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docx

    • 资源ID:13300735       资源大小:91.9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docx

    1、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第一章 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

    2、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 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 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

    3、; 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 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 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 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 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结合小城镇建设,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对外输出劳务,提高国外投资商,发

    4、展三来一补外向型加工业,走出国门等形式,对外转移劳动力。 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鼓励劳动力合理转移。如改革户籍制度、放宽政策,鼓励流动。 确立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 加大相关制度改革力度,合理分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 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信息网络化建设。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5、试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3)

    5、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4)可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1、家庭农场的内涵,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农户拥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能够自主经营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经营组织。 2、家庭农场与小农经济有何区别, 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的商品经济.生产的农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的农产品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3、家庭农场的类型和特征, 按经营方式:不雇工型和雇工型;按经营内容:专业型和综合型;按农场主要劳动力从事工作的产业性质及家庭农场收入构成:专营型和兼业型;

    6、按经营规模和销售额:小型家庭农场、中型家庭农场、大型家庭农场。 特征:(1)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2)经营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3)生产技术现代化。(4)组织管理企业化。(5)农民技能、思想现代化。(6)与多种经营组织结合发展。 4、世界各国的家庭农场经营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国外家庭农场的土体所有权均以私有制为主, 但是在经营中又分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和 分离两种变动方向; 农业经营规模都经历了农场恕不减少和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 并且仍有 继续扩大的趋势;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由多种经营、全称经营向专业化经营方式转变。 5、农地经营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一个国家或同一国

    7、家的不同地区土地资源丰缺的程度。(2)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3)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对象要求有不同的农地规模。 6、我国家庭农场应如何确定经营规模, (1)农地数量必须是农场主获得略高于或相当于非农产业劳动力平均收入所需的土地数量。土地规模过小,农场主收入较低,没有积极性。(2)农地规模不能超越家庭农场的实际经营能力,否则会导致资源浪费。(3)土地产出率要相当于或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4)要考虑农村劳动力、农业技术和装备等是否得到合理利用。 7、我国现有土地制度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有哪些绩效及局限性, 绩效:(1)家庭承包经营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2)家庭承包经营为我国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8、(3)家庭承包经营完善了市场机制,确立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4)家庭承包经营提高了农民素质。(5)家庭承包经营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局限性:(1)土地所以权主体不清。(2)阻碍土地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3)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制度使一些地区出现农业用地的闲置和浪费。(4)农业家庭经营制度易造成农民掠夺性经营土地。 第三章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农业社会服务化是包括专业经济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所提供的服务。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1)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农业系统中的生产力。(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

    9、现为农业系统中的生产关系。(3)人同其自身的关系,表现为系统中作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素质。 3、我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哪几大板块,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的自我服务体系、企业型人才服务体系、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服务组织。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哪些功能, (1)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2)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在乡村一级形成断层。(2)农业比较利益低,农)社会化服务组织没有与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服务意识民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足。(3淡薄,服务

    10、质量差。(4)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不适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需求。(5)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建设缺乏配套措施,有关优惠政策没有落实,政策环境缺失。 6、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1)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地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优先发展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的推广水平,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技术含量。(4)创造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外部环境。(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法制建设。 7、美国和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对我国有何借鉴, (一)发挥政府

    11、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1、应形成一个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法律体系。2、发展交通、通讯事业,降低交易成本。3、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降低农民获取技术知识的成本。(二)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积极发展以合同制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四)优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体系。 第四章 1、 阐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2)为了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4)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2、阐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六项基本原则。 “罗奇代尔”原则:入社自由

    12、、民主管理、资金报酬适度、盈余返还、合作社教育、合作社之间的合作。 3、 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1)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道路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这一点指明了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的一个本质特征。(2)合作经济组织必须贯彻自愿互利原则,坚持不剥夺农民财产和采用示范的原则。能否贯彻这一原则,是决定合作经济组织成败的关键。(3)合作经济组织应按劳分配,同时不反对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发展的特定阶段,可以有限制地保留一定的股息分红,如按农民入股土地、预付资本和所付出的劳力的比例分配。(4)必须贯彻民主管理原则。这一原则是合作经济组织得以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之

    13、一。 4、试述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一)专业化主导型(二)龙头企业带动型(三)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 农技站+农户模式;农技站+经纪人+农户模式;农技站+企业+农户模式;农技站+其他机构+农户模式(四)政府推动型 5、概述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经验 遵行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 政府支持对农业合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重点支持、发展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农业合作社 以发展基层合作社为重点,逐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网络体系。 第五章 1、 简述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按照产品的类型分

    14、为生活资料的需求和生产资料的需求。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形成农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意愿,二是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 影响因素:消费者的需求结构(需要的有限次序、消费者偏好次序)、收入水平、商品价格和相关商品(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 农产品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其他产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替代商品或补充商品的价格;文化习俗;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 2、简述农产品需求的恩格尔曲线的含义及其情形。 一般我们把商品需求与收入的关系曲线称为恩格尔曲线。 (1)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也增加,并且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大于收入的增加幅度。这是多数工业品和高

    15、档消费品的恩格尔曲线。 (2)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减少。这是低档消费品的恩格尔曲线。 (3)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也增加,但是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收入的增加幅度。这是生活必需品的恩格尔曲线。 3、简述农产品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 需求弹性是指当价格、收入等数量发生一个百分比的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交叉弹性、收入弹性。 农产品需求自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对自身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农产品需求数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或收入变动对农产品需求数量的影响程度。其实质是:在农产品

    16、价格不变条件下,消费者收入每变动1%,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农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变动对某种农产品需求数量的影响程度。互替关系的农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为正值,互补关系的农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4、 简述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形成有效的农产品供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 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因素。 比较价格的变化;技术变化;投入要素价格;生产者数量;对价格的

    17、预期。 新增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大量农民工进城后由粮食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中国人食物结构变化,肉蛋奶等高耗粮副食的需求增多;全球能源危机爆发,更多的粮食油料作物被转换为生物燃料。 5、 简述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含义及其类型 指某种农产品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度,即农场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即期供给、短期供给、长期供给。 6、简述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与区别。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仅仅由价格引起的是需求量的变化,也即是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移。 需求的变动:在某

    18、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动。这是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第六章 1、解释下列概念: 农产品差价:农产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包括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蛛网模型:蛛网模

    19、型(Cobweb model) 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 蛛网理论: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均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是在考虑时间因素与动态条件下,研究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的循环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的理论。 农产品批发市场:指成批量地销售农产品的市场,每笔的交易量都比较大,可以说是商人之间的交易市场,商人在批发市场上购买农产品一般不是为了最终消费,而是用做转销。 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

    20、系。 农村市场的中介组织(“红娘”):是联结农业与其产前、产后部门,联结农民的市场主体,联结政府与农民,充当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 功能:价值实现功能、经济组织功能、信息传播功能、科技转化功能、要素组合功能、经济核算功能、法律服务功能、政策传递功能。 2、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 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农产品的价格应该以它的价值为基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农产品的价格是以劣等地上生产的农产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 3、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收敛型蛛

    21、网当某种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小于对需求的影 响时,该产品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调整变动的蛛网呈收敛状; 发散型蛛网当某种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大于对需求的影响时,该产品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调整变动的蛛网呈发散型。 封闭型蛛网当某种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当时,该产品的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调整变动的蛛网呈封闭型。 4、农产品市场有什么特点,具体可以分为几类, (1)农产品市场是比较典型的自由竞争的市场。(2)农产品市场具有供给的季节性和周期性。(3)农产品市场多为小型分散的市场。

    22、 按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分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零售市场、农产品超级市场。按农产品交易场所的职能性质不同分类:农产品产地市场、农产品销地市场、农产品集散与中转市场。按农产品交易形式不同分类:农产品现货交易市场、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 5、简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 (1)对发展农产品生产的作用:促进农产品商业化、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和农业专业化、区域化的发展。(2)对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作用:由于批发市场上经营与价格全部放开,能够使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稳定农产品价格,从而有利于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3)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商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中心的功能、调节供求的

    23、功能、综合服务的功能) 6、简述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征、功能。 特征:交易对象的特殊性、上市农产品的特殊性、交易目的的特殊性。 功能:指导生产与流通、稳定企业经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现货与金融市场 7、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有哪些,企业如何进行选择, 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收购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代理商收购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应考虑一下四个方面因素:(1)政策因素:应合理把握政策导向,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实力和所经营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

    24、,才能省工、省时、节约流通费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2)市场因素:目标市场的地理位置、目标市场的平均购买力、地区差价的大小。(3)产品因素:产品的自然属性、产品数量、产品的季节性。(4)生产者规模和实力、生产者控制渠道的能力 第七章 1、怎样理解农业关联产业的概念 农业关联产业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和农业企业化经营基础上的“大农业”的概念,对传统的农业概念的延伸和扩展,不仅包括第一产业和农林牧渔生产企业,还包括第二产业的化肥等农资工业、农机制造业和食品加工制造业,也包括第三产业的农产品运输、储藏、批发个零售、餐饮业等产业,是围绕农业发展而形成的农工商企业群体及其经济活动。 2、阐述农业关联产业各部

    25、门之间的关系 产前(农业投入部门:种子、肥料、农药、种畜、饲料、机械、设施及设备、金融。)产中(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产后(产品部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贸易)消费者。 3、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案例,论述农业产业化的企业经营组织形式。 (1)纵向一体化(2)横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农场与工商企业的直接联合。可分为完全的和不完全的,完全的纵向一体化 是实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不完全的是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实行一体化形式的经营方式。 横向一体化:只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业部门联合。 5、怎样理解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1)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

    26、集约化升级。(2)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3)农业产业化面向市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4)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并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5)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形成规模产业集聚。 6、你对我国农业关联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部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有哪些了解, 产前: 肥料行业:功能性化肥等肥料无法大规模使用,利用率低,产品良莠不齐,有个别伪冒产品干扰发展。 农业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问题。 种子行业:种业的行业集中度低,种子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作物对进口品种依赖性 很大。 农业机械行业: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农业机械售后服务跟不上,

    27、生产和科研的投入不足。 饲料行业:资源缺口大,添加剂生产薄弱,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产中: 种植业:其设施农业的加入,带来环境问题。 畜牧业:各种动物疫情的影响及各种安全事件的影响,近几年受到很大影响。应建立有效的 质量监管系统 渔业:各种水污染对渔业带来很大影响。 观光农业:起步晚 产后: 粮食加工业:加工能力过剩,开工率不足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营销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问题有待加强。 面制食品加工业:工业化程度不够,出现小、散、乱的局面,品种不够多。 乳品制造业:奶源基地不足,产品结构单一,产品污染问题。 餐饮业:行业市场缺乏规范,信誉低、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技术人员缺乏

    28、等。 第八章 1、加入WTO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1)关税减让,中国答应将农产品平均关税降低。(2)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逐步扩大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量。(3)逐渐消除国营垄断。(4)取消出品补贴。(5)履行WTO动植物检疫标准(SPS)。 2、了解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基本格局:一方面,农产品出口规模稳步扩大。另一方面,农产品进口增长更为显著。 特征:(1)农产品进出口额不断增长,贸易地位不断上升。(2)农产品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增长速度。(3)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出口结构不断优化。(4)农产品出口市场稳定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29、洲。 第九章 1、 试述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一、原始农业: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二、传统农业:技术停滞、低水平均衡、自然经济。三、现代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率。 、试述农业现代化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2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动态性、综合性、世界性。 2、 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根源:(1)传统农业社会缺乏适宜的

    30、替代技术。(2)农民对先进技术缺乏了解。(3)农民不愿意承担采用新技术的风险与代价。(4)农民使用新技术可能遇到资金或是其他生产要素的制约。(5)传统农业社会僵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一、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引入现代生产要素,走技术进步道路。二、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变革:改造传统农业除了必须引入现代生产要素,还必须进行全面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制度变革。 3、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依据和特点是什么, 依据:不同国家由于资源禀赋和社会制度的特点不一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差异很大。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能脱离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但是由

    31、于中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制度的特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特点:(1)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2)坚持劳动密集与技术资本密集相结合,兼顾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3)实施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2)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3)坚持用现代经营发展农业。(4)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 第十章 1、 收入与财富有什么区别, 收入反映的是两个时点之间测算

    32、出来的量值,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财富则是特定时间点上财产的价值,是一个存量概念。收入只能用特定的时期来衡量,例如一天、一周;财富则用特定的时刻来衡量,例如一周的最后一天。收入由于其流量特征,可以连续不断地更新,财富由于存量的特征而消耗殆尽,有些不可再生,有些可再生。 2、 农民收入由哪几部分构成,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构成呈现什么变化, 一、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二、纯收入。 (1)工资性收入比重提高,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下降。(2)非农业收入比重提高,农业收入比重下降。(3)现金收入比重提高,实物收入比重下降。(4)经济作物收入比重提高,粮食收入比重下降。 3、直接收入支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农业生产者数量很少,且占总劳动力的比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