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濮阳市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

    • 资源ID:13194922       资源大小:729.79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濮阳市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

    1、濮阳市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濮阳市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细胞在有无氧气条件下都能产生CO2B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C酵母菌细胞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物相同D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2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过程都产生H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中,检测酒精成分的试剂是A澄清的石灰水 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D醋酸洋红溶液4如图

    2、是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一阶段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c过程完全在线粒体内完成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与5如下图表示pH、温度与反应物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pH为8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6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

    3、下图中的曲线。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曲线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B曲线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7下列操作不会导致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蛋白酶溶液中加入强碱B消化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蛋白酶经高温加热再冷却D蛋白酶溶液中加入蛋清溶液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在光下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小鼠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B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同一棵植物上不同的叶子分别遮光和曝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C恩格尔曼以水绵和好氧菌为材料,巧妙地利用光照和黑暗处理,证明叶绿

    4、体在光下产生氧气D鲁宾和卡门向植物提供H2O并检测产物O2是否含有18O,探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分解9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物质的种类、酶的活性B物质甲为酶的激活剂,物质乙和丙为酶的抑制剂C甲、乙、丙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D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10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A甲植物和乙

    5、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相等B温度为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体内都有有机物积累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条件是CO2浓度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甲植物11如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具有选择透过性B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2上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3中D叶绿体具有双层膜12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13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叶片呈绿色是由于上含有大量色素B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

    6、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上完成的C中CO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D、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14下列操作不会导致淀粉酶失活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B将酶溶液的pH维持在2C在04 下保存酶制剂 D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151分子ADP中包括( )A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B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C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2个磷酸基团D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2个磷酸基团16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0)D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17

    7、某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窑中,贮藏时间可以达到45 个月之久;某地利用大窑套小窑的办法,可使黄瓜贮存期达到3个月。以上方法在生物学上称为“自体保藏法”。下列关于“自体保藏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呼吸释放的CO2抑制自身的呼吸作用C在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控温在15 ,贮藏时间会更长18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 A 物质和 B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A1:2 B2:1 C8:9 D9:819如图不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 )A细胞质壁分离速率与时

    8、间的关系B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C发生渗透失水的细胞质量与时间的关系D氧气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20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叶绿素吸收光能 BCO2的固定CC3的还原 DATP的形成21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其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22下列对细胞的有氧呼吸场所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 D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3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

    9、非绿色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2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的是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2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 DN

    10、ADPH/NADP+比值下降二、多选题26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丁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C在开花季节采下水稻的新鲜叶片做实验,其结果与图中结果相似D研磨时未加CaCO3,滤纸条上四种色素可能都不出现27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说明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加,酶已经耗尽C若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B点会升高D若将温度提高10进行实验,B点将升高2

    11、8生物膜上常存在某些物质或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结构相近,有利于蛋白质分子的转运B叶绿体内膜上附着ATP合成酶,有利于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C细胞膜上存在受体,有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进一步分解丙酮酸29根据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A专一性 B高效性C催化特性 D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30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生物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测油脂时,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先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B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提取色

    12、素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是实验的最佳材料D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标志物是液泡31为了探究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实验 B实验C实验 D实验三、非选择题32下图甲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表示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相关过程;图乙、图丙表示外界相

    13、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选填线粒体或叶绿体),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选填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或叶绿体基质)。(2)如果在图乙的B点突然停止光照,在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_(选填升高或降低)。(3)图丙中,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在40时,植物体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生长现象;而在5时的状态,可用图乙中的_点表示。(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度为图乙中_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控制在图丙中_时最佳。33图甲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14、。图乙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D表示_。(2)据图乙分析,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图中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3)图乙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4)某小组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右侧截取部分

    15、总光合作用速率是_。(5)某实验小组欲测定该植物叶片在某一温度下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如下:将植物体上的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相应的温度、10%遮光条件下,测定叶片CO2的释放量。该实验思路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给予改正:_。34如图所示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在a点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 _ (填图中字母)。(2)图甲中A植物在c点之前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 ,c点之

    16、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 若图甲中A植物为阳生植物,则B植物为 _ 。(3)图乙中d点与e点相比,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_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_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4)图丙中q表示的物质是 _ ;在图丙的M中发生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是 _ 。 (5)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用文字表述) _ 。 (6)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蘑菇细胞代谢使大棚内 _ 升高,蔬菜光合作用增强 。35如图1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2所示为某大棚种植的蔬菜在一定的条件下

    17、,植物个体O2净产量(植物个体光合作用O2的总产量减去植物个体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H2O的光解产生的气体D是_,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CO2固定后形成的三碳化合物接受B_释放的能量,并被A_还原成(CH2O)。(2)图2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绿叶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_(填“增加”或“减少”)。(4)图2中c点以后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可能有_(回答2个)。若控制该大棚的光照强度长期处于B点条件下,蔬菜能否正常生

    18、长_(填“能”或“否”),理由是_。36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3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表所示,请回答:试管操作1号2号3号4号5号H2O2溶液(mL)22222鲜肝研磨液(滴)22HCl溶液NaOH溶液蒸馏水2保持温度()37370(1)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3号试管口,1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_,2号试管出现的现象是_ (填“复燃”或“不复燃”)。(2)_号和_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4、5号试管:4号试管内应加入2滴鲜肝研磨液和1 mLHCl溶液,5号试

    19、管内应加入2滴鲜肝研磨液和_,4、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_。(4)1号试管的作用是_。(5)2号试管将温度控制在37的原因,是因为该温度为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的_37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上。需先用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

    20、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18:00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1、第二阶段都可以产生CO2,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正确;B、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B正确;C、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而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其中有氧呼吸组与无氧呼吸组都是实验组,互为对照组,D正确。故选C。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是CO2固定,X是三碳化合物,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Y是丙酮酸,A正确;B、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均产生H,B正确;C、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C3还原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D、图中过程均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D正确。

    22、故选C。3C解析:C【解析】澄清的石灰水是检测二氧化碳的,A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检测二氧化碳的,会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会使酒精变成灰绿色,C正确。醋酸洋红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D错误。4C解析: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根据分析回答。【详解】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正确;B、过程b表示C3被还原成有机物的过程,表明b是C3的还原,B正确;C、物质A是葡萄糖,将葡萄糖

    23、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故D正确;故选C。5C解析:C【解析】【分析】从图中曲线可知,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反应底物剩余量逐渐减少,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详解】A、虽然图中能够看出当PH为8时,酶的活性最高,但PH在7到9之间没有反应出来,故不能说明该酶的最适PH为8,A错误;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反应底物剩余量逐渐减少,酶的活性逐渐增强,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始终在M值,C正确

    24、;D、在M值之前,随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一直在升高,在M值之后,酶的活性随pH值从6升高到8在下降,选项中没有标明是哪个阶段的温度值,D 错误。故选C。6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A正确;曲线中的数据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对于B选项而言是将该酶在35保存,然后在80下测定该酶活性,B错误;曲线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开始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C正确;曲线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开始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D正确。考点: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

    25、,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7D解析:D【解析】【分析】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胃蛋白酶适宜的PH值为酸性,因此胃蛋白酶溶液中加入强碱会导致胃蛋白酶活性改变,A错误;B、消化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消化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导致消化酶分解,因此酶活性发生变化,B错误;C、高温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活性丧失,C错误;D、蛋白酶溶液中加入蛋清溶液,会导致蛋清被水解,但蛋白酶的活性不会改

    26、变,D正确。故选D。【点睛】8C解析: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下

    27、才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A错误;B、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在实验开始时首先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然后用同一植物的同一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最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B错误;C、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正确;D、鲁宾和卡门向植物提供H218O或C18O2,并检测产物O2放射性,探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源于水,D错误。故选C。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酶活

    28、性的影响,其自变量为物质种类、因变量为酶活性,A正确;B、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甲物质导致酶活性增强,所以甲物质为激活剂,而乙和丙物质导致酶活性减弱,所以物质乙和丙为抑制剂,B正确;C、不管是激活剂还是抑制剂,只有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才可能改变其活性的大小,C正确;D、为了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应该是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酶活性,D错误。故选D【点睛】10B解析:B【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曲线图研究了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中看出,植物乙适宜生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详解】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净光合作用相等,即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A错误;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都大于0,都有有机物积累,B正确;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温度,C错误;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乙植物,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


    注意事项

    本文(濮阳市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