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初高学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docx

    • 资源ID:13188278       资源大小:313.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初高学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docx

    1、小初高学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C.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D.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变化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

    2、),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则材料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故选C。2. 国家七部委曾联合掀起一场整治网络低俗之风的专项整治活动。这表明信息技术( )。A. 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B. 增强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C. 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D. 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一定危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

    3、深刻变化上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力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如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但网络的不健康现象,如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缺乏自护意识上当受骗等,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一定伤害题文中所说的2009年1月,国家七部委联合掀起一场整治网络低价之风的专项整治活动,就是针对网络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一定伤害来说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3.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

    4、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 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变革,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思想文化上“万马齐喑”。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的春秋战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可知,CD说法正确,不

    5、符合题意。故选B。4. 下列世界文化名人和其成就配搭错误的是:( )A.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 毕加索战争与和平C. 徐悲鸿愚公移山 D. 达尔文物种起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知识的掌握。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做题时要注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世界最著名戏剧大师,哈姆雷特是其作品,选项A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用油画愚公移山来表达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选项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物种起源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选项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6、;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毕加索的作品是和平鸽。选项B错误,故选B。5. 从2013年起,浙江省实施“异地高考”政策。这一政策实施说明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有正义的制度来保障 教育在我国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解。“异地高考”政策,指的是具备一定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可就地参加高考。这是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由此可见,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项说法错误。项说法

    7、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6. 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此题必须明确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分析选项中涉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只有D项符合题意。因为A项发生在1964年;B项发生在1973年;C项发生于1970年,时间不符,故排除ABC三项。故选D。7. 下图中的社会现象(左图:诚聘;右图:人力资源市场)说明 ( ) A. 养老保险试点 B. 信息技术发展 C. 医疗制度改革 D. 就业制度变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

    8、联系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些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扩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因此图中的社会现象说明就业制度的变迁。所以ABC不正确,故选D。8. 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将哪项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A. 航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自动化技术 D. 海洋高技术【答案】D【解析】题目给出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设问考查在1996年又将哪项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19

    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的信,建议发展高科技,经邓小平批示和一百多个专家近半年的反复论证后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故选:D。本题考查了“863”计划涉及的领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863”计划涉及的领域。9. 下图是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方面工作? A. 经济建设 B. 文学艺术 C. 国防科技

    10、D. 民族宗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艺术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和理解能力。据图片所给提示信息可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由此可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为了繁荣文艺和科学事业,1956年,党提出的方针是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兼容并包”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广育人才,讲求时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在文艺方面的相关史实。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

    11、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双百方针”的内容,故选C。11. 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A. 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 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中国人

    12、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表面上是人们看时间的变化,其实质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掌握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12.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那一年这应是在( )A. 1977年 B. 1978年 C. 1979年 D. 1986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的相关知识点。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这是他恢复工作后主

    13、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当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因此1977年底,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得到恢复。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故选A。13. 中国体育健儿实现奥运会上零的突破是在( )A. 莫斯科 B. 洛杉矶 C. 悉尼 D. 台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体育事业。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实现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由此可以看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4.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

    14、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下列成就的取得与此无关的是。( )A. 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B.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C.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D. 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成就的准确识记。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艺术作品,如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而黄河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故A与题目无关,故选A。15. 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是

    15、:A. 红岩 B. 青春之歌 C. 茶馆 D. 狂人日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旧中国著名的文艺作品的识记。依据所学可知,A.红岩、B.青春之歌、C.茶馆三部作品均是解放后的文艺著作,而狂人日记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创作的,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据此可知,ABC不符题意,故选D。二、读图说史题16. 图一 图二图三(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2)请你列举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发明创造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例子。(3)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现代化建设什么样的启示?(4)请写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一项。【答案】(1)图一:蒸汽时代;图二:电气时代;图三:信息时代。 (2)汽

    16、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话: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电灯:改变了人们的照明方式。(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4)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探月成功等。【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认真读图可知,图一是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图二是早期汽车;图三是卫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生产,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力的革命性飞跃,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器时代”。卫星是航天技术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

    17、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为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 (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发明创造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汽车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1876年,电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3)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

    18、技成就有:2008年,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2014年,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等。17.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收集了一组图片,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1年的奋斗历程。 图一开天辟地新气象 图二当家作主站起来 图三解放思想定新政 图四十二五规划重民生根据图片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图二对中国的革命有何意义?(2)图三中的“新政”指什么?“新政”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试列举在“新政”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和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各一例?(3)党的“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体现了党的什么执政理念?并举一例说明党在民生方面作出

    19、的成绩。【答案】(1)图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图二:新中国的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政”是指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就:经济上,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或加入WTO等;科技上:载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教育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交上:香港、澳门回归或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3)执政理念: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皆可;举例: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取消农业税等。【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依据图片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中共一大的召开

    20、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依据图片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开国大典的图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大家做主站起来了。 (2)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相关知识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经济上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中国了加入WTO等;科技上载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教育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交上香港、澳门回归,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3)本题考查的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和党在民生方面成绩的

    21、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党的“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党为了改善民生,做出了许多成就,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取消农业税等。三、材料解析题18.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的典型代表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有关历史人物的几则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共始终”(1)上述言论出自同一人物之口,他是谁?为了兑现自己的誓言他都做了哪些努力?(3分)材料二: 图1 图2(

    22、2)从上面图片中任选一副说出人物的姓名并简要介绍他的主要活动?材料三: 图1 原子弹、氢弹爆炸 图2 我国摘得的第一枚奥运金牌(3)分别列举一个与图1、图2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选择一项成就分析其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这些先进人物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品质,并对此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人物:林则徐。努力:虎门销烟;积极抵抗英军侵略。 (2)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缔造新中国,领导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或者答邓小平,领到了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开创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

    23、邓稼先、许海峰。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许海峰摘得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极大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共同精神:强烈的爱国热情。认识:从近代的屈辱到现代的复兴,民族的每一点进步都体现的无数先进人物强烈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代人要珍惜,继承并发扬光大。(本题从其他角度回答合理也可得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1)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的贡献,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可推断反映的人物是林则徐。结合教材可知,英国的鸦片走私,给中

    24、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进行禁烟,“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句话就是这时期林则徐说的。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了200多万斤鸦片,称为“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积极抵抗英军侵略。(2)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贡献。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依据图片内容可知,图一的人物是毛泽东,图二的人物是邓小平。结合教材可知,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缔造新中国,领导建国后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如: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到了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25、,开创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3)本题考查的是邓稼先和许海峰的贡献。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依据图片内容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情景,可推断人物是邓稼先。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和垄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图二中的文字“我国摘得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可知反映的人物是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自选手枪比赛冠军,极大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本题考查的是先进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得分。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积极抵抗英军侵略;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缔造新中国;邓小平,领到了改革开放,实现了民富国强。可见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从近代的屈辱到现代的复兴,民族的每一点进步都体现的无数先进人物强烈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代人要珍惜,继承并发扬光大。


    注意事项

    本文(小初高学习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