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注浆法地基处理方案.docx

    • 资源ID:13162120       资源大小:503.3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注浆法地基处理方案.docx

    1、注浆法地基处理方案注浆加固法地基处理注浆加固法是工程地基加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气压或液压配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把能凝固的浆液均匀地注入岩土层中,驱走岩石裂隙中或泥土颗粒间的水分和气体,并以其自身填充,待硬化后即可将岩土胶结成一个整体,可以改善持力层受力状态和荷载传递性能,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防止或减少渗透或不均匀沉降。1 工程概况项目为某车站综合楼。拟采用钻孔灌注桩,为66 根1 0001 200 mm 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页岩层,工程桩静载检测结果表明,部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对该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前,在建筑物周围分别布置了6 个勘探点(探井),探井在

    2、掘进过程中有大量的水渗入,致使少数探井没有达到预想的深度。2 地基勘察概要根据勘探资料显示,该勘察区地层主要由素填土、角砾及强风化页岩组成,局部有粉土及中砂夹层。各地层情况自上而下为:第一层主要为素填土,上部主要由素土充填,包括大量的煤屑、砖块以及少量的炉渣、垃圾等杂物,呈松散状态,下部填土孔隙较大,主要由层厚为1.55.2m 的大量块石、片石及角砾充填;二层层厚为0.12.4 m的棱角状角砾与深灰色冲积再生土,粒径一般10 mm 左右,大者可达30 mm,稍密状态,该层只有在个别探井中未见,在其他数个探井中都未被发现;三层层厚为0.30.8 m 的深灰色页岩与强风化岩石,含水量较高,节理发育

    3、,见水后较细腻,个别已揭露探井的勘探深度内均未被发现。3 地基加固方案3.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的步骤为:分析XX 车站综合楼设计图;翻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查阅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91);查看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 2000); 查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参照使用水利水电工程基岩固结灌浆规程、规范;查看现场实际地形条件。3.2 注浆加固机理地基注浆加固根据地质条件及特征,本着确保质量、经济合理的原则,回填至设计标高后,采用水泥浆等浆体静压渗透注浆法,注浆管给予压力作用,使水泥等浆体克服各种阻力,进而

    4、渗入土体的孔隙和裂隙中,浆液通过渗透、挤密、填充等方式使得孔隙及松散的土粒胶结,形成相互穿插的脉状结石体。3.3 压力注浆方案及选择3.3.1 压力注浆方案注浆方案主要有:渗入型注浆:该方法适用于存在孔隙或裂缝的地基土层,即将浆液渗入软土的孔隙或裂缝之中,使其与软土固结为一整体,而地基土层结构也基本不受扰动和破坏。压密灌浆:用浓浆液置换和挤密土体的一个过程,在地基中灌入较浓的浆液,迫使注浆点附近土体压密而形成浆泡。随着浆泡的增大,灌浆压力也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上抬力。劈裂灌浆:在处理软弱地基时,通过较高的灌浆压力作用,浆液将克服地基中的初始应力并且抵抗土体抗拉强度,使得土体发生劈裂,其方向是沿

    5、着垂直于主应力的平面或在土体强度最弱的平面,因此渗入型注浆法不能灌入的土体部分可顺利实施灌注,从而增大浆液扩散范围。电动化学灌浆:其方法是在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借助电渗作用将浆液注入土体中,或将浆液注入电渗区,通过电渗使浆液均匀扩散以提高灌浆效果。3.3.2 压力注浆方案的选择进行注浆施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注浆方案的选择,首先选择注浆方法和注浆材料。同时还应考虑工程本身性质、工程地质条件等各方面囚素。依据工程实践经验,注浆方案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般来说,应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粉煤灰浆液来对伏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如有硬壳存在软弱土层的上部,要将此软弱土层作为封压层;当无这种硬壳或没发

    6、育时,可在地表做一厚约为0.5 m 的粘土垫层作为封压层,或在地基碾实后形成封压层。如软弱土层上部有较多的砂砾层,应自上而下分段式的注浆,如软弱土层上部砂砾层较少或没有时,应自下而上分段式的注浆。本工程选择上述第种由下至上注浆方式进行。3.4 地基加固具体方案3.4.1 方案概述根据地质资料及设计要求,对该建筑整体地基范围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段注浆加固处理。采用注浆花管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用长度为1.0 m 的注浆花管,钻孔深入基岩中自下向上的分段注浆。3.4.2 注浆参数选用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应通过现场实验来确定,综合考虑覆盖土压、浆液种类、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参照砂砾石土地基注浆工程

    7、经验,建议此地段注浆压力选用0.41.0 MPa。注浆顺序。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浆液参数。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泥为P.O,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量。在一般情况下,理论上注入的耗浆量,应填充到颗粒之间的孔隙中,或沿层理或裂隙劈裂式注入。每孔(段)浆液注入量可用下式计算:Q=AH R2n=ASHn=qH (1)式(1) 中,Q 为每孔段注浆量,m3;A 为浆液损耗系数,取1.151.30;H 为注浆孔深,m;R 为浆液有效扩散半径,m; 为浆液充填系数;S 为浆液扩散面积,m2;n为孔隙率。综上计算,每延1 m 注浆量Q 为0.

    8、8 m3。注浆孔间距及注浆速度。注浆孔的布置,采取梅花型,注浆孔间距其取值为1.21.5 m,注浆流量为1015 L/min。注浆花管开孔参数。注浆花管采用25 镀锌钢管,小圆孔呈梅花型布置,每隔10 cm横向开设两个6mm小圆孔。4 加固方案实施施工工艺流程:选择注浆设备成孔花管制作以及安放注浆清洗工程设备简介。测放孔位。根据设计孔位在注浆范围内准确定位,定出注浆孔位并将其标记出来。成孔。注浆孔施工选用孔径为91 mm 或110 mm的XY- 100 型钻机成孔。为防止再发生不均匀下沉,将其状态固定。由于综合楼区域的素填土层深度变化在1.55.2m之间,很不均匀,自西向东按照填土层将该区划分

    9、为7.5m、5.5 m、3.5 m 这3 个注浆区域,故自西向东将综合楼地基开孔深度安排为8.0 m、5.5 m 二个区域。局部钻孔在见到岩石而未达到设计深度时,以现场实际深度为准。花管制作以及安放。花管的配置由孔深决定,并通过设计要求进行制作,成孔后注浆花管下入至孔底,将孔口管封闭。注浆。首先选择注浆材料,水灰比为11 的纯水泥浆,水泥为P.O,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压力定为0.41.0 MPa。首先,需要进行现场注浆试验,以确定单孔注浆量,之后根据所采用的注浆工艺进行施工。注浆的工序要先对边缘帷幕孔进行施工,接着要对加固孔进行施工,当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时,终止注浆。为了使注浆工程质

    10、量得到确保,边缘帷幕孔孔距一般为注浆孔孔距的1/2。当注浆量小于0.4 L/min,或地面出现大量冒浆,稳定30 min 时即可完成注浆。每组注浆时应间隔23 孔隔孔跳打跳注。清洗。如不需要连续施工,注浆完成后务必要及时清洗浆泵、管路等。如连续施工可视具体情况不进行操作。工程设备简介5 质量检验5.1 基本要求注浆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为确保注浆工程质量,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注浆施工。5.2 质量检验该工程的质量检测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沉降观测。为全面检验注浆效果,观测需要在开工前进行一次,完成室外与室内注浆工程后各进行一次,以及全部工程完工后一个月再进行一次;注浆质量检验是按照前述规范及设计要

    11、求,在注浆结束28 d 后进行,注浆孔检验点按注浆孔数的5%进行,检验点合格率大于80%,否则对不合格的注浆区域应重新注浆。质量检验的具体方法有开挖法、钻芯法、载荷试验法、变形观测法等。本工程采用了开挖法,并采用了钻芯法和载荷试验法来验证地基注浆加固质量。6 结论车站综合楼地基加固工程于2008 年5 月开始,为期一个月至2008 年6 月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注浆材料符合规定,时刻保持着沉降观测,从未间断,定期观测由工程开始前坚持到地基加固结束,再一直到工程竣工。通过对观测结果、加固质量鉴定及沉降状况的分析,均已达到该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节约了资金并缩短了工期。软

    12、件工程导论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编号:408011436406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导论总 学 分:33总 学 时:6448其中实验学时1616一、实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主要内容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项目计划与管理、软件维护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实用开发方法和基本技术方法从事各种类型软件项目的工程化开发、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动向,成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软件人才。按该课程的

    13、特点,实验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两大方法学的专题训练,即结构化(生命周期学)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通过对一个简单项目,要求学生利用结构化软件开发技术或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对该项目的开发。通过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原理,提高对实际项目的分析和设计能力;2.熟悉和基本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开发的过程;3.掌握文档资料的编写格式及规范,全面领会和贯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采取

    14、学生单独分组实验,教师临场指导的实验方式,在计算机上通过编程进行实验。完成对每个知识点知识验证和设计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能运用所学根据算法思想独立设计程序。要求掌握流行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与管理操作,并学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设计有关进程创建、进程调度、进程通信、死锁以及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主要算法的模拟程序。上机实验要求:1、做好实验预习,编写源代码。2、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项目名称;算法分析;程序清单;运行结果;对运行情况所作的分析以及本次调试程序所取得的经验,如果程序未能通过,应分析其原因。3、按指定时间上机,不得无故缺席。4、严格遵守校校规校纪和实验室规

    15、章制度。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性质备注验证综合设计研究探索必做选做1项目可行性分析22Visio软件的使用23项目需求分析24项目总体设计25项目详细设计及编码实现26软件测试和调试27综合实验 4四、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分配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1、实验目的了解课题的基本框架 ;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进一步研究探讨问题定义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解。2、方法原理用word写文档、用visio画图。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计算机、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Office软件、Rational Rose或Visio等分析建模工具。4、实验内容查看提供的资料,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16、讨论问题的可行性,书写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实验二 :Microsoft Visio软件的使用1.实验目的: 1) 熟悉Visio的工作环境及组成; 2) 掌握用Visio软件绘制图表的基本操作; 3) 能熟练全用Visio软件绘制各种较复杂的专业图表; 4) 掌握各种图表文档创建方法. 2.实验要求: 要求能够熟练运用Visio软件所提供的菜单、工具、模型等制作图形或图表;能用Visio软件所提供专业图形模板,来自行绘制出专业化、高质量的图形或图表。 3.实验内容: 使用Microsoft Visio2003来设计一个基本流程图模型。 4.实验步骤: 1) 通过打开模板并向图表添加形状来开始

    17、创建图表。 2) 在图表中移动形状并调整形状的大小。 3) 向图表添加文本。 4) 连接图表中的形状。 5) 设置图表中形状的格式。 6) 保存图表以示完成,并向演示图表。 5.实验学时:2学时。 6.实验结果:上交所制作的流程图文件和实验报告。实验三 :项目需求分析1.实验目的: 1) 根据所选定题目进行需求分析工作; 2) 通过实例掌握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 3) 进行业务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分析; 4) 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含数据流图) 2.实验要求: 要求做到使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分析课题需求,写出详细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数据流图的基本处理的个数不得少与5个。

    18、3.实验内容: 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得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4.实验步骤: 1) 到相关单位进行需求分析。 2) 综合利用Internet网和相关书籍整理并完善需求分析。 3) 画出系统数据流图(分清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加工型)。 4) 得出系统数据字典。 5.实验学时:2学时。 6.实验结果:上交实验报告。 7.报告内容 除了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外,还应该 有以下内容: 􀂗 软件系统需求描述:(从功能,性能上进行描述) 􀂗 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工、数据流、文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 𙦥

    19、8; 顶层数据流图 􀁺 1层数据流图 􀁺 2层数据流图 􀂗 软件系统数据字典: 􀁺 数据流条目 􀁺 加工条目 􀁺 文件条目 􀂗 实验小结 实验四:项目总体设计1、实验目的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结构。2、方法原理用word写文档、用visio画图。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计算机、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Office软件、Rational Rose或Visio等分析建模工具。4、实验内容首先进行系统设计,从数据流图出发设想完

    20、成系统功能的合理物理方案;软件结构设计,确定软件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动态调用关系;利用层次图和结构图描绘软件结构。实验五:软件详细设计 1.实验目的: 1) 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 2) 完成系统的详细设计工作; 3) 完成主要程序(标识符)设计说明; 4) 写出详细设计说明书; 2.实验要求: 确定应该如何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具体的程序语言书写的程序。 3.实验内容: 进行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算法、程序逻辑、接口等等) 4.实验步骤: 1) 首先进行程序系统的结构设计。 2) 然后对

    21、主要程序进行描述。 注:应该同时进行用户界面设计。 5.实验学时:4学时。 6.实验结果:上交实验报告。 7.报告内容 除了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外,还应该有以下内容: 􀂗 软件系统其中的3个模块的详细设计(画程序流程图) 􀂗 程序描述 􀂗 实验小结 实验六:软件测试1、实验目的了解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目的;通过软件测试诊断并改正错误,开发出高质量的完全符合用户需要的软件。2、方法原理用word写文档、用VC调试程序。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计算机、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Office软件、Rational Rose或V

    22、isio等分析建模工具。4、实验内容设计测试方案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软件调试编码实现该程序。1.实验目的: 1) 通过实例使同学们掌握软件测试的一般步骤。 2) 进行黑盒、白盒测试试用例设计,形成测试用例表; 3) 进行黑盒测试,得出测试记录; 4) 进行白盒测试,得出测试记录; 5) 写出测试报告。 2.实验要求: 要求掌握如何设计测试方案、撰写测试说明书,并掌握程序修改的常用技术。要求对上一实验所编的程序进行测试,要分步进行,要有较详细的测试说明书,要测试通过。 3.实验内容: 用课堂上介绍的方法,对上一实验的程序,进行测试,并要测试通过,然后撰写软件测试说明书。 4.实验步骤: 1) 首先设

    23、计测试方案(分别采用白盒法和黑盒法)。 2) 进行测试。 3) 对于出错的程序进行修改。 4) 并不断循环直至程序符合要求。 5) 写出测试说明书。 6)软件使用手册。 5.实验学时:2学时。 6.实验结果:上交内容有:程序源代码、编译打包后系统、软件使用手册等所有软件成份。 7.报告内容 除了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外,还应该有以下内容: 􀂗 测试项目 􀂗 设计测试用例15个(白盒法10个,黑盒法5个) 􀂗 对所开发软件测试结果的评介 􀂗 实验小结 实验七:软件开发1.实验目的: 1) 熟练使用一种高级

    24、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实习。 2) 本部门主要是编码。 2.实验要求: 要求掌握使用一种高级语言进行软件开发,掌握程序编写、调试、修改等常用技术。要求对所编的程序进行测试,要分步进行。 3.实验内容: 用自己熟悉的高级语言开发一个小型软件。 4.实验步骤: 1) 完成前面所有实验 2) 数据库建立 3) 程序代码编写 4) 系统运行。 5.实验学时:8学时。 6.实验结果:本课不交作业,最后形成一个完整软件上交。 五、考核方法1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登记,记入实验成绩中。2学生完成实验后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确定每次实验的等级。3实验成绩按20%比例计入课程期评总成绩中。六、实

    25、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目自编实验指导书1张海藩编著,软件工程(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2郑人杰等编著,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2版3 Jeffrey L.等著,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fifth Editio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4 Edward Yourdon &Carl Argila著,殷人昆等译,实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5 Mark Fewster & Dorothy Graham著,舒智勇等译,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与实例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

    26、,2000年1月主 撰 人:审 核 人:2013-3-20附录一:实验题目(1)学生管理系统(2)图书借阅系统(3)人事管理系统(4)汽车导航系统(5)机房管理系统(6)工资管理系统(7)银行储蓄管理系统(8)商店管理系统(9)机票订购系统(10)图书分销系统(11)网络书店(12)网络商店(13)客户管理系统(14)设备管理系统(15)科研成果管理系统(16)大学排课系统(17)网络消息发布系统(18)电子表决系统(19)网上掀起系统(20)试题管理系统附录二:软件开发文档指南1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

    27、地达到开发目标而可能先择的各种方案;说明论证所选定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要求如下:1.1引言1.1.1编写目的1.1.2背景1.1.3定义1.1.4参考资料1.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2.1要求1.2.2目标1.2.3条件、假定和限制1.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1.2.5评价尺度1.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1.3.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1.3.2工作负荷1.3.3费用开支1.3.4人员1.3.5设备1.3.6局限性1.4所建议的系统1.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1.4.2数据流程各处理流程1.4.3改进之处1.4.4影响1.4.4.1对象设备的影响1.4.4.2对软件的影响1.4.4.3对用

    28、户单位机构的影响1.4.4.4对系统动行的影响1.4.4.5对开发的影响1.4.4.6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1.4.4.7对经费开支的影响1.4.5局限性1.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1.5可选择其他系统方案1.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1.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1.6投资及收益分析1.6.1支出1.6.1.1基本建设投资1.6.1.2其他一次性支出1.6.1.3非一次性支出1.6.2收益1.6.2.1一次性收益1.6.2.2非一次性收益1.6.2.3不可定量的收益1.6.3收益/投资比1.6.4投资回收周期1.6.5敏感性分析1.7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1.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1.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1.8结论2项目开发计划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对于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硬件条件等问题作出安排记载下来,以便根据本计划开展和检查本项目的开发工作。编制内容要求如下:2.1引言2.1.1编写目的2.1.2背景2.1.3定义2.1.4参考资料2.2项目概述2.2.1工作内容2.2.2主要参加人员2.2.3产品及成果2.2.3.1程序2.2.3.2文件2.2.3.3服务2.2.3.4非移交产品2.2.4验收标准2.2.5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2.2.6本计划的审查者与批准者2.3实施总计划2.3.1工作任务的分解


    注意事项

    本文(注浆法地基处理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