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docx

    • 资源ID:13175589       资源大小:81.2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docx

    1、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60分)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最重要条件是( )A独立的士阶层破壳而出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求 D社会大裂变对文化的破坏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第一小组研究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下面是第一小组四位同学搜集到的史料:材料一“齐宣王褒儒尊学;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盐铁论.论儒材料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材料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史记材料四“古者,庶人之乘者,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盐铁论.散不足篇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儒学能够从鲁到齐,与齐国国王的重视有关B当时的诸侯国总称为中国,齐国是中国的领袖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D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了牛耕,还出现了马耕

    3、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A B. C. D.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

    4、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5、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A儒、道、法、墨 B道、儒、法、墨 C儒、法、道、墨 D道、法、儒、墨6、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5、 A、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 B、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C、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D、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民族迁徙频繁,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到秦大一统时期,各民族和睦相处于中华大地,即便后来是蒙古人和满人入主中原也维持了这种相对的稳定。出现这种局面的决定因素是( )A. 政治稳定 B. 经济繁荣 C. 文化认同 D. 国家统一8、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相异于上述思想的是( )墨家学派 儒家学派智者学派 斯多亚学派A. B. C. D. 9、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

    6、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烽出并作,备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都正确 B都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 D正确,不

    7、正确1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是()A是否反对掠夺战争 B是否主张社会变革C是否要求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D是否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12、“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孔子的名言,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 “非攻,兼爱”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B大量杰出人物同时产生C社会剧烈变革 D群雄并立的需要1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C主

    8、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1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中,不能实现的是()A.兼爱 B.仁政 C.无为 D法治16、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17、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

    9、是有关系的 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18、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步,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 B C D19、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20、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B.法

    10、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 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21、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2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治皇治国所用的的指导思想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3、图6是春秋战国著名学者及其学说分布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 )

    11、A. 春秋战国大变局的浪潮冲击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 社会秩序混乱促使各诸侯国纷纷构筑完整统治体系C. 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抨击君主专制政体D. 百家学说为秦汉帝国的政治蓝图奠定了基础24、百家争鸣的形成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诸侯争霸和改革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社会大变革使士兴起 教育文化的下移A B C D25、对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A.众多领域的思想理论成就对后世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C.儒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道法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6、春秋战

    12、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C D27、“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段话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明朝28、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13、”。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B.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29、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百家争鸣确

    14、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 BC D30、某校校长经常这样教育学生:“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校长的教育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A BC D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国君齐桓公田午,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各国、各家学者纷至沓 来“邹衍、淳于髡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

    15、有余人。”盐铁论“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司马光稷下赋(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特点。材料二 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 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中孟子公孙丑下观点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观点不同的原因。32、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10分)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

    16、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主张的核心是什么?(5分)(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3分)33、观察下列图片资料:(10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

    17、答:(1) 战国时期思想界百家争鸣。请将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归类,他们分别属于哪一家?(2) 选择其中一家,说说这一派的主要观点。(3) 谈谈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艺创作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个春天。请举出两例这一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及其作者。34、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10分)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

    18、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

    19、概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A【解析】2、【答案】D【解析】A项从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得出,正确;当时的“中国”不是诸侯国的总称,而是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B项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牛耕,据材料四“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可知出现了马耕, D项正确。3、【答案】A4、【

    20、答案】C5、【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进行分析,看诸子百家中哪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道、法、儒、墨的思想主张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的思想属于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乙主张用严厉的刑法,属于法家思想;丙主张用德治和仁政教育治理,属于儒家思想;丁主张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属于墨家思想,故D项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儒学兴起于春秋末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代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这种理念源自于民间尊神敬天的传统,小农经济对传统尊神敬天思想不构成直接冲击,故B项错误;周统治者号称天子,承天而治,春秋

    21、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传统观念受到动摇,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的出现,恰可以强化传统尊神敬天思想,故D项错误。7、【答案】C8、【答案】A【解析】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在题干中无体现,故符合题意;儒家思想主张“道德自觉”,另外“善人”是先秦儒家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一种兼具道德与地位的人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良之人,故不符合题意;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忽视了道德,故符合题意;斯多亚学派主张所有的人都同样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等,“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故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中含有不符合题意的选项。9、

    22、【答案】D10、【答案】D【解析】结合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分析,而所说的不符合史实,诸子百家的思想很多是唯心主义的。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A14、【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涌现了许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题中A项符合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B项属于墨家的思想;

    23、C项是法家主张;D项属于儒家的思想。15、【答案】A16、【答案】B【解析】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以人为本”“无为、无欲”,结合“百家争鸣”所学,分别体现了“以人为本”-儒家,“无为、寡欲” -道家的主张。17、【答案】B【解析】孟子、荀子在认识论上有不同看法,但同属于儒家学派。两人表面上泾渭分明,实际上都是强调儒家学说的教化功能,强调用儒家学说改造人们的死系那个,或让善意弘扬,或去恶扬善。18、【答案】A19、【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的理解。根据题干礼法并施的提示应该是荀子主张。20、【答案】B21、【答案】C【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儒学施教的对象是儿童,

    24、而且是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的具体行为规范,这说明了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从对儿童的衣食住行的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可知这不是一种治学态度,因此,A项错误;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都应是在西汉时期,而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B、D两项排除。22、【答案】C23、【答案】D24、【答案】D25、【答案】C26、【答案】A27、【答案】B【解析】“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意思如下:周易系辞传说:“天下人追求相同,而具体谋虑却多种多样;达到的目的相同,而采取的途径却不一样。”

    25、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只是他们所遵循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由材料“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数家并存,可以判断出是春秋战国时期。西周还没有出现百家,排除A。秦朝焚书坑儒推崇法家,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排除C。明朝时儒学已经稳稳居于正统地位,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排除D。正确答案为B。28、【答案】A2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可以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百家争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故错误。3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6、。宽厚待人,知恩图报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体现了道家思想。“节俭”等体现了墨家的思想。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31、【答案】(1)齐国官办;诸子百家汇集;提供政治咨询;培养人才,传播文化。(2)同:都主张言论自由。异:材料一中认为未做官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材料二强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言论自由。不同的原因:所处时代的代表的阶级不同。【解析】考查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权思想。第(1)问考查稷下学宫的特点,从材料一的“国君齐桓公田午,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总百家之伟说”即可归纳。 第(1)问关键在

    27、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不同的原因可用阶级分析法解答。32、【答案】(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材料一的主张。【解析】本题通过“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论题,考查了不同的学派对此的观点,解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各个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同时还要注意: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分析各派所持思想观点的原因,二要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基本观点。33、【答案

    28、】(1)属法家;属道家; 属墨家; 和属儒家。(2) 开放性试题,只要选定一家,阐述其主要观点,言之成理,均可视为正确答案。(3) 原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度出现,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文化上,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4)例:长篇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话剧:老舍的茶馆;诗歌:贺敬之34、【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堀起(士阶层日益括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29、“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脉络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世袭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政治大变革: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调整;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加以考虑。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目的、制度建设、举荐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第三问隋朝管理制度的特点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四提取:考试方式、中央的地位、完善等方面加以概括。第四问趋势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不断强化的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