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院机房工程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13307523       资源大小:581.25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机房工程建设方案.docx

    1、医院机房工程建设方案机房系统设计1.项目概述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计算机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但是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各类电子产品只有通过稳定、可靠地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它们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计算机运行场所的严格环境条件,即计算机机房温度、湿度、噪声、振动、静电、电磁干扰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计算机机房建设工程成为一项涉及到建筑、装潢、配电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净化、安保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工程。某医院机房工程,目的是建造一个满足和保障医院各部门的日常正常工作,满足现在和将来所要达到机房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维护方便,便于扩展的智能化机房

    2、。2.机房的基本条件和要求2.1位置和基本要求某医院机房工程分布状况如下表: 表一:机房区域分布:机房名称面积(估)机房位置前置机房30M2大楼十四层综合办公室30M2大楼十四层 网络机房 98M2大楼十四层 电信间UPS24M2大楼十四层维修室23M2大楼十四层表二:机房功能和设计分布:机房名称主要功能设计内容前置机房放置计算机网络设备装潢吊顶、防静电地板、墙面乳胶漆饰面、玻璃隔断(按需设计);电气配置和UPS供电综合办公室值班,维护装潢吊顶、防静电地板、墙面乳胶漆饰面玻璃隔断(按需设计);电气配置和UPS供电;网络机房放置计算机网络设备装潢吊顶、防静电地板、墙面乳胶漆饰面玻璃隔断(按需设计

    3、);电气配置和UPS供电电信间UPS放置电信设备及UPS设备装潢吊顶、防静电地板、墙面乳胶漆饰面(按需设计);电气配置和UPS供电维修室备品装潢吊顶、防静电地板、墙面乳胶漆饰面(按需设计);2.2机房建设规划依据2.2.1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a.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S (2.2.2-1)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K-系数,取值为57;S-计算机系统及

    4、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b.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N (2.2.2-1)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2)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1.5倍。(3)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2.2.2设备布置(4)计算机设备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5)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6)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

    5、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7)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a.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b.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c.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2.2.3环境条件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表-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级 别项 目A 级B 级夏 季冬 季全 年温 度23 2 20218-28相对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5h 并不得结露10/h 并不得结露表-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项 目A 级B 级温 度5-3

    6、55-35相对湿度40%-70%20%-80%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结露10/h并不得结露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2.2.4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8)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9)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10)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11)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12)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

    7、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13)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2.2.5建筑要求(14)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15)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16)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 m2设计。(17)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18)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19)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 并应满足各专

    8、业的技术要求。(20)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21)机房各门的尺寸均应保证设备运输方面。2.2.6防火和疏散(22)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23)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24)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25)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第一类辅助房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2.2.7室内装饰(26)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

    9、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7)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28)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29)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30)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

    10、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31)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32)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33)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34)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35)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2.2.8空气调节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

    11、调节系统。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2.2.9热湿负荷计算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36)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37)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38)太阳辐射热;(39)人体散热、散湿;(40)照明装置散热;(41)新风负荷。2.2.10气流组织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

    1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3.孔板1.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回风口1.格栅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送风温差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6-8(42)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43)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44)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

    13、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45)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46)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47)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种中的最大值:a.室内总送风量的5%;b.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c.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48)主机房的空调送风系统,应设初效、中效两级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计数效率应大

    14、于80%,未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或送风口。(49)主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50)电子计算机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以及尘对正压的要求。2.2.11设备选择(51)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52)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53)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54)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55)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56)当计算机系统需

    15、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2.2.12电气技术2.2.12.1供配电(57)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58)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表:供电电源质量分级项目ABC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5+7-13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0.51电压波形畸变率(%)3-55-88-10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4-200200-1,500(59)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60)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

    16、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柜。(61)当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a.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等仍不能满足要求时:b.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c.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d.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e.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时。(62)采用表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现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采取限制谐波分量措施。(63)当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和隔离防

    17、护措施。(64)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TN-S或TN-C-S系统。(65)电子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应按设备的要求确定。(66)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67)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备。(68)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69)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两者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

    18、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70)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2.2.12.2照明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眩光限制标准可按下表分为三级。眩光限制等级眩光程度适用场所无眩光主机房、基本工作间有轻微眩光第一类辅助房间有眩光感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光源种类光源平均亮度(x103cd/m2)眩光限制等级遮光角管状荧光灯500、20(71)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72)使视觉作业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

    19、的镜面反射角上;(73)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74)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75)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76)机房应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77)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78)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79)技术夹层内应设照明,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2.2.12.3静电防护(80)基本工作间不用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地面,导静电

    20、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均应为1.0107 1.01010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发尘。(81)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82)主机房内的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材料应是导静电的,其体积电阻率应为1.0107 1.01010cm。(83)主机房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作可靠的联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84)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坐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85)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

    21、稳定性.导静电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10cm2。 (86)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2.2.12.4接地(87)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88)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a.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b.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c.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d.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89)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22、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90)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确定。(91)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92)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3.机房工程设计3.1设计标准作为一支专业的机房场地建设设计队伍,我们汲取了国内外几十年来在这一领域内设计与施工方面

    23、的经验和教训,根据用户方提供的需求,兼顾机房应具备的各项技术和性能指标的要求,提出本设计方案书。本方案参照并符合以下规定及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

    24、BJ79-85)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国际电工标准)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视听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95)声系统设备互联优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GB/T14947-

    25、94)防雷接地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8715-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2设计原则(93)通用性、开放性原则篇对于机房总体装修的设计规划,应重点保障机房的环境参数指标符合国际标准,机房布局规划满足安全等级的要求,以及合理布置安装机房内各个配套功能设施,减少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协调各系统的穿插和尽量做到配套组合包装风格的完美。现代国际计算机机房装修风格,流行“重功能轻装饰”

    26、观点。装饰应为功能服务,摒弃以往对机房表面材料、造型及装饰风格过渡夸张的做法。对于机房内错综复杂的配套设备及线缆桥架进行合理的编排包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高效便捷的管理维护。同时,可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为重要的高质量的设施,提供更大的投资能力。机房建筑装潢主要包含:机房建筑风格规划设计要求的分隔墙体及基础建筑结构的装潢。机房工艺装修主要为:为满足机房环境工艺指标要求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如:架空地板、防鼠堤坝、防水堤机房特殊工艺的间隔墙、机房金属吊顶、机房移动组合式隔断、机房组装式保护围栏、机房特殊工艺组件的包装、机房内末端照明、插座、消防设备等配套设施的装潢配合。机房环境工艺要求主要为以下几点

    27、:机房的防火要求机房的空气质量要求机房的环境温湿度要求机房的防电磁干扰要求机房的抗震要求机房承重的要求机房环境照度的要求机房通道与设备维护空间的合理性安排的要求机房的安全管理规划设计的要求机房的应用特性工艺要求机房的防信息通讯信号泄漏的要求等作为金融数据服务中心整体机房装潢规划,应制定同等通用的基础建设标准,为适应多变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在制定机房建设基本标准工艺设技时应考虑一下技术措施内容对于防火性基础条件的要求:主要防火通道处的隔墙,为1小时防火等级。若需要提供可参观性,应在隔墙采用防火1小时的防火防暴玻璃窗。隔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对于有特殊防火要求的设备及物品,可采用屏蔽防火机柜

    28、的方法,局部提高标准措施。根据防火灭火设施的特性要求,可加装泄爆口和排烟口。对于防电磁干扰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若机房环境中电磁场干扰指标超标,应采取屏蔽技术措施,降低电磁场的干扰强度。对于特殊高标准要求防电磁干扰的机房空间,可通过六面体全屏蔽措施实现,或通过对机房内计算机设备外套全屏蔽房中房和屏蔽防火机柜实现小范围的高要求。对于机房防震及机房承重的要求:由于机房对震动强度有标准指标,同时机房设备对机房的承重有特殊的使用需求,建议主要从对机房架空地板的设计标准要求上着手,解决此类问题,并顺带解决装配间隙移动累积造成的架空地板滑动走位问题。对于机房环境温湿度及洁净度的要求:除如常规机房装修要求中采用

    29、防尘保温墙体工艺措施外,对于环境温度要求差异较大的空间交界处,应采用双层隔墙,地板保温(建议采用防尘、防火、环保的材料)等措施,可有效解决结露的问题。对于机房照度与节能措施的考虑:通过采用分级照明管理技术,实现节能及不同需求不同时段自主调节照度的节能目的。如:主要通道及大面积空间提供一级基础照明,保障基础照度150至200lux;机房内分区设置二级照明,无人机房在有人维护操作时,照度可增加到500lux。对于防静电措施:对于容易积聚静电电荷的建筑及装潢外表,如:墙面、架空地板、吊顶天花板等,采取防静电措施,释放静电电荷。墙面、架空地板、吊顶天花板、入口门等采用防静电材料,并装饰在结构主体上加装

    30、导静电装置,连接防静电接地体。对于机房开放性通用性空间规划的要求与防火、安防、机电管理等配合的措施:由于本项目为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变化,对于机房空间规划将采用无固定分隔的大空间设计方式。需要根据防火、安防、机电管理等专业的灵活设计特点预设关联结构。二次需求调整要求的分隔措施将在扩展性、灵活性措施中阐述。对于机房规划安全等级要求标准:主要从建筑结构安全性、区域逻辑安全性、安全防范系统的选择、运营管理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如:数据中心机房的布局设计,工作流线设计,网络安全性设计都会对数据中心的逻辑安全性造成影响。在设计初期,需对数据中心机房区域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划分不同的安全等级区域:相对独立的工作区域、外部人员工作区域、参观人员区域、辅助设备区域,保证不同安全等级区域的分级可管理性。除了在硬件上尽可能地保障信息中心的安全性外,在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上,亦应采取相应的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机房工程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