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态 单元测试4.docx

    • 资源ID:13234259       资源大小:387.79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态 单元测试4.docx

    1、苏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态 单元测试4生态系统的稳态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若鹰迁入则食物链变为植物蝉螳螂黄雀鹰,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的数量,但会降低其天敌螳螂的数量,A错误;该生态系统中

    2、细菌产生的能量会散失到环境中,不会流向生产者,B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错误。【考点定位】食物链及其能量流动【名师点睛】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会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简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

    3、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简记为:“食物网,食物链,生物数量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最先看。”2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腐生细菌和真菌占据了多个营养级B. 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

    4、100KJ,则蛇至少能获得1KJ能量C. 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 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答案】C【解析】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捕食食物链中的任一营养级,A项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KJ,则蛇至少获得0.1KJ能量,B项错误;图中仅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D项错误。3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

    5、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答案】A【解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选A。【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注意:(1)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2)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两种结构层次中既包含生命成分(生物群落)又包含非生命成分(无机环境)。4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B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

    6、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减少C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能量散失越多,储能越少,生物个体数量也越少。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一般情况下,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5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同化1

    7、kJ的能量,丙需同化多少能量( )A550kJ B500kJ C400kJ D100kJ【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同化1kJ的能量,05kJ来自于戌,05kJ来自于己,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丙需同化能量0510%10%+0510%10%10%=550kJ。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6下图为生物学中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若M表示类囊体膜,代表光能,则分别代表ATP和NADP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B若M表示巨噬细胞,表示抗原,则分别代表B细胞和T细胞C若M表示一级消费者,代表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量,则分别代表呼吸量和次级生产量D若M表示体温

    8、调节中枢,代表寒冷刺激,则可代表骨骼肌战栗和皮肤血管收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若M表示类囊体膜,代表光能,整个过程表示光反应中能量变化,所以分别代表ATP和NADP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A正确。若表示抗原,M表示巨噬细胞,则抗原经处理后会呈递给T细胞,不会直接呈递给B细胞,所以B错误。若M表示一级消费者,代表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量,则分别代表呼吸量和次级生产量,C正确。若M表示体温调节中枢,代表寒冷刺激,则为了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所以可代表骨骼肌战栗和皮肤血管收缩,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免疫调节、体温调节和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

    9、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7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 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D. 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答案】C【解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四种动物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它们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B正确;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C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约为流入螳螂能量

    10、的25100倍,即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D正确。8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循环流动,与能量流动不同,物质循环不会逐级递减。9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皮肤胃黏膜神经元变形虫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病毒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一片森林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A BC D

    11、【答案】B【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皮肤属于器官层次;胃黏膜属于组织层次;神经元属于细胞层次;变形虫属于个体层次;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和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是种群;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类是总称,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一片森林是生态系统;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群落;综上分析,选B。【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注意:(1)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2)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12、两种结构层次中既包含生命成分(生物群落)又包含非生命成分(无机环境)。10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是()【答案】D【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被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再从生产者通过捕食关系流向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又会被分解者利用,碳就流入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这样碳又回到无机环境【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11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

    13、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答案】D【解析】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属

    14、于抵抗力稳定性;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考点: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日葵向光性并不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B演替就是原有群落的恢复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狼从兔子获得的能量是10%20%,兔子的同化量包括兔子的遗体和兔子的粪便D生态农业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使能量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答案】A【解析】向日葵向光性是受到体内生长激素的控制,并不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故A正确。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故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个体,并

    15、且兔子的粪便也不属于同化的能量,故C错误。生态农业不会提高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只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故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群落和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群落演替有关的2个误区(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16、13在一块玉米地里,螟虫吃玉米,青蛙食螟虫,蛇捕食青蛙,那么该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A螟虫青蛙蛇 D蛇青蛙螟虫玉米C蛇青蛙螟虫 D玉米螟虫青蛙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该玉米地中的食物链为玉米螟虫青蛙蛇,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1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

    17、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答案】C【解析】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A项正确;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属于反馈调节,这种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无机环境,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如森林中,狼可以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根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

    18、捕,从而维持狼和兔的数量的相对稳定,D项正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5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和B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B为C02形式,为有机物形式C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所以生产者和B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A正确;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这些过程的碳元素为CO2形式;表示捕食关系,表示生产者的碳元素以残枝败叶形式流向

    19、分解者,表示消费者的碳元素以遗体粪便流向分解者,碳元素都是为有机物形式,B错误;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为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的总量,由于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形式散失,所以之和小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C错误;经流向B的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形式散失,少量的碳元素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错误。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答案】C【解析】信息传递可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异种生物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20、之间,A错误;“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B错误;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正确;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和生物个体,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名师点睛】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和行为信息(动物的异常表现和行为)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B.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信息传递既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 生态系统中信息都是由生物发出并且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D. 生态系统中

    21、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无法适应环境,A正确;信息传递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用性外激素防治昆虫,B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非生物,C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18如图中甲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字母代表各成分之间交换的有机物或

    22、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以与丙进行a、b气体交换B丁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C乙代表初级消费者,e/c代表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d和a表示的含义可以相同,均为氧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C错误;食物链的组成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含分解者,B错误;光照较强时,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到环境中,也可以为其他生物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气,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

    23、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示结构中所有成分可以组成生态系统B. 图中可能组成三条食物链C. “鸟”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为树虫鸟,B错误;鸟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错误;蚯蚓属于分解者,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0下面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表示内容:碳元素的流向 甲:

    24、消费者 乙:大气中的CO2 丙:生产者B表示内容: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甲:血浆 乙:淋巴 丙:组织液C表示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甲:生产者 乙:消费者 丙:分解者D表示内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甲:下丘脑 乙:甲状腺 丙:垂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如果表示碳元素的流向,甲是消费者,乙应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丙是生产者,故A正确。如果表示内环境成分的关系,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故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无法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故C错误。如果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

    25、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二、综合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21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积累_和_而获得。(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决定的,而后天学习行为是在_的基础上形成的。(5)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答案】(1)学习;(2)不能;(3)生活经验,学习;(4)遗传物质,遗传因素;(5)能够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解析

    26、】试题分析:(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后天通过经验和“学习”逐步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学习能力差,因此不能完成这种行为。(3)幼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5)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22根据所学的人体生命活动

    27、的调节及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研究者发现: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_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上以_形式传递。当兴奋传至_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_。此时人们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吹低温空调和喝大量冷饮,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激素X增加;大量饮水,激素Y分泌减少

    28、。激素X和激素Y的分泌均受下丘脑的调节,下图是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激素Y的分泌与下丘脑_(填A或B)处细胞有关,激素X的分泌与下丘脑_(填A或B)处细胞有关。下图1 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填字母)。图1中B表示_。田鼠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属于图1中的_(填字母)。(2)图2中猫头鹰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植物_kg。(3)碳元素在各营养级中主要以_形式存在。【答案】(1)香草酸受体 神经递质 大脑皮层(2)散热 A B(1)A 植物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 C(2)25(3)有机物【解析】试题分析:(1)吃辣

    29、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当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喝热饮会加重疼痛。(2)出汗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在低温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增多,即激素X是甲状腺激素,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即激素Y是抗利尿激素激素X(甲状腺激素)分泌与下丘脑B处细胞有关,激素Y(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A处细胞有关。(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是A,总光合作用分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和净光合作用C两部分。田鼠粪便中所含的能量为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属于C的能量

    30、。(2)食物链越短,猫头鹰获得的能量越大,消耗的植物越少,因此可以用最短食物链:植物田鼠猫头鹰来计算,消耗的植物,至少需要消耗应按20%计算。因此,食物网中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120%20%=25kg。(3)碳元素在各营养级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名师点睛】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已知低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态 单元测试4.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