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知识点汇总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docx

    • 资源ID:13334440       资源大小:34.1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知识点汇总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docx

    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知识点汇总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 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上片写景奠定哀婉基调。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答出奠定情感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尾二句,因愁情无法排遣,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借以移情,可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了纷乱的愁绪。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

    3、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答出表现纷乱愁绪的,给2分;答出通过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的,给4分)7.(2014年高考北京卷,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题。(3分)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

    4、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3分)()A.史湘云 B.林黛玉C.薛宝钗 D.妙玉解析:BAB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中的“霜影”指月影、月光,C项中的“玉盘”、D项中的“宝镜”指月亮:这三项均写出了“明月”之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句没有涉及月亮,没有写出“明月”之景。“烟笼寒水月笼沙”与“秦时明月汉时关”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从“多病”“

    5、葬花”这两个关键词语可判断此才女是林黛玉。14.(2014年高考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

    6、”,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解析: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错,五六句通过“钩衣”“刺眼”等细致描写,写出了春光的明媚绚烂,没有“春去夏来”之意。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末王象巽游曲江)解析:BE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7、兴亡之感往往从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的繁华如今已经不再。A项,“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句借韦曲花讽刺世风;C项,“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句借花喻人;D项,“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句为景物描写。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作答本题,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出答案。答案: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

    8、果的复杂心情。(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21.(2014年高考浙江卷,21)这两首诗都以来写愁。(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阅读这两首诗可知,“共听一声猿”和“啼猿不自愁”写的都是猿声。猿声凄厉,两位诗人皆以之来写愁。答案:猿声。22.(2014年高考浙江卷,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

    9、异。(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等都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而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借议论来抒情,说明愁苦只在人心,无关乎猿啼。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10.(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10、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要描述送别场景,需要准确理解词的前四句的具体内容,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样的场景。抓住词人的所见之景,然后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即可。答案: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1分),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1分),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意离去)(1分)。(意思答对即可。)(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要理解词中某句话的含意,一般需要准确理解句中的关键字,

    11、同时还要思考这句词句的含意,运用的表达技巧,结合表达技巧来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怪人催去早”一句,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怪”字,谁在怪,怪什么,为什么会怪,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答案: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3分)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4.(2014年高考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

    12、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诗歌围绕“早发”选取了哪些意象,用了哪些词语。第一句中“灯残”表明天还没亮,第二句写诗人携剑登程,可见其早;第三句“闻鸡唱”,说明鸡刚叫,体现出行之早;第四句“独”字说明路上没有别人,突出其早;第五句“微有路”一是说路难辨,二是说少人走,都表明了诗人的早行,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答案: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

    13、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的含义和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背”字是“背部对着”的意思,说明诗人行走的方向和大雁飞行的方向是相反的,大雁南飞是向着温暖,而诗人北行是向着寒冷,可见其旅途的艰难和心情的愁苦。答案: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2

    14、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8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11分)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中,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却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认为这是“等闲”之事;然而客中一觉梦醒,却是斜月相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

    15、,思家乡、念亲人之情便不禁油然而生。这种手法就是衬托。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写出“衬托”方法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虽然题目只要求关注“灯前”一句,但作答时应对作品有整体把握。韦诗中,结合“惆怅起来山月斜”一句可知,“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

    16、郭诗中,“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景象,表现了诗人住宿渔家所感受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答出韦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答出郭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2014年高考辽宁卷,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8.(2014年高考辽宁卷,8)“卷帘尽放春愁去”

    17、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的表达技巧,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二是使用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春愁放出屋外;本来“愁”是无形的,但用“放”“去”等动词,以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词句更加形象化。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9.(2014年高考辽宁卷,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注重理解诗歌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

    18、感等。这首词描写了春天词人梦醒后的感受以及看到的景色。词人有着淡淡的春愁,加上白天太过漫长,只能与黄鹂对话。屋外,柳絮飘飞,词人想写诗句,梨花飘落在墨汁之中。至于词人的情感,如果从卷帘放春愁、自对黄鹂语、梨花飘落等看,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惆怅之情;如果从春愁去后的欢畅、与黄鹂对话的喜悦、在野外找到春色的惊喜、梨花飘落的诗意看,表现了词人的快乐。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

    19、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示例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10.(2014年高考江苏卷,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解析:本题

    20、考查鉴赏诗歌感情的能力。根据诗歌标题及“九日驱驰”可知,诗人是乘兴前往的;而“不遇”及“又”和“空”可知诗人是很失望的;根据最后两句可知,诗人对王侍御人品的欣赏和叹慕。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句中有“识者稀”,也就是少有人知;“哀猿啼处有柴扉”可知其住所在深山,并且居室简陋;“沧江白石渔樵路”可知其与渔樵为伍。以上都可以暗示“隐者”的身份。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的能力

    21、。韦诗的最后一句“门对寒流雪满山”是对友人王侍御所居环境的描写,诗人寓情于景,正是这样的环境才造成友人的诗风,这里包含诗人对友人品质的钦慕。李诗结句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为想象诗人日暮归来,也可以理解为想象隐者日暮归来,根据理解方向确定其中包含的情感。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14.(2014年高考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

    22、、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 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翁:苏轼自称。(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抓住了“舞雩风”这个关键词,就可以联想到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选读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中第10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句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句,可知该典故出处为论语。答案:论语(

    23、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苏轼一生饱受贬谪之苦,但因为他深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浸润和影响,始终以旷达乐观的情怀坦然相待。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结合作者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特征,二是要结合本诗的内容,三是要回答本诗所表现的苏轼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苏轼身在“天涯万里”,宦海漂泊,人生遭受重大挫折,但儒道释三家给他提供了坦然乐观的精神支柱,加上天涯黎族的热情相待,他感到了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点曾经描述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从中可以体会到苏轼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积极乐观

    24、的人生态度。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2.(2014年高考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清 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1)作者描写燕子

    25、,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拟人手法贯穿全曲。“王谢堂前”是用典,王家和谢家是魏晋豪族,后人在诗词中使用“王谢”代指世家门阀。写燕子的内容是实,通过燕子、珠帘、乌衣写“老僧”,为虚写。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重要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能力。作者写此曲并不是要表现燕子的生活状态,而是要抒发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当然就没必要去写燕子衔泥了。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10.(2014年高考

    26、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 归:出嫁。蕡(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经在章法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复沓),即每个章节内容大致相同,只替换几个词语。答案:重章叠句。(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比兴”的“比”就是指比喻的修辞手法,“兴”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发

    27、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从比兴的角度欣赏诗歌,就是分析诗歌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哪些诗句使用了“兴”的手法等。三章中,每章的前两句都是对桃树的相关内容的描写,这种手法就是“兴”,以引出下面对新娘的祝愿;同时,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也表现了新娘的美丽贤淑等。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14.(2014年高考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28、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回答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第二问要求简要分析。作答时,首先要读懂句子,并对句子描写的意境进行恰当想象,然后用一两个形容词概括出景色的特点。如“园花经雨百般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花园,里面种了许多花,都开放了。一场雨过后,花朵显得更加娇艳美丽。这样的景色,可以用“艳丽”“娇艳”等

    29、词来形容。这样分析,考生便不难得出答案。答案:艳丽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特点,要结合诗中描写的人物行为进行分析。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和“亭角寻诗满袖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与“醒来推户寻诗去”。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爱写诗。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行为

    30、洒脱,情趣高雅。答案: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2014年高考安徽卷,8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8.(2014年高考安徽卷,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先找出诗词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或句子,如“番腾妆束”“闹”“凌波寸不移”“叫船”“人归春也归”,然后再结合诗词内容分析西湖游人的情感。答案: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9.(2014年高考安徽卷,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先找出诗词中描写暮春之景的词语或句子,如“香红渐渐稀”“花褪雨,絮沾泥”,然后分析写景句子的角度及其表达效果或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知识点汇总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