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学设计《溶液》.docx

    • 资源ID:13296453       资源大小:121.2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学设计《溶液》.docx

    1、教学设计溶液第七章 溶液71 溶解现象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4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5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及溶液的导电性三个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低压电源、导线、灯泡、电极; 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 硫酸铜、蔗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观察活动【实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讲 解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

    3、,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板 书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讲 述溶液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而成。细沙石难溶于水,所以细沙

    4、石不是水的溶质,水也不是细沙石的溶剂,因而也不能形成溶液。讨论交流1蔗糖放入水中后,好像“消失”了,为什么?2在【实验7-1】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阅 读P191 讲 述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溶液。课堂练习P193 检查站板 书二、影响溶解的因素探究活动找出影响溶解的因素问题 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假设 有可能影响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是: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实验与事实 【实验7-2】(完成课本表格)结论(完成课本表格)设 问上述活动的三个实验中,如果烧杯的大小不一、水的量或所取的晶体量不同,还能得出上述结论吗?讨论交流“设计条件的公平性”课堂练习1P193 检查

    5、站2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1)5g水与5g酒精混合 (2)1g食盐和1g蔗糖投入98g水中(3)一定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度所得到的溶液3把1g食盐完全溶于9g水中,得到 g食盐水溶液。用四则运算符号及等号完成下列公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4把9g食盐投入1g水中,必然会得到10g食盐水溶液吗?5将5mL酒精与5mL水互溶,得到10mL溶液吗?为什么?小 结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匀、稳定。3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其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4溶质或溶剂可以分别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只要它们相互分散,组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便可成为溶液。5溶解速度与温

    6、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一些乳化现象。 2认识一些乳浊液和一些乳化剂。教学重点 认识一些乳浊液和一些乳化剂。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把10gCuSO4完全溶于90g水中,组成 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把几滴花生油放入10mL水中,充分振荡,能组成溶液吗?为什么?观察活动【实验7-3】观察实验,完成空白。板 书一、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二、乳化剂和乳化作用1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如:洗涤剂、洗发精 2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

    7、作用。 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液体稳定,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补 充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2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3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教学难点 溶解过程电热现象及溶液的导电性三个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烧杯、玻璃棒、低压电源、导线、灯泡、电极; 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溶液是怎样形成的?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3溶液有哪些基本特征?引入新课大家在学习燃料的燃烧时,知道了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有吸热反应和

    8、放热反应。那么,溶解过程有没有吸热现象会放热现象呢?板 书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活动探究三种固体溶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实验7-4】。(完成教材空白)小 结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放热现象,使温度升高;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吸热现象,使温度降低。 课堂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浓盐酸氨水碘酒硫酸锌溶液溶质氯化氢气体(HCl)氨气(NH3)碘(I2)硫酸锌(ZnSO4)溶剂水水酒精水溶液75%的酒精09%的生理盐水稀醋酸石灰水溶质酒精(C2H5OH)氯化钠(NaCl)醋酸(CH3COOH)氢氧化钙Ca(OH)2溶剂水水水水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

    9、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教学用具 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 硝酸钾、蔗糖。教学课时 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概念。教学难点 饱和溶

    10、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教学用具 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 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5】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完成教材空白)板 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补充: (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2

    11、)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态下是一个固定的比值,而且是该温度下的最大值。板 书2二者区别: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设 问在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一定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某一溶液达到饱和后,能变为不饱和吗?不饱和溶液怎样才能达到饱和?观察活动【实验7-6】向含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里,继续加入硝酸钾,直到有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一半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添加水,边加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是否继续溶解。把另一烧杯加热,发生什么变化?(完成教材空白)板 书3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12、 不饱和溶液课堂练习1P203 习题2下列有6种操作,选出其代号填入下列转化关系的括号中:A加硝酸钾晶体 B加水 C恒温下蒸发掉一些水D升温 E降温 F加入较稀的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的 硝酸钾的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小 结1溶解量物质在溶剂中被溶解的量。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溶液是否饱和,必须指明温度及溶剂量两个前提条件。条件一旦改变,饱和与否可以转化。4饱和与否,是以“不能再溶解”为标准的。易溶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较浓,微溶物质的饱和溶液仍会很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3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4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

    13、溶解度的关系。 5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教学重点 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 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教学用具 烧杯、蔗糖。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讨论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某溶液一旦达到饱和,便无法再多溶原有的溶质了。(改变条件可多溶)2饱和溶液必定是很浓的溶液。(不一定)3在溶液中有固体长期存在,该溶液必定饱和。(该固体是什么?是什么物质的饱和溶液?)4在溶液中,物质被溶剂溶解了的量称为溶解量。引入新课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讲过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气、一氧化碳、碳酸钙、氢氧化铜难溶于水等,这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

    14、溶剂(水)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板 书一、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1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溶剂的性质、结构有关。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同。讲 述如食盐易溶于水,却很难溶解在汽油中;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碘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却很难溶解在水中。板 书2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同讲 述如同温度下,等量的水中,蔗糖比食盐溶解的量多。板 书3物质溶解性常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情况提 问“油脂的溶解性很差”,对吗?(不对,没指明在何种溶剂中)讲 述物质的溶解性用什么来衡

    15、量呢?也就是说以什么标准来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呢?这个标准能精确的告诉人们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物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板 书二、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g溶剂里(一般指水)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讲 解我们上节课学到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性会增大,也就是说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温度不同溶质所溶解的量不同,即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大小有影响,因此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的量制定一个标准,即溶剂的量要一定,规

    16、定用“100g溶剂”作为标准。因为每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和不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不同,所以规定不同固体物质溶解度都应达到饱和状态下,即在100g溶剂里,固体物质溶解能力达到最大限度。固体物质的量的单位规定为克,与溶剂的量的单位一致。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时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16克,那表示在20 100克水里溶解316克硝酸钾是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它同时还表示了溶剂质量为100克时,溶质及饱和溶液的质

    17、量。板 书2固体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克(室温/20)1011001溶解性分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探究活动依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空白讲 述由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有关,因此在谈及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板 书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4溶解度曲线是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意义: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是的不同溶解度数值。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交点所示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板 书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阅 读P202板 书1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

    18、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2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讨论交流P202小 结1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解度是对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量的量度,如果溶液未饱和,则不能进行这种量度。2溶解量、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及三者关系。3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同,由此可画出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还与压强有关。布置作业P203习题72第三、四课时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教学重点 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教学过程复 习“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的涵义是什么?20时: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各量

    19、间比值 36克 100克 136克 36100136 72克 200克 272克 72200272 18克 50克 68克 185068从上述可见:在饱和溶液中,饱和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为定比板 书三、关于溶解度(S)的计算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中:例1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 解: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水的质量为:50克12克38克 设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x 答:略。例2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为372克,实验室在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

    20、氯化铵的质量为x 需水的质量为: 1000克271克729克 答:略。例3已知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要把40克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答:略。例4有60时的硝酸钾溶液120克,如果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硝酸钾固体或者恒温蒸发10克水,都能使该溶液变为60时的饱和溶液。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设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 答:略。例5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在60时将25克硝酸钾溶解在30克水中,所得溶液是否达到饱和?如不饱和,应怎样使其达到饱和? 解:设60时,30克水中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时溶液恰好达饱和 因为33克25克

    21、,说明所得溶液不饱和。若要使其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33克25克8克 答:略。例6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克。在50时,把27克氯化铵晶体放入45克水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溶液总质量为多少? 解:设50时45克水中溶解氯化铵质量为x时溶液恰好饱和 因此此时溶液是饱和的。 溶液总质量为:225克45克675克 答:略。例740时向100克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加入25克水,应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钾才能使之又称为饱和溶液?(40是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 解:设应再加入质量为x的氯化钾 答:略。73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方式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关于溶质质

    22、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课时 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方式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教学难点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讨 论甲杯中100g水溶有10g食盐,乙杯中100g水溶有5g食盐,丙杯中100g水溶有2g食盐。讨论:食盐水的咸味是由水还是由食盐引起的?三个杯中,哪杯食盐的溶解量最少?哪

    23、个杯的食盐水最咸?为什么?探究活动【实验7-8】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蓝色的深浅,阅读课文,完成空白。引入新课某一溶液浓(或稀)到什么程度?用定量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就是通常说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有很多种表示方式,我们学习其中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板 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2计算式:讨论交流P205讲 述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板 书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从一瓶氯化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08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例2在农业生产中,常用食盐溶液去选种

    24、。现要配制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为多少? 解:设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答:配制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12kg和水68kg。练 习P209 习题73/ 6板 书例3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用100克水配成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36g + 100g = 136g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讲 解一定温度下,若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实际上就等于知道了在该温度下该物质

    25、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量(S)、溶剂的量(100克)、饱和溶液的量(S+100克)。因此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讲 解P206讨论与交流小 结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定量的表示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定量的表示某溶液的浓稀程度标准每100g溶剂中每100g溶液中溶液状态达到饱和状态任何溶液单位克无单位(百分数)影响因素温度不受外界条件影响计算公式联系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布置作业1在一定温度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g,把它蒸干后,得到32g氯化钠,计算: (1)该温度是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配制该温度是氯化钠饱和

    26、溶液1000g,需水和氯化钠各多少克?2在10时,把33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计算1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掌握溶液稀释的计算教学重点 溶液稀释的计算教学过程板 书三、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例1配制铅蓄电池用的28%硫酸溶液460g,问需要98%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已知98%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分析:用浓溶液加水稀释成较稀的溶液时,原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发生了变化,但其中溶质的质量没有改变。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设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 460g28% = x98% x = 1314g 这些浓硫酸的

    27、体积为 答:配制28%硫酸溶液460g,需要98%的浓硫酸714 cm-3。例2 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法一:50g98%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50g98% 49g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49g20%245g 需要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解法二: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 50g98%x20% x245g 需要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 解法三: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50g98%(50gx)20% x195g 答:需要水195g。例3 某生产队买到含NH3 18%的氨态化肥,在施化肥时,须将氨水稀释成03%,否则会“烧苗

    28、”。若将一桶(25kg)18%的氨水稀释成03%氨态化肥,需加水多少千克? 解法一:一桶18%的氨水中含NH3的质量为:25kg18%45kg 稀释成03%的氨态化肥的质量为:45kg03%1500kg 需加水的质量为:1500kg25kg1475kg 解法二:设稀释成03%的氨态化肥的质量为x 25kg18%x03% x1500kg 需加水的质量为:1500kg25kg1475kg 解法三: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25kg18%(25kgx)03% x1475kg 答:需加水1475kg。练 习P207练习现要配制10kg04%的过氧乙酸消毒液,请计算需用含过氧乙酸40%的市售原液的质量是多少?所需稀释用水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需用含过氧乙酸40%的市售原液的质量是x 10kg04%x40% x = 01kg 所需稀释用水的质量为 10kg01kg99kg 答:需原液的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教学设计《溶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