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3048274       资源大小:92.51K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docx

    1、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宋代文学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政治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科举考试门路的拓宽,文官政治的繁盛,政治、道德成为了文人作品中远胜前代的重要主题 (二)四大书院及太学教育的发达,使得学术研讨交流、政治群体的声气相求与文学创作的学术化痕迹、政治取向的大张旗鼓成为趋势。 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即石鼓,朱熹)、嵩阳书院(二程) 应天府书院(即睢阳,晏殊) (三)印刷业特别是刻书业的繁盛,既使得文学作品便于广为传播和学习模仿,同时,也为宋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打开方便之门 (四)宋代政治上的四大特点: 一是冗官、冗兵、冗费成为宋政治的最大弊端。 二是宋代的内忧外患

    2、最多、最长、也最严重。 三是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四是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即所谓文官政治。二、宋代思想状况与宋人思想修养、精神风貌对文学的影响。(一)宋代的社会思想 一是新儒学和理学的兴起和繁荣。 二是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传。 三是传统的老庄思想仍很流行。 (二)宋代作家的性格和审美情趣 1、“内省而广大”(荀子修身:“内省而外物轻矣”“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3、信奉“立朝大节”(宋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 4、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话本的兴盛 (一)商业的发达 (二)享乐的风尚 (三)书肆、瓦子的活跃和大众娱乐的普及四

    3、、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及地位 (一)分体文学成就及地位 1、诗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中,宋诗在唐诗的压力下另辟蹊径,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散文中无论古文、文赋都在承继中得到了变创和开新。 宋调的基本特色: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因而具有散文化、议论化、才学化的特点,与“唐音”相比显得筋骨强健、思想深邃:“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谈艺录) 宋代散文特点:强烈的政治色彩;平易自然的文风;浓厚的文学色彩; 审美与实用的兼容。 2、词在宋人手里完成了词体建设,拓宽了题材领域,风格多样而婉约与豪放并存,影响所及直迄清代。 3、话本小说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了一

    4、个新的阶段,反映市民生活,张扬个性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二)总体成就 其一,各种文体,诸如诗、词、散文、话本小说等非常繁荣,词尤为最,堪称“一代之文学”,而话本等市民文学亦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二,出现了欧、苏、陆、辛等一大批极优秀的作家,及王、黄、周、李、杨、姜和西昆派、江西诗派、江湖诗人等一大批极有特色的作家和作家群;创作了大量富有“宋调”特色的作品。 其三,作家、作品数量惊人。 其四,文学批评亦很发达,大部分作家都对文学理论有一些自觉的论述,还产生了很多诗话、词话专著,使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更理性化的时期。【复习思考题】一、填空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评价宋代诗歌的特点是:以文字为诗,以 为诗,以议

    5、论为诗。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六家都在北宋。宋代四大书院指_、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理学是元明清时期官方的意识形态,它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_。理学家_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的观点,文学被视为“道”的负载工具。宋代三大私修目录是_、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二、名词解释理学、婉约派、豪放派、慢词三、简答、论述及历年考研出现的考点唐诗与宋诗格调不同,试举例进行比较。关于宋诗,历来认为不及唐诗,多有贬低,如鲁迅就曾说过:“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对此,你怎样看?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宋诗的认识和评价。谈谈宋词兴盛的原因。预习宋代文学部分,初步清理分体文学发展的线索,

    6、明确宋代文学的分期。宋代文学不同于前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宋政治上的四大特点(09年浙大文史类文化基础之简述题)(烟台大学、青岛大学、山师大、苏州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川师大、陕师大、厦门大学、首师大、北师大、复旦等20余所高校19982011年文学史、文化及戏曲、古文等专业解释或简述题分别出现:话本、说话四种、勾栏、瓦肆或瓦子、勾栏瓦肆、讲史、银字儿、参军戏、戏文等) 2005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史综合之解释或说明题“三教合一”简述宋代理学的发展过程(2009年北京大学古代文化与文学专业试题解释题)【阅读书目及文献】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宋代文学通论

    7、,王水照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唐宋词选注,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唐宋词选释,俞平伯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唐宋词通论,吴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宋元小说史,萧相恺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讲 宋诗论略第一节 宋代诗歌的总体成就及分期一、宋代诗歌总体成就 (一)特色鲜明 1、从思想内容上看,宋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比历代诗歌、包括唐诗都要宽广。(题材总体特征:丰富性):

    8、一是直接以诗歌议政;二是广泛而深入地描写民生;三是一贯地表现爱国思想;四是广泛地描写经济生活、民风民俗等社会生活画面;五是品评艺术,凡较著名的作家,几乎都有评诗、评书、评画、评乐之作。 2、在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上(艺术总体特征:变革性):首先是议论化,即严羽所说的“以议论为诗”,刘克庄所说的“尚理致”;其次是才学化,即严羽所说的“以才学为诗”,刘克庄所说的“逞辨博”、“负材力”;再次是散文化;最后是某些具体写作手法的翻新与改进。 (二)、诗人众多、体派林立、作品数量惊人。 仅据清人厉鹗的宋诗纪事一书所录诗人即达三千八百余家,较之清康熙年间敕编的全唐诗所录唐代诗人二千三百余家,多出一千五百余家。

    9、傅璇宗全宋诗预收14万首。 二、宋诗的分期 宋诗的发展亦可以按六期说为线索。第二节 唐风笼罩的宋代初期诗坛一、王禹偁与“白体”诗人 (一)“白体”诗人 宋初的诗人群体,以学习白居易清浅平易的诗风而得名。主要作家有李昉、李至、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成就最高。九日落星山登高 徐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王禹偁的诗歌内容:第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深刻,关心民生疾苦,感情纯朴真切,有贾谊、晁错之风。“试问何许人?答曰:家长安。去年关辅旱。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在官无俸禄,奉

    10、亲乏甘鲜。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 王诗的艺术特征:其创作上第二个特点是以浅切明畅著称。具有平易流畅、简雅古淡的特点,并初步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 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 原树似吾乡。二、宋初“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人物有惠崇等“九僧”和林逋、魏野等隐士,此外还有寇准、潘阆等人,其中以林、寇二人成就为最高。 “九僧”

    11、的作品:恪守贾姚门径,继承了其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上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苦心孤诣地雕琢字句,有妙句而无佳篇。 林逋(9671028),隐居西湖孤山,梅妻鹤子。其诗歌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逸不仕、孤芳自赏的情愫。其代表作品以秋日西湖闲泛、山园小梅(二首其一)最为著名,相对来讲,意境比较完整,情趣活泼。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 檀板共金尊。 寇准(9611023),爵莱国公、谥忠愍公,晚唐体盟主。诗歌喜欢抒写山林之

    12、思,含思凄婉。代表作品为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三、“西昆体” 宋初流行的一种诗歌格调,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世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诸贤诗集几废而不行。”(欧阳修六一诗话)该诗集收录了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为首的17位诗人的唱和之作共247首。他们大多是参加册府元龟编撰工作的馆阁文臣。 学习李商隐:专取其近体,主要着眼于李诗的词采繁丽、对仗工稳、韵律谐调、用事精切。 作品题材: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或官场送往劳来,或题咏景物流连光景,或咏前代帝王和宫廷

    13、故事、或吟咏男女爱情。泪(选一) 杨仪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 拭袂时。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 伤春鬓已丝。小结 “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方回送罗寿可诗序)宋初三体其实都是宋初诗人在唐诗高峰后为开新所做的努力,比如在学问、议论、字句雕琢上的尝试,只不过更多地着力于学习和模仿,因而实际上只是唐诗风的延续。西昆体是宋代前期影响较大的一个诗派。他们的诗虽写文人的优游生活,但也不乏有真情实感与讽喻之作;艺术上,西昆体吸取李商隐的精整工饬,仿效其无题诗的隐约朦胧,对增进诗歌语言的幽邃性、凝练美不无意义。但由于诗人的生活内

    14、容失于贫乏,常以对句为工,以编织故事争胜。在诗坛上不免产生消极影响,给诗坛带来了新的弊端,因此宋诗在发展道路上必须要革除这种弊端,进行诗歌革新。而担负起这一任务,使宋诗逐步繁荣,并显露其独特面目的作家,则是仁宗时的梅尧臣、苏舜钦等作家以及文坛领袖欧阳修。课后复习题一、填空题1、宋初流行的三大诗派是白体、晚唐体和 体。2、王禹偁与 同是宋前期提倡古文的作家,他们都推崇韩愈和柳宗元。3、“晚唐体”诗人中最受后人推重的是 ,其诗以 诗最为人激赏。4、林逋山园小梅中被称为咏梅绝唱的名句是“ , 。”5、西昆体以 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6、北宋西昆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杨亿、 、钱惟演,他们的创作都模仿晚

    15、唐的 。7、“棠梨叶落胭脂色,_”是出自宋初诗人王禹偁的名篇 。8、_把自己的文集题为小畜集,表示有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9、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_,他在_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二、名词解释:1、白体 2、晚唐体3、西昆体4、西昆酬唱集三、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西昆体的特征(内容、艺术),并简要说明西昆体对宋代诗风的形成有哪些影响?2、王禹偁待漏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历年考研考点分布(20012010年北师大、山师大、武汉大学、安徽大学、西华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师大、南京师大、华东师大等10余所大学文学史专业、唐宋

    16、文学专业综合论述题目:你对唐宋诗之争的看法)(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首都师大、华东师大、中山大学等10余所大学19982010年文学史、古文或唐宋文学专业分别出现:以才学为诗、宋调特色、宋诗特色等解释或简述题。)上述大学及专业19982011年分别出现名词解释或填空题:白体、西昆体(派)、晚唐体、江湖诗人(派)、四灵派(永嘉四灵)、遗民诗人等题目。上述大学相关专业19982009年曾出现过谈谈宋诗的分期之简述题或综述题宋初“三体”及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记忆。背诵篇目林逋 山园小梅 王禹偁村行 杨亿泪 参考文献 1、宋代诗歌评点,徐中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2.白居易在宋初的“

    17、影子”论白体诗人李昉与白居易,赵艳喜撰,殷都学刊2008年02月。 3、论宋初诗坛的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尚,赫广霖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月。 第三节 北宋中期诗坛一、欧阳修及其诗友的理论和创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人。有欧阳文忠公集。(一)诗歌理论 1、“诗穷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非诗之能穷人,殆而后工也”。 2、拓展诗歌的表现力和社会功能,要求诗歌更多地反映当时经济生活、民风民俗及“史传小说所不载”(六一诗话) 3、强调文采的作用,提倡“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

    18、二)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1、诗歌题材 (1)关心时政,反映民生疾苦。代表作边户、食糟民。 (2)咏物。如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写景感遇之作,如七律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 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 虽晚不须嗟。 (4)咏史诗 如明妃曲和王介甫、再和明妃曲明妃曲和王介甫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面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

    19、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2、艺术特征 欧阳修的诗歌总的来讲语言清新流畅,章法委婉平易,风格流丽婉转。(三)梅、苏的诗歌创作 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与石延年同为欧阳修好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人。有宛陵先生文集。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开封人。有苏学士文集。 1、强烈现实性,题材的解放: 关注民生 梅尧臣田家语与其姐妹篇汝坟贫女。汝坟贫女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 暴

    20、,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 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 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 向? 苏舜钦有城南感怀呈永叔: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霭霭,长道风依依。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

    21、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腹,嵘吰不能齐。 反映国事 在表现抗击外侮方面,苏吾闻开南宋岳、陆爱国诗词的先河;庆州败、乙卯冬大寒有感中揭示宋军连遭惨败原因乃主将腐败无能,军政双方不和。 反映民风民俗、经济生活 梅尧臣铜坑、青龙海上观潮;苏舜钦观放闸。 写景诗 梅尧臣的写景诗代表作为鲁山山行和东溪; 苏舜钦写景诗的代表作为大风城南归值大风雪和淮中晚泊犊头。 日常生活题材 2、风格:“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六一诗话)风格迥异。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 树,林空鹿

    22、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 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 归来车马疲。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树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二、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一)王安石其人及其在宋诗史上的地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文,世称王荆公,抚州(今江西)临川人,有临川先生文集传世。 (二)王安石诗歌的题材内容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以晚年退居钟山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诗歌内容: 前期多政治诗、咏史诗等,关心现实,忧国忧民,透露出一种进取精神。明妃曲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

    23、春风鬓角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 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 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 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2、后期诗歌内容 王安石后期流连山水写了大量的写景抒情诗,这些近体诗人称“半山体”或“王荆公体”(因其晚年号半山而得名;因其封荆国公而得名)。广义的“半山体”(“王荆公体”)还包括他以前的绝句。其特点:大多画面清新优美,音节婉转和谐,形象鲜明逼真,感情细腻动人,雅丽精研而意境高远、深婉不迫,代表作有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等。 (三)王安石

    24、诗歌的艺术特色 王安石的各类诗歌在艺术上有共同的特色: (1)以工取胜。造语用字,间不容发,言随意遣,浑然天成,这一特点在晚年尤为明显。 (2)以才学取胜。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其一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进一步将议论入诗发展到绝句等短制之中,使见解警策、形象生动的议论诗、哲理诗得到进一步的定型和发展。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 不自持。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 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25、。寄声欲问塞南事,只 有年年鸿雁飞。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 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 怨恨曲中论。三、苏轼的诗歌创作 (一)、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诞生于四川眉山纱觳行。苏轼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按以下四个时期来阐述: 1、初踏仕途与创作的发轫期 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 如惊奔。

    26、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 南去如飞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 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 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 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 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 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 人困蹇驴嘶。 2、州守时期 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

    27、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3、黄州贬谪时期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次荆公韵四绝) 4、元祐时期 5、惠州、儋州时期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 东坡亦曾总结自己之一生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王国维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四个诗人是:屈原、陶潜、杜甫和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文学小言

    28、六) (二)苏轼的思想 1、“渐变”的思想。有苏氏易传。 2、兼收并蓄的哲学理念。苏辙有东坡先生墓志铭言及苏轼出入儒道释的复杂性及变化过程。 3、复杂的性格特征。 4、独特的气质:爱生活、爱朋友、爱戏谑,“坡仙”。 (三)诗歌理论 1、主张“有为而作”,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凫绎先生诗集叙) 2、重视社会生活实践,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对诗歌创作的感发作用。 3、审美观念上,早年学习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同时,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晚年学习淡雅之风。 (四)苏轼诗歌的题材内容 “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所出。”(叶燮原诗) “情与事无不可尽者。”(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1

    29、、表现自我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 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 奇绝冠平生。新城道中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 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 烧笋饷春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 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 不用赋招魂。 2、歌咏自然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 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 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若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 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 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 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