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3098918       资源大小:86.88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习资料.docx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习资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将共析钢加热至780,经保温后,请回答:1、若以图示的V1、V2、V3、V4、V5和V6的速度进行冷却,各得到什么组织?2、如将V1冷却后的钢重新加热至530,经保温后冷却又将得到什么组织?力学性能有何变化?1、V1:M+A残余、V2:T+M、V3:S+T+M+A残余、V4:S+T、V5:S,V6:S。第一章 金属的力学性能1解释下列名词金属的力学性能 ,弹性极限,载荷 ,应力 ,强度,硬度 ,塑性。答: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弹性极限: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只发生弹性变形而不发生塑性变时所能承受的

    2、最大应力。载荷:是指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外力。其符号用F表示。应力:指单位面积上的内应力。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是工程技术上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性压痕或划痕的能力。塑性: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2、什么是金属的疲劳?简述疲劳断裂的特点。 答:金属材料在受到交变应力或重复循环应力时往往在工作应力小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 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疲劳断裂的特点:由于疲劳的应力比屈服强度低,所以不论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在疲劳断裂前,均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它是在长期累积损伤过程中,经裂纹萌生和缓慢扩展到临界尺寸时

    3、突然发生的。由于断裂前没有明显的预兆,故疲劳断裂危险性极大。宏观断口一般可明显地分为三个区域,即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间断裂区。疲劳源多在机件的表面处。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1.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Fe 、- Fe 、Al 、Cu 、Ni 、 Pb 、 Cr 、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2.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几种缺陷?这些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答:金属实际晶体中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晶体

    4、缺陷。这些缺陷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如下:1)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2)线缺陷形成位错对金属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位错极少时,金属强度很高。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强度越高金属塑变的能力越大,塑性越好。总之,材料的强度硬度增加,随着点、线缺陷量的增加,材料的塑性韧性下降,而随着面缺陷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反而提高。3.固溶体有哪几种类型?固溶体与化合物有何区别?答:间隙固溶体固溶体根据溶质在溶剂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分为和置换固溶体。固溶体与化合物的区别是:固溶体与化合物的区别是:1)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保持了溶剂的晶格结构,化合物的晶格结构不同

    5、于任何一种组元。2)化合物的硬度高而脆,熔点高,通常不做为主相,而作为强化相。第三章 纯金属的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答: 机械混合物:合金的组织由不同的相以不同的比例机械的混合在一起,称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实际生产中,合金冷却速度快,原子扩散不充分,使得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合金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含低熔点组元较多,这种在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晶粒的形态通常为树枝晶。5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答: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代替溶剂晶格结点上的一部分原子而组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填充在溶剂晶格的间隙中形成的固溶体

    6、,即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相组成物:合金的基本组成相。组织组成物:合金显微组织中的独立组成部分。6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主要差别?答:在结构上: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的结构相同,而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不同于组成它的任一组元,它是以分子式来表示其组成。 在性能上:形成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都能强化合金,但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比金属间化合物低,塑性、韧性比金属间化合物好,也就是固溶体有更好的综合机械性能.1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形核和核长大。受到过冷度的影响,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都增

    7、大,但形成率的增长比成长率的增长快;同时外来难熔杂质以及振动和搅拌的方法也会增大形核率。15.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答:采用的方法:变质处理,钢模铸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的方法来控制晶粒大小。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机械振动、搅拌。第四章 铁碳合金1.选择题:(1)下列组织中塑性最好的是( A )。A.铁素体 B.珠光体 C.渗碳体 莱氏体(2)FeFe3C相图上所形成的共析线是( C ),共晶线是( A )。A.E

    8、CF线 B.ACD线 C.PSK线2.判断题:(1)渗碳体中碳的质量分数是6.69%。( )(2)碳溶于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奥氏体。( )(3)共析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4.何谓铁素体(F),奥氏体(A),渗碳体(Fe3C),珠光体(P),莱氏体(Ld)?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答:铁素体(F):铁素体是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由于碳在中的溶解度很小,它的性能与纯铁相近。塑性、韧性好,强度、硬度低。它在钢中一般呈块状或片状。奥氏体(A):奥氏体是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因其晶格间隙尺寸较大,故碳在中的溶解度较大。有很好的塑性。渗碳体(F

    9、e3C):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率接近于零。在钢中以片状存在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在莱氏体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鱼骨状。珠光体(P):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珠光体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较差。莱氏体(Ld):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在莱氏体中,渗碳体是连续分布的相,奥氏体呈颗粒状分布在渗碳体基体上。由于渗碳体很脆,所以莱氏体是塑性很差的组织。8.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组织有何特点和异同点。答: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其中铁素体呈块状。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呈片状分布。

    10、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所组成。过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其中二次渗碳体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状。 共同点:钢的组织中都含有珠光体。不同点:亚共析钢的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钢的组织是珠光体,过共析钢的组织是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9.钢中常存杂质有哪些?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答:钢中常存杂质有Si、Mn、S、P等。Mn:大部分溶于铁素体中,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使铁素体强化:另一部分Mn溶于Fe3C中,形成合金渗碳体,这都使钢的强度提高,Mn与S化合成MnS,能减轻S的有害作用。当Mn含量不多,在碳钢中仅作为少量杂质存在时,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明显。Si:Si与Mn一样能溶于铁素体中,使铁

    11、素体强化,从而使钢的强度、硬度、弹性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当Si含量不多,在碳钢中仅作为少量夹杂存在时,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显著。S:硫不溶于铁,而以FeS形成存在,FeS会与Fe形成共晶,并分布于奥氏体的晶界上,当钢材在10001200压力加工时,由于FeS-Fe共晶(熔点只有989)已经熔化,并使晶粒脱开,钢材将变得极脆。P:磷在钢中全部溶于铁素体中,虽可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但却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16.试述碳钢的分类及牌号的表示方法。答:分类:1)按含碳量分类低碳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25%的钢,0.010.25%C 0

    12、.25%C中碳钢:含碳量为0.300.55%的钢 0.250.6%C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的钢 0.61.3%C 0.6%C(2)按质量分类:即含有杂质元素S、P的多少分类:普通碳素钢:S0.055% P0.045%优质碳素钢:S、P0.0350.040%高级优质碳素钢:S0.020.03%;P 0.030.035%(3)按用途分类碳素结构钢: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如桥梁、船舶、建筑构件等,及机器零件,如齿轮、轴、连杆、螺钉、螺母等。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模具等,一般为高碳钢,在质量上都是优质钢或高级优质钢。牌号的表示方法:(1)普通碳素结构钢:用Q+数字表示,“Q”为屈服点

    13、,“屈”汉语拼音,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若牌号后面标注字母A、B、C、D,则表示钢材质量等级不同, A、B、C、D质量依次提高,“F”表示沸腾钢,“b”为半镇静钢,不标“F”和“b”的为镇静钢。(2)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是采用两位数字表示的,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若钢中含锰量较高,须将锰元素标出,(3)碳素工具钢:这类钢的牌号是用“碳”或“T”字后附数字表示。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若为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则在钢号最后附以“A”字。17.低碳钢、中碳钢及高碳钢是如何根据含碳量划分的?分别举例说明他们的用途?答:低碳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25%的钢;08、10、钢,塑性、韧性好

    14、,具有优良的冷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常冷轧成薄板,用于制作仪表外壳、汽车和拖拉机上的冷冲压件,如汽车车身,拖拉机驾驶室等;15、20、25钢用于制作尺寸较小、负荷较轻、表面要求耐磨、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零件,如活塞钢、样板等。中碳钢:含碳量为0.300.55%的钢 ;30、35、40、45、50钢经热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韧性,用于制作轴类零件; 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的钢 ;60、65钢热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常用作弹簧。T7、T8、用于制造要求较高韧性、承受冲击负荷的工具,如小型冲头、凿子、锤子等。T9、T10

    15、、T11、用于制造要求中韧性的工具,如钻头、丝锥、车刀、冲模、拉丝模、锯条。T12、T13、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但韧性低,用于制造不受冲击的工具如量规、塞规、样板、锉刀、刮刀、精车刀等。 车床主轴:它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如30、35、40、45、50。19.指出下列各种钢的类别、符号、数字的含义、主要特点及用途: Q235-AF、Q235-C、Q195-B、Q255-D、40、45、08、20、20R、20G、T8、T10A、T12A答:Q235-AF: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Q235-C:屈服强度为235MPa的C级普通碳素结构钢,Q1

    16、95-B: 屈服强度为195MPa的B级普通碳素结构钢,Q255-D: 屈服强度为255MPa的D级普通碳素结构钢,Q195、Q235含碳量低,有一定强度,常扎制成薄板、钢筋、焊接钢管等,用于桥梁、建筑等钢结构,也可制造普通的铆钉、螺钉、螺母、垫圈、地脚螺栓、轴套、销轴等等,Q255钢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通常扎制成型钢、条钢和钢板作结构件以及制造连杆、键、销、简单机械上的齿轮、轴节等。40:含碳量为0.4%的优质碳素结构钢。45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40、45钢经热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韧性,用于制作轴类零

    17、件。08:含碳量为0.08%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塑性、韧性好,具有优良的冷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常冷轧成薄板,用于制作仪表外壳、汽车和拖拉机上的冷冲压件,如汽车车身,拖拉机驾驶室等。20:含碳量为0.2%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用于制作尺寸较小、负荷较轻、表面要求耐磨、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零件,如活塞钢、样板等。20R:含碳量为0.2%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容器专用钢。20G:含碳量为0.2%的优质碳素结构钢,锅炉专用钢。T8: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要求较高韧性、承受冲击负荷的工具,如小型冲头、凿子、锤子等。T10A:含碳量为1.0%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要求中韧性的工具,如钻头、

    18、丝锥、车刀、冲模、拉丝模、锯条。T12A:含碳量为1.2%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但韧性低,用于制造不受冲击的工具如量规、塞规、样板、锉刀、刮刀、精车刀。第六章 钢 的 热 处 理1.何谓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操作有哪些基本类型?试说明热处理同其它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为了改变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以满足对零件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所施加的一种综合的热加工工艺过程。 (2)热处理包括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普通热处理里面包括 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表面淬火包括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化学热

    19、处理包括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3)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一个毛坯件经过预备热处理,然后进行切削加工,再经过最终热处理,经过精加工,最后装配成为零件。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潜力、降低结构重量、节省材料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做到一个顶几个、顶十几个。此外,通过热处理还可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 2.解释下列名词: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答:(1)起始晶粒度:是指在

    20、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2)实际晶粒度:是指在某一具体的热处理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晶粒尺寸。(3)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2)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答: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氏体: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贝氏体: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马氏体:碳在-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答:奥氏体: 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 处于临界

    21、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M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4)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冷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处理);答: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十分缓慢的冷却速度(炉冷、坑冷、灰冷)进行冷却的一种操作。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80,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冷或水冷),从而得马氏体的一种操作。 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操作。 冷处理:把冷到室温的淬火钢继续

    22、放到深冷剂中冷却,以减少残余奥氏体的操作。 时效处理:为使二次淬火层的组织稳定,在110150经过636小时的人工时效处理,以使组织稳定。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淬透性,淬硬性;答: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淬火时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淬透性:钢在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6)再结晶、重结晶; 答:再结晶:金属材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 重结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晶体重新形核、长大,发生晶体

    23、结构的改变,称为重结晶。7)调质处理、变质处理。答:调质处理: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4.何谓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的奥氏体晶粒是否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答:(1)本质细晶粒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直到930,随温度升高,晶粒长大速度很缓慢,称本质细晶粒钢。 (2)不一定。本质晶粒度只代表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大小。本质粗晶粒钢在较低加热温度下可获得细晶粒,而本质细晶粒钢若在较高温度下加热也会得到粗晶粒。 5.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

    24、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答:(1)三种。分别是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2)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550以上等温停留时发生转变,它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片层相间的组织。索氏体是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氏体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珠光体片间距愈小,相界面积愈大,强化作用愈大,因而强度和硬度升高,同时,由于此时渗碳体片较薄,易随铁素体一起变形而不脆断,因此细片珠光体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6.贝氏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答:(1)两种。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2)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600350。在显

    25、微镜下呈羽毛状,它是由许多互相平行的过饱和铁素体片和分布在片间的断续细小的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硬度较高,可达HRC4045,但由于其铁素体片较粗,因此塑性和韧性较差。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350Ms,下贝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针叶状,在电镜下观察是由针叶状的铁素体和分布在其上的极为细小的渗碳体粒子组成的。下贝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塑性、高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7.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答:(1)两种,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2)奥氏体转变后,所产生的M的形态取决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0.

    26、6%的为板条马氏体;含碳量在0.61.0%之间为板条和针状混合的马氏体;含碳量大于1.0%的为针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随含碳量增加,逐渐从体心立方向体心正方转变。含碳量较高的钢的晶体结构一般出现体心正方。低碳马氏体强而韧,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这是因为低碳马氏体中含碳量较低,过饱和度较小,晶格畸变也较小,故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随含碳量增加,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增加,使塑性变形阻力增加,因而引起硬化和强化。当含碳量很高时,尽管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很高,但由于过饱和度太大,引起严重的晶格畸变和较大的内应力,致使高碳马氏体针叶内产生许多微裂纹,因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3)随着含碳量

    27、的增加,钢的硬度增加。8.何谓等温冷却及连续冷却?试绘出奥氏体这两种冷却方式的示意图。答:等温冷却:把奥氏体迅速冷却到Ar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待其分解转变完成后,再冷至室温的一种冷却转变方式。连续冷却:在一定冷却速度下,过冷奥氏体在一个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转变。10.试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与连续转变曲线的异同点。答:首先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等温转变曲线临界冷却速度不同。其次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位于等温转变曲线的右下侧,且没有C曲线的下部分,即共析钢在连续冷却转变时,得不到贝氏体组织。这是因为共析钢贝氏体转变的孕育期很长,当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通过贝氏体转变区内尚未发生转变时就已过冷到Ms点

    28、而发生马氏体转变,所以不出现贝氏体转变。11.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Vk 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答:(1)化学成分的影响:亚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右移,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则Vk减小,过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左移,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减小,则Vk增大;合金元素中,除Co和Al(2.5%)以外的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则Vk减小。 (2)一定尺寸的工件在某介质中淬火,其淬透层的深度与工件截面各点的冷却速度有关。如果工件截面中心的冷速高于Vk,工件就会淬透。然而工件淬火时表面冷速最大,心部冷速最小,由表面至心部冷速逐渐降低。只有冷速

    29、大于Vk的工件外层部分才能得到马氏体。因此,Vk越小,钢的淬透层越深,淬透性越好。12.将5mm的T8钢加热至760并保温足够时间,问采用什么样的冷却工艺可得到如下组织: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屈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在C曲线上描出工艺曲线示意图。答:(1)珠光体:冷却至线550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珠光体组织。索氏体:冷却至65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索光体组织。屈氏体:冷却至6005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屈氏体组织。上贝氏体:冷却至6003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上贝

    30、氏体组织。下贝氏体:冷却至350Ms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下贝氏体组织。屈氏体+马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并小于获得珠光体组织的最大冷却速度连续冷却,获得屈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2)13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退火操作的应用范围。 答:(1)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并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随后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3)完全退火

    31、和等温退火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的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或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或冷拔件)及机加工的残余内应力。14.何谓球化退火?为什么过共析钢必须采用球化退火而不采用完全退火?答:(1)将钢件加热到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600后出炉空冷。 (2)过共析钢组织若为层状渗碳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17.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1)20钢齿轮 (2)45钢小轴 (3)T12钢锉刀答:(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索氏体。 (3)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Fe3C,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备,消


    注意事项

    本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