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docx

    • 资源ID:13345614       资源大小:273.95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docx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教案【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2.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及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3. 通过学习是学生认识到中国是远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元谋人和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2、【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上,有广袤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众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绵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和贸易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之上。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人由古猿演变而来,在我国有很多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出示远古人类的分布图)。提问:1

    3、.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是在哪里发现的?距今有多少年?我国境内最早的人是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2.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3.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呢?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 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因而会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二、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

    4、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提问:1. 北京人是在哪里发现的呢?距今有多少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2.北京人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

    5、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3. 北京人发现有什么作用?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据。三、北京人的特征1.观察右图:说说北京人具有什么体貌特征?前额低平,眉骨较粗, 颧骨突起,鼻骨扁平,嘴部前伸,没有下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2.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哪些工具呢?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就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3. 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

    6、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骨化石,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4.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煤的自燃、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森林自燃生火等。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讨论: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的是群居生活,又

    7、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穿什么,吃什么,住的又是什么?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狩猎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配。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也不敢靠近。5.北京人发现的有何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8、直立人遗址。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除了元谋人、北京人之外,后来我们通过考古我们又发现了蓝田人、丁村人等很多的远古人遗址,因此我国成了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说明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一方沃土,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板书设计】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古人类遗址2元谋人二、北京人的发现1北京人的发现2生活年代3命名4意义三、北京人的特征1.生存环境2.使用工具3.生存特点4.地位和意义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中国境

    9、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2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北京人的特征等。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北京人基本概况。【教学难点】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10、?进入新课: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 北京人的发现 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 北京人的特征 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

    11、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2.北京人用火有何意

    12、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在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迫切需要的是( D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体生活 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B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什么方式( C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挖掘 D科学推测本课小结:同学们,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们这节课以元 谋人和北京人为例共同探讨了远古人

    13、类不断进化的历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 学们真是很聪明,想像力真是很丰富,那么多的问题在同学们这里都有了答案。历史其实就是这样,只要你细心,只要你参与,你就会有收获和惊喜。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14、观目标: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学生回答:伏羲

    15、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自主预习】(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河姆渡原始农耕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2、时间:距今约7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耒耜 4、农耕作物 :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产工具:磨

    16、制石器 耒耜 、石刀、渔叉等4、农耕作物 :粟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饲养业: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合作探究】1、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列表比较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氏族名称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地理位置房屋

    17、类型主要农作物家畜种类生产工具烧制陶器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

    18、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预习】 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一)炎黄战蚩尤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二)黄帝-人文初祖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三)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合作探究】1、你对神话

    19、(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

    20、,认识到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夏商西周的兴亡和西周的分封制。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你就学这些内容。【自主预习】 结合课文学习以下内容(一)夏朝1、禹死后,谁继承了王位?这标志着什么?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它的统治中心在哪里?都城何处?3、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实质是什么?4、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

    21、的国君?(二)商朝1、夏朝什么时候灭亡?被谁灭亡?2、商汤是一个怎样的国君?他重用哪个大臣勤政,很快使商朝强大起来?3、商朝又叫什么名称?“盘庚迁殷”的原因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4、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国君?使用什么酷刑?(三)西周1、周国位于什么流域?国君是谁?任用什么人使国力强盛?2、“牧野大战”发生在什么时候?对阵的双方是谁?结果是什么?3、西周什么时候由谁建立?都城何处?(四)分封制1、分封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对象是谁?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封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

    22、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学生合作掌握课文内容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约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 、商、

    23、周青铜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二、教学重难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2、青铜文明的概念四、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老师(出示幻灯片司母戊鼎)(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资料)(先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中国

    24、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这件司母戊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 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2、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

    25、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 和四羊方尊。3、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4、夏商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最早在 朝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后代成为“五谷”的农作物, 时期已经齐备。农业上已知道 、 和 。2、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阶级和 阶级的矛盾。2、最能体现奴隶生活悲惨的是奴隶主用奴隶做 和 活动。【合作探究】1、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你是

    26、怎么看的?2、经过这节课的学习,青铜文明确实很灿烂,但是奴隶们的生活却是十分的悲惨,那么你觉得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是进步呢还是倒退? 3、夏、商、西周青铜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工艺精。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奴隶生活多悲惨,没有自由和权利。生命不如牛与马,人祭人殉任屠杀。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

    27、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28、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自主预习】学生结合课文和学习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有关知识一、春秋争霸(一)、齐桓公称霸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概括总结。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2、 任用管仲,改革内政。3、

    29、“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二)、晋楚争霸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

    30、,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二、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2、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合作探究】1、争霸战争带来哪些影响?2、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有哪些?3、请大家想一想,身处春秋战国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小结提升】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横扫六合统天下。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