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版品社六上《血泪国耻》word教案.docx

    • 资源ID:13330167       资源大小:21.9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版品社六上《血泪国耻》word教案.docx

    1、山东版品社六上血泪国耻word教案血泪国耻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课 题 血泪国耻年级六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材分析“血泪国耻”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的第一个学习主题的内容,此内容包含两个主题活动“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屈辱的开端”主题活动利用学生熟知的“虎门硝烟”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探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以此为契机,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由于小学生视野相对较窄,这方面历史知识了解较少,教学中要注

    2、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自主整合学习资源,迁移知识,从而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爱国热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搜集鸦片战争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鸦片的危害、清政府禁烟的原因及林则徐的禁烟运动。2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3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了解中国人民抗英等斗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

    3、原因,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教学设计思想由于教材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教学时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大量的图片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坚持教与学相结合,使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的学习侧重于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教材的知识结构注意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2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采取

    4、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方法。3遵循“开放生成”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班内汇报交流,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教学环境与媒体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询问父母或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历史电影,从而激发爱国热情。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由老师制作课件课前全班同学共同观看,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鸦片战争前历史背景。教师准备: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2准备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

    5、课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屈辱的开端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罂粟花的彩图。教师:同学们,这花美吗?它带给你什么感觉?学生:欣赏、自由发言。2、教师:大家知道这些漂亮的鲜花叫什么名字吗?它结的果实叫罂粟果,鸦片就是由罂粟果的汁液烘干制成的,这是一种麻醉毒品,人一旦上了瘾就很难戒除。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那段耻辱的中国历史,看看这美丽的鲜花给我们中国带来多少深重的灾难。(教师板书:屈辱的开端)【设计意图:教学开始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罂粟花,同它造成的社会灾难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体验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穿越时空、体验社会现实。1、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鸦片战争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把自己收集

    6、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进行展示、说明,边讨论边记录。【设计意图:通过文字、图片的资料展示,增强学生对鸦片战争历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为下一步探究鸦片战争原因,做好辅助。】2、各小组选典型材料班组交流,并将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问题的研讨结果记录下来。把各小组内的焦点问题加以梳理后,进行班内交流,探究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真正目的。学生边讨论边记录,体验鸦片战争的血泪教训。教师巡视、检查,让学生真正走进鸦片战争的环境中去。【设计意图:通过焦点问题的文字、图片的资料交流,让学生对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做深刻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热情,为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做好准备】3、

    7、学生结合自己的资料在班级交流研讨结果。教师结合收集的资料:你们从这些资料中能体会到什么?预设:学生1:英国向中国走私大量的鸦片。学生2:大量的鸦片被中国人吸食,造成许多人意识颓靡、身体衰弱、家破人亡学生3:英国殖民者从中国掠走大量银元。学生4:英国向中国走私的鸦片与日俱增,危害加大学生边讨论边补充、质疑、评价。教师做好点拨。【设计意图:通过文字、图片的资料交流,提升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为进一步了解鸦片的危害做好准备】活动二:合作探究聚焦鸦片,正视危害。引言:鸦片走私给英国的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巨大的、惊人的暴利,这些魔头从中发了暴财,然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来说又是什

    8、么结果呢?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鸦片有什么危害等图片资料。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相关鸦片危害的图片,让学生边看边讨论,把看到的,想到的讲给全班同学。【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的文字、图片的资料,让学生在便于掌握的图片、文字资料的引导下,理解吸食鸦片对国人的危害,从而创设学生发自内心的民族气节。】2、学生朗读炮子谣,思考:炮子谣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出示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千万。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学生边朗读,边思考,在交流、探讨中理解炮子谣的真正含义。预设:学生1:鸦片对

    9、于人们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大炮和火箭。学生2:鸦片对于人们的危害不仅仅是肉体、精神的摧残,更使人们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学生3:鸦片让人们瘦骨如材、撕心裂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现实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初步理解鸦片对人们的危害。】3、研讨: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学生根据所搜集文字、图片资料认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掌握学生的研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真正掌握鸦片走私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危害。【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研讨、交流,理解和掌握鸦片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危害危害。】4、学生交流研讨结果。预设:学生1:鸦片大量输入,鸦片战争前40

    10、年从中国掠走大约三四亿银元,财政枯竭,国库空虚。学生:2: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其余学生补充、质疑、评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研讨结果,进一步了解鸦片侵蚀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和爱国热忱。】活动三:我眼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1.教师简介林则徐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他从小树立了救世济世的远大志向,发奋读书。做官以后他一心为民,被老百姓称为“林青天”。面对鸦片流毒,他痛心疾首,上述光绪帝坚决要求禁烟。 2、播放林则徐影片片段。学生边观看林则徐影片片段,边思考相关的虎门销烟的原因和结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影

    11、片片段,初步了解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学习林则徐的民族气节,争强民族自豪感。】3、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面及有志之士和清政府做法方面的资料。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教师作指导。4、学生班级交流汇报。部分学生自觉起立进行提问,另一部分则对问题发表看法、理解。不理解的当堂解决。5、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视视频资料,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结果等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后,教师让学生发表感想,感受。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相关的评价。6、学生研讨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按小组类别,由小组长阐述本组研讨情况,其余学生补充、质疑、评价。共同理解、掌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

    12、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视频、讨论、交流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现实以及清政府、清朝官员的做法,增强学生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认识。】课堂小结: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活动四: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学生阅读课本5页内容1、小组内交流鸦片战争经过、结果。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预设:生1:由于禁烟的原因,英国以荒谬的借口侵略中国。生2:英国侵略者厚颜无耻,颠倒是非、黑白。生3: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值得称赞。生4:清政府软弱无能,清朝官员昏庸贪婪、不思进取生5:鸦片战争以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告终。2、教师引言:腐败

    13、无能的清政府妥协退让,向英国侵略者屈服。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课件展示南京条约内容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如下:(1) 割香港岛给英国。(2) 五口通商。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员。(3) 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教师询问学生看了后有何感受?预设:生1:丧权辱国,没有尊严。生2:没有民族气节。生3:卖国求荣,没有羞辱感。生4:真是些无用之才,太丢人!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加以梳理,指导学生总结。课堂小结: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

    14、中国的大门,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相关资料后讨论、交流等,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真实情况,增强学生对鸦片战争的民族自豪感,对清政府、清朝官员的丧权辱国的无耻做法,也让学生产生憎恨。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气节。】三、情景对话、感悟表达。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2.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作为清朝国民、清朝政府官员、清朝政府皇帝你应该怎么做?3.假如你是一位法官,你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4.回到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任选一个主题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针对过激想法等,教师要加以适当地引导,要从做人的基本道义和原则出发,树立学生

    15、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亲自体验鸦片战争的危害,珍视来之不易的现实生活,并通过学生的感想、感悟等,进一步树立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爱国爱家的思想,争做有骨气、有气节、有能力的新时代的社会栋梁。特别是回到现在的设计,更是让学生把抽象的想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之中。】四、深化认识、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罂粟花图片教师:现在再看到这美丽的罂粟花,你又有何感想?学生自由发言。2、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现在我们小学生该怎样做?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师挑选部分作品班内交流。其余学生评价。【设计意图:学生重新审视罂粟花,培养学会多角度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

    16、。】五、小小外交官模拟南京条约签订现场,中方代表、英方代表如何进行唇枪舌战的!(在讲台上摆几张桌子,两边站好各自的队员)学生进行辩论,下面的学生也分成两队进行助威。【设计意图:既模拟了当时的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情景,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论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六、我成长、我快乐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谁能评价自己或同学在学习这节内容的表现?【设计意图:通过畅谈收获,让学生自身感受到:不仅学习到了先关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还收获了课本知识以外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延伸是活动的继续,是学习的继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也正是学生真正学

    17、会生活、感悟生活的继续。】板书设计:血 泪 国 耻屈辱的开端内: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元里抗战 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外: 帝国主义虎视眈眈 发动鸦片战争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既展示了教学过程,又重点点明了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内外对比突出了鸦片战争的血泪国耻,教学目标明了,效果突出。】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组织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亮点: 1、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自由、自主、自信还给每一个学生。本节课通过组织“情境引入互动交流感悟表达深化认识”四个活动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四个活动环环相扣,使本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根据本课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活动,

    18、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展示出学生的风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动起来。 2、遵循“开放生成”的教学原则,让个性、灵动、精彩在课堂里闪烁。教学时有效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课前收集,班内展示汇报,最后知识深化、提升,把学生品德教育与社会知识有机结合,德育渗透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达的欲望都是非常强的,根据课程的特点,我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的话如泉涌,情感越发丰富起来,课堂也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不足:通过本课教学我感到不足的是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教学时应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重点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经历、体验感悟,了解鸦片战争真正原因,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激发爱国热情,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使用建议:本课我引导学生按照鸦片战争起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老师在教学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邻国国土、岛屿争端引入,实行倒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版品社六上《血泪国耻》word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