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309692       资源大小:223.74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

    1、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2016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1、(2016安溪县)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大地是运动的C月球是一个球体 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正确故选:A2、(2016湖州)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2、是()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卫星我们居住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3、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解: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故A叙述正确;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故B叙述错误;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故C叙述正确;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该地区地壳活跃,故D叙述正确故选:B3、(2016滨州)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

    4、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其不能证明地球形状为球体;依据题意故选:D4、(2016广安)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地球的赤道

    5、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故选:C5、(2016齐齐哈尔)地球自转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解答

    6、】解: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16咸宁)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中极点及经度可判定,D选项符合题意,可当选故选:D7、(2016广安)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

    7、东B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D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8

    8、、(2016临夏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A自转运动 B公转运动 C星空变化 D季节更替【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解答】解: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故选:A9、(2016咸宁)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有()A地球表面形成四季的变化B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C

    9、地球表面形成五个温度带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不停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形成等故选项BD符合题意故选:BD10、(2016泰安)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什么有关()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 D四季冷暖差异【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根据“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可知,这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

    11、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故选:A11、(2016莆田)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五带划分 D季节变化【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造成图中美国和中国时差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故选:B12、(2016黑龙江)晚上北京的畅畅给美国的姑妈打电话

    12、说上午好,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因此,晚上,北京的畅畅给美国的姑妈打电话说上午好根据题意故选:B13、(2016凉山州)玲玲和贝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13、()A方向不同B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C都围绕太阳转D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根据题意故选

    14、:D14、(2016安溪县)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A北京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B清晨安溪的妈妈给伦敦求学的玲玲打电话时,玲玲正准备晚上就寝C某股票爱好者利用香港、纽约、伦敦之间的时差操作国际证券市场D当乌苏里江畔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

    15、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解答】解:北京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A正确;清晨安溪的妈妈给伦敦求学的玲玲打电话时,玲玲正准备晚上就寝,说明了地方时的差异,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故B错误;某股票爱好者利用香港、纽约、伦敦之间的时差操作国际证券市场,该现象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故C错误;当乌苏里江畔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A15、(2016张家界)玲玲家准备在张家界市城区买房,为方便爷爷奶奶出行,准备买一楼,但妈妈担心光线不好,玲玲建议元旦期间去看房,说如果这几天光照条件好,那全年都会比较好根据所学知识

    16、,你觉得玲玲的理由是()A正值假期,看房的人多,可以讨价还价B这几天昼长夜短,看房时间充足C这几天正处于张家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值附近,楼房的影子最长D这几天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出行方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解答】解:张家界市是中国湖南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

    17、于北半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北半球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元旦1月1日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该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接近最小值,楼房的阴影长,因此可以考察房间采光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6、(2016连云港)当连云港市天气寒冷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18、【专题】分布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丁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位于北半球的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天气寒冷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丁处根据题意故选:D17、(2016邵阳)小芳发现,邵阳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如图漫画所示,造成昼

    19、夜长短差异的原因是()A月球的自转 B月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邵阳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根据题意故选:D18、(2016黑龙江)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哪两点之间()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

    21、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时位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地球运动到图中B和C两点之间故选:B19、(2016咸宁)读

    22、图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处于B位置时,会出现下列哪些情况()A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B此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C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D这一天咸宁市的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3、解答】解:图中B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A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B错误;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故C正确;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故D正确故选:ACD20、(2016衡阳)6月20日衡阳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A B C D【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

    24、,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6月20日接近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衡阳昼长夜短,故B正确故选:B21、(2016绍兴)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直接影响的是()A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B引发火山喷发C引起板块张裂D造成地震频发【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对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地附近产生极光;气候发生异常:暴雨、干旱等【解答】解: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火山

    25、喷发、板块张裂和地震频发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故选:A22、(2016荆州)如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中依次表示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A国庆节、元旦节、劳动节 B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C元旦节、国庆节、劳动节 D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

    26、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读图可得,所示的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则此时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此时是元旦,所示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所示的是劳动节,所示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是国庆节故选:D23、(2016广安)下利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专题】经纬网图【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

    27、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故选项B符合题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最长的是赤道,故C不符合题意;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2016凉山州)下面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B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

    28、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解: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A正确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故B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错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9、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25、(2016咸宁)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 D由小变大再变小【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解答】解: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根据题意故由北极点到赤道再到南极点,纬度数变化情况为大-小-大故选:C26、(2016上

    30、海)本初子午线是指()A0经线 B180经线 C20W经线 D160E经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依据题意故选:A27、(2016绥化)地球仪上的0纬线也叫()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专题】经纬网图【分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解答】解:纬线的长短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即0纬线故选:A28、(2016咸宁)我们利用经纬度的目的是()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地球和地球仪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