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班科学教案大全.docx

    • 资源ID:13095203       资源大小:27.2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班科学教案大全.docx

    1、小班科学教案大全小乌龟活动目标: 1.在猜猜、看看、想想的过程中了解小乌龟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3.爱护小乌龟,喜欢动物朋友,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亲近之情。活动准备:小乌龟ppt、小乌龟的视频、歌曲甩葱歌、雨的印记。学具:实物小乌龟每组2-3只。活动过程:一、猜猜初步了解小乌龟的特征。1.师(出示图1):刚才老师在小河边看到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呀?(蛋宝宝)师:蛋宝宝里藏着一只小动物,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吧。师:咚咚咚,小小蛋儿把门开,让我猜猜你是谁?2.师(出示图2):咦,露出了小尾巴,这是哪只小动物的尾巴呢?(幼儿猜测)3.分别(出示图3 )、(出示图4 )、(出示

    2、图5 ),咦,开出一只小乌龟。师:刚才我们看到蛋壳里钻出的头、壳、脚和尾巴,开出了一只小乌龟。我们一起来跟小乌龟问声好。二、看看进一步认识小乌龟特征师:我们班也来了几只小乌龟跟小朋友做游戏,一会儿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小乌龟的身上有好多的秘密,小朋友一会儿用你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哟。1.幼儿分组进行观察。2.幼儿观察后,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头,壳,四肢、尾巴。(1)小乌龟的头上有什么?(2)小乌龟的壳是什么样子的?(跟石头一样硬硬的,壳上还有一个个方块)。(3)小乌龟的腿,有几条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4)小乌龟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小乌龟的尾巴短短的)。师生共同小结小乌龟的典型特

    3、征。三、学习小乌龟爬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小乌龟怎样走路呢?(猜想)引导幼儿大胆猜想2.师:我们来看看你们想的对吗,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实物展示小乌龟走路。3.老师这里有两段乐音,你们听一听哪一种音乐适合小乌龟走路呢?4.幼儿学小乌龟走路。5.师:在小乌龟走路时遇到危险时它会怎样呢?(幼儿猜想,教师实物展示)四、小乌龟的习性师:小乌龟喜欢住在哪里呢?(观察乌龟生活小视频) 五、想想怎样和小乌龟做朋友师:我们听一听小博士怎样和小乌龟做朋友的。延伸:进一步探究小乌龟生活习性和进食特点,并进行好观察记录。 颜色变变变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发生的变化。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4、3.对配色游戏感兴趣,乐于大胆去尝试。活动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水各1瓶、一次性塑料杯、毛巾、课件。活动过程: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小红和小黄的色块。1.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出这两种颜色的名称吗?2.引出故事。师:小红、小黄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在一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讲故事)师:小红和小黄见面了之后做了什么,它们变成了什么颜色的了?师:“桔”宝宝回家时,红妈妈说了什么?师:“桔”宝宝回家时,黄爸爸说了什么?3.红妈妈和黄爸爸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二、红色、黄色变变变1.出示颜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小红和小黄。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小

    5、红和小黄,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将小红和小黄抱在一起看看是不是变成了桔色?2.教师演示颜色的变化。三、投放红色、黄色颜料瓶,请幼儿动手验证,红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桔色。1.请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2.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3.教师小结:红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桔色。桔色真漂亮,让我想到了气球是桔色的,你们想到什么是桔色的?四、再投放蓝色颜料瓶,请幼儿进行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1.师:小红的朋友小蓝看它们两个玩的特别好也来找小红玩游戏了,快看小蓝来了。 你们想知道小红和小蓝能变出什么颜色吗?请小朋友来试试。2.请幼儿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

    6、出来的?3.幼儿进行蓝和黄的配色,师继续以故事引出。4.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绿色。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 找一找我们班里哪里有绿色呢?5.延伸:今天小朋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变出了许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这些颜色都放到大瓶子里留着画出更美丽的图画。附:故事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天,小蓝趁妈妈出门的时候,溜出去找小黄。从家里找到外面,找了许久,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小黄。小蓝和小黄惊喜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绿”去了公园,钻隧道,爬山,后来累了,就回家了。可回到小

    7、蓝家,小蓝的爸爸妈妈认不出来了:“哎呀,这个绿不是我们家的小蓝呀。”回到小黄家,小黄的爸爸妈妈妈也认不出来了:“哎呀,这个绿不是我们家的小黄呀。”“绿”很伤心,流下了蓝色和黄色的眼泪,哭呀哭呀,最后全都变成了蓝色和黄色的眼泪,蓝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了小蓝,黄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了小黄,两个人高兴了:“这回爸爸妈妈不会认不出来了!”小蓝和小黄先回到小蓝的家,小蓝的爸爸妈妈高兴地拥抱小蓝,又拥抱了小黄,结果变成了绿色。直到这时,爸爸妈妈才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他们一起去小黄家报告这个好消息,两家的父母高兴地拥抱在一起,也变成了“绿”。而小黄和小蓝,则在外面和好朋友一直玩到吃晚饭。小动物的花花衣

    8、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观察了解几种动物身上花纹的异同,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2.喜欢小动物,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和探索的愿望。活动准备:课件、小树林背景、动物磁力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情景游戏作客1.师“今天天气真好,有好多的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看看谁先来?”2.师:“看看这是哪只小动物?”(出示图片,播放敲门声)3.师:“咦?只有一部分,你们猜的出这是什么动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老虎身上是黄颜色的,它的叫声很凶猛,一起学一学老虎的叫声,身上有花纹,而且是一条一条的,是条状的花纹。4.师:“接下来是哪只小动物在敲门呢?”(猎豹)5.师:“你们猜的出这是什么动

    9、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看看一共有几只?(三只)猎豹的身上也是黄颜色的并且有花纹,它身上的花纹是一点一点的小黑点,叫做点状花纹。那老虎和猎豹的衣服有什么区别?(老虎是条纹状一条一条的,猎豹是点状的,身上一个点一个点的)6师:“又来了一只小动物,从这一部分的动物身体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小动物吗?”师小结:奶牛怎么叫?我们一起学一学,奶牛身上有花纹,身体很大很大。它身体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每天都挤有营养的东西给大家喝。我们比较一下奶牛和猎豹的衣服有什么区别?(奶牛是的衣服是一块一块的,是块状的花纹,而猎豹是一个点一个点的点状的花纹)二、动物的花花衣1.师:“今天都哪些小动物来做客呢?小动物身上

    10、的衣服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出示图片)2.师:“原来小动物身上的衣服都不一样的,有的是一条一条的花纹,用一个好听的词语说:条状的花纹。有的是一点一点的斑点,叫作点状的花纹。还有的是一块一块的花纹,叫作块状的花纹,他们的衣服可真好看。”三、动物找朋友。1.师:后面的草丛还躲着许多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去找一个动物朋友,然后和你的朋友说一说:“你找到的动物朋友是谁?穿着什么花纹的衣服?”2.师:“将小动物按照身上的花纹分类,找到和他穿同一种类型花纹的动物做朋友。”3.师将幼儿的分类的结果进行梳理(看来老虎、斑马、小鱼它们的衣服都属于是条状的花纹等等)四、活动延伸:1.师:“那么多的小动物都喜欢和小朋

    11、友一起做游戏,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2.师:“没错,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那等会儿把我知道的小知识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好不好?”动物的尾巴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的尾巴,并了解几种常见动物尾巴的用途。2.在活动过程中交流对动物尾巴的认识,萌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ppt、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的小动物的尾巴不见了,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丢了?(猴子、松鼠、袋鼠、兔子等)。二、引导幼儿观察1.教师:还好村长爷爷把他们的尾巴找到了(出示尾巴图片)把动物尾巴按在动物身上,请幼儿观察动物的尾巴。2.幼儿交流师:

    12、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尾巴像什么?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猴子的尾巴像钩子,袋鼠的尾巴像板凳,兔子的尾巴像圆球,松鼠的尾巴像小伞,小动物的尾巴长的各不相同。三、找尾巴师:老师这里还有好多的小动物,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吗?一起帮它们找到尾巴吧。四、播放课件,动物尾巴的本领。师:小朋友们知道嘛,这些小动物可是有大本领呢,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都有什么本领。(1)牛赶走苍蝇蚊子(2)松鼠保暖,保护自己(3)猴子挂在树上(4)袋鼠维持身体平衡,休息五、小结:每个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有的能使自己平衡,有的能掌握前进的方向,有的能驱赶蚊虫等等。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

    13、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块变小块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把各种食物变小。3.愿意与别人分享操作的过程。 活动准备:1.各种食物:黄瓜、茄子、蘑菇、白菜、豆腐干、西瓜、苹果、梨。2.各种工具:勺子,剪刀、小刀;大记录图。活动过程:1.认识各种食物。师:老师的百宝箱里藏着许多东西,你们想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幼儿找出并说出名称)2. 预测“大变小”的可能性。(1)我们能把这些食物装进瓶子里吗?引导说出:“瓶口太小,食物太大”。(2)怎样才能把这些食物放进去呢?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地运用一些动作提示,以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工

    14、具。3.进行“大变小”的实险。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变小,并把食物放进瓶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师:“你用什么办法把食物变小了?”看看用什么比较容易把食物“变小”?4.师幼共同探讨。你是怎么把食物放进瓶里的?引导幼儿说出“我把它变小了”,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把它变小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操作过程,帮助幼儿说出工具名称。5.回忆操作过程,集体记录使用工具,教师记录在大图上。5.延伸:回忆“刀”是什么样子的,强调刀有“锋利的一面”,提醒幼儿要用刀锋利的一面来切东西,但不能用手去碰。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刀和家里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幼儿老师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

    15、菜的刀有危险,是不能玩的。冬眠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青蛙、刺猬等小动物冬眠的现象。2尝试使用礼貌用语“请”。3乐于主动探索和表达。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场景导入师:(出示课件)在图片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我们是怎样过冬的?让我们去让我们去森林里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好吗?二、拜访小动物的家。(1)小青蛙(剌猬)家。师:(出示课件)尝试使用礼貌用语“小青蛙你好,请你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好吗?”师:小青蛙没听见吗?它在干什么呢?小青蛙说什么了?师:“小青蛙在睡觉,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原来它在冬眠”。(2)小刺猬(青蛙)家。师:(出示课件)运用礼貌用

    16、语“小刺猬你好,请你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好吗?”师:猜猜小刺猬为什么不理睬我们?它在做什么呢?小刺猬说了什么?师:它们都在“冬眠”。(3)观察图片,冬眠的小动物。师:观察还有谁在冬眠?为什么这些小动物要冬眠?师:到了冬天,天气变得很冷,小动物们可吃的东西变少了。它们找不到吃的,怎样度过又冷又饿的冬天呢?它们就想出了躲在家里睡觉,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来的好办法!这个不吃不喝、躲起来睡觉过冬的办法就叫冬眠。三、延伸师:(出示课件)小朋友在图片上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过冬的?好吃的花生活动目标: 1.感知花生的特征,了解花生是一种特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17、和发现。3.探索剥花生的方法,体验亲自动手操作分享的乐趣。活动准备:生花生三盘、三个盒子、纸盘若干,优酷视频小松鼠找花生果,PPT。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介绍故事的内容,了解故事捕捉信息。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花生的果实长在哪里吗?(地里)花生的花开在哪里?(花生是一种特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喜欢生长在黑暗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落花生”。师:小松鼠给小朋友带来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请你把小手变成小花礼物就送到你的小花里啦。二、认识花生。(1)直观形象的了解花生的外部特征 师:看看我们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摸一摸,捏一捏,表面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还是软的?还是硬

    18、硬的?放到耳边摇一摇,听一听有什么声音?小结:花生是白色的,有长的,有短的;摸一摸,表面是不光滑的很粗糙;捏一捏,硬硬的。放到耳朵旁边摇一摇,可以听到里面有动静。(通过看、摸、听感受花生的颜色、形状,体会摸上去的感受。)(2)直观形象了解花生米的内部特征。师:硬硬的花生壳里面住着的是什么呀?(花生米)看看,里面住着几个花生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下有几个花生宝宝?(宝宝有的多有的少)师:那小朋友看看这个花生宝宝长的什么样子呀?(穿着一件红衣服)我们帮它脱掉红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肉)师:现在尝一尝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总结:一颗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壳,里面的花生米有的多有的少,白白的花

    19、生米穿着一件红衣服。现在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呀?“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这是什么呀?三、了解花生的营养价值及花生的几种吃法。1.花生是一种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促进小朋友生长发育,增强大脑记忆力,所以小朋友要多吃花生。这层红衣服还有补血功能,所以花生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长生果”。2.启发幼儿说出花生可以炒、煮、炸着吃,(播放PPT) 展示花生酥、花生饼干、花生酱,花生壳手工品等。花生壳和花生还可以制作漂亮的手工作品,回家可以跟着妈妈一起尝试一下用花生壳制作一幅作品。四、剥花生比赛,体验操作与分享的快乐。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花生,知道了花生营养价值丰富,现在小朋

    20、友自己动手剥花生送给客人老师吃吧。好听的声音活动目标:1.能辨别生活中几种不同的声音。2.初步了解同一种物体,由于力气、材质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3.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活动准备:PPT、图标(大鼓和小鼓)、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软硬糖果若干。活动过程: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1.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师:宝宝们,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他们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宝宝,那我们来比一比,听一听,谁的耳朵最灵。这是什么声音呀?(你

    21、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图片宝宝)师:天亮了,听听看妈妈叫了哪个小动物去叫醒宝宝呢?(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大公鸡)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叫声啊?(幼儿模仿)会叫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下次也请它们帮忙来叫醒小宝宝。师: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洗手图片)师:洗好手,吃好饭,宝宝准备坐车去上幼儿园啦,这个车子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马路上除了这个声音之外还有什么声音?(摩托车,自行车)2.小结: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好听的声音,马路上也还有好多好多。二、把黄豆装进瓶子里,根据装豆子的数量区分声音的不同。师: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

    22、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师: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拍拍拍,瓶子有声音,碰碰碰,瓶子有声音)师:老师有一种办法和你们不一样,我摇摇瓶子就会有声音,(出示装有少量黄豆的瓶子摇一摇)师:有声音吗?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因为有豆子,摇一摇)。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声音瓶子?好,那一会我们每人一个小瓶子和一个小盒子。那装豆子应该装?(拧开盖子,一颗一颗放豆子,拧好盖子)师:摇一摇,你的瓶子有声音吗?好,现在把你的瓶子放到地上,让它歇一歇。 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用你的

    23、小嘴巴模仿一下,大鼓的声音是?小鼓的声音是?(哦,大鼓的声音很?小鼓的声音很?)拿起你的小瓶子,用瓶子试一试。(幼儿示范)大鼓的声音怎么样(很大),所以我们摇的时候应该?小鼓应该?我们再来摇一摇。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师:现在让你的小瓶子歇一歇。三、尝试把糖果装进瓶子,根据糖果的软硬不同区分声音的不同。师:变变变,变出了什么?(糖)我这里有两种糖,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师:我们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我把糖果装进瓶子里,哪种糖果是大鼓的声音,哪个是小鼓的声音。(先放一种糖果,摇一摇。再倒出来换另一种糖果摇一摇)小结:硬糖装在瓶子

    24、里能发出大鼓的声音,软糖放在瓶子里能发出小鼓的声音。四、结束部分:1.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往瓶子里放什么东西,使瓶子发出声音。2.请幼儿试一试,哪些物品可以发出大鼓的声音,哪些物品可以发出小鼓的声音。种大蒜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2.观察、认识大蒜,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3.能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活动准备:1.幼儿认识大蒜,知道大蒜的生长环境。2.适合种植的大蒜若干。3.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杯子、罐子若干、小洒水壶。活动过程:一、直接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1.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观察。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谁认识

    25、它?你在哪儿见过呢?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师: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3.剥大蒜,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大蒜。师:请你们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和刚才的大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请幼儿上前摸一摸,闻一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师:摸上去感觉怎样?有什么气味?二、学习种植大蒜的方法。1.引导幼儿讨论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洒水壶等。师: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如何种植大蒜。师:如果请你来种大蒜你会怎样做?3.教师小结、示范种大蒜的方法。师:种大蒜分三步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头的须根朝下

    26、,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给大蒜浇水(适量),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和老师一起种大蒜。5.幼儿尝试种植大蒜。三、教师讲解种植要求与注意事项。师:在种大蒜的时候要把大蒜的尖头朝上,把大蒜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净。四、幼儿分组自由种植大蒜,教师巡回指导。五、活动延伸:师:将种植的大蒜摆放自然角,并让幼儿是日常观察、管理,同时把生长情况拍下照片,按顺序贴在墙上,帮助幼儿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有趣的膨胀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

    27、在生活中有膨胀的初步经验。2.物质准备;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膨胀与未膨胀的各一份,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山核桃干、记录表一张。活动过程:1.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膨胀(1)师出示未膨胀的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引出课题:“今天,老师从家里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你们看,这是什么?”(2)师提出要求:“老师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也放了两盆这样的东西,请你们看一看,也可以轻轻地摸一摸,比较这两盆里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观察比较,教师适当引导。2.幼儿第一次实验,知道物体遇水膨胀(1)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小结:有的干、有的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小、

    28、有的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是怎么变成这样大的?(启发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变大吗? (3)幼儿第一次实验。师:变大了吗?原来白木耳吸水会变大,我们把这种变大的现象叫作膨胀。3.幼儿第二次实验,知道有些物体能膨胀而有些不能膨胀(1)教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水里都会变大膨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山核桃,请你们再去做实验。(2)请幼儿在实验前先猜测,并做记录,实验后,将实验结果记录。4.幼儿吃“爆米花”,享受膨胀食品的乐趣(1)教师出示玉米,问:“玉米能膨胀吗?爆米花怎么做的呢?”(2)教师将玉米放入微波炉,制作爆米花。(3)师幼一起吃香喷喷的爆米花。吹泡泡活动目标:1

    29、感知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2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2物质准备:泡泡水、瓶子、用铁线拗成的圆形、三角形、桃心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活动过程:一、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二、出示其它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记录自己的假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的形状。幼儿猜想: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三、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1.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猜想记录表上。2.交流分享:师:你用的

    30、是什么形状的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3.师生共同小结:圆形、三角形、桃心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延伸:探索多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水宝宝搬家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2.在操作中感知玩水的快乐。3.培养幼儿的探究和创造能力。活动准备: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矿泉水瓶、毛巾、塑料袋、小篮子等;喷泉视频。活动过程:一、看视频“喷泉”,引出水,导入活动。1.除了喷泉这里有水,你还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2.那水是什么样子的呢?3.今天,水妈妈带着水宝宝来到了我们这里,可是看样子水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们一起问问她好吗?“水妈妈,您为什么不高兴呀?”录音:“我的孩子水宝宝不见了,我很伤心。”我们一起把水宝宝找出来好不好?每个小朋友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5.提问:你怎么知道这里面藏的是水宝宝?你是怎么找出来的?谁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6.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7.请小朋友告诉水宝宝以后不要再调皮了,并把水宝宝送到水妈妈的身边。8.现在老师要送给水宝宝一个小礼物,请小朋友闭上眼


    注意事项

    本文(小班科学教案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