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案 总结14概述.docx

    • 资源ID:13140649       资源大小:507.1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案 总结14概述.docx

    1、教案 总结14概述 纺织概论第二章 纺织纤维概述 第一节 纺织纤维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纤维。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纤维称为纺织纤维。纺织纤维有以下特性: 一定的长度和细度 一定的机械性能 一定的吸湿性、导电性和热学性质 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染色性能 二、纺织纤维的分类 纺织纤维的种类很多,习惯上按它的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指自然界原有的,或从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中、人工饲养的动物中获得的纺织纤维。根据它的生物属性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化学纤维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主要

    2、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纺织纤维。按原料、加工方法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又分为再生纤维、醋酯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四类。三、棉纺常用的量和单位(一)回潮率和含水率 表示纤维含有水分的多少回潮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比。回潮率=含水重量/试样干重100%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重的百分比。含水率=含水重量/试样湿重100%公定回潮率: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必须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统一规定,这称为公定回潮率。(二)线密度 衡量纱线(纤维)粗细程度的名称特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度的重量克数称特克斯(tex),简称特,纤维用分特(dtex)。 Tt

    3、 =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纤维和纱线的长度1000旦数是指9000m长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单位是旦尼尔,简称旦。 Nd=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纤维和纱线的长度9000英制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每磅纱线长度的亨克数(1亨克=840码),单位英支。 Ne=纱线的长度亨克数/纱线的公定重量磅数第二节 原 棉一、棉纺厂常用的原棉的种类和品质(一)按棉花的品种分1、陆地棉 又称为细绒棉,因最早在美洲大陆种植而得名,其纤维细度的长度中等,手扯长度为23-33mm,细度为1.432.22dtex左右,一般可纺粗于10tex的棉纱。 2、海岛棉 又称长绒棉,原产美洲西印度群岛,后传入北美洲东南

    4、沿海岛屿种植,故名。长绒棉纤维细长,手扯长度在33mm以上,一般为33-45mm,细度细于1.43dtex,一般为1.111.43dtex左右。它品质优良,是高档棉纺产品的原料。 3、亚洲棉 又称粗绒棉,原产于印度,在中国种植已有二千多年,故又称中棉。由于纤维粗短,只能适应个别纺织品种的需要,近年大部为陆地棉所取代。 4、非洲棉 又称草棉,原产于非洲,品质与亚洲棉接近,因纤维粗短,已逐渐淘汰。(二)按棉花的初加工分 将籽棉上的纤维与棉籽分离的过程,称为轧棉又称轧花。 籽棉经轧花后得到的棉制品称为皮棉。 根据籽棉加工采用的轧棉机不同,得到的皮棉有锯齿棉和皮辊棉两种。皮辊轧花机加工的皮棉称为皮辊棉

    5、。用锯齿式轧花机加工的皮棉称为锯齿棉。 锯齿轧棉一般附有排杂、排僵设备,皮棉含杂低,锯齿对棉纤维作用剧烈,纤维损伤较皮辊棉严重。由于锯齿轧棉产量高,一般纺纱用棉大多用锯齿棉。 皮辊轧棉一般无除杂措施,皮棉含杂高,由于轧棉时对纤维和棉籽作用缓和,适宜加工长绒棉。(三)按原棉的色泽分 1、白棉 正常成熟,正常吐絮的棉花,不管原棉的色泽呈洁白、乳白或淡黄色,都称为白棉。棉纺厂使用的原棉,绝大部分为白棉。 2、黄棉 棉花生长晚期,棉铃经霜冻伤后枯死,铃壳上的色素染到纤维上,使原棉颜色发黄。黄棉一般都属低级棉,棉纺厂仅有少量使用。 3、灰棉 棉花在多雨地区生长时,棉纤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吐絮后,由于雨量

    6、多,日照少,温度低,使纤维成熟受到影响,原棉颜色呈现灰白,这种原棉称为灰棉。灰棉强力低、质量差,棉纺厂很少使用。 4、天然彩色棉 天然彩色棉是生物学家利用生物遗传方法,在棉花的植株上置入产生某种颜色的基因,让这种基因使棉株具有活性,从而使棉桃内的纤维变成相应的颜色而取得。 二、棉纤维的生长发育与形态特征(一)棉纤维的形成 棉纤维是由胚珠(即将来的棉籽)表皮壁上的细胞伸长加厚而成。一个细胞就长成一根纤维,它的一端生于棉籽表面,中段较粗,带中腔结构,另一端稍尖呈封闭状。棉籽上长满了纤维,这就称为籽棉。(二)棉纤维的纵横面特征 棉纤维纵向具有天然转曲,它的纵面呈不规则的且沿纤维长度不断改变转向的螺旋

    7、形扭曲。成熟正常的棉纤维转曲最多。未成熟棉纤维呈薄壁管状物,转曲少。过成熟棉纤维呈棒状,转曲也少。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呈腰子形或耳形,不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呈U字形。三、我国的主要棉区和品质评定(一)我国的主要棉区 我国棉区分布很广,一般可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辽河流域和华南等五大棉区。 (2)原棉质量要求颜色级 颜色级划分:依据棉花黄色深度将棉花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4种类型。依据棉花敏感程度将白棉分为5个级别,淡点污棉分为3个级别,,淡黄染棉分为3个级别,黄染棉分为2个级别,共13个级。 白棉3级为标准级。 颜色级用两位数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三)手扯

    8、长度检验 手扯长度是用手扯尺量的方法所测得的原棉中根数最多的纤维长度。 国家标准规定,手扯长度以1mm为间距,分为七档,手扯尺量法是取有代表性棉样10g左右,双手平分,抽取纤维束,靠手反复整理成没有疵点和游离纤维的、一端齐或两头齐的平直棉束,放在黑绒板上,观察棉束两头对黑绒板的覆盖情况,尺量两头不露黑绒板位置线间的距离即得手扯长度。(4)原棉质量标识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主题颜色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顺序标示。棉花质量标识的标示方法及代号: 颜色级代号:按照颜色级代号标示; 长度级代号:25毫米至32毫米,用“25”.“32”标示; 马克隆值级代号:A、B、C级分别用A、B、C标示; 例如:白

    9、棉三级,长度28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B级,质量标示为:3128B。四、棉纤维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一)长度 1、棉纤维长度的分布 任何一批原棉,从中随机取出一束纤维试样,其中各根纤维的长度都是不相等的、长短不齐的。它可以用棉纤维的自然长度排列图和长度-重量分布曲线直观地表达出来。如果将一束试样从长到短逐根排列,并使各根纤维的一端在一条直线上,就可得到棉纤维的自然长度排列图。2、棉纤维长度的指标 棉纤维长度指标一般包括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主体长度(Lm):主体长度是重量百分率最大组的纤维长度,由图可见,主体长度Lm值对应于曲线的峰值,它可作为校正手扯长度的标准长度。 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

    10、。 品质长度(Lp 右半部平均长度):品质长度是指长度大于主体长度的各组纤维按重量加权的平均长度,也称为主体以上的平均长度或右半部平均长度。 是棉纺工艺中决定罗拉隔距的重要参数 短绒率(p):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一般以长度不超过16mm的纤维重量占全部纤维重量的百分率计算。要求短绒率以不超过15为宜。3、长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纤维长度越长,成纱强度越大,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成纱表面光滑,毛羽较少。 短绒率大时,成纱条干变差,强度下降。(二)细度 细度除与棉花品种和生长条件有关外,与成熟度也有密切的关系。过成熟的纤维较粗,未成熟的纤维较细。 中段称重法 气流仪法检验。1、棉纤维马克

    11、隆值的概念 马克隆值(Micronaire)是一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透气性的量度,以马克隆刻度表示。 马克隆值的大小既反映纤维成熟度的高低,也反映纤维细度的粗细。 棉纤维的马克隆值是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成熟度不同,不仅会引起纤维性能的变化,而且对成纱工艺、质量及织物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棉纤维的马克隆值可作为评价棉纤维内在品质的一个综合指标,直接影响纤维的色泽、强力、细度、天然性、弹性、吸湿、染色等;生长期过长、过成熟的皮棉纤维较粗,不适合于纺制中高档棉纱,马克隆值在4.14.3范围的皮棉,生长期较短,欠成熟,相对衣分率较低,但纤维细度细,纤维单较高,成纱截面纤维根数多,强力高,可

    12、以纺制中高档棉纱。 马克隆值分为A、B、C三级,B级为标准级。A级取值范围为3.74.2,品质最好;B级取值范围为3.53.6和4.34.9 ; C级取值范围为3.4及以下和5.0及以上,品质最差。 2、纤维细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纤维越细,成纱强度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细而均匀的纤维可纺较细的纱。纤维过细,加工过程中容易扭结、折断而产生棉结、短纤维。 (三)成熟度 1、棉纤维成熟度的概念 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胞壁加厚的程度和纤维中纤维素充满的程度。 棉纤维成熟度不同,纤维形态就不同。成熟度高,则中腔小、胞壁厚,腔宽与壁厚的比值小 2、棉纤维成熟度的指标 成熟度系数是根据棉纤维腔宽与

    13、壁厚比值的大小所定出的相应数值。 3、成熟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粗、强度高、弹性好、有丝光,并有较多的天然转曲,可产生较大的抱合力,成纱强度高。 如果成熟度过高或过低,由于纤维偏粗或偏细,反而成纱强度不高。 未成熟纤维在纺纱加工时易损伤或扭成棉结(四)回潮率1、回潮率与含水率回潮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比。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重的百分比。 标准回潮率 公定回潮率 实际回潮率 2、回潮率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回潮率太大,不易开松除杂,纤维易相互扭结使成纱外观疵点增多。回潮率太低,会产生静电现象。棉纤维加工中易于断裂,断

    14、头率增加。(五)强力与比强度强力: 它是指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或单根纤维受外力拉伸到断裂时所需要的力,单位为牛顿(N)。比强度(相对强度) :它是指每特(或每旦)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单位为N/tex,常用cN/dtex(或cN/d)。 细绒棉单纤维强力约为3.0-4.5cN,长绒棉单纤维强力约为4-5cN。 一般粗纤维强力高,细纤维强力低。 纤维强度高,成纱强度高。反之,纤维强度低,成纱强度低。(六)杂质和疵点 1、原棉杂质和疵点的种类 如棉籽、籽棉、破籽、尘砂、碎叶和不孕籽、棉结和索丝、带纤维籽屑和软籽表皮、僵片、黄根 2、原棉含杂和疵点与纺纱工艺和成纱质量的关系。含杂和疵点高,用棉

    15、量高,开清棉和梳棉负担重,杂质难以完全排除,使成纱的棉结杂质增多、条干均匀度恶化,断头增加。纺纱系统和工艺流程棉型纺纱系统工艺流程: 纯棉普梳棉纱生产工艺流程 纯棉精梳纱生产工艺流程第三章原棉的选配 第一节 配 棉v 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使用,充分发挥不同原棉的特点,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降低成本的作用。这种搭配使用原棉的技术工作称为配棉。 一、配棉的目的 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产品的实际要求 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 二、配棉依据三、配棉方法分类排队(一)分类 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性质和各种成纱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二)排

    16、队 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时,将同一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去。 队数与混用百分率 一般选用5-8队,每队原棉最大混用百分率控制在25%以内。第二节 混棉方法一、混棉目的二、混料方法 棉包混和 将配棉表所规定的各种成分的棉包按排包图置于抓棉机的平台上,经抓棉机打手抓取的混和方法称棉包混和 适用于纯棉纺纱、纯化纤纺纱、化纤混纺纱。 条子混和 将不同种类的纤维分别经过开清棉、梳棉、精梳(化纤不需经过)工序加工成条子后,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的方法称为条子混和。 适用于棉与化纤混纺。 称重混和 将几种纤维成分按混和比例称重后混和的方法

    17、称为称重混和,适用于混纺比要求较高的化纤混纺。 两步法混和 维棉混纺、丙棉混纺时,为使混比准确,采用条子混和,但纯维、纯丙的可纺性差,所以,可先用少量的棉与维(丙)混,生产出维棉(丙棉)混纺条,再与纯棉条进行充分比例的条子混和,即为两步法混和。 此法兼顾了混比准确和提高可纺性,但生产管理麻烦。 第四章 开清棉第一节 概述一、开清棉工序的任务(一)开松 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松解成0.30.5g重的小棉束。(二)除杂 在开松的同时,去除原棉中50%60%的杂质,尤其是棉籽、籽棉、不孕籽、砂土等大杂。 (三)混和 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原棉开松好,混和也愈均匀。(四)均匀成卷 制成一定重量

    18、、一定长度且均匀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二、开清棉机械的组成 (一)抓棉机械(二)混棉机械(三)开松除杂机械(四)清棉、成卷机械三、开清棉联合机的工艺流程(一)加工原棉用开清棉联合机组 FA002型自动抓棉机2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附A045B凝棉器)FA022(6、8、10)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附A045B)(FA107型豪猪开棉机(附A045B)A062型电气配棉器A092AST型双棉箱给棉机(附A045B型)2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二)加工棉型化纤用开清棉联合机组 FA002型自动抓棉机2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022(6、8、

    19、10)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豪猪开棉机(附A045B)A062型电气配棉器A092AST2型双棉箱给棉机(附A045B型)FA141型双棉箱给棉机(附A045B型)2 第二节 抓棉机械抓棉机按结构特点分:抓棉小车环行式(简称园盘式) 抓棉小车往复式(简称往复式)作用是完成自动喂棉和对原棉进行初步开松、混和 一、FA002型自动抓棉机的结构和工艺过程二、FA006型往复式自动抓棉机结构和工艺流程第三节 混棉机械混棉机械 :多仓式 棉箱式一、FA022型多仓混棉机结构与工艺流程混和作用特点 : 该机采取逐仓喂入原料,梯度储棉,同步输出,多仓混棉。在混棉通道内不同时间喂入的原料获得混和,即“时差

    20、混和”,时差混和的时差愈大,混和效果愈好。 不同时间喂入的原棉,同时输出,实现时间差混合二、A092AST型双棉箱给棉机的结构与工艺流程第四节 开棉机械开棉机:自由打击开棉机 握持打击开棉机 一、自由打击开棉机 棉块在无握持状态下的开松打击作用称自由打击。 作用特点是:开松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少,大杂质不易击碎,但除杂效果稍差。 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的结构与工艺流程二、握持打击开棉机 棉块在罗拉握持状态下喂入时受到的开松打击作用称握持打击。 作用特点是:打击作用比自由打击强,开松、除杂作用强,但纤维易损伤,杂质易破碎。 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的结构与工艺流程 第五节 清棉机械 清棉机的作用

    21、是对原棉进行更细致的开松,进一步去除细小杂质,并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均匀棉卷或棉流。 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结构与工艺流程第五章 梳 棉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任务(一)分梳:在尽可能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对喂入棉层进行细致而彻底的分梳,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二)除杂:在纤维充分分离的基础上,彻底清除残留的杂质疵点。(三)均匀混和:使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并分布均匀。(四)成条:制成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匀均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中。 二、梳棉机的结构和工艺过程 FA201B高产梳棉机剖面图 1、喂棉箱 2、棉卷罗拉 3、车肚花吸点 4、给棉罗拉 5、刺辊放气罩吸气点 6、

    22、刺辊 7、后固定盖板 8、刺辊分梳板 9、锡林 10、盖板 11、前固定盖板 12、棉网清洁器吸点 13、盖板花吸点 14、道夫 15、清洁辊吸点 16、剥棉罗拉17、前压辊 18、圈条器 梳棉机的工艺过程:棉卷由棉卷罗拉喂入(当采用清钢联时,由清棉机输出的棉流经管道喂入棉箱),再经给棉罗拉和给棉板的共同握持喂给刺辊进行分梳。由刺辊分梳后的纤维随同刺辊向下经过两块分梳板的梳理、两只除尘刀的清除(两只除尘刀分别装在两块分梳板的前部)后,纤维经过三角小漏底由锡林剥取。杂质和短绒等在给棉板与第一除尘刀之间、第一分梳板与第二除尘刀之间以及第二分梳板与三角小漏底之间落下。由锡林剥取的纤维同锡林向上经过后

    23、固定盖板的梳理后,进入锡林盖板工作区。经锡林和盖板的针齿作用后,充塞道盖板针齿内的纤维和杂质在走出工作区后由盖板花吸点吸走;由锡林带出的纤维经过锡林与前固定盖板的梳理后,大部分凝聚到道夫的表面上,经剥棉罗拉剥取后收拢成棉条,由大压辊输出,通过圈条器,有规则地圈放在条桶内。 第二节 两针面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梳棉机上各主要机件表面包有针布,所以各机件间的作用实质上是两个针面间的作用。 两针面间要对纤维产生作用,则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两针面有一定的针齿密度,以便对纤维产生足够的握持力。 两针面间要有较小的隔距,使纤维能够与两针面针齿充分接触。 两针面间要有相对运动。 根据两针面针齿配置及两针面相

    24、对运动的方向不同,针面对纤维可产生三种不同的作用。 (一) 分梳作用 两针面的针齿相互平行配置,彼此以本身的针尖迎着对方的针尖相对运动,则可得到分梳作用。锡林与盖板的分梳作用 锡林与道夫间的分梳作用 (二)剥取作用 两针面针齿的方向交叉配置,且一个针面的针尖沿另一针面针齿的倾斜方向运动,则前一针面的针齿从后一针面的针齿上剥取纤维,这种作用称为剥取作用。纤维由刺辊向锡林转移 第六章 并条第一节 并条工序概述一、并条工序的任务(一)并合将根棉条并合喂入并条机,制成一根棉条,由于各根棉条的粗段、细段有机会相互重合,改善条子长片段不匀率。(二)牵伸即将条子抽长拉细到原来的程度,同时经过牵伸使纤维得以进

    25、一步伸直平行,使小棉束进一步分离为单纤维。(三)混合用反复并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条子的混棉成分均匀,稳定成纱质量。(四)成条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搬运存放,供下道工序使用。 二、并条机的工艺过程第二节 并合原理 并合是将若干根纤维条沿纵向并合在一起,使一根纤维条的粗节和另一根纤维条的细节有相互叠合的机会,同时还可以使不同种类的纤维均匀混合。 当n根条子并合时,并合后的不匀率为: C0并合前各根喂入条子的不匀率,;C 并合后条子的不匀率,。 从图中可看出:(1)并合根数越多,并合后须条不匀率越低。(2)当并合根数较小时,增加根数,不匀率降低程度大;当并合根

    26、数较多时,不匀率降低程度小。当并合根数超过一定范围时再增加并合数,均匀效果就逐渐不明显了。 (3)棉纺中一般在并条机上多采用根并合。第三节 牵伸基本原理一、 实现牵伸的条件 在纺纱过程中,将须条抽长拉细的过程称为牵伸(drafting)。 并条机的牵伸机构由罗拉和皮辊组成牵伸钳口。每两对相邻的罗拉组成一个牵伸区,在每个牵伸区内实现牵伸的条件是: 每对罗拉组成一个有一定握持力的握持钳口。 两个钳口之间要有一定的握持距,这个距离稍大于纤维的品质长度,以利于牵伸的顺利进行,并可以避免损伤纤维。 两对罗拉钳口之间应有速度差,即前一对罗拉的线速度应大于后一对罗拉的线速度。 二、计算牵伸与总牵伸 须条被抽

    27、长拉细的倍数称为牵伸倍数。用牵伸倍数可以表示牵伸的程度。 牵伸倍数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 表示罗拉输出速度; 表示罗拉喂入速度。 总牵伸倍数与部分牵伸倍数 一个牵伸装置,常由几对牵伸罗拉组成,从最后一对喂入罗拉至最前一对输出罗拉间的牵伸倍数称为总牵伸倍数; 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称为部分牵伸倍数。 设由四对牵伸罗拉组成三个牵伸区,罗拉线速度自后向前逐渐加快,即 各部分牵伸倍数分别是: VV;VV;VV。 总牵伸倍数:VV。 将三个部分牵伸倍数连乘,则: (VV)(VV)(VV)VV 即总牵伸倍数等于各部分牵伸倍数的乘积。第四节 并条机的牵伸型式 并条机的牵伸型式:上托式压力棒即压力棒在下须

    28、条在上,压力棒向上托起须条程屈曲状,增加对纤维的握持。第七章 精梳第一节 精梳工序的的任务一、精梳工序的任务1、排除短纤维,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强力。2、 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以减少细纱断头和成纱疵点,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3、使条子中纤维伸直、平行和分离,以利于提高纱线的条干、强力和光泽。4、 并合均匀、混和与成条。通过喂入时的并合,使不同条子中的纤维充分混和与均匀;并制成精梳条,以便下工序加工。 第二节精梳准备一、精梳准备的任务(1)制成小卷,便于精梳机加工。(2)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度、平行度与分离度,以减少精梳时纤维损伤和梳针折断,减少落

    29、棉中长纤维的含量,有利于节约用棉。三、精梳准备的工艺流程2、几种精梳准备工艺流程的对比()预并条机条卷机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机器少,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和维修;由于牵伸倍数较小,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行不够,且由于采用棉条并合方式成卷,制成的小卷有条痕,横向均匀度差,精梳落棉多。()条卷机并卷机 其特点是,小卷成形良好,层次清晰,且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梳理时钳板的握持,落棉均匀;适于纺特细特纱。()预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小卷并合次数多,成卷质量好,小卷的重量不匀率小,有利于提高精机的产量和节约用棉。但在纺制长绒棉时,因牵伸倍数过大易发生粘卷;且此种流程占地面积大。第三节 精

    30、梳机的工艺过程及运动配合一、精梳机的工艺流程 SXF1269A型精梳机的工艺过程如图4-3-1。小卷放在一对承卷罗拉7上,随承卷罗拉的回转而退解棉层,经导卷板8喂入置于钳板上的给棉罗拉9与给棉板6组成的钳口之间。给棉罗拉周期性间歇回转,每次将一定长度的棉层(给棉长度)送入上、下钳板5组成的钳口。钳板作周期性的前后摆动,在后摆中途,钳口闭合,有力地钳持棉层,使钳口外棉层呈悬垂状态。此时,锡林4上的梳针面恰好转至钳口下方,针齿逐渐刺入棉层进行梳理,清除棉层中的部分短绒、结杂和疵点。随着锡林针面转向下方位置,嵌在针齿间的短绒,结杂、疵点等被高速回转的毛刷3清除,经风斗2吸附在尘笼1的表面,或直接机由风机吸入尘室。锡林梳理结束后,随着钳板的前摆,须丛逐步靠近分离罗拉11钳口。与此同时,上钳板逐渐开启,梳理好的须丛因本身弹性而向前挺直,分离罗拉倒转,将前一周期的棉网倒入机内,.当钳板钳口外的须丛头端到达分离钳口后,与倒入机内的棉网相叠合而后由分离罗拉输出。在张力牵伸的作用下,棉层挺直,顶梳10插入棉层,被分


    注意事项

    本文(教案 总结14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