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条例整理.docx

    • 资源ID:13099071       资源大小:38.19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条例整理.docx

    1、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条例整理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标准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建设,防治医疗废物燃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制订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本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技术要求由武汉平安环保研究院负责起草,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参与完成。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错误!未找到目录项。1 总那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2、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其它国家有关医疗废物领域的法规,加强医疗废物的平安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目标,标准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制定本技术要求。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集中燃烧方法处理医疗废物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对于统筹考虑燃烧医疗废物和其他危险废物的燃烧处置工程,应同时满足?危险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和本技术要求规定,相对应指标技术要求不同的,按从严的要求执行。1.3 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规模确实定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应根据效劳区域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和成份特点、社会经济开展水平、全国危险废

    3、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医疗废物收运体系特点、燃烧技术的适用性等合理确定。1.4 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工程的建设,宜近、远期结合,统筹规划,以近期为主。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综合比选。 1.5 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做到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经济合理、管理科学、保护环境、平安卫生。医疗废物燃烧可考虑燃烧热能利用,但不宜以热能回收、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1.6 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工程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效劳的原那么,合理确定配套工程工程,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本

    4、钱。1.7 采用燃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的工程的建设,除应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编制依据以下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要求引用而构本钱要求的条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9月1日(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380号(5)?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安部,1998年(7)?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发布(8

    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标准?试行(9)?医疗废物燃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128-2003(10)?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11)?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3)?危险废物平安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方法?1999年10月1日

    6、当以上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3 术语3.1 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分类名录依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3.2 包装袋用于盛装除损伤性废物之外的医疗废物的初级包装,并符合一定防渗和撕裂强度性能要求的软质口袋。3.3 周转箱桶盛装经密封包装的医疗废物的专用硬质容器。用于医疗废物运输车运输医疗废物,使经包装的医疗废物不直接和车辆厢体接触或直接暴露于外环境,或在发生包装袋破损时起到防止废物污染车厢和

    7、外环境的作用。3.4 燃烧指焚化燃烧医疗废物使之分解并无害化的过程。3.5 燃烧炉指燃烧医疗废物的主体装置。3.6 燃烧剩余物指燃烧医疗废物后排出的燃烧残渣、飞灰和经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固态物质。3.7 热灼减率指燃烧残渣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原燃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法如下:P=(A-B)/A 100%式中:P热灼减率,%;A枯燥后原始燃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g;B燃烧残渣经600253h灼热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g。3.8 烟气停留时间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处于高温段850的持续时间。即从最后的助燃空气喷射口到二次燃烧室出口之间的停留时间。3.9 燃烧炉温度指燃烧炉燃烧室操作温度。3.10 燃烧

    8、效率CE指烟道排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之和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CE=CO2/(CO2+CO) 100%式中:CO2和CO分别为燃烧后排气中CO2和CO的浓度。 二恶英类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3.12 二恶英毒性当量(TEQ)二恶英毒性当量因子(TEF)是二恶英毒性同类物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对Ah受体的亲和性能之比。二恶英毒性当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TEQ=二恶英毒性同类物浓度TEF3.13 标准状态指温度在273.16K,压力在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指在标准状态下以11%

    9、O2干烟气作为换算基准换算后的浓度。3.14 暂时贮存指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将运达的医疗废物存放于本单位内符合特定要求的专门场所或设施内的过程。3.15 处置指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按照规定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平安无害和减量处理的过程。4 医疗废物产生量、特性分析及燃烧处理适用范围4.1 医疗废物产生量 医疗废物产生量应按实际重量统计与核定。 医疗废物产生量的计算及预测.1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总量包括固定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和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1) 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计算及预测可按以下计算方法: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公斤/天=床位医疗废物产生率公斤/床天床位数床床位使用率%(

    10、2) 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计算及预测可按以下计算方法: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公斤/天=门诊医疗废物产生率公斤/人次天门诊人数人次(3) 无床位的小型门诊的医疗废物可按就业医务人员数量和单位医务人员医疗废物产生率计算和预测: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公斤/月=单位医务人员医疗废物产生率公斤/人月医务人员数人.2 其他产生源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根据各地情况合理估算。4.2 医疗废物特性分析 医疗废物特性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废物物理性质:容重、尺寸等。.2 工业分析:固定碳、挥发分、水分、低位热值、灰熔点等。 医疗废物组成调查及采样应具有代表性,特性分析结果应具有合理性。 医疗废物采样,暂可采用现行?城市生

    11、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中的有关规定。 医疗废物元素分析,可采用经典法或仪器法测定,也可通过废物组成调查结果进行推算。医疗废物元素分析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氯Cl、汞Hg、铅(Pb)。4.3 医疗废物燃烧处理适用范围 医疗废物燃烧厂接收并处置经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手术或尸检后能识别的人体组织、器官及死胎宜送火葬场燃烧处理。 不宜在医疗废物燃烧炉(不包括统筹考虑燃烧医疗废物和其他危险废物的燃烧炉)燃烧处理的医疗废物包括放射性废弃物、高压容器、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剧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含量高的医疗废物等。5 医疗废物燃烧厂总体设计5.1 燃烧厂

    12、建设规模 燃烧厂的建设规模,应根据燃烧厂效劳区域医疗废物产生量、成份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应根据处理规模合理确定生产线数量和单台处理能力。医疗废物集中燃烧厂的建设,应考虑燃烧处置能力的冗余和建冷藏贮存设施。.2 额定处理规模10吨/日以上(含10吨/日)的新建集中燃烧厂可设置23条医疗废物燃烧生产线;对于10吨/日以下的燃烧厂应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合理确定生产线条数,但单台处理能力不宜小于3吨/日。 燃烧厂建设工程构成、建设规模应尽可能满足全年接收并妥善处理效劳区域产生的医疗废物。5.2 燃烧厂工程构成 燃烧厂建设工程由燃烧厂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生产管理与生活效劳设施构成。

    13、燃烧厂主体工程与设备主要包括:(1) 受料及供料系统:包括医疗废物计量、卸料、暂时贮存、输送等设施。(2) 燃烧系统:包括医疗废物进料、燃烧、燃烧空气、辅助燃烧等设施。(3) 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技术允许条件下可考虑余热锅炉、供热等设施。(4) 烟气净化系统:包括有害气体去除、除尘及排放等设施。(5) 灰渣处理系统:包括炉渣处理系统、飞灰处理系统和飞灰无害化处理设施。(6) 仪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7) 应急处理、平安防爆系统。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总图运输、供配电、给排水、污水处理、消防、通讯、暖通空调、机械维修、监测化验、计量、清洗、消毒等设施。 生产管理与生活效劳设施主要包括:办

    14、公用房、食堂、浴室、值班宿舍等设施。5.3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应符合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及当地城乡总体开展规划,符合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的要求,并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的认定。 厂址选择应符合?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标准?试行中的选址要求。 厂址选择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 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砂及采矿隐落区等地区。(2) 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距离、土地利用现状、根底设施状况等因素,宜进行公众调查。(3) 厂址不应受洪水、

    15、潮水或内涝的威胁,必须建在该地区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4) 厂址选择应同时考虑炉渣、飞灰处理与处置的场所。(5) 厂址附近应有满足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和污水排放条件。(6) 厂址附近应保障电力供给。5.4 总图设计 医疗废物燃烧厂的总图设计,应根据厂址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生产、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劳动平安、职工生活,以及电力、通讯、热力、给水、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设施,经多方案综合比拟后确定。 医疗废物燃烧厂的附属生产设施、生活效劳设施等辅助设施,应根据社会化效劳原那么统筹考虑,防止重复建设。 医疗废物燃烧厂人流和物流的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并应方便医疗废物运输车的进

    16、出。 燃烧厂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的围墙、防止家畜和无关人员进入。5.5 总平面布置 医疗废物燃烧厂应以燃烧系统为主体进行布置,其他各项设施应按医疗废物燃烧处理流程合理安排,以确保相关设备联系良好,充分发挥功能,保证设施平安运行。 医疗废物物流出入口、接收、贮存和转运设施、清洗消毒设施、处置场所等主要设施应与办公、生活效劳设施隔离,分开建设。隔离措施包括墙体隔离或空间隔离方式。 医疗废物燃烧厂的洗车设施,宜位于燃烧厂出口附近处。医疗废物运输车车箱内部清洗消毒的设施应与医疗废物转运工具、生产工具的清洗消毒设施合并建设。 使用燃料油点火或助燃的医疗废物燃烧厂,采用的燃油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

    17、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标准?GB50156-2002中的有关规定。 使用城镇燃气点火或助燃的医疗废物燃烧厂,采用的燃气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标准?GB50028-1998中的有关规定。5.6 厂区道路 医疗废物燃烧厂区道路的设置,应满足交通运输、消防、绿化及各种管线的敷设要求。.2 医疗废物燃烧厂的道路需能到达主要构筑物和建筑物。车行道宜布置成环状,以便回车。 医疗废物燃烧厂区主要道路的行车路面宽度不宜小于6.0m。医疗废物燃烧厂房外应设消防道路,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3.5m,人行道一般取。路面宜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荷载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标准?GBJ

    18、22-1987的有关规定。 临时停车场可设在厂区物流出口或入口附近处。5.7 绿化 医疗废物燃烧厂的绿化布置,应符合总图设计要求,合理安排绿化用地。 厂区的绿化覆盖率应与城市绿化规定相协调,且不应小于30%。 厂区绿化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6 医疗废物接收、贮存、输送与设施设备清洗消毒6.1 一般规定6 医疗废物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包括:计量设施、卸料设施、卸料场地、暂时贮存库和贮存冷库、医疗废物厂内转运设施和其他设施。6.1.2 医疗废物贮存禁止采用坑式垃圾池。6.1.3 输送系统不应采用抓斗起重机。6.2 医疗废物接收 卸料场地应满足医疗废物运输车顺畅作业的要求。6.2.2

    19、 医疗废物燃烧厂应设置计量系统。计量系统应具有称重、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处理功能。6.3 医疗废物贮存与输送6 医疗废物卸料场地、暂时贮存库、贮存冷库等设施的设计、运行、平安防护等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要求。6.3.2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要配备医疗废物冷藏贮存设施。 贮存冷库可与暂时贮存库合并建设,贮存冷库未启动制冷设备时,可用作暂时贮存库。6.3.4 医疗废物卸料和贮存设施属感染区,应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的有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贮存设施应合理组织气流分

    20、布,尽量使操作人员处于洁净空气区。 贮存设施地面和高的墙裙须进行防渗处理,地面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洁和消毒,产生的废水应采用暗沟、管直接排入污水收集消毒处理设施;贮存设施采用全封闭、微负压设计,贮存设施内换出的空气必须进入医疗废物燃烧炉内燃烧处理,并应设置事故排风扇。6.3.7 贮存设施内要有平安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6.3.8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的设计应方便废弃物处理人员、转运装置的操作和进出。6.3.9 医疗废物卸料及贮存设施应采取防渗漏、防鼠、防鸟、防蚊蝇、防蟑螂、防盗等措施。6.3.10 医疗废物搬运应使用专用工具,尽可能采取机械作业,减少人工对其直接操作;如果采用人工搬运,应防止

    21、废物容器直接接触身体。61 医疗废物燃烧厂接收的医疗废物应尽可能当天燃烧处理。假设处置厂对医疗废物进行贮存,贮存温度5时,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在5以下冷藏,不得超过72小时。62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还应有清洁所需的水源,易获得的清洁设备、防护衣及收集散落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6.4 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处置厂必须设置医疗废物运输车辆、转运工具、周转箱桶的清洗消毒场所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应至少2天清洗一次北方冬季、缺水地区可适当减少清洗次数;当车厢内壁或和外外表被污染后,应立刻进行清洗;运输车辆每次运输完毕后,必须对车厢内壁进行消毒。禁止在社会车辆清洗场所清洗医疗废物运输车辆。 转

    22、运工具、周转箱桶等每使用周转一次,应进行清洗消毒。应在燃烧厂清洗消毒设施内进行。6.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应每天消毒一次;贮存设施内的医疗废物每次清运之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清洗污水应收集并排入污水消毒处理设施,禁止任意向环境排放清洗污水。 清洗消毒作业还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采取机械强制通风。 已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的工具、设备、周转箱桶等应与未经处理的工具、设备、周转箱桶等分开存放。 清洗消毒处理后的工具、设备、周转箱桶等晾干前方可再次投入使用。7 医疗废物燃烧处置7.1 一般规定 医疗废物燃烧处置系统应包括医疗废物进料系统、医疗废物燃烧系统、燃烧空气系统、辅助燃烧装置、热能利用系统、烟气净化系

    23、统、残渣处理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 处理规模8吨/日(含8吨/日)以上的医疗废物燃烧厂设计效劳期限不应低于15年,处理规模8吨/日以下的医疗废物燃烧厂设计效劳期限不应低于10年。7.2 燃烧炉进料系统 医疗废物燃烧炉的进料系统由输送设备、进料口及故障排除监视设备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1) 进料系统应平安、简洁实用、具有可靠的机械性能、故障率低、易维护,能实现自动进料。(2) 进料方式应与燃烧工艺相匹配。(3) 进料应保证燃烧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4) 进料装置的进料口应配置保持气密性的装置,可采用双闸门密闭连锁控制。(5) 推料器应能根据燃烧要求向炉内供料,并配置可调节供给量的计量装置实现定量

    24、投料。(6) 应保持进料通畅,防止废物搭桥堵塞。(7) 进料口的尺寸应与规定的包装袋和利器盒的尺寸相配套,保证医疗废物包装袋和利器盒顺利进入燃烧炉,医疗废物包装袋入炉前应保持完好。(8) 进料系统应处于负压状态,防止有害气体逸出。(9) 有条件的可设置废物料位监测装置。(10) 必要时进料管宜采取冷却措施。(11) 进料系统宜考虑在线消毒设计,以防止细菌生长;设备宜采用不锈钢,方便消毒作业。7.3 医疗废物燃烧炉 应根据医疗废物特性和燃烧厂处理规模选择适宜的燃烧炉炉型,严禁选用不能到达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燃烧装置。应选择技术成熟、自动化水平高、运行稳定的燃烧炉,严禁采用单燃烧室燃烧炉、没有自控系统

    25、和尾气处理系统的燃烧装置。 医疗废物燃烧炉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 燃烧炉结构由一燃室和二燃室组成,一燃室是燃烧或热解作用,二燃室是实现完全燃烧。(2) 燃烧炉炉床设计应防止液体或未充分燃烧的废物溢漏,保证未充分燃烧的医疗废物不通过炉床遗漏进炉渣,并能使空气沿炉床底部均匀分配。供风孔应采取免清孔设计,防止因积灰或结垢而堵塞。(3) 燃烧控制条件应符合?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GBl8484-200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80号令)和?医疗废物燃烧炉技术要求?(试行)等相关规定。(4) 应有适当的超负荷处理能力,废物进料量应可调节。(5) 正常运行期间,燃烧炉内应处于微负

    26、压燃烧状态。(6) 炉体可接触壳体外表温度应50。(7) 控制二次燃烧室烟气温度850,烟气停留时间2.0秒。(8) 设备的燃烧效率应99.9,燃烧残渣的热灼减率5。(9) 燃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氧含量应控制在610(干气)。(10) 燃烧炉可以由一个中心控制台进行操作、监控和管理,包括连续显示操作参数和条件(如温度、压力、含氧量、空气量、燃料量等),并能实现反响控制。(11) 应可实现对热解和燃烧过程的控制,防止燃烧不完全或炉体烧塌。(12) 燃烧炉二燃室应设紧急排放烟囱;热解燃烧炉一燃室应设防爆门或其他防爆排压设计/装置。(13) 燃烧炉的内衬层应具备耐火、防腐和防热负荷冲击功能。 燃烧空气系

    27、统、辅助燃烧装置.1 燃烧炉的燃烧空气系统一般由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可采用一、二次空气加热装置,一、二次风机台数应根据燃烧炉设置要求确定。风量调节宜采用连续调节方式。.2 燃烧空气系统应保证管道系统气密性;管道之间的连接应密封;空气加热器后的管道及管件应保温,并应考虑热膨胀的影响。.3 医疗废物燃烧炉装置的辅助燃料燃烧器采用固定方式,燃烧器应具有良好的燃料分配质量和合理配风的性能。.4 燃烧器的辅助燃料应根据工艺要求和燃料来源等确定。.5 采用油燃料助燃时,储油罐总有效容积,应根据全厂使用情况和运输情况综合确定,但不应小于焚燃炉冷启动点火用油量的1.5 2.0倍。.6 供油泵

    28、的设置,不宜少于2台,且应有1台备用。.7 供油、回油管道应单独设置,并应在供、回油管道上设有计量装置和残油放尽装置。.8 采用重油燃料时,应在系统中设置过滤装置,蒸汽吹扫装置。7.4 热能利用系统 燃烧医疗废物产生的热能可以适当形式加以有效利用。 医疗废物燃烧热能利用方式应根据燃烧厂的规模、医疗废物燃烧特点、用热条件及经济性综合比拟确定。 利用医疗废物热能的锅炉,应充分考虑烟气高温和低温腐蚀。 利用医疗废物热能生产饱和蒸汽或热水时,热力系统中的设备与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标准?GB50041-1992的有关规定。 燃烧医疗废物的热能利用应避开200600温度区间。7.5 烟

    29、气净化系统 一般规定.1 烟气净化技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医疗废物特性和燃烧污染物产生量的变化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应注意组合技术间的相互关联作用。.2 烟气净化装置应有可靠的防腐蚀、防磨损和防止飞灰阻塞的措施。.3 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的旁路和燃烧系统紧急排放口仅供停电或其他事故状态时应急使用。 酸性污染物的去除.1 酸性污染物包括氯化氢、氟化氢和硫氧化物等,应采用适宜的碱性物质作为中和剂,在反响器内进行中和反响。.2 酸性污染物的去除可采用半干法工艺或湿法工艺。半干法脱酸工艺包括:喷中和剂浆液,喷中和剂溶液,烟气加湿后再喷入中和剂干粉等方式。湿法脱酸工艺包括:采用填料塔,喷淋塔,筛板塔,文

    30、丘里洗涤器等方式。.3 应优先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方式,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反响器的高度应能满足必要的反响时间;(2) 其反响器出口的烟气温度应保证在后续管路和设备中的烟气不结露;(3) 雾化器的雾化细度应保证反响器内中和剂的含水量完全蒸发。.4 中和剂采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时,其有效物质含量不宜低于80%,且质量稳定。.5 可能产生废水的脱酸工艺,必须配备废水处理系统。 除尘.1 烟气净化系统的末端设备应优先选用袋式除尘器。并应设置除尘器旁路和热风循环系统。维持除尘器内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度2030。袋式除尘器应考虑滤袋材质的使用温度、力学性能、耐酸碱腐蚀和耐水解能力、阻燃性等性能特点,袋笼

    31、材质应考虑使用温度、防酸碱腐蚀等性能特点。袋式除尘器必须采取保温措施。.2 禁止采用静电除尘器,不应单独使用机械除尘设备。.3 湿式除尘设备,必须配备完整的废水处理设施。 二恶英类、重金属和氮氧化物的去除.1 医疗废物燃烧过程应采取以下二恶英控制措施:(1) 医疗废物应完全燃烧,并严格控制燃烧室烟气的温度、停留时间与湍流工况;(2) 废物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应采取快速冷却系统,控制烟气在200600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小于1秒,快速冷却可与喷雾枯燥脱酸或湿法除尘相结合;(3) 可在中和反响器和袋式除尘器之间的烟道喷入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亦可在袋式除尘器后设置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床体;(4) 活性炭喷射装置应与布袋除尘器同时有效运行。


    注意事项

    本文(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条例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