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5.docx

    • 资源ID:1311103       资源大小:21.8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5.docx

    1、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5)-解析一、单选题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 的修业年限为( )。 答 案 A,3年 B,4年 C,5年 D,6年考 点:小学教育的概述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2,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答 案 A,沛西能 B,卢梭 C,孟禄 D,勒图尔诺考 点: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分 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他认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

    2、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 )。 答 案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考 点:教育概述分 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4,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答 案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规范文化 C,学校行为文化 D,学校精神文件考 点:学校管理的概述分 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学校精神文件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 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 答 案 A,可行性

    3、 B,衔接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考 点:课程的概念分 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体现出普及性。 6,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答 案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考 点:儿童身心发展概述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说明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7,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答 案 A,经典条件

    4、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考 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8,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答 案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考 点:认知过程分 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9,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答 案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5、考 点:德育的涵义分 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知,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前习俗水平。 10,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答 案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考 点: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分 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是组织策略。 11,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答 案 A,设计教学活动 B,开展各种活动 C,帮助学生成长 D,社会角色学习考 点:班级管理的模式分

    6、 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帮助学生成长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12,把对班级管理和对个别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答 案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考 点:班级管理的模式分 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平行管理是指把对班级管理和对个别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 13,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答 案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考 点:学习动机的分类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

    7、活动状态。 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答 案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考 点:教学的概念分 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习”和“温”是复习,巩固的意思,因此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15,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 )提出的。 答 案 A,科顿 B,波斯顿 C,布鲁巴奇 D,阿特金森考 点:教学的概念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波斯顿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6,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属于( )。 答 案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

    8、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考 点:教学评价的类型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从教学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来看,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17,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答 案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考 点:教学评价的类型分 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之一就是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18,“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必须( )。答 案 A,注意观察 B,培养良好的班风 C,

    9、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了解和研究学生考 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分 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学生之前,首先应当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19,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方法是( )。 答 案 A,行为惩罚法 B,心理暗示法 C,谈话法 D,激励法考 点:教学方法分 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方法是激励法。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答 案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考 点:班主

    10、任工作的内容分 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四、简答题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考 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分 值:1 分正确答案:(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文字解析:本题

    11、考查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发展方向。 2,简述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考 点:教育科学研究概述分 值:1 分正确答案:(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4)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 3,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考 点:小学生心理健康分 值:1 分正确答案: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

    12、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所以,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的知识。 五、综合题【案例1】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

    13、,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 “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了吗?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参考答案】(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

    14、(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有所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

    15、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案例2】张三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反映该学生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懒散,纪律松散,上课爱说闲话,甚至随意离开位置,平时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放学后经常出入学校附近网吧,也爱和班级同学打架,爱搞恶作剧,如把粉笔灰撒进同学饭盒里,上课无故拍打周围同学肩膀,影响同学听课。经班主任老师了解,张三一

    16、家三口,父亲常年在上海打工,很少回家,母亲在一个综合市场摆摊位卖服装。平时张三都是由母亲照顾。双休日基本上会跟随母亲在市场内,综合市场里人多事杂,绝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注意言行举止,导致张三平时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母亲因忙于生意,对儿子疏于管理,待到儿子犯错时则是一顿打骂,而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孩子,平时宠爱有加。(1)张三的种种行为是不良品德行为吗?请给出诊断的依据。(2)结合本案例,试述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3)针对张三的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当今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参考答案】(1)张三的行为是属于不良品德行为,张三上课经常心不在焉,学习习惯差;上课喜欢干扰课堂教学

    17、,经常无故离开座位;课余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言行举止不文明,常与师生发生冲突;行动怪异,不热心集体活动,等等;张三的这些特点符合不良品德行为诊断的标准。 (2)原因: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的精神垃圾;各种恶习的人的引诱,尤其是坏人的教唆等。家庭教育不当。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爷爷奶奶的溺爱、迁就。这容易养成子女任性、自我中心、无能为力、专横、懒惰、依赖等消极的性格特征,以至发展成为不良品行。学校教育的失误。 (3)措施:组织学习,营造氛围;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激发情感,榜样引导。用身边

    18、的榜样引导或用名人的事迹激励。重视实践,树立品行。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体验化、生活化,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案例3】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参考答案】ai ei ui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拼读与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一)复习拼音。1同学们谁还认识这些拼音娃娃?(教师指名学生读韵母“ai ei ui”)2这些拼音娃娃和声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音节,你们能读出来吗?(指名学生

    19、读音节:chui zai pei mei dai。)(二)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读“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2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小白兔也敢来了。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三、学习儿歌。 1教师教读儿歌。 2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白兔怎么样?3认识生字。(1)指名学生读音节(2)自主识字,相互交流(3)引导学生汇报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从广告上学的;有的说是爸爸教的;有的说通过拼读认识的;有的说是同桌告诉的;有的说这个字是某个人的名字学生回答时,还让学生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4课堂间休。(当学生汇报“在”的时候,要学生用“在”说一句话。学生说“春天在哪里?”教师顺势要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边唱边跳。)5读儿歌。(1)教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教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小组轮读(4)指名学生读(5)学生加动作读 (6)学生表演读 (7)教师与学生合作着表演读(8)师生同唱“小兔乖乖” (四)巩固生字。1教师创设问题:“小白兔和你们比谁最聪明呀?下面你们和小白兔比一比,记一记课文下面的生字吧!”2开火车游戏。(学生读生字卡片)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