中国为日本附属国的绝好时机。1914年12月,日本政府正式确立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答允了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英、法、俄、意等帝国主义由于本身已陷入欧战,为了保存自己侵华的既得利益,竟相与日本妥协和勾结。1917年春,英、法、俄、意等国纷纷与日本订立密约,迎合讨好日本,出卖中国。在大战期间,惟有美国是日本独霸中国的一大心患。美国在与日本的抗衡中,政治上有争夺也有勾结,经济上则乘虚而入,渗透扩张。1917年11

    12、月在华盛顿与日本签订的蓝辛石井协定则是美国政治上妥协日本,经济上抗衡和威胁日本的文证。 摘编自陈国清简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若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侵华格局的变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9分)17(2018安徽合肥三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周敦颐(10171073年),仁宗时在各地做州县官,讲授易学,号濂溪先生。周敦颐取老子和道教的学说,与易经相糅合,著太极图说,又著通书阐发宗旨。他采老子的“有生于无”说,提出天地、阴阳、五行、万物都出于

    13、太极和无极,最后又回到太极、无极。这种对自然界的说明,应用到人类社会:“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皇帝)”。周敦颐还汲取佛教的禁欲主义,与他的无极说相结合,进而创立了“无欲”的说教。“无欲,故静”,“静”是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的最高的道德标准,由此提出“主静”之说。周敦颐认为,人们如果“主静”,也就能做到“诚”。“诚”即是“无为”,“寂然不动者,诚也”。从而提出“诚”的概念,认为这是“圣人之本,性命之原,五常之本,百行之原”。 周敦颐的学说在仁宗时代还并没有多少社会影响,他在当时的学术地位,也是不高的,但是后来的理学家对他极力推

    14、崇。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周敦颐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周敦颐上述思想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 【解析】在西周并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可知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与当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论及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题干论及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民族融合与交流,没有涉及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2【答案】A 【解析】对于“海昏”爵号这一历史事实,考古专家组、王子今教授、辛德勇教授各

    15、自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即对同一历史事实,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解释,故A项正确;其一,表格内容属于历史解释,不是历史叙述,其二,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被发现,历史事实可能会被再现,故B项错误;历史解释的莫衷一是主要是由于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不是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故C项错误;历史事实不是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就可以被确定的,而是根据史籍记述和考古印证相结合,故D项错误。3【答案】D 【解析】题干中提及了粟、麦、豆、水稻、棉花等几种农作物,“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只是述及了水稻、粟,故A项错误;在两宋时期,经济重心是由北而南发展,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论及南方的生态环境问题,故C项错误;江南出现粟、麦、豆,江北出现

    16、水稻,棉花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说明在两宋时期农作物的交流加强了,故D项正确。4【答案】B 【解析】题干述及李时珍主张“牵牛”入药,这不是着眼现实的态度,而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故A项错误;“牵牛”经过李时珍的不断探索,发现它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故而突破东汉时期张仲景没有把“牵牛”入药的主张,反映了李时珍具有探索、求实、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李时珍主张“牵牛”入药是在不断试验探索之下,而不是观察求真,故C项错误;李时珍并没有对张仲景的主张进行理性批判,故D项错误。5【答案】B 【解析】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洋务运动后期即已出现,故A项错误;随着近代商会的发展,人们的平等、自由等观念不断发

    17、展,这样就有利于民主革命进程的发展,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故C项错误;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时期,故D项错误。6【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噬纪纲之亡绝”、“伤教化之陵夷”可知康有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康有为主张对社会进行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维护满清统治,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反映康有为对辛亥革命后的感想,没有提及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错误;康有为主张社会变革,只是希望用改良手段来进行变革,故D项错误。7【答案】C 【解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的,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的决心,没有涉及战场问

    18、题,故B项错误;面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决心抗击日本的侵略,可见东北人民是抗日的先锋,故C项正确;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8【答案】A 【解析】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说明国家对电视媒体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变革,故A项正确;题干只是涉及中国电视媒体一个行业,并不能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束,况且到目前为止,国家对经济的运行还是以宏观调控为主,故B项错误;中国电视媒体不是现代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要靠自己,别人不能代替,没有提及私有财产,故

    19、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诉讼程序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要靠自己,别人不能代替,即一切法律行为要亲自履行,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法律形式问题,故D项错误。10【答案】D 【解析】题干表明美国的两党制既有不同,即“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也有相同的,即“每个都是空的”没有提及民心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行政效率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论述美国的两党制脱离了其国情,故C项错误;通过“每个(瓶子)都是空的”,说明二者的分歧缩小了,其共同的利益也趋同了,故D项正确。11【答案】C 【解析】表格表明四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没有谈及世界环境恶化问题,故A项错误;通过表格表明英国的温

    20、室气体排放量在逐年增多,说明其经济在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故B项错误;表格表明四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在增加,说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在发展,即其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故C项正确;表格表明四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是其经济发展速度,故D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联合国的成立表明世界有了一个调节国际纠纷的组织,与题干的“两个世界”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之后,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可以充分在朝鲜的分裂上表现出来,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经济方面调整,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是一个调节国际经济纠纷的组织,与题干不符

    21、,故D项错误。13【答案】(1)内容:国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障;对民众进行儒家孝道的思想观念教育;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创造多种多样的养生方法。(8分)背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需要。(6分) (2)特点:养老方式的多元化;个人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过渡;政府作用日益增强;养老制度逐渐完善。(7分)历史价值:提高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经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4分)【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自隋朝开始,法律就严禁”可以得出国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障,根据材料一“在思想观念上,民众自幼就接受儒家孝道教

    22、育,元代”可以得出对民众进行儒家孝道的思想观念教育,根据材料一“康乾时期”可以得出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根据材料一“历代还有各种养生方法的流行”可以得出创造多种多样的养生方法;第二小问历史背景,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在政治上是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需要,在经济上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思想文化方面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2)第一小问特点,从养老方式上看,可以得出其呈现多样化特点,从属性上看,可以得出从个人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过渡,从主导力量来看,可以得出政府的作用日益增强,从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得出养老制度在逐渐完善;第二小问历史价值,其一,充分而又多样的养老制度可以提高

    23、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其二,我国的养老制度又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三,逐渐发展的养老制度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经验。14【答案】答案示例: 观点:二十世纪的历史,灾难与繁荣并存。 从1914年至二战结束,世界有诸多灾难。这一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社会危机四伏。两极格局时期,冷战与热战并存,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多极化趋势加强;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但20世纪的世界也是繁荣的世界。一战结束后至经济大危机前的十年,世界和平发展,苏俄

    24、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二战结束后30年左右的时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组织的成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集团的推动,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0世纪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突飞猛进,载入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史册,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越出苏联一国范围,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的成果,发展民族经济。 总而言之,20世纪人类社会在经历灾难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和繁荣。【解

    25、析】在材料中,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把20世纪分为三个时间段,即从1914年起到二战结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特点,从1914年起到二战结束是大灾难的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是一段经济成长异常繁荣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对于每个时期的特点,我们又可以找出其具体的事例,如二战、苏联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冷战与热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增强等等,在论述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

    26、即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15【答案】(1)背景:官场吏治败坏;农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尖锐。(6分) (2)意义: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整顿吏治;完善财政管理制度。(9分)【解析】(1)根据材料“明朝中期,州县借口弥补所征赋税银两在熔铸中的损耗,于正赋之外而任意加增税额(火耗)”可以得出官场吏治败坏;根据材料“到雍正时,积弊已久,农民不堪重负”可以得出农民负担加重;根据材料“由于州县加增火耗和滥摊派而引发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可以得知社会矛盾尖锐。 (2)根据材料耗羡归公的具体内容可知其意义之一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整顿吏治,其二是减轻了人民负担,并且在

    27、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16【答案】(1)变动:由列强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中国,美日竞争局面逐渐形成。(6分) (2)影响:日、美对中国侵略加剧,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觉醒;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9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一战之前,中国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在一战期间则演变为日本独霸;根据“蓝辛石井协定则是美国政治上妥协日本,经济上抗衡和威胁日本的文证”可知美日竞争局面逐渐形成。 (2)一战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对中国而言,由于日、美对中国侵略加剧,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其二,根据必修二的知识,我们可知在一战期

    28、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即“短暂的春天”;其三,对中国的政局而言,一战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17【答案】(1)主要思想:“太极”、“无极”为本原的宇宙观;“无欲主静”和“诚”的道德观;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6分)时代背景:北宋社会危机加深;儒释道三教融合;儒学发展面临困境。(3分)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哲学化、体系化;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6分)【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他采老子的有生于无说,提出天地、阴阳、五行、万物都出于太极和无极,最后又回到太极、无极”得知“太极”、“无极”为本原的宇宙观,根据材料“无欲,故静,静”是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的最高的道德标准,由此提出主静之说”以及“诚即是无为,寂然不动者,诚也。从而提出诚的概念”可知“无欲主静”和“诚”的道德观,根据材料“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皇帝)”可知加强君主专制;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敦颐提出以上思想主张的历史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北宋社会危机加深,其二,儒释道三教融合,其三,儒学发展面临困境。 (2)根据材料“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皇帝)”可知其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敦颐的思想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哲学化、体系化,并且其思想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合肥市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