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

    • 资源ID:13265219       资源大小:379.5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普通用卷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 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 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2.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D.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1:3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图中

    2、“”“”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可能为:2H2+O22H2O4.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22B. A,B,D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B. 转化、中氯元素的价态都发生变化C. 转化中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转化

    3、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O + HCl6.我国为航天大国,火箭发射成功率世界领先。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 正 确的是A. 甲的化学式为N2O4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乙中氮、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一密闭容器内有A、B、C、D共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A、B、C、D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10020xy反应后质量/g3214012646A. 该反应是一个化合

    4、反应B. 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5:9C. 如果不是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则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表中x的值为188.中国科学家以CO2和H2为原料,经催化转化为燃料的微观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4H9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H2O+COC. 反应的过程中氢原子的个数增多D. 反应和反应的催化剂的质量都在不断减少9.甲烷(CH4)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 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

    5、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上物质都是化合物B.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 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D. 以上物质中共有3种氧化物二、填空题11.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在深海的冷泉周围收集到可燃冰。可燃冰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工业上利用甲烷获得新能源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生成物的质量比是_。12.现有A,B,C,D,E五种物质,微观示意图见下表,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在一定条件下,1.7g A物质和2.4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 D物

    6、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中含有 _ _元素(用元素符号填空)。A物质与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另一种物质,其化学方程式是 _ _。13.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4.68.8000反应后质量(g)006.65.4a(1)表中a的值为_(2)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想使4.6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至少还需要_g氧气。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

    7、示意图见下表: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1)依据微观示意图判断,D物质是由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16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g。三、实验探究题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发展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某班级学生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图。A中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通过规范的操作、细致的观察,同学们发现仅有两个实验的托盘天平在反应后仍然是平衡的,它们是_(填字母序号);而另一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

    8、反应能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测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小华将物质R在空气中点燃,经测定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则其验证产物当中有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由此,小华可以得出R的元素组成为_。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小明认为该方法还不能准确得出R的元素组成,将实验方法改进后还能得到更加准确的信息。下表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定所得到的相关数据。物质R O2CO2H2O 反应前的质量/g 80 100 0 0

    9、反应后的质量/g 16 4 88 72 则参加反应的R与O2的质量比为_;经分析可得R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四、解答题16.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由下图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_。(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H2O。若用“O”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经配平)如下:画出X的微观示意图_(用黑色

    10、墨水笔作答)。(3)结构决定性质。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为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填数字序号)。H-O-H H-O-O-H (4)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我们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在你目前的知识储备范围内,关于NaHSO4的性质,你的推测是:_(只写一条)。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1)A的操作的错误之处有_、_。 (2)某同学用B图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试管内为稀硫酸,烧杯内有锌粒)。反应前称得总质量为m1,将足量稀硫酸全部倒入烧杯,充分反应后,称得总质量为m2。 此时的指针偏 _(填左、右或中间)。

    11、m1m2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理论上 m1和m2的差值是_ g。18.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_(选填“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选填“分子”或“原子”)。(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写化学式)。(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12、。【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A正确;B.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B正确;C.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4+16=32,故C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错误。故选D。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观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

    13、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C2H4+4H2O;A.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A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故B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乙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2:6=1:3,故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学反应进行解答。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种类的变化;同时结合

    14、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B.不同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可知该反应的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可能为:2H2+O22H2O,故D正确。故选D。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根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其化学式并书写出相关的方程式进行解答。【解答】由图示中相关的物质的结构判断

    15、可知A为氨气(NH3)、B为二氧化碳(CO2)、C为尿素CO(NH2)2、D为水(H2O),其相关的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A.反应中A、B物质的质量比为2(14+13):(12+162)=17:22,故A正确;B.A为氨气(NH3)、B为二氧化碳(CO2)、D为水(H2O),其中氨气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两种化合物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A。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6、可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分子的结构可区别分子的不同,利用微观的化学变化的实质可得到一些相关结论。【解答】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正确;B.转化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故正确;C.转化2HClOHCl+O2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故错误;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故正确。故选C。6.【答案】B【解析】略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方程式的分析判断。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

    17、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熟记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解答】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所以B为生成物,而反应前后A物质的质量减少了,所以A为反应物,结合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反应物为A和D,而生成物为B和C,其中A为NH3,B为NO,C为H2O,D为O2,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A、由上面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该反

    18、应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由上面分析可知,B和C的质量比为:(430):(618)=120:108=10:9,故B错误;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根据上述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中生成B的质量为:140g-20g=120g,设生成C即水的质量为m,4NH3+5O24NO+6H2O120108120g m m=108g即126-x=108,所以x=18故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用分子结构模型来表示化学反应,解题时先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解答】

    19、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物质的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H2O+CO,选项说法正确;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所以反应的过程中氢原子的个数不变,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反应和反应的催化剂的质量都不变,选项说法错误。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作答。

    20、【解答】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A.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 5个原子,故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甲烷分子和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正确。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其差别、用微观符号表征的方法解释以及氧化反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单质、化合物及其差别、用微观符号表征的方法解释以及氧化反应。【解答】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

    21、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丙、丁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甲、丙、丁属于化合物;乙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乙属于单质分子,A错误;B.反应物乙是氧气,该反应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共有SO2和H2O两种氧化物,D错误。故选B。11.【答案】(1);(2) ;14:3【解析】【分析】本题要求书写天然气燃烧方程式,并理解甲烷转化为氢气的微观过程,掌握相关

    22、知识即可正确解答。【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CH4和H2O分子个数比为1:1,而每个CH4分子和一个H2O分子反应生成三个氢分子,氢原了个数相等,生成物相差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还生成CO,在横线上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为;该反应是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三个氢气分子。生成物的质量比就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三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28:6=14:3。12.【答案】(1)N;(2)【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观示意图的相关知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另一种物质的质量=1.7g+2.4g-2.7g=1.4g;由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A的化学式为NH3,那么1.7gNH3中含N的质量为:,含有H的质量为:1.7g-1.4g=0.3g;B为O2,质量为2.4g;D为H2O,2.7gH2O中含有H的质量为:,含有O的质量为:2.7g-0.3g=2.4g,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另一物质只含有1.4gN元素;A物质与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和另一种物质,由题可知另一种物质中只含有氮元素,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2;则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

    24、化学方程式为:。13.【答案】(1)1.4(2) 4C2H5OH +11O22CO + 12H2O +6CO2(3)0.8【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均不改变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则a的值=4.6g+8.8g-6.6g-5.4g=1.4g;(2)由图表可知,乙醇和氧气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质量增多,是生成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的系数比为:=4:11:6:12:2,所以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25、程式为 4C2H5OH +11O22CO + 12H2O +6CO2;(3)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5OH+3O22CO2+3H2O设4.6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氧气质量为x,C2H6O+3O22CO2+3H2O46 964.6g xx=9.6g9.6g -8.8g=0.8g,所以,至少还需要0.8g氧气。14.【答案】(1)分子(2);1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由表格中的图象,分析D物质的构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与计算。【解答】(1)由表格中的图象

    26、,可知D物质是水,是由分子构成的;(2)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根据图象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硫和水,化学方程式是:。设生成D(H2O)的质量为x 32 36 16g xx=18g。15.【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热;AC;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2)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1:1(3)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扣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2:3;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4:1【解析】【分析】(1)根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3)根据测定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1)A中

    27、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故填:产生大量白烟,放热;A是密闭容器,C中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气体参加反应,托盘天平在反应后仍然是平衡的;而B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故填:AC;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2)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一氧化氮分子剩余,则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填: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1:1。(3)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产物当中有二氧化碳的方法为: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扣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在空气中点燃,经测定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说明R中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填: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扣在火焰上方,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由图中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R与O2的质量比为(80-16)g:(100-4)g=64:96=2:3;88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72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R中氧元素的质量=(80g-16g)-24g-8g=32g;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故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普通用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