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选修模块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 资源ID:13350457       资源大小:34.5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选修模块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1、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选修模块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物时代主要贡献局限评价秦始皇秦朝:封建社会初期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繁重役税严刑酷法焚书坑儒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唐太宗唐朝:封建社会繁盛期制度调整善于用人统治开明“贞观之治”晚年骄奢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康熙帝清朝:封建社会后期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达赖、班禅)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康乾盛世”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政治思想:“仁”

    2、: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礼”:“克己复礼”“正名”。“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3)思想影响:对中国: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2)政治思想:理想国: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国家统治者必须懂得哲学。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三、欧美

    3、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建国法国大革命贡献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行动捍卫民主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局限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对种植园奴隶主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贡献: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

    4、面。(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2甘地(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受英奖章、改穿土布。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2)地位: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五、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3)恩格斯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发展了

    5、马克思主义。2列宁(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3毛泽东、邓小平(1)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6、取政权”的革命新路。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六、杰出的科学家人物活动地位精神李时珍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中

    7、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近代科学之父”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20世纪的科学伟人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真题研练感悟考法1(2018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

    8、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华盛顿时期政策的“中立”特点和罗斯福政策的“渗透”

    9、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第(1)问,可根据材料中的“中立”“渗透”推理出二者基本特征在于是否干预拉美内部事务。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国自身利益、拉美经济发展以及抵制法西斯势力扩张等角度分析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结合德国对拉美地区的干涉和渗透以及罗斯福的应对措施推理出美国调整政策的实质在于维护美国自身利益、巩固其在拉美的地位。答案:(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4分)(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11分)2(2018全国卷)阅读

    10、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

    11、,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根据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相持已近200年”“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等信息,从三娘子推动明、蒙之间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安定生活的愿望等角度作答。第(2)问,可从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安定社会政治秩序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8分)

    12、(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7分)3(2018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

    13、,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第(1)问,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

    14、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等。答案:(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9分)(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6分)深化拓展全面提能一、评价人物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知道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辩证分析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

    15、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考查。如对康熙帝的评价:从纵向上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横向上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对民

    16、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外交)。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5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同一类型的历史人物存在区别,一般可以从历史传统、社会现实、个人素养等角度进行思考。)二、评价人物的常用方法1历史评价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

    17、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要理清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辩证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否定。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当然,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3全面评价

    18、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就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是要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4实事求是评价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隋炀帝功不抵过而湮灭他特定方面的贡献。5阶级分析法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

    19、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不能简单地唯成分论,见到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就全盘否定,见到属于农民阶级的历史人物就完全肯定。三、评价人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英雄与时势唯物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当然,我们坚持“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关于“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恩格斯也有段经典的论述:“恰巧拿

    20、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2英雄与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无论是英雄还是群众,只有在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21、,才能推动历史发展。4客观效果第一,主观目的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实践的标准。有时,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一致,“好”的动机也可能会带来“坏”的后果。列宁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时,客观效果才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能“唯目的论”,对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也应该谴责。5历史评价第一,道德评价第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主要看其措施或行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用封建正统道德观,更不能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

    22、邓小平指出,“评价人物和历史,都是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四、评价人物“见仁见智”的原因1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2时代不同,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3占有资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等。4分析方法不同,运用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5现实政治的需要。6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等。模拟精选巩固提能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输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有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

    23、、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为了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物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至今。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鲁班文化的主要影响。(7分)解析

    24、:第(1)问关于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回答。材料指出鲁班为楚国制造很多武器说明当时的社会战争较多;很多先秦典籍都对鲁班有所记载说明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手工业的发展为鲁班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第(2)问鲁班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能工巧匠,他是工匠的始祖,制作了很多实用的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总结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关于鲁班文化的影响可从经济、文化、民族交流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原因:手工业的初步发展给他的成长提供了基础;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迫切需要能工巧匠的诞生;从小受到家庭的

    25、熏陶。(8分)(2)影响:推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7分)2(2018山东聊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辨士,居左右,常使诸侯。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贤,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

    26、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摘自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材料二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特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摘自陆贾新语至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当时促使陆贾撰写新语的主要因素。(6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陆贾的治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贾对汉初统治做出的重要贡献。(9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辨士,居左右,常使诸侯”“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

    27、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第(2)问从材料“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行仁义,法先贤”“怀德者众归之,特刑者民畏之”中可以分析陆贾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贾辅佐高祖建立西汉;缓和了诸侯与中央的矛盾;推动了汉初统治者治国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汉初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有利于儒道法等学派的融合。答案:(1)因素:汉初亟待总结历代兴亡教训;汉高祖的谦虚与赏识;陆贾特殊的资历地位;杰出的辩才;独到的治国主张。(6分)(2)主张:仁义治国;效法先贤;以德治民;重视民众力量;减轻刑罚。贡献:辅佐高祖建立西汉;缓和了诸侯与中央

    28、的矛盾;推动了汉初统治者治国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汉初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有利于儒道法等学派的融合。(9分)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柳宗元,字子厚,是唐朝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大唐国势由盛转衰。柳宗元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他相继被贬到永州、柳州。作为与韩愈同样出名的思想家,柳宗元深受先秦以来儒家、佛教和道教等思想影响,反对“出身决定论”,主张应“不分贵贱”,称“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坎坷的流放生涯也使他对百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正如他在捕蛇者说中写的“苛政猛于虎”。同时他在送薛

    29、存义之任序提出“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的观点,强调官吏应保持为民服务的仆役心态,并告诫官吏们须“知生人艰饥羸寒”,如此这样,才能“官民和谐”。柳宗元也积极主张任贤用能,他在封建论中指出“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为官柳州,他深得民众爱戴,郭沫若诗句咏叹道“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章士钊先生也在柳子厚生于今日将如何中指出:“子厚之尤异者,在主张民为至上,凡事之病于民,或与民无涉者,皆当毁弃。”摘编自孙昌武柳宗元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柳宗元思想主张产生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30、评柳宗元的思想主张和实践。(8分)解析:第(1)问首先需要注意唐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再结合柳宗元自身的经历和儒、佛、道思想的影响进行回答。第(2)问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分析其进步作用,同时提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二是分析其局限性,同时指出他的主张不可能实现的原因。答案:(1)背景:唐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由盛转衰;永贞革新的失败;儒、佛、道等思想的深刻影响;坎坷艰难的流放生涯使他对百姓有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7分)(2)简评:柳宗元积极主张革新弊政,实现民富国强,体现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他为官一方,身系民生,反对苛政并广施“仁政”,深得民众爱戴;提倡官员应有服务民众的意识,强调任贤用能,

    31、建设官民和谐的社会,对当今社会现实有着借鉴意义,但是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朝政腐败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8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万历四十六年,范文程归顺后金,“参与帷幄”。天聪三年,后金在范文程的建议下以考试选拔官员。同年,随皇太极伐明,因战功显著,被授予游击世职,不久升任大学士。顺治元年四月,范文程奏请出兵伐明。五月,清军进据北京。范文程向多尔衮建议:“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面对清军初占北京人心惶惶的局面,他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稳定了民心。范文程昼夜操劳,佐理国政,“安抚孑遗,举用废官,搜求隐逸,甄考文献,更定律令,广开言路”,确定赋税制度。顺治九年,复进世职为一等子,授议政大臣,任太宗实录总裁官。康熙五年,范文程因病去世。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选修模块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