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整理14《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用.docx

    • 资源ID:13039250       资源大小:27.36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整理14《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用.docx

    1、整理14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用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学本科专业使用)前 言预防医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已经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与临床医学、护理学密切相关的课程。预防医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的学科,在强调预防为主观念的同时,将预防、保健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有机地整和到一起,为患者乃至整个人群提供以人为本、兼备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和协调性的卫生服务,这已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以及为预防战

    2、略目标服务的思想,掌握人群健康状况测量和评价的技术,为临床医学人材能从人群健康的观点出发去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本大纲适用于我院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本课程为3.5学分,计划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24,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约为2: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培养学生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考试方式及成绩构成:理

    3、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是非题、选择、填空、简答和计算;实验成绩由考勤、实习报告、实习卷面考试等组成。学时分配表章节标题学时理论实验合计0绪论2021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012物理因素与健康1013化学因素与健康自学004食物因素与健康自学005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自学006传染病404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自学008地方病2029职业有关疾病43710伤害自学0011临床预防服务自学0012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健康促进自学0013医学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20214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44815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851316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21317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25718秩和检

    4、验自学0019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20220病例随访资料分析自学0021统计表和统计图20222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介自学0023流行病学概述10124疾病的分布10125描述性研究20226队列研究20227病例对照研究2352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20229病因研究自学0030诊断实验和疾病筛检23531循证医学自学00学时合计482472绪 论【目的要求】 掌握:预防医学的定义、特点、三级预防;熟悉: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了解:预防医学的内容、发展简史、公共卫生措施、卫生工作方针和主要卫生成就【教学难点】三级预防【教学内容】一、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二、 预防医学的特点和内容

    5、1. 预防医学的特点2. 预防医学的内容3.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三、 健康观的转变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 健康观的转变2.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四、 公共卫生与三级预防1. 公共卫生措施2. 三级预防五、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和成就1.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2. 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复习思考题】1. 预防医学的特点与医学专业的关系。2. 第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3. 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4. 我国的卫生方针是什么?5. 新医学模式的特点,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务工作者的关系。6. 三级预防的内容与临床工作者的关系。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第一章 人类与环境健康的关系【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的基

    6、本概念及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他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 熟悉;环境污染、公害及公害病的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防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诸要素与健康的关系,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及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对保证人类健康生存重要性的认识;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险度评价。【教学内容】 一、 人类环境1. 人类环境组成的特点;2.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及其与人类

    7、健康的关系;3.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环境污染与公害;2.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转。 3.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特点及其危害作用:近期作用、远期作用、直接作用、间接效应。 4.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5.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环境污染的防制措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复习思考题】 1.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常见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 3.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有何特点? 4.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如何防制环境污染?第三章 化学因素与健康第二节 窒息性气体【目的要求】 掌握:刺激性及窒

    8、息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窒息性气体窒息的现场抢救及控制要点 了解: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中毒的预防原则【教学难点】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窒息性气体窒息现场抢救及控制要点【教学内容】 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 二、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急性作用、慢性损害 三、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四、 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单纯窒息性气体、化学窒息性气体 五、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的毒性和中毒的临床表现 六、中毒性肺水肿和窒息性气体窒息的诊断标准 七、窒息性气体窒息现场抢救及控制要点【复习思考题】 1.刺激性气体急性作用的各种表现。 2.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

    9、标准。 3.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4.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的毒性。 5.窒息性气体所致窒息的病因诊断。 6.窒息性气体窒息的现场急救和控制并发症要点。第三节 铅 【目的要求】 掌握:铅的毒理作用; 熟悉;铅化合物的生产与温度的关系,铅烟、尘均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引起职业中毒;职业性铅中毒的地位和我国目前铅有关工业现状。【教学难点】毒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教学内容】 一、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 二、毒理、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对生殖与胎、婴儿的影响 四、诊断铅吸收,轻、中、重度铅中毒 五、防治措施【复习思考题】 1.铅中毒的病因和中毒类型

    10、 2.铅中毒临床表现的特点 3.铅代谢与毒作用间的关系 4.驱铅的首选药物及其原理 5.铅中毒的预防第五节 苯中毒【目的要求】 掌握:苯的毒理、吸收与代谢,急慢性中毒表现及慢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及防治措施。 熟悉:苯的物理特性:沸点低、蒸气比重大。 了解;生产中防治措施。【教学难点】毒理血、气分配系数,吸收与代谢、预防措施。【教学内容】 一、理化特性、接触机会:原料,溶剂 二、毒理血、气分配系数,吸收与代谢:尿酚,尿硫酸盐,毒性,中毒机理 三、毒作用表现: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四、诊断、处理原则:1. 去污染,2.急救,3.慢性苯中毒治疗 五、 预防措施:1.改革生产工艺,2.以无毒代有毒

    11、,3.通风排毒,4.卫生保健措施。【复习思考题】 1.急、慢性苯中毒分别作用于机体哪些系统,各有何特点? 2.苯中毒的常见原因。 3.从苯的吸收与代谢特点了解其代谢指标的意义。 4.苯中毒的处理原则与预防。第四节 汞中毒【目的要求】 掌握:汞的主要吸收途径及毒作用表现; 熟悉:汞的来源及接触机会;慢性汞中毒的诊断; 了解:汞中毒的预防原则。【教学难点】汞的来源及接触机会、汞的毒理及毒作用表现、处理原则。【教学内容】 一、汞的理化特性、来源及接触机会; 二、汞的毒理(吸收、分布和排出)及毒作用表现; 三、汞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四、汞中毒的预防。【复习思考题】 1.汞的理化特性与汞中毒的关系

    12、2.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3.汞中毒的预防第七节 生产性粉尘【目的要求】 掌握:生产性粉尘定义,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及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和并发症,诊断的要点,八字方针。 熟悉:对呼吸系统损害,一般危害与其理化特性有关。了解:矽肺发病机理:矽结节形成、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特点及诊断:体征、X线胸片表现、呼吸功能改变。【教学难点】生产性粉尘、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矽肺发病机理及诊断、防治原则【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生产性粉尘、定义;2.分类、危害; 二、尘肺 1.定义、特点; 2.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3.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矽肺发病机理;4.临床特点及诊断;5.防

    13、治原则。【复习思考题】 1. 矽肺和尘肺的定义。 2.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 3.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4.矽肺的诊断要点和防治原则。 5.从矽肺发病机理了解矽肺防治的关键。第六章 传染病【目的要求】掌握:疫源地、流行过程、流行强度概念,传染病的防治,新时期传染病的特征;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其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了解:传染病的管理。【教学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管理。【教学内容】一、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 传播途径: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土壤、医源性、垂直传播3. 人群易感性

    14、: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的流行、影响人群易感性高低的因素4. 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二、 传染病的防治对策1. 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经常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防护措施2. 加强传染病的管理:传染病的分类、对病人的管理、对接触者的管理、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对疫源地的管理、三、 结核病1. 流行特征2. 流行过程与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爱滋病、其他因素3. 结核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结核病的控制策略、结核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4. 结核病疫情评价指标四、 病毒性肝炎1. 流行特征2. 病毒性肝炎的防制策略与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复习思考题】1. 传染病的三

    15、个环节是什么?2. 传染病的潜伏期有什么流行病学意义?3.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4. 试述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防治对策。第八章 地方病【目的要求】掌握:地方病的基本概念;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病因,地方性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一级预防在地方病防治中作用。 熟悉:地方性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临床及流行特点。了解: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常见地方病的病因,流行特点、地方病的危害及地方病的防治策略。【教学难点】地方病的定义及分类、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教学内容】一、地方病的基本概念 1.地方病的定义及分类;2.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地方病的危害作用;3.我国

    16、地方病的流行现状4.防治策略。 二、碘缺乏病1.碘缺乏病的概念;2.碘缺乏病的病因及流行特征;3.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碘盐预防。 三、地方性氟中毒 1.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2.特征及流行特点;3.临床表现与诊断;4.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生活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方法;我国饮水、空气、粮食和蔬菜等氟化物卫生标准。【复习思考题】 1.地方病是否属常见病或多发病?说明理由。 2.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试述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4.目前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有哪些? 5.地方性氟中毒分几型,其预防措施有何不同? 6.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与自然疫源性地

    17、方病的主要区别何在?第九章 职业有关疾病【目的要求】掌握: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职业病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 熟悉:工作有关疾病定义,特点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了解:常见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工伤主要原因。【教学难点】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教学内容】 一、职业有害因素1.职业有害因素分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与制度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等 二、职业有关疾病的种类和特点 1.职业病:定义、范围、种类、特点,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2.工作有关疾病:定义、特点、常见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工伤主要原

    18、因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复习思考题】 1.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 2.职业病定义、范围、种类和特点 3.职业有关疾病的概念和定义 4.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原则第十三章 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目的要求】 掌握: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变量、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统计资料的类型,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熟悉: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教学难点】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抽样误差【教学内容】一、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1.总体与样本2.同质与变异3.参数与统计量4.误差5.概率6

    19、.变量及变量值;二、统计资料的类型:1.数值变量资料2.分类变量资料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医学统计学的应用:1.设计2.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总体与样本?2.统计误差的分类。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第十四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 】 掌握:频数分布的特征和频数分布的类型、数值变量资料描述性指标的适用条件和计算;熟悉: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了解:公式来源。【教学难点】频数分布的类型、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适用条件、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考值范围的估计【教学内容】一、频数分布表编制的基本步骤二、频

    20、数分布的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三、频数分布的类型1.正态分布2.偏态分布:正偏态、负偏态四、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1.算术均数2.几何均数3.中位数五、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1.全距2.四分位数间距3.方差4.标准差一、 变异系数2. 正态分布曲线1.正态分布的特征2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3.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一、 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二、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复习思考题】1.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3.正态分布特征。4.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第十五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目的要求 】 掌握:标准差与标准误的

    21、联系与区别、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t检验与u检验计算的应用条件、方差分析的用途及应用条件、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熟悉:差分析的计算、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了解: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标准差与标准误的联系与区别、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t检验与u检验计算的应用条件【教学内容】一、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 概念和计算2. 标准误的应用二、 t分布1. 特征2. 与u分布的差异3. 用途三、 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1. 置信区间的概念2. 估计方法及应用条件3. 医学参考值范围与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的区别四、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1. 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2. 选定检验方法

    22、和计算检验统计量3. 确定P值,并做出统计推断五、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1. 检验目的2. 应用条件3. 计算公式4. 举例六、 配对资料的比较1. 配对设计的形式2. 检验目的3. 应用条件4. 计算公式5. 举例七、 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1. 检验目的2. 应用条件3. 计算公式4. 举例八、 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2.分析的基本思想3.计算分析过程及举例4.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q检验九、 两类错误的概念一十、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1.t检验和u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3.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

    23、 】 掌握:常用的相对指标的意义、计算和应用;熟悉:相对数应用的注意事项;了解:标准化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率与构成比的区别、标准化法的思想【教学内容】一、常用的相对数的应用及计算1. 率2. 构成比3. 相对比二、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1. 计算率和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2. 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3. 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4. 率的标准化5. 两样本率比较时应进行假设检验三、 率的标准化法1. 基本思想2. 标准化率的计算3. 率的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复习思考题】1. 率和构成比的概念。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 什么叫率的标准化法?其计算方法有哪些?第十

    24、七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目的要求 】掌握:率的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的估计方法、U检验、卡方检验的用途和各种公式适用条件了解:公式来源【教学难点】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U检验、卡方检验的适用条件【教学内容】一、 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估计1、率的抽样误差2、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估计:正态近似法、查表法二、 率的U检验1.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检验目的、应用条件、公式计算和举例;2. 两样本率的比较:检验目的、应用条件、公式计算和举例。三、 卡方检验1. 四格表的卡方检验:基本思想、基本步骤、专用公式、连续性校正、举例;2. 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整理表格、连续性校正、举例;3. 行列表的卡方检验

    25、:应用、专用公式、举例、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1. 标准误的意义及计算。2. U检验和卡方检验的使用条件。第十九章 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目的要求 】掌握: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的意义及用途,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熟悉: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分析计算方法;了解:相关与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应用条件【教学内容】一、 直线相关1. 直线相关的概念2. 直线性的相关系数3. 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二、 直线回归1. 直线回归的概念2. 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3.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4. 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应注意的事项: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

    26、别和联系【复习思考题】1.直线相关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条件。2.直线回归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条件。3.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第二十一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目的要求 】 掌握: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统计图制图通则和医学常用统计图的选择;熟悉:各种图形的绘制方法;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教学难点】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区别、常用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内容】一、 统计表1. 统计表的结构与列表原则:标题、标目、线条、数字、说明;2. 常用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复合表二、 统计图1. 统计图的结构与制图原则;2. 统计图种的选择及绘制:普通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条图、直方图、百分条图、散点图、箱式图 。【

    27、复习思考题】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2.统计图的图形选择及制图通则。3.医学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第二十三章 流行病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的分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了解:流行病学发展简史及流行病学的展望【教学难点】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一、 流行病学的发展二、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1. 定义:人群、暴露、疾病2. 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数理性研究三、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与用途1.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2. 探索病因3. 用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4. 用于疾病防治和卫生决策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流行病学研

    28、究方法包括哪些?2.流行病学研究有哪些用途?第二十四章 疾病的分布【目的要求 】掌握:疾病的分布的概念;熟悉:描述疾病分布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疾病分布的地区分布及地方性、疾病的时间分布的描述: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尤其是年龄、性别的分布特征;了解:疾病三间(时间、空间、人间)分布的综合描述【教学难点】描述疾病分布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教学内容】一、 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1. 2. 专项规划 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专项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描述疾病发生频率的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3. 描述疾病存在频率的指标:患病率、感染率4. 描述疾病死亡频率的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潜在减寿年数5. 6. 2.间接市场评估法描述疾病流行水平的指标: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二、 疾病分布的形式1.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与民族、不良行为、生活方式;2. 3. 2)按发布权限分。环境标准按发布权限可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时间分布:暴发或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4. 地区分布: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分布、城乡分布、疾病的地方性;5. 6. 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疾病三间分布的综


    注意事项

    本文(整理14《预防医学》教学大纲护理本科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