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310876       资源大小:80.64K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语 文 试 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时间120分钟。4.全卷共三道大题,25小题,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成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y)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

    2、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su)的摆舞。【答案】揠 娑【解析】【详解】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注意“揠”的间架结构。揠苗助长: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龟(gu)裂 翩跹(xin) 跌宕(dng) 退避三舍(sh)B. 龌龊(chu) 渊薮(su) 畸(j)形 焚膏继晷(gu)C. 睥睨(n) 聒(gu)噪 濒(pn)危 锱(z)铢必较D. 驯(xn)良 粗犷(kung) 苔藓(xin) 探骊(l)得珠【答案】B【解析】【详解】A.龟裂(jn), 退

    3、避三舍(sh)。C.濒危(bn)。D.粗犷(gung)。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B. 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场景仍历历在目。C.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D. 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答案】C【解析】【详解】A.妄自菲薄:本意是自暴自弃,后来也引申为过分看轻自己。使用恰当。B. 历历在目:意思是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使用恰当;C.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

    4、青春年华。使用不恰当;D. 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使用恰当。【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B. 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C.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更有责任做

    5、好表率。D. 鲁滨逊是一个既聪明机智又坚强勇敢的人。【答案】D【解析】【详解】A.“忌”,是不能干某事。把“不可”去掉;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把“通过”或“使”去掉一个;C.把“和”改为“等”;D.正确。【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B. 苏轼,字子

    6、瞻,号东坡居士,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C. 水浒传中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体现了其人的本质特点,例如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于这部文集。【答案】A【解析】【详解】A项错误,应改为: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林家铺子,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等。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6.用课文原句填空。(1)邹忌修八尺有余,_。(邹忌讽齐王纳谏)(2)半亩方塘一鉴开,_。(朱熹观书有感)(3)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4)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在

    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险要的诗句是:_,_。(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来写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答案】 (1). (1)而形貌昳丽 (2). (2)天光云影共徘徊 (3). (3)不知天上宫阙 (4). (4)折戟沉沙铁未销 (5). (5)峰峦如聚 (6). 波涛如怒 (7). (6)怀旧空吟闻笛赋 (8). 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详解】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昳”“

    8、徘徊”“阙”“戟”“销”“赋”“柯”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_。从防御趋向流通,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答案】 (1). 城的主要功能防御 (2). 开放是其主要特征【解析】【详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然后填

    9、空即可。处结合“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概括,仿照 “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句式可得出:城的主要功能防御。处结合“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概括,仿照“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句式可得出:开放是其主要特征。8.口语交际日前,市教育局下发了国学经典通读读本,要求全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现在学校举行了以“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如果你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请你在班会课上发表获奖感言。要求语句通顺,至少引用一句儒家经典,不超过60字(标点符号不占字数)。【答案】示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在这次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10、我这次获奖,得益于我们班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我在平时增加了阅读经典的兴趣和动力,使我有了更好的传统文化储备,受到传统文化美的熏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爱上诵读,爱上经典,才能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获得不断的进步!【解析】【详解】获奖感言是指在获奖后所发表的讲话。表达出获奖之后的感想以及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示感谢。首先要有称呼。班会上的称呼是针对班主任老师和全班同学。故可用“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正文部分,要围绕“开展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主题,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激动之情。写出自己获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自己今后怎么做?呼吁大家今后

    11、怎么做。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19分)【古诗阅读】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 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B. 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C.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D.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10. 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答案】9.

    12、C 10.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解析】【9题详解】C项“草木荒芜衰败”错误,颈联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10题详解】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注意“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时为了抒情。分析尾

    13、联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情”与“景”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即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通过描写景色“江面烟波渺渺”,写出了作者因为看不到家乡而生愁绪的画面。因景生情,情中有景,二者紧密结合。【古文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14、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

    15、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铨:作者蒋世铨的自称。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扑:打。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_(2)援疑质理 质:_(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4)吾母垂涕扑之 涕:_12. 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B. 以衾拥覆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C. 教之为吟哦声

    16、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 令跪读至熟乃已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13. 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_(只填序号)加冠,意思是到了成年。古时男子18岁行加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进入成年。经,这里指经书。我们常说的“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14.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B. 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C. 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

    17、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D. 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1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答案】11. (1). (1)假:借 (2). (2)质:询问 (3). (3)被:同“披”,穿着 (4). (4)涕:眼泪 12. B 13. 14. C 15. (1)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2)父亲如果出了错,母亲

    18、一定会认真地婉言规劝他。【解析】【11题详解】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假”借;“被”,通假字,通“披”,穿着;“涕”,眼泪。12题详解】A.“然”解释为:的样子/正确;B.“以”解释为:用,拿;C.“之”解释为:代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乃”解释为:才/竟然。故选B。【13题详解】“古时男子18岁行加冠礼”错误。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14题详解】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BD三项正确。C项“也包

    19、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错误。结合“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分析,文段是在回忆的基础上,赞美母亲。【15题详解】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缊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过”,过错;“规”,规劝。【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

    20、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

    21、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

    22、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乙)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闲暇的时候又抄录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

    23、上,把书读熟才放过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所以,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

    24、光年间达到鼎盛。(摘编自早春的风筝)【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摘编自网络)【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几个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

    25、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摘编自中清明民俗有改动)16. 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17. 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人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18. 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答案】16. 关于风筝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风筝上图案绘制的寓意等。 17. 举例子 18. 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解析】【16题详解】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关键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结合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

    26、,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得出:介绍了风筝的起源;结合“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得出:介绍了风筝的发展史和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结合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得出:介绍了风筝上图案和绘制的寓意。然后综述即可。【17题详解】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分析:举“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为例,说明了

    27、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故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8题详解】要求学生结合材三的内容分析。首先概括出材料三的内容是介绍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人们的在放风筝,看风筝的情景。然后仔细阅读材料一。找出相应的句子即可。印证了材料一中“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这句话。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周国平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

    28、赞同他的见解。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

    29、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

    30、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摘自中国教育报)19.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母语是教育的起点。B.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C. 作者坚定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D. 作者号召我们要秉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20. 如何理解第小节画线处“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21. 书写和键盘打字各有优势。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答案】19. C 20. 因为网络语文往往:一是内容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


    注意事项

    本文(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