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7章综合检测解析卷.docx

    • 资源ID:13038828       资源大小:336.4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7章综合检测解析卷.docx

    1、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7章综合检测解析卷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7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1、2、3、4、5、6、23人口的空间变化7、8、9、10、11、23、2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3、14、15、19、20、25城市化12、16、17、18、21、22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我国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后,2016、2017年新出生婴儿数量基本情况。读图,回答13题:1.上图反映2017年较2016年相比新生儿(

    2、)A.总量增加出生率上升B.总量减少出生率下降C.总量减少出生率上升D.总量增加出生率下降2.影响一孩新生儿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婚育年龄推迟养育子女成本提高家庭收入上升年龄结构A. B. C. D.3.图中数据反映出()A.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生育率上升B.人口年龄结构越来越优化C.人口变化受政策影响强于社会经济D.政策影响下堆积生育已释放解析:1.B2.C3.D第1题,根据图中2017年二孩人口数量和比重,计算出我国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后,总出生人口约1 724万人,减去多孩人口,新生儿总量约1 608万人。2016年计算出生总人口约1 722万人,减去多孩人口,新生儿总量约1 627万人,

    3、与2016相比新生儿总量减少,总人口是持续增加的,所以新生儿出生率下降。第2题,影响一孩新生儿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受晚婚、晚育观念影响,婚育年龄推迟,对;经济水平提高,养育子女成本提高,对;家庭收入增长不如物价增长快,收入相对减少,错;长期计划生育,人口年龄结构中,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对,故选C。第3题,图中数据反映出政策影响下堆积生育已释放,二孩出生数量减少;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观念转变,抑制生育率上升;人口年龄结构越来越老龄化;人口变化受政策影响不一定强于社会经济。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

    4、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4.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5.以上四国中()A.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B.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C.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D.丁国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缓慢解析:4.A5.D第4题,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所以年龄中位数越大,表示老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老龄化越明显。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甲国,其年龄中位数最大。第5题,四国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人

    5、口年龄中位数最高的甲国,但不能表示老龄人口最多的是甲国,A错误;与甲国相比,乙国老龄化问题较轻,可通过人口政策,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B错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没有控制人口增长,C错误;丁国现在年龄中位数呈上升趋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D正确。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 500万。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6.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A.淡水资源 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7.上海市()A.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B.常住外来人

    6、口增长率先增后减C.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D.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解析:6.C7.B第6题,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域有限,城市化用地也有限,而且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度已经为46%,土地资源成为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上海滨江临海,淡水资源较多;矿产虽少,但上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外运解决;上海亚热带物种较为丰富,而且生物资源不是影响人口的限制性因素。第7题,据图分析,上海市户籍人口缓慢增长;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常住人口缓慢增加;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常住外来人口总人口100%,接近40%。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

    7、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C.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D.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9.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解析:8.C9.D第8题,20052016年总人口和外来人口曲线形态一致,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保持相对平稳;20092010年外来人口出现迅速上升,而不是户籍人口上升。第9题,据图分析,在20052

    8、016年期间,上海市外来人口比重小于40%,说明低于户籍人口;人口增长率包括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劳动力人口大量涌入,人口平均年龄降低;劳动力人口迁入,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春节空城”是随着春节的到来,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回家过年导致某些城市人去城空的现象,是我国传统年节文化的特有现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据此回答1012题:10.形成“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传统年节文化影响力增大B.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城市分布不均衡D.人口分布不平衡11.上海的外来务工者最可能来自()A.西藏 B.内蒙古 C.安徽 D.广西12.“春节空城”的出现凸显出这些

    9、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A.住房紧张B.传统节日文化遭到冲击C.对外来务工者社会保障力度低D.环境质量下降解析:10.B11.C12.C第10题,“春节空城”现象是由于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大量人员外出务工是因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第11题,因地理位置较近、地域文化差异较小等原因,上海的外来务工者最可能来自地缘相近的安徽。第12题,“春节空城”的多少折射出了这些“空城”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人提供的就业支持、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有限,水平和层次不高,保障力度不够,因而不能使城市务工人员真正市民化。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

    10、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13.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A.OE B.OFC.OH D.OG14.O处最可能是()A.工业区 B.商业区C.住宅区 D.文化区1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13.A14.B15.D第13题,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结合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图中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的一般规律分析,OE处等值线凸向低值,地租比周围地区更高,说明该线的交通通达度最好。第14题,据图分析,O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商业对交通和人流量的要求最高,其付租能力也最高,

    11、因此O处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第15题,由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图中印刷厂(甲)位于河流的上游,会污染水源,其布局不合理,A项错误;自来水厂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而图中自来水厂(乙)布局在河流中下游,B项错误;铁路一般建在城市郊区,不会穿过城市中心,以免增加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因此图中铁路(丙)布局不合理,C项错误;钢铁厂(丁)的布局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钢铁厂一般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者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分布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图中钢铁厂(丁)的布局符合要求,D项正确。建设“宜居城市”

    12、,城市规划先行。图甲、图乙为同一城区道路网络(实线粗细表示道路主次等级)的两种规划方案。图甲是专家们提倡的方案,图乙是不提倡的方案。图丙是专家们提倡的合理的街区方案,该方案住宅临街分布,打破封闭的“大院式”小区。据此回答1618题:16.与图乙比较,图甲方案的主要目的是()A.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B.便于居民出行购物C.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17.下列是图丙中街区方案的功能解读,不合理的是()A.方块状街区有四个切角可以增加临街门店B.方块状街区有四个切角可以缓解交通拥堵C.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可以通风散热D.方块状街区中间的天井方便人员疏散18.若某地城市建设按图甲道路

    13、网络和图丙的街区规划方案实施,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A.红绿灯路口增多,交通拥堵加剧B.临街店铺多,社区服务业较为发达C.增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D.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增加交通安全隐患解析:16.C17.A18.A第16题,与图乙比较,图甲方案,路网密集,但等次低,路口多,显然不是拓宽主干道;道路并非都指向商业区,故该设计虽然有利于行人通行,但不一定便于居民出行购物;由图可知,甲方案的路网密集,增加了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但街区小,道路用地占比大,土地利用效率低。第17题,切角位于路口,路口最易发生交通堵塞,切角拓展了空间,便于修建分行道,使人、车都分道行驶,可以防止或缓解交通拥堵,方块状街区

    14、中间的天井可以通风散热也方便人员疏散。但方块状街区的切角不适宜都作为临街门店,会加大交通拥堵。第18题,若某地城市建设按图甲道路网络和图丙的街区规划方案实施,道路用地占比大,红绿灯路口增多,交通拥堵减缓;临街店铺多,社区服务业较为发达;由于路网密度大,增大了居住区的噪音干扰;由于小区的临街开放性,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增加交通安全隐患。读图文资料,回答1920题: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城市名称人口数量(万人)城市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总量(万亿美元)东京1 3512 1550.95巴黎1 0602 8450.74纽约8337980.90伦敦9781 7380.5219.依据图表信息,对四

    15、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0.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解析:19.C20.A第19题,东京星级餐厅数量多,不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A项错误;巴黎电影院屏幕、图书馆和文化遗产的总量最多,而美术馆的总量并不是最多,B项错误;纽约剧院的数量最突出,说明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项正确;伦敦地域

    16、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文化遗产、美术馆和博物馆等相对较多,D项错误。第20题,东京的星级餐厅数量最多,纽约的剧院数量最多,两城市的经济功能更突出,A项正确;伦敦的文化遗产、美术馆和博物馆等数量相对较多,巴黎的文化遗产和图书馆数量相对较多,两城市的文化功能更突出,B、C、D三项错误。绿洲城镇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核心。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回答2122题:21.绿洲城镇与“珠三角”城镇相比()A.环境承载力大 B.社会文化差异小C.经济基础薄弱 D.交通通达度较高22.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17、)A.荒漠化盐渍化治理 B.水利设施的建设C.人工植被的培养 D.光照资源的开发解析:21.C22.D第21题,与“珠三角”城镇相比,绿洲城镇规模较小,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第22题,推动绿洲城镇化的主导作用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环境问题的治理、水利设施的建设、人工植被的培养是主导作用;光照资源的开发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首份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7亿,比2000年增长9.7%。材料二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18、(19002008年)。材料三美国本土略图。(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4分)(2)指出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并描述其特点。(6分)(3)概述近30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6分)(4)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人口合理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6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判断出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第(2)题,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第(3)题,加利福尼亚州人口迁入的原因与产业特点、就业、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第(

    19、4)题,由于美国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答案:(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寿命不断提高。(4分)(2)现代型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6分)(3)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6分)(4)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使美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6分)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使北京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说出进京人口的来源地特点。(6分)(2)分析人口

    20、大量涌入北京等大城市,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3)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北京人口主要来自北京邻近地区,且多为人口大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主要有河北、河南、山东等。第(2)题,人口迁出带来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随着人口的迁出,可以促进流出地与外界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同时也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不足现象。第(3)题,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限制应该从人口的迁入带来的各种压力(如交通、就业、居住等)分析。不同意限制应

    21、从人口迁入对北京的有利影响分析。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北、河南、山东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6分)(2)有利:促进流出地与外界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造成人才外流和当地劳动力不足。(6分)(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6分)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6分)25.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22、答下列问题:(16分)(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6分)(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2分)(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2分)(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第(1)题,因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而A位于市中心,因此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并包含了等级低的B。第(2)题,大中城市住宅区呈现等级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其中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据图,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应为低

    23、级住宅区。第(3)题,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且店面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靠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第(4)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其主要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答案:(1)A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6分)(2)C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2分)(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2分)(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6分)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7章综合检测解析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