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docx

    • 资源ID:13278388       资源大小:26.2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docx

    1、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涿鹿之战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关于蚩尤部落的归属,学术界多认为其为南方苗蛮集团(亦称九夷)的首领。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则认为其属于东夷集团。论据充分,今从之。 战争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本身也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发展阶段。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各个氏族部落之间就发生了基于

    2、护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实行血亲复仇目的的武装冲突。由于这类冲突尚不是以掠夺生产资料和从事阶级奴役为宗旨,所以它们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战争,而仅仅是战争的萌芽。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还是将其通称为战争。传说中的神农伐斧燧、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战,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就是这类战争的历史遗痕。其中尤以涿鹿之战为其最具典型意义者。原始社会中晚期,在当时广袤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

    3、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

    4、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

    5、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这场战争的大致经过情况是由神话传说所透露的,因此更具体的细节已无从考索了。但是神话毕竟是历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实的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涿鹿之战堪称为我

    6、国古代战争的滥觞。涿鹿之战中,黄帝族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在于其战争指导比蚩尤族要来得高明。具体而言,即其已开始注意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作好战争准备,史称轩辕氏乃修德振兵,就是证明。在战争过程中,黄帝族还善于争取同盟者,并能注意选择和准备战场,巧妙利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天候条件,果断及时进行反击,从而一举击败强劲的对手,建立自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相反,蚩尤族方面尽管兵力雄厚,兵器装备优于对手,但由于一味迷信武力,连年对外扩张,好战必亡,已预先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作战指导上,又缺乏对天候条件的应变能力,缺乏对黄帝族的大规模反击的抵御准备,因而最终遭致败绩,丧失了控制中原地区的历史性机遇。 涿鹿之战的

    7、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鸣条之战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合符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在这场革故鼎新的变革中

    8、,鸣条之战是其关键的一着。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强盛起来,由夏的属国演变为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商汤即位并迁徙部族统治中心到亳地(今河南商丘)后,即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大计。当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这表明夏的统治风雨飘摇,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商汤的灭夏战略方针,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他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元的有力辅佐下,巧

    9、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具体地说,他实施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第一,创造性开展用间活动。为了彻底察明夏桀的内部情况,商汤大胆派遣伊尹数次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做到知彼知己,然后有针对性实施自己的战略方针。 第二,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翦除夏桀羽翼,完成对其战略包围。当时夏王朝总体力量仍然大于商部族。在这种情况下,商汤不马上正面进攻夏王朝,而采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的正确方针,为最后决战创造条件。他把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这不仅翦除了夏桀的一个羽翼,也还大大提高了政治威望。继而

    10、他又集中兵力逐次灭亡了韦、顾,并攻灭夏桀最后一个支柱,即实力较强的昆吾。这样商汤就完成了对夏桀的战略包围,打通了最后灭桀的道路。 第三,正确选择和把握决战时机。在完成对夏桀的战略包围后,商汤对最后决战仍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几经试探和权衡方才作出决定。俗话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立国近400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临灭亡之时,但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当商汤停止向夏桀纳贡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视情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稳住夏桀,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商汤乃再行停止向夏桀的贡奉。这次,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了,九夷之师不起,有緍氏公开反

    11、抗。只有到此时,商汤方才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于是果断下令起兵。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战前他隆重举行了誓师活动,一一历举夏桀破坏生产,残酷盘剥压迫民众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战前誓师后,商汤简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队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汤发

    12、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微寿县南),不久病死在那里,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的统治王朝建立了起来。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我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牧野之战“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牧野之战,就

    13、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

    14、,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文王为牧野之战的展开、翦商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发起了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孤立商纣。文王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领土纠纷,还颁布有亡荒阅(搜索逃亡奴隶)的法令,保护奴隶主们的既得利益。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伐

    15、交斗争的重大胜利。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装出一副贪图亨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能够在暗中顺利地进行。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其第一个步骤,就是翦商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

    16、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一战而胜。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

    17、,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日 军 侵 华 大 事 记1931年6月26日:日本借口中村事件向国民党东北当局发出威胁,集结东北

    18、日军于 沈阳。8月7 日:日本政府任重光葵为驻华公使。9月14 日: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在南京呈递国书。9月18 日:夜十时二十分,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沟自行炸毁南满铁路,进攻 北 大营,制造武装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9月19 日 :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就柳条沟事件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正抗议。 日军占领沈阳、长春等地。10月:日军轰炸锦州。11月6 日 :日军猛攻嫩江桥,马占山率部抵抗。11月8 日 :土肥原策动天津事件,组织汉奸便衣队大肆骚扰,制造 混乱 局面。11月19日:日军占领龙江,马占山退克山。11月23日 :日寇开始进攻锦州。1932年1月2 日 :日军占领锦州。1月12 日 :东

    19、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全面展开,日军多门师团开始大讨伐。1月28 日 :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上海事变,中国十九路军奋起抵抗。2月:日军侵占哈尔滨。2月2 日 :日军在上海发起总攻,英、美、法、意、德五国公使照会中日两国,提议 划上海为国防共管中立区。3月12 日 :日本内阁通过满蒙处理方针纲要、满蒙新国家成立后对 外关 系处理纲要。3月23 日 :中日两国举行上海地区停战谈判。4月5 日 :中日淞沪停战协定签字。7月18 日 :日军侵犯热河。9月15 日 :日满签订日满协定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17日, 国民党政 府提出抗议。9月16 日 :日军驻抚顺守备队制造平顶山惨案,屠杀中国群众三千多人。1

    20、1月21 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反对国联报告书,谓中国不成为国 家,满洲本非中国所有。12月8 日 :中日两军于山海关发生冲突。1933年1月1 日 :日军进攻山海关。1 月26日 :日军以伪军为前驱,合骑、步、炮、空军进攻齐鲁。3月4日 :日军侵占热河、潮阳,又占承德。3月5 日 :日军占领长城各口。3月16日 :日军进攻秦皇岛。5月17日 :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黄郛抵北平,18日与何应钦商 定撤 退前线 各部队,日寇乘胜猛追,19日占密云,21日抵 香河,22日黄 郛与日军在北平谈判。5月31 日 :塘沽停战协定。10月9日 :日本指使内蒙德王在百灵庙自组自治政府,妄图实现 满 蒙 独立,以

    21、华制华的罪恶目的。1934年4月6日 :蒋介石、汪精卫、黄郛举行南昌会议,决定采取亲日政策。4月 17日 :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独占中国的四一 七声明。10月28日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所谓对华政策新方针,后明确为 对华三原则。11月7日 :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抵津策动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7月6日 :何梅协定。11月25日 :日本策动汉奸向国民党政府天津当局请愿,要求自 治。1936年11月 :进攻绥远。在上海、青岛地区制造暴行。1937年4月1日 :日军在上海演习,25日起分批在平、津及通县附近演习。6月25日 :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茂发表谈话,希望中国再认识日 本。7月7日 :夜

    22、,日军向宛平县城射击,史称芦 沟桥事变。7月28日 :日军猛攻北平南苑,30日北平、天津失陷。8月:日军侵犯南口、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邯郸铁路沿线地 区。8月13日 :上海八一三抗战。9月24日 :保定陷落。10月14日 :归绥陷落。10月16日 :包头陷落。11月8日 :太原陷落。11月12日 :上海陷落。11月24日 :日军两万余八路围攻晋察冀军区部队,12月22日被粉 碎, 敌伤 亡两千余。1937年911月 :平型关战役,日军进攻太原。12月13日 :日军侵占南京,南京大屠杀。12月24日 :济南陷落。1938年4月8日 :日军千余人九路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27日被粉碎。4月:台儿

    23、庄战役。5月19日 :徐州失陷。6月5日 :日军攻占开封。7月25日 :日军攻占九江。9月10日 :日军扫荡茅山地区。10月21日 :广州失陷。10月26日 :武汉失守。11月15日 :日军三千七百余对冀南区进行第一次全面扫荡,30日被粉碎。12月22日 :日本发表第三次近卫声明,提出调整中日之原则。1938年底:日军轰炸重庆。1939年:华北治安战。2月: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侵占海南岛。3月:集中使用炮兵、坦克、航空兵进攻南昌。5月:向武汉西北枣阳地区大扫荡。6月:侵占汕头。 7月25日:滇缅路通车。日本封锁珠江。9月:进犯长沙以北地区。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欧洲大战爆发。9月1

    24、7日至10月18日:湘北战役。11月15日 :日军陷钦州,向南宁进犯。桂南战斗起。11月24日 :南宁失守。1940年4月22日 :日军万余人开始扫荡皖南,历时十一日,新四军在反扫荡中 毙 敌九百余。5月1日6月14日:宜(昌)枣(阳)战役。 6月8日7月6日:八路军一二0师粉碎日军对晋西北扫荡。8月1日 :日本首相近卫提出建立在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共荣圈口 号。10月4日 :自是日起,新四军皖南部队经七日激战,克复泾县,粉碎日军万余人扫荡。11月30日 :日本承认南京汪伪政权。日汪签订日本国与中华民国间关于基本关系的条约及日满华共同宣言。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豫南鄂北会战

    25、。 3月30日 :日本在华北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5月7日2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大溃。7月7日 :日伪在华北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8月15日 :冈村宁茨以十万余人分十三路扫荡晋察冀北岳区,受挫。 10月中撤走。9月27日 :长沙陷落。10月4日 :郑州陷落。11月1日 :日伪在华北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的租界与权益,对平、津、青 岛、烟台、上海、九江、汉口、厦门、广州等地实施接管。1942年1 月4日 :日军再次占领长沙。5月1日 :日军五万人全面扫荡冀中区,历时两个多月。5月14日 :日军发动浙赣战役。7月1日 :浙赣

    26、线为日军扫通。1943年1月9日 :日、汪发表共同作战联合宣言,签订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 治法权之协定。1月10日 :日军攻占信阳,大别山战役结束。2月16日 :日军在雷州半岛登陆,月底,该岛及附近岛屿全部陷落。3月13日 :日本首相东条访问南京,15日,汪精卫就中日和平前途发 表谈话。8月16日12月15日:晋察冀北岳区军民粉碎日军的毁灭扫荡。 是年,八路军、新四军与敌作战三万零一百余次,毙、伤、俘敌伪军二十三万三千四百二十余人,克据点九百四 十五处。1944年4月18日 :日寇发起河南战役。6月19日 :日军占长沙。8月8日 :日军占衡阳。8月29日 :湘桂战役开始。9月27日 :日军犯福州

    27、。11月10日 :桂林失陷。11月11日 :柳州失陷。11月24日 :南宁失陷。1945年1月17日 :日军发动夺取赣南空军基地与粤汉路战役。1月28日 :曲江陷落,日军打通粤汉线。2月3日 :日军侵至南雄。3月21日 :日军发动豫南鄂北战役。4月11日 :湖北老河口陷敌。6月1日 :日军向粤北赣南进攻,国民党失河源、新丰等地。8月6日、9日:美国先后于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8月10日 :日本政府向美、英、苏、中发出乞降照会。8月14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 :日本政府代表于东京湾美船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9月9日 :南京举行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冈村宁茨代表日军 签署投降书。


    注意事项

    本文(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