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

    • 资源ID:13183128       资源大小:183.6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

    1、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要求教学建议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1)分类: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2)特性2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界面:C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A、B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古登堡界面:在地下2 900千米处,A波完全消失,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

    2、石组成。判断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思考地球外部各个圈层具有怎样的联系?答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探究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材料一2017年6月12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南部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

    3、深度约10千米。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附近陆地上的人们有怎样的震感?答案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到达地面的先是纵波,然后才是横波)。2结合材料,印度尼西亚地震的震源处在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答案震源在地壳这一圈层。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外核的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因为此圈层横波不能通过。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不连续界面(圈层界线)平均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主要组成物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172 900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岩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幔上地幔含铁、镁

    4、的硅酸盐类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地核外核以铁、镍为主可能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压力极大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据此回答12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1.B2.D解析第1题,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深度35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幔,故选B。第2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当纵波传导到地面时,居民感觉到上下颠簸,当横波又传来时,居民又感

    5、觉到左右摇晃。故选D。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和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岩石圈是指()A的顶部 B的顶部C和的顶部 D的外部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答案1.C2.C3.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处时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和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2题,岩石圈

    6、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的,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第3题,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胡安圣玛利亚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六家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回答45题。4组成图里亚瓦尔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5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4.D5.A解析第4题,组成火山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

    7、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第5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8、(2)8.0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当地时间2017年7月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迪昂高原上的西莱里火山突然爆发,造成救援人员伤亡。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圈层的厚度海洋比陆地大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1.B2.C解析根据地

    9、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并结合图示,可知圈层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和圈层是地核,其中圈层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圈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读下图,回答35题。3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 B湖泊C冰川 D海洋4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的是()A B C D5圈层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答案3.D4.B5.D解析第3题,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为岩石圈,为水圈,为生物圈,为大气圈。第4题,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处于

    10、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第5题,在生物圈各组成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2017西安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0日18时4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9 km,震中距且末县城约110 km。据此回答67题。6此次新疆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C横波突然消失D纵波突然消失7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答案6.C7.A解析第6题,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由于外核可能呈熔融液态,故横波会消失。第7题,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深度约9 km,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 km,故震源应位于地壳。(20

    11、17北京东城区期中)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为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为地壳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9图中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8.B9.D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为地壳,为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故只有B项正确。第9题,据图可知,和没有交集,和有交集,包括,故丁图符合。(2017郑州高一检测)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011题。10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为

    12、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1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答案10.D11.B解析第10题,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由固态进入液态波速会降低。第11题,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地震波,传递声音利用声波,查虫害与测高度不属于地震波应用范畴。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

    13、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 BC D答案12.C13.B解析第12题,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第13题,“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下题。14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答案

    14、B解析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15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B处地壳的厚度为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答案(1)33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4550千米3035千米(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解析第(1)题,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

    15、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16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材料二当地时间2017年6月5日,“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了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7次下潜,这也是本航段截至目前采集生物样品最多的一次下潜。此次下潜共取得近底海水16升,变质岩53.8千克,海参3只、海星1只、海绵1只、海蛇尾3只、未知物种1只。(1)在材料一图上标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之中;生物圈占有_圈的底部、_圈的全部和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相互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4)“蛟龙”号采集到样本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哪个圈层?答案(1)略。(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氮氧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渗透影响(4)地球外部圈层中的水圈。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