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docx

    • 资源ID:13064738       资源大小:58.63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docx

    1、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项目名称: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首席科学家:于晓方 吉林大学起止年限:2012.1至2016.8依托部门:教育部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本项目选择重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大量原创性前期工作基础上,对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揭示“病毒与宿主蛋白形成的蛋白质网络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出芽、耐药性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围绕上述科学问题,本项目:(1)将病毒学与结构生物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功能及作用机制基础上进行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解析一批重要病毒、宿主蛋白以

    2、及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解决本领域二十年来的科学热点和难点,阐明病毒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其蛋白质网络的功能与结构基础(课题1);(2)以Tetherin等宿主天然防御因子为研究重点,利用蛋白组学和计算化学等技术手段,研究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及结构基础,解析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在宿主抵御病毒感染中的生物学功能(课题3);(3),以TSG101及ESCRT复合物为研究重点,研究宿主细胞内参与病毒组装释放的核心环节,系统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在病毒复制中的生物学功能(课题4);(4)从宿主遗传多态性和病毒耐药性两个研究热点入手,研究宿主因子与艾滋病易感性、病程进展及耐药性的相关性

    3、,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在艾滋病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课题2);(5)应用本课题组独有的随机基因敲除调控技术平台,全基因组筛选HIV-1感染潜伏期和重激活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在病毒感染潜伏和重激活中的重要调控功能(课题4)。本课题紧密围绕“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这一主题,以“功能与结构学结合”为重点研究方向,从病原感染与宿主防御两个视角,从分子水平的结构生物学到整体水平的艾滋病发生发展的多层面,系统研究HIV-1与宿主相互作用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出芽、耐药性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为阐明其他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共同性和规律性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系统与平台,

    4、为提升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疫苗与药物研发的整体水平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拟开展以下研究:(一)系列HIV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其蛋白质网络的分子作用机制。1、HIV-1 Vif蛋白及其蛋白质网络的分子作用机制。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细胞内调控因子VifF1(数据未发表),在Vif与Cul5、ElonginB、ElonginC等宿主蛋白形成的E3泛素化连接酶的功能中至关重要,而这一过程对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我们将进一步确定VifF1在HIV-1 Vif蛋白形成的 E3泛素连接酶和逃避宿主防御因子APOBEC3蛋白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HIV-1 V

    5、if与新的调控因子VifF1的相互作用界面。2、HIV Vpr和Vp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Vpr和Vpx为艾滋病病毒的功能性基因,它们对病毒的复制、尤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复制至关重要。我们将考察Vpr蛋白中一些重要的功能区对其参与调节HIV-1病毒逆转录过程的保真性,核运输以及核定位,诱导的被侵染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影响;同时揭示 Vpr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Vpr促进HIV-1在巨噬细胞中感染的机制。2011年5月研究证明Vpx蛋白能够抑制宿主细胞内的抗病毒因子SAMHD1,而Vpx能够与宿主蛋白DDB1、Cul4A和DCAF1形成E3连接酶我们将进一步确定Vpx抑制

    6、SAMHD1的分子作用机制,Vpx的重要功能区。3、HIV-1 Vpu蛋白及形成的蛋白质网络的分子机制。HIV的Vpu蛋白能够拮抗和抑制病毒颗粒释放的Tetherin蛋白,尽管目前有一些前期结果,但仍存在同研究结果之间仍具有矛盾的结论,将进一步的证实Vpu和Tetherin之间相互作用与拮抗机制,Vpu结合Tetherin后在细胞内的运转过程,以及Vpu介导的CD4和Tetherin降解途径的关系。4、TSG101对HIV病毒出芽的抑制作用和机理。本项目将进一步研究TSG101在病毒出芽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HIV病毒在长期TSG101阻断条件下的生物特性、突变谱和病毒出芽能力。特别是HIV

    7、Gag基因突变株对病毒出芽能力的作用和机理;TSG101与ESCRT复合物相互作用中对细胞生理活动的影响。(二)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1、宿主天然防御因子Tetherin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宿主细胞内天然抗病毒因子Tetherin,作用于所有有膜病毒,不仅可以抑制HIV-1等逆转录病毒,还可以抑制Lassa病毒、Marburg病毒和Ebola病毒等其他种类病毒的细胞释放。HIV的Vpu蛋白对Tetherin具有抑制作用,我们将具体确定Tetherin在细胞膜病毒装配和出芽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Tetherin降低病毒感染性的作用机制,Tetherin在病毒感染后影响pDC的功能中的作

    8、用。2、宿主天然防御因子SAMHD1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作为最近被定义的病毒Vpx蛋白抑制的宿主防御因子SAMHD1,目前对其所知甚少,我们将进一步考察SMAHD1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不同种属SAMHD1的抗病毒作用,SAMHD1的抗病毒机制。3、宿主天然防御因子APOBEC3蛋白的抗病毒作用。继续深入研究被HIV Vif蛋白所抑制的APOBEC3家族蛋白的抗病毒作用机制,A3G被包装进病毒的机制。4、HIV-1感染潜伏期和重激活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我们将深入研究关键宿主细胞因子调节HIV-1前病毒的转录调控机制;对HIV-1蛋白合成和降解调控机制;对HIV-1前病毒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9、机制;HIV-1 蛋白与关键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和功能结构域;HIV-1 蛋白与关键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关键宿主细胞因子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和修饰等(三)鉴定影响HIV病毒生活周期新的关键的细胞因子。1、采用免疫共沉淀和改良的差减杂交等技术筛选和鉴定宿主细胞内拮抗Vpr的抗病毒因子。2、鉴定病毒与抗病毒因子(Vpu/Tetherin)复合物中的新细胞因子。Tetherin自身也可以泛素化,并且TrCP在Vpu拮抗Tetherin的过程中只有部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还有另外的E3连接酶。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提供线索发现复合物中的新的细胞因子。3、全基因组筛选HIV-1感染

    10、潜伏期和重激活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四)病毒蛋白及其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生物学的研究。1、HIV-1 Vif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VifF1因子对Vif的正确折叠具有辅助作用,围绕HIV-1 Vif,对其形成的含有Cul5、ElonginB、ElonginC或VifF1、A3G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生物进行重点研究,在体外共表达蛋白质复合物,并进行纯化,结晶条件筛选,获得蛋白的三维晶体结构,最终获得Vif结构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HIV Vpx蛋白及其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体外单独或共表达Vpx及其形成的含有DCAF1或DDB1的蛋白质复合物,纯化

    11、,结晶条件筛选,获得蛋白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解析。3、Tetherin蛋白及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研究。Vpu和Tetherin之间通过它们的TM区相互作用,通过NMR深入研究Tetherin的TM区结构,以及两者TM区结合复合物。4、A3G蛋白及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晶体结构研究。通过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确定A3G特异性结合的RNA,有助于我们在体外表达体系中加入此共因子以辅助A3G N端蛋白的正确折叠和可溶性表达,以便于在体外条件下进行结晶条件筛选、优化,最终获得A3G N端蛋白晶体结构的解析。(五)宿主因子在艾滋病易感性、病程进展及耐药性发生中的作用。1. 研究宿主因子遗传多态性与艾滋病毒感染、

    12、发病及疾病进展中的相关性。研究APOBEC3超家族成员、Tetherin、TSG101等关键宿主因子在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特别是暴露未感者和长期非进展者中的表达水平和基因变异,确定其遗传多态性和艾滋病毒感染、发病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探索以宿主因子遗传多态性为分子标志物预测HIV-1易感人群和病程进展的可行性。2. APOBEC3超家族成员在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变异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不同物种来源的APOBEC3超家族成员在其相应的逆转录病毒中引入非致死性突变的能力,对病毒基因组突变频率的影响;阐明APOBEC3超家族成员的非致死性突变能力与HIV-1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为

    13、探索通过抑制APOBEC3超家族成员的非致死性突变能力降低病毒变异和耐药性发生频率的新防治策略奠定理论基础。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 本项目将在大量前期原创性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前沿研究基础上,聚集国际重要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围绕重大传染性疾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利用病毒重要蛋白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这一研究重点,阐明泛素化、细胞吞噬等生物学现象在病毒复制和感染中的作用,揭示病毒突破宿主防御系统的普遍规律。本研究将同时发挥学科间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将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揭示HIV病毒引起疾病的本质,了解其致病机理和机体免疫保

    14、护机制;解析病毒重要蛋白以及其与宿主因子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为开发以新靶点为筛选模型的抗病毒创新药物研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课题的实施,凝聚和培养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才体系,全面提升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和自主创新能力。五年预期目标1、通过本项目实施获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全面系统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HIV-1病毒辅助蛋白及宿主细胞蛋白的研究,系统阐述病毒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出芽、耐药性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对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的调控作用;宿主内天然防御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宿主因子遗传多态性在艾

    15、滋病易感性、病程进展及耐药性中的作用。筛选和鉴定宿主细胞内关键细胞因子。采用免疫共沉淀和改良的差减杂交等技术筛选和鉴定HIV辅助蛋白Vpr宿主细胞内相应的抗病毒因子。利用随机基因敲除调控技术平台全基因组筛选HIV-1感染潜伏期和重激活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病毒重要蛋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解析。在分子作用机制和功能研究基础上,对HIV病毒辅助蛋白Vif、Vpr、Vpx、Vpu及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宿主抗病毒因子A3G、Tetherin等蛋白及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最终攻克国际研究热点和难点,为设计针对更多靶标的抗HIV病毒药物提供理论依据。2、技术平台的建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完善的病毒

    16、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体系,建立分子病毒学与结构生物学交叉合作的实验研究平台,实现强强联合。3、人才培养。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批高质量博士后和研究生,扶植一批在病毒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病毒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与功能相结合研究领域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和后备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具有攻坚能力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队伍。4、以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与申请专利的形成公布研究成果。拟申请抗HIV病毒创新药物靶点的国际专利6-8项,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50篇,力争在Nature、Cell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文章2-4篇,培养中青年研究骨干20人以上,研究生50名。三、研究

    17、方案(一)总体学术思路本项目围绕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选择重大传染病-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病毒的重要辅助蛋白Vif、Vpr、Vpx、Vpu利用宿主蛋白形成的蛋白质网络,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重激活、出芽、多重耐药性等生物学活性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的作用机制等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且在功能及作用机制基础上,有机地将病毒学与结构生物学结合起来,对病毒或宿主蛋白以及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结构解析,通过结构再验证功能,相互促进,解决本领域二十多年来的科学热点和难点。并且,通过本项目实施,发现更多的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

    18、制的创新性观点。(二)技术路线1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细胞内蛋白进行定位分析。2应用RNA 干扰技术检测特定蛋白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或免疫印迹等手段检测特定蛋白的表达,或确定蛋白与RNA的结合能力。4. 应用RNA干扰、免疫印迹和限制性蛋白水解法来判断细胞内蛋白的折叠,确定VifF1是否能够诱导HIV-1 Vif构象变化,提高与Cul5-ElonginB-ElonginC E3连接酶的结合。5. 应用RNA 干扰技术、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印迹等技术确定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与组成情况。6、差减杂交筛选抗病毒因子cDNA方法,结合RNA提取和Norther

    19、n检测等技术鉴定Vpx特异性抑制的抗病毒因子。7、应用免疫共沉淀等技术确定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8、应用流式细胞仪确定特定蛋白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9、通过体外表达、纯化层析手段获得可溶性蛋白,并在体外进行晶体生长。10、在得到高分辨率晶体的条件下,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光源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外的同步辐射光源,进行晶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结构解析的相位问题可以通过重原子浸泡法或硒代甲硫氨酸法利用多波长反常散射法(MAD)或单波长反常散射法(SAD)解决。11、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基于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对结合位点中重要的氨基酸进行突变,检测对其功能的影响。结合晶体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蛋白质复

    20、合物结构和功能关系,从而进一步阐明其功能和作用机理。12、应用随机基因敲除调控技术平台全基因组筛选关键宿主细胞因子。本项目集中了国内最强势的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队伍,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协作、系统开展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由此而构建的平台对对提升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三)可行性分析1. 科学假设上的可行性。申请项目整体实验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围绕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及结构基础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将整个项目划分成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课题,使项目进行时更有针对性,彼此之间又存在相互的联系。本项目中

    21、有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集成与优势互补可以创新一系列方法,使我们有能力解析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的结构模型,例如蛋白质组学技术中蛋白质1D和2D电泳、免疫共沉淀、质谱鉴定等技术的综合构成了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晶体生长、结构解析和NMR等技术构成了研究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平台。2. 技术上的可行性。本项目集中了国内最强势的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队伍,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协作、系统开展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由此而构建的平台对对提升我国重大传染性

    22、疾病的防治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 研究内容的可行性。本项目的研究领域属于国际重要科学前沿,研究内容属于热点领域。国际上该方面的研究多数属于某一环节的研究,涉及多个层面上的系统研究还较有限,我们集中国内的优势力量,在大量原创性前期工作积累基础上,有可能在该领域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4. 人才上的可行性。本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中组部“千人计划”于晓方教授,课题负责人均为长期从事HIV病毒或结构生物学研究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外著名大学均具有多年研究工作经历,新的被引进回国的优秀人才。5. 学术上的可行性。团队共发表SCI论文近300篇,均收录于国际一流生物学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

    23、文章包括Science. (IF:29.162),Nature (IF:30.4) 2篇,Cell (IF:31.152)2篇,Lancet(IF:28),Genes. Dev (IF:16.385),PNAS (IF:10.231)7篇,Hepatology (IF:10.84)2篇,Neuron (IF:13.26),Blood (IF:10.8),Mol Cell Proteomics (IF:9.876),Mol Cell (IF:13.156)2篇,PLoS Biol. (IF:8.95),Nat Struct Mol Biol. (IF:11.085)2篇,PLoS Pathog(

    24、IF: 9.705),在国际上相应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具备获得突破性进展的能力。(四)创新性1、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均是在前期原创性成果基础上,针对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和难点设计,具有获得重大突破性科学成果的能力与潜力。2、通过对HIV深入研究,除揭示泛素化降解途径、细胞周期影响等机制外,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更多的创新性的观点。2、本项目利用先进的生物学实验技术,如流式细胞技术、RNA干扰、细胞荧光染色、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免疫共沉淀,蛋白质组学技术等,具备获得突破性研究的技术水平。3、应用以PCR为基础的cDNA差减实验和随机基因敲除调控技术平台(美国专利)筛选和定义新的宿

    25、主细胞因子。4、将分子病毒学与结构生物学有机结合起来,强强联合,建立病毒学与结构学相结合的研究平台。(五)课题设置思路围绕项目总体思路,本项目设置4个课题,重点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以HIV病毒为例,全面阐述病毒与宿主细胞形成的复杂的蛋白质网络对病毒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宿主的生理活动的双面影响。具体包括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形成的蛋白质网络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其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控;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及结构生物学研究;以及宿主因子在艾滋病易感性、病程进展及耐药性发生中的作用。并且在分子作用机制和功能研究基础上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同时在结构解析后进

    26、一步验证功能。四个课题即相对独立,又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课题间的联系及其与项目目标的关系 本项目的课题围绕“病毒与宿主蛋白形成的蛋白质网络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出芽、耐药性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开展,每个课题涉及的病毒蛋白,相应的宿主防御因子,以及形成的蛋白质网络均是病毒形成和维持感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它们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共同性,规律性,通过本课题实施,对全面理解蛋白质网络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机制,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疫苗和药物研发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课题1病毒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其蛋白质网络的功能与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27、1、HIV-1 辅助蛋白Vif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及其蛋白质网络功能的研究。我们已证实,VifF1是HIV-1 Vif对抗宿主A3G和A3F独一无二的调节剂(数据未发表)。在此,需要进一步确定VifF1在HIV-1 Vif蛋白形成的 E3泛素连接酶和逃避宿主防御因子APOBEC3蛋白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HIV-1 Vif与新的调控因子VifF1的相互作用界面。1 VifF1是否调节HIV-1 Vif在细胞内的分布。2 VifF1是否调节HIV-1 Vif和Gag和/或Cul5在细胞质膜的定位。. VifF1是否调节HIV-1 Vif与病毒基因组RNA的相互作用。. VifF1是否诱导HIV

    28、-1 Vif的共价修饰提高了其与Cul5-ElonginB-ElonginC E3连接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VifF1是否能够诱导HIV-1 Vif构象变化,提高与Cul5-ElonginB-ElonginC E3连接酶的结合。. VifF1是否是Vif-Cul5-ElonginB-ElonginC E3连接酶中独一无二的和重要的组分。 确定HIV-1Vif与VifF1的分子作用。 2、HIV Vpr和Vpx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HIV病毒蛋白 Vpx的分子作用机制。辅助蛋白Vpx是HIV/SIV病毒在人巨噬细胞内复制所不可缺少的因子,有文献证明它与宿主内的DCAF1、DDB1、C

    29、ul4A等蛋白相互作用形成E3连接酶发挥作用,最近研究证明HIV/SIV的Vpx蛋白能够抑制宿主细胞内的抗病毒因子SAMHD1,我们将进一步确定Vpx抑制SAMHD1的分子作用机制,Vpx的重要功能区,SMAHD1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以及不同种属SAMHD1的抗病毒作用。HIV-1病毒蛋白Vpr分子功能区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应用定点突变等方法,检测Vpr蛋白中一些重要的功能区对其参与调节HIV-1病毒逆转录过程的保真性,核运输以及核定位,诱导的被侵染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影响;同时揭示 Vpr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Vpr促进HIV-1在巨噬细胞中感染的机制。3、新的细胞内抗病毒因

    30、子的鉴定。鉴定HIV辅助蛋白Vpr的靶向分子。我们将采用免疫共沉淀和改良的差减杂交等技术筛选和鉴定宿主细胞内相应的抗病毒因子。4、病毒蛋白及其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生物学的研究。 HIV-1 Vif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VifF1因子对Vif的正确折叠具有辅助作用,围绕HIV-1 Vif,对其形成的含有Cul5、ElonginB、ElonginC或VifF1、A3G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生物进行重点研究,在体外共表达蛋白质复合物,并进行纯化,结晶条件筛选,获得蛋白的三维晶体结构,最终获得Vif结构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HIV Vpx蛋白及其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生物学

    31、的研究。体外单独或共表达Vpx及其形成的含有DCAF1或DDB1的蛋白质复合物,纯化,结晶条件筛选,获得蛋白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解析。课题目标:1) 完善病毒蛋白形成的E3泛素化连接酶的模型;2) 确定新调控因子在HIV-1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3) 确定HIV Vpr和Vpx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4) 鉴定和定义新的宿主细胞内抗病毒因子;5) 获得两种复合物的高质量、适合X射线衍射的单晶体及其他关键蛋白质相关结构域的晶体并且解析,通过晶体结构解析病毒重要蛋白及其复合物的结构;6) 发表SCI研究论文15-18篇,其中IF10的研究论文1-2篇,IF5的研究论文8-10篇;7) 申请2-

    32、3项专利;8) 培养3-5名博士后,10-15名博士研究生。承担单位:吉林大学 清华大学课题负责人:于晓方 教授 吉林大学主要学术骨干:王冠军 教授 吉林大学 杨茂君 教授 清华大学 崔久嵬 教授 吉林大学经费比例:32.5%课题2 宿主因子在艾滋病易感性、病程进展及耐药性发生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1. 宿主因子遗传多态性的研究。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基因测序等多种技术手段,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特别是暴露未感者和长期非进展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POBEC3超家族成员、Tetherin、TSG101等关键宿主因子的转录水平,蛋白表达及基因多态性。2. 研究宿主因子遗传多态性与艾滋病易感性及病程进展的相关性。对HIV感染者(包括长期非进展和进展者)的CD4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定量


    注意事项

    本文(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