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x

    • 资源ID:13356144       资源大小:26.9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x

    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教这篇课文,应当考虑以下两点:(1)单元知识和训练的精神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诵读、领悟和积累的习惯;(2)本文是一篇史传,篇幅又较长,要使学生在熟悉人物言论行事、认识人物思想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领会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用心,就必须有效地利用评点。结合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补充人物传记中考查的知识点。关键是要读得充分。本文尽管篇幅较长,但可读部分很多。对可读部分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例如有关事件背景部分及过渡性的句段可以一读而过;有关人物思想品质、精神境界的句段,可以反复朗读、品味;个别精彩的段落则应熟读成诵。 在课时安排上要考

    2、虑到:(1)对司马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利今后的学习;(2)本文实词涉及词的本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知识,应很好地加以整理,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3)要求背诵的部分最好能当堂成诵,以减轻学生负担。据此,本文拟用四课教读: 第1课时:介绍作者和有关课文的内容的历史背景,讲读课文第1至2段。 预习3-16段概括大意。第2课时:讲读课文第3至13段。 第3课时:讲读课文第14至16段。 第4课时:讲读17-21段,背诵最后五段,人物分析总结,整理实词。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

    3、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 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重点难点:1. 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预习要求: 由于课文较长,可以采取分段预习的方式。先指出课文写了三个故事,即“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在书上标出段落顺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秦国实力最强大,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企图各个击破,最终吞并六国。而赵国是当时六国中较有实力的国家,坚

    4、决抵抗秦国的入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着重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合作,与强大的秦国抗争的故事。2、相关介绍1.作家: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元封三年(前108),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

    5、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2、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全书共130篇,包括下列五种体裁:本纪(12):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世家(30):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列传(70):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表(10):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书(8):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其中,本纪、世家和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3、课文

    6、背景: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秦国正以主力攻楚,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但秦国却从未停止过对赵国的威胁。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他们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4.关于“和氏璧”(教师简单介绍补充)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

    7、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4、预习检查。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缪公(m ) 避匿(n ) 缪贤(mio) 汤镬(hu) 虽驽 (n)肉袒( tn )盆缶 (fu ) 召有司案图(n ) 渑池(min) 诈详

    8、(zh)(yng) 列观( gun) 左右皆靡(m)舍相如广成传(zhun) 礼节甚倨(j) 秦王不怿(y) 衣褐(y)(h )持其璧睨柱(n)可予不(fu)遗赵王书(wi ) 5、整体感知,梳理文章思路1、学生完成创新设计练习并结合注释及资料疏通全文。(回答)2、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第1-2段: 廉蔺简介第313段: 完璧归赵第1416段: 渑池之会第1721段: 廉蔺交欢(负荆请罪)全文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六、研读第一部分:廉蔺简介(一)阅读课文第1至2段。1、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并翻译2.3句。(1)“者也”,判断句式

    9、(2)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借 状语后置句“于诸侯闻”(3) 为赵宦者令缪闲舍人:是,作为 动词(4)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教师补充文言文人物传记中相关表示授予官职的:任、除、授、征、辟、举、荐等。2、提问:这两段从哪些方面介绍廉蔺,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通过对比 ,为下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伏笔,为后面两人矛盾的产生做了铺垫。“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

    10、的品质作了反衬: 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6、预习课文第二部分(3-13)要求:1、复述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的梗概。 提示:要叙述得简而明;要抓住“被荐对策献璧取璧(使人怀璧归赵)斥秦王”这条线索;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不是翻译原作。 2、把能表现蔺相如胆识的语句划下来,并反复品味。 提示:要想想缪贤为什么敢于推荐蔺相如、赵王及群臣为什么同意派蔺相如使秦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 第二课时(二)分析课文第3-13段(在学生预习疏通文段的基础上,讲解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 (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介词,用,拿 请

    11、:敬辞,表请求,可不译 徒见欺:被动句,被即患秦兵之来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想找一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1、学生概括第3段大意。(故事缘起) 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为本段关键句,分析这一句话的作用。(烘托相如胆识,为相如出场作铺垫)2、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让学生在读“臣尝有罪”至段末品味。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

    12、分析:b的写法不好,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另外,作者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这样先虚写一笔,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2)阅读课文第4-5段。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 “何以-以何”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窃计欲亡走燕:逃跑师补充被动句的标志:A、“为、为+所”B、被字C用见、于、见.于D、无标志被动,意念被动句。可予不? :“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使承担”,使动用法 理亏王必无人:果真臣愿奉璧:同捧 捧着完璧归赵:使动

    13、用法,使完好”(指原物完整无损的归还本人)遂遣相如奉璧玉西入秦:名作状 向西1、第5段: 写蔺相如奉璧出使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并主动出使秦国,从正面表现其智谋和勇气。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3)阅读课文6-13节 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连,连接两个动词,给。给.看。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 左右:侍从乃前曰:名作动 上前请指示王:古义:古:指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14、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违背负欺强:凭借,依仗大王必欲急臣:必:使动,使发急 急:形容词作动,逼迫相如持其璧睨柱:斜看乃辞谢:委婉道歉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从这里到那里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猜测 只 用 欺诈的方法 装作乃设九宾礼于廷:状语后置 乃于廷设九宾礼舍蔺相如广成传: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衣褐 :名作动,穿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逃跑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句 负:辜负,对不起 间至赵矣:名词状语,从小路孰计议之:“熟”, 仔细秦王因曰:于是,就不如因而厚遇之: 乘机,乘此 卒廷见相如:名词状语,在朝廷 毕礼而归之:使动,“使 完毕”“让回去”使不辱

    15、于诸侯:被动句 2、梳理“完璧归赵”故事情节出使前(3-5):强秦索璧赵王求使 缪贤举蔺 奉璧出使出使中(6-10) :献璧取璧 归璧于赵廷斥秦王出使后(11-13):毕礼而归 拜上大夫3、提问:让学生朗读“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这段话,思考下面问题。(1) 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蔺相如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秦王坐.无意偿赵城”(章台-列观,以示美人-传之美人)(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其细节描写: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怒发上冲冠”运用了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相如持其譬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

    16、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4、小结:在“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叙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在“完璧归赵”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足智多谋、勇敢和不畏强暴、有胆识、有智谋,善于见机行事,掌握主动权)预习课文第三部分(14-16段)要求:1、复述蔺相如“渑池之会”一事的梗概。第三课时(一)、讲析课文14-1

    17、6节(“渑池之会”)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拔石城;明年: 拔:攻下,明年:第二年 欲与王为好:为好:修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状语后置 于西河外渑池会 介词:在与王诀曰:诀:告别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 :不超过则请立太子为王:请允许我遂与秦王会渑池:于是,就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走上前进献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得以:能够拿左右欲刃:名作动词,杀左右皆靡:退却2、思考探究: 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

    18、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渑池相会一方面突出了蔺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另一方面也写到了廉颇。说一说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足智多谋、有胆有识。a 正是廉颇“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表现了他的勇敢和不畏强暴。b廉颇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

    19、的阴谋。说明他足智多谋谨慎持重,有长远眼光)思考:在与秦国的多次较量中,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明确:(时代背景)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国的力量最为强大。秦国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但由此,秦人生发怨赵之心。由于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强的实力,且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秦国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只能施以蚕食瓦解、威逼利诱之策。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与楚国对峙,所以它虽对赵国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

    20、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时,能够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预习课文第四部分(17-21段)要求:1、复述蔺相如“廉蔺交欢”一事的梗概。第四课时(一)、讲解第17至21段(“廉蔺交欢”)1、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2、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 以:凭 口舌:言辞而位居我上:而:却,表转折且相如素贱人:素:本来,向来 贱:卑贱的宣言 曰:扬言不欲与廉颇争列:争位次高低已而:过了些是时候,一会儿 与之相近意义:俄而 须臾 顷之 俄倾等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所以:的原因 亲戚:内亲外戚,亲:父系家人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相比谁而相

    21、如廷叱之:名作状 在朝廷上3.提问:(1)这部分将了几件事情?(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2)在你看来,这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3)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明确: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已非。(4)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

    22、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廉颇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4、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忠君爱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廉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五、分析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

    23、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

    24、全的品质。“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六、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

    25、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对比映衬,相辅相成。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宦者令缪贤舍人也”。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计未定”,来衬托蔺相如的智谋过人;在“完璧归赵”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在“渑

    26、池会”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解说:对话描写的分析,宜以学生为主,教师必要时适当点拨。) (二)布置作业:完成分层训练并背诵最后5段。板书设计: 蔺相如 同朝共事主要史绩 廉颇 机智勇敢 完璧归赵 勇气闻名、朝廷重臣 大智大勇 渑池之会 忠诚献策、勇武有力 胸襟阔大、顾全大局 廉蔺交欢 忠心报国、勇于改过 详写、明写 剪裁得当 略写、暗写 材料处理


    注意事项

    本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