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docx

    • 资源ID:13133705       资源大小:63.54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docx

    1、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1、分封制的影响(1)西周初期对当时的影响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2)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很多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2、宗法制的影响(1)对当时:保证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及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修订家谱、追根寻祖等社会习俗。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特点、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害。4、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

    3、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5、从时代背景角度说明儒、法、道、墨家思想主张的特点(1)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反映了面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剧烈,希望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愿望;战国时期的儒家孟子、荀子分别主张“仁政”“仁义” ,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2)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代表了战国时期 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3)道家主张“道”和无为而治的小国

    4、寡民社会,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面对诸侯争霸、割据林立,一种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4)战国时期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6、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评价(1)孔子:“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2)孟子: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

    5、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荀子: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 7、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官僚政治取代

    6、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8、先秦贵族政治与秦朝官僚政治的差异(1)概念内涵:先秦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官僚政治是秦朝开始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的政治体系。(2)政治体制:西周分封制与贵族政治相伴而生,是父权家族制扩大化的结果。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是已取得统治权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础上,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官僚政治建

    7、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制取代了层层分封的分封制,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去行使管理权。9、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2)汉代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10、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思想被新儒学继承,并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统治。

    8、(2)新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强调神化皇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这是先秦儒学不曾有的成分。(3)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 1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即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职责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9、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2)评价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1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3)选拔形式: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

    10、则。(4)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13、先秦至唐城市发展的特征(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14、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重生自己,最终发展为“三教合一”。(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

    11、兴儒学迫在眉睫。15、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1)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不同点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16、宋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特点与影响1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管理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

    12、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2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17、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1)打破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以四大商业名镇为代表的商业市镇出现。18、我

    13、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原因是什么?(1)魏晋南北朝、唐中后期及宋代,北方是经济重心,但北方战乱较多,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2)南方相对安定,魏晋、南朝及南宋等政治中心转向南方,统治者也重视发展。(3)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等。19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中,我们能获得哪些重要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应注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

    14、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

    15、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有哪些新变化?(1)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2)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3)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22、宋元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3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16、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24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

    17、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25、四大发明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1)造纸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火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器的进步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

    18、胜封建贵族。26、军机处的特点(1)“简”:指机构人员十分简单。(2)“勤”:指地近宫廷,便于宣召。(3)“速”:指办事速度快,效率高。(4)“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28、秦至明清皇权强化的措施、特点(1)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过大。(2)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相权办法来加强君权,提高行政效率。(4)宋代: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君权强化,相权在衰落。(5)元代:中书省成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6)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

    19、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7)清康熙时,设置南书房,加强君权;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2)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

    20、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0、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主要特点、明代惩治贪官的结果?分析明代吏治腐败的根源?答:(1)措施:制订专门惩治贪官的法律;把法律知识列入教育和科举的内容;允许民众扭送贪官进京;允许民众赴京上告;将贪官严惩示众。(2)特点:高度重视;惩治严厉;利用民众。(3)结果:初期有一定成效,改善了明初的政治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后来,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日趋严重。根源:封建剥削思想或封建制度是产生贪污腐化的根源,在封建制度下不可能消除贪污腐化现象。31、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

    21、和自身安全。(2)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32、古代中国商业都市发展的五大特点(1)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对外贸易发达。明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3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

    23、”思想,主张“工商皆本”的主张。34、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1)进步性: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35、中国古代主要文学艺术的特色(

    24、1)楚辞:句式自由灵活、想象奇特,易于表达情感。(2)汉赋: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3)唐诗:李白的诗充满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白居易创作了大量浅显平易的讽喻诗。(4)宋词:豪放派豪放激愤,内容多记事说理,表达内心感慨;婉约派含蓄细腻,内容多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5)元曲: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结合紧密。(6)明清小说:通俗易懂,白话小说,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批判。36、多元史观认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

    25、济近代化进程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37、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

    26、流相违背。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38、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特点及影响(1)含义: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2)特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发展成熟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

    27、济体制。(3)影响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着封建统治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准备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39、多元史观解读洋务运动史观结论革命史观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现代化史观迈出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世界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文明史观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文明,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并促使中华文明逐步融入世界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史观是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重要分水岭,促使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逐步向近代社会迈进唯物史观没有变革陈旧的封建关系,以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走上富强之路

    28、40、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

    29、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41、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确立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地位。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发生了质的变化,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化境地。(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3)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败,一方面,证明了只改变经济制度而不改变政治制度的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另一方面,列强瓜分狂潮日烈,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30、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42、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1)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3)充分暴露了清王朝“洋人的朝廷”本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4)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43、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

    31、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44、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革命史观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现代化史观政治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经济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史观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重点记忆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