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音乐上册.docx

    • 资源ID:13232237       资源大小:26.5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音乐上册.docx

    1、五年级音乐上册 五年级音乐(上册) 范文范例参考课 题 1、朝 夕 (1)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学习目标 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 难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 导入新课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合作学习(2)歌曲可以分为

    2、几个部分? 2.学生自学第一乐段 16 小节曲调。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4.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一、展示汇报,教师评价1、按分组,各组轮流演唱歌曲。 当一组学生表演时,其他学生拍手烘托气氛。 另外,要引导学生对表演者作出适当的评价。 交流展示2、每组选出两名学生,到表演区进行表演。 3、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课堂小结,交流感受。 1、学生谈感受。 2、师总结。 3、全班聆听音乐并伴音乐演唱。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课 题 1、朝 夕 (2)课型欣赏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学习目标 欣赏朝夕感受乐曲的旋律美。 重点 难点认识乐曲的拍号,能正确区

    3、分、辨认不同的乐曲的拍号。 导入新课聆听渔舟唱晚 1.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2.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合作学习听辨活动:4/4 拍还是 6/8 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交流展示1.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 问:晚风的拍号是 6/8 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 6/8 拍的指挥图式 设问:

    4、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课题 课时2、足迹 (1) 一课时课型 备课教师新授 张莉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 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 学习目标 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 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 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重点 难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聆听嘎达梅林。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二小放牛的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导入新课2.欣赏全歌。 设问:歌

    5、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一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 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 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 合作学习 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 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 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

    6、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交流展示1.齐声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2.谈谈自己对这首歌曲的认识。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3. 分配角色,表演二小的故事。 课 题 2、足迹 (2)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学习目标2. 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重点 难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

    7、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 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 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为了加强其记导入新课 忆,可分为二部学习。 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 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学习和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

    8、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 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 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合作学习 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 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 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交流展示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

    9、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课 题 3、农家乐 (1)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 会关系上的体现。 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学习目标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重点 难点感受乐曲所渲染的气氛。 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中国的锣鼓经世 界闻名,非常有中 2.?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

    10、样的情 绪?3. ?导入新课 4.(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 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 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学习和表演丰收的节日1.这是一首充满快乐和喜悦的歌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合作学习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

    11、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丰收时的景象?交流展示1.围绕着“农家乐”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 情绪就应给予鼓励。 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 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课题 课时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3、农家乐 (2)课型

    12、一课时备课教师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2.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歌曲演唱 、二声部的演唱。 新授 张莉导入新课1.聆听范唱。 感受音调的风格及人们欢乐的 2.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3.完整的表演。 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打 猪草,表现人们的农家乐。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 2 小节。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 2 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 再接唱并逐步

    13、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 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合作学习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 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同样先慢速度学唱)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6.7.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

    14、 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1.交流展示(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2. 3. 4.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课 题 4、可爱的家 (1)课时一课时课型 备课教师新授 张莉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 学习目标 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2.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重点 难点欣赏中感受乐曲的美,在

    15、演唱中体会歌曲的展现的情景。 聆听回家 : 1.导入新课2.? ?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 标题是一致的4.小结:家是可爱的。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合作学习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 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 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WORD 格式整理交流展示范文范例参考1

    16、.分小组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2.请学生表演自己根据外婆的澎湖湾。 歌曲创编的舞蹈动作。 3.谈谈自己对外婆的澎湖湾。 歌曲的认识。 课 题 4、可爱的家 (2)课时一课时课型 备课教师新授 张莉学习目标 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重点 难点欣赏中感受乐曲的美,在演唱中体会歌曲的展现的情景。 聆听可爱的家: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 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新课3.?4.?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表演牧场上的家 1.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

    17、)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合作学习(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 8 小节,及第三乐句的 8 小节,要求学生划3/4(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 8 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 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 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 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 要稍强。 拓展练习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1.非常熟练唱好前 8 小节曲调 2.掌握 4/4 拍或 6/8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课题5、 故乡(1)课型新授课时 学习目

    18、标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通过聆听表演、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重点 难点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导入新课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 .把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2.初听歌曲。 3.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4.复听歌曲。 5.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聆听思乡曲。 1.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2.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学习故乡的小路。 1.初听歌曲:(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2.3.学唱前 8(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4.在前 8

    19、 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 分声部各学合作学习 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 8 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 8 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5.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6.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 要以对故乡“弯弯小 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 歌声之中去表现。 7.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 4/4 与 3/4 的交换。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交流展示(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 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

    20、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课题5、 故乡(2)课型新授课时 学习目标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通过聆听表演、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重点 难点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导入新课聆听小村之恋。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 2.展示歌曲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合作学习学习乡间的小路。 1.?(台湾校园歌曲) ?(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允许同学轻声随录4. 5.小结:走

    21、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6.反复练唱。 变拍子。 1. 2.拓展练习 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除第 1 小节是不完全小节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 与“#4”的手势。 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 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课 题 6、快乐的少年(1)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快乐的少年。 由于不同的地域、学习目标 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重点 难点1.在

    22、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 2 小节的创 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2.发声练习导入新课聆听嬉游曲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 2.展示歌曲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学唱 1.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 请听 2.?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 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3. (1)歌曲的前 4 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 4 小节至关重要。 可跟琴模 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 4 (2)从第 5 小节到第 12 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 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合作学习(3)二

    23、声部 10 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 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 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 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 “#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 里 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交流展示1.分小组演唱叮铃铃。 2.请学生表演自己根据叮铃铃歌曲创编的舞蹈动作。 3.谈谈自己对叮铃铃歌曲的认识。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课 题 6、快乐的少年(2)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本课

    24、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快乐的少年。 由于不同的地域、学习目标 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重点 难点.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导入新课聆听缆车1. 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 2.展示歌曲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2.学唱 1.教师谈话导入:20 世纪 90 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 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本歌就是在这样背合作学习2.

    25、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 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 ”节奏为歌曲伴奏,使 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拓展练习学吹竖笛 (1)空笛练习“5”、“6”、“7”三个音的指法。 (2)空笛练习“5”、“6”、“7”三个音的吐奏。 (3)随钢琴走音阶。 课题7、冬雪(1)WORD 格式整理课型新授范文范例参考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学习目标歌曲二声部的学习及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 是唱好衬词“啦啦啦”。 容易

    26、能唱好的。 重点 难点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寻找、体验、获得冬雪的乐趣。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 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 3.初听全曲。 导入新课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

    27、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合作学习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生物科普知识冬眠)(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知识的拓宽与延伸)8.带着生态平衡、

    28、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交流展示1.分小组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请学生表演自己根据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歌曲创编的舞蹈动作。 3.谈谈自己对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歌曲的认识。 WORD 格式整理课题7、冬雪(2)范文范例参考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备课教师张莉学习目标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 本课可 以让学生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重点 难点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迎来春色换人间2.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音乐风格?导入新课为什么?

    29、3.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 奏或哼)。 4.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5.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学唱堆雪人。 1.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 小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 3合作学习 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每一句的第 1 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

    30、句的第 2 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 3 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了。 7.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1、单拍子分析复习题中 2/4、3/4 拍子强弱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每小节只有二拍或三拍等规律,教师板书单拍子的定义及特点。 另外常见的单拍子还有2/2,2/8,3/8 等。 2、复拍子板书一条 6/8 拍的节奏并和复习题中 4/4 拍的节奏一起分析强弱交流展示 规律和特点,得出:每小

    31、节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类型的单拍子,特点:每小节有强拍和次强拍并有规律的出现。 教师板书复拍子的定义及特点。 另外常见的复拍子还有 4/2,6/4,9/8 等。 3、混合拍子讲述混合拍子的定义及特点并列举 5/4(2/4+3/4, 3/4+2/4)的节奏,让学生写出强弱规律。 另外常见的混合拍子还有 7/8,11/8 等。 WORD 格式整理范文范例参考郊外去欣赏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背景。 能够感知、理解音乐言语的特征。 2通过聆听乐曲主题旋律、猜曲名、画一画音乐的画面等活动,感知音乐作品 中的音乐形象并区分出乐曲的各个乐段。 3情感目标:听钢琴曲郊外去、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趣幻想的色彩、 拟人化的音形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音乐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