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讲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汇总.docx

    • 资源ID:13033797       资源大小:89.23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讲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汇总.docx

    1、第三讲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汇总第三讲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及胎儿期的发展一、遗传对发展的影响 最基本的遗传单位基因 在受精卵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是由成千上万的化学节段组成,这些化学节段又称之为基因,是最基本的遗传单位。基因是发展的遗传蓝图,不可改变的由一代传给下一代。 每条染色体由DNA分子组成,基因实际上是DNA的一个片断。 基因能做些什么 在基本的生化层面上,基因控制氨基酸合成,以形成酶和其他蛋白质 基因控制细胞的分化 有些基因负责调节发展的步调和时间 环境因素会影响基因携带的信息如何表现 基因表达 显性-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如黑发,卷发,面部酒窝,皮色素正常,厚唇;隐性

    2、遗传,如金发,直发,无酒窝,白化病,薄唇,近视。 共显性,如AB血型等。 性连锁性遗传,如色盲,血友病,肌肉营养障碍症等。 多基因遗传,如身高、智力等。 染色体异常对发展产生的影响 性染色体异常 有些男性生来带有一个多余的X染色体(XXY型 )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或Y染色体(XYY型)超雄性综合症; 有些女性遗传一个单一的X染色体(XO型)脱纳氏综合症,或多一个、两个甚至三个X染色体(XXX型、XXXX型、XXXXX型)超雌性综合症 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 常染色体异常 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一种染色体异常,由于存在着一个额外的第21号染色体而引起;有这种综合症的人有特殊的身体外貌特征,

    3、并且呈中度到严重的智力低下。 染色体异常的原因 母亲年龄过大 一种条件基因阻碍叶酸的新陈代谢 父亲吸烟、酗酒,置身于重复X射线环境中 基因异常对发展产生的影响 由遗传带来的基因异常 由基因突变带来的基因异常 遗传异常的胎儿检查 羊水诊断法 绒毛膜抽样检测法 超声波诊断 DNA扫描技术(期待在未来10年内进行临床运用) 对遗传疾病的治疗 如苯丙酮尿症的饮食治疗 如脱纳氏综合症或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的激素治疗 胎儿期的治疗 微生物基因疗法将成为可能遗传对行为的影响行为受遗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选择性繁殖(老鼠走迷宫)家庭研究(不同亲缘关系的人在某心理属性上的相似程度)评估基因和环境的作

    4、用基因影响非共享的环境影响与共享的环境影响遗传对智力成绩的影响中度可遗传性,随着儿童的成熟基因对个体在智力上的差异起更大作用遗传对人格的影响中度可遗传性,环境影响带来的人格差异来自非共享经验;不同的遗传基因并不并不完全导致高度个性化的独特环境遗传对行为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作用所有精神疾病都有遗传基础(酗酒、犯罪、多动、抑郁),但经历诱发过程,一般人群9%(精神分裂)二、胎儿的发展 胎儿生长的阶段 胚种期(02周) 胚胎期(38周) 胎儿期(938周)三、胎儿期发展的环境因素 母亲自身特点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的先天条件:遗传基因、身高、体重等 母亲的孕期的营养 母亲的情绪 母亲的年龄:高龄35岁以上,

    5、低龄15岁以下 母亲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风疹 弓形体病 梅毒 淋病 外生殖器疱疹 糖尿病 肝炎 药物、烟酒等对胎儿的影响 反应停 性激素 胎儿酒精综合症 吸烟减慢胎儿的新陈代谢和正常发育 环境危害对胎儿的影响 辐射 化学污染四、生产过程对新生儿发展的影响 生产和分娩过程中的因素 药物因素:止痛剂、麻醉剂、引发和增强子宫收缩的药物 助产器的使用:助产钳、真空抽取器 出生并发症对新生儿发展的影响 缺氧症 引起的原因: 臀位分娩、胎盘提前脱离、产妇使用麻醉、黏液卡住新生儿的喉咙、Rh不兼容性 造成的影响: 若呼吸停止34分钟会带来永久性的大脑损伤 若轻微缺氧,不会产生长期的显著影响 低体重:体重低于2

    6、500克,一种是早产儿,另一种是足月小样儿 引发原因: 母亲吸烟、酗酒、营养不良、多胞胎等 造成的影响: 可能活不过一年,或表现出某些脑损伤 儿童期体形瘦小,学习困难,常伴随行为问题、智商低 早产 造成的影响: 早产儿最大困难是呼吸,呼吸窘迫综合症(婴儿肺部缺乏保护性的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隔离箱出生对新生儿身体的评价心率,呼吸力,应激反射力,肌肉张力,肤色第四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一)新生儿对生活的准备 原始反射:作用神经系统正常发展的指标 巴宾基斯反射:反应当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发展时间8个月至1岁时消失; 抓握反射:反应弯曲手指去抓接触手心的物体;发展时间3、4个月之内消失,被自

    7、主性抓握取代; 摩罗反射:反应巨大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背呈弓形,然后两胳膊并拢,好像去抓什么东西;发展时间胳膊动作和背部弓形变化在46个月消失,但惊吓反射保留终生; 游泳反射:反应浸入水中时四肢划动,屏住呼吸,使身体浮在水面;发展时间46个月消失; 行走反射:反应身体直立,脚触平面,向前移步;发展时间若没有锻炼,8周后消失。(一)新生儿对生活的准备 新生儿的状态 觉醒状态 有规律睡眠,89小时/每天 不规律睡眠,89小时/每天 瞌睡,0.53小时/每天 警觉性安静,23小时/每天 警觉性活跃,13小时/每天 啼哭,13小时/每天 睡眠状态的变化 出生第2周第6周,睡14

    8、16小时/每天,时间相对缩短 第3个月第7个月,睡觉时间主要在晚上,白天只需小睡23次/每天 出生第2周第1个月或第2个月,婴儿睡眠时间中至少有一半是处于快速眼动睡眠之中,即不规律睡眠之中;但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在出生后稳步减少,出生6个月时,它占总睡眠的25%30% 自主刺激理论:认为婴儿期的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自我刺激形式,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啼哭 啼哭的功能 啼哭传递婴儿痛苦、感觉不适的信息 啼哭可以帮助对婴儿的诊断(如早产儿、大脑受损伤的新生儿的哭声与健康婴儿的对比) 啼哭的发展变化 出生后3个月哭得最频繁,之后啼哭减少 抚慰烦躁婴儿的方法 喂食、换尿布、抚摸、摇晃、给予连续的、有节

    9、奏的刺激等 成为一名敏感的养护者(二)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1.婴儿大脑的发展 大脑形态的发展 脑重与头围 出生时,脑重350400克,是成人的25%; 6个月时,脑重是成人的50%; 3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此后发展速度缓慢,至15岁时脑重达成人水平; 出生时,头围34cm,是成人的60%; 10岁时,头围52cm,接近成人; 新生儿中存在的小头畸形(小于32cm,或3岁后仍小于45cm)、巨头畸形(超过37cm) 大脑皮质 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具备;2岁时脑及其各部分比例接近成人,白质已基本髓鞘化 大脑机能的发展 脑电图 5个月时,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产生皮质下抑制,是婴

    10、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13岁期间,脑电活动逐渐成熟 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 大脑单侧化 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如右利手婴儿的左半球具有语言优势,逻辑思维优势,右半球具有形象思维、空间思维优势 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脑的可塑性:脑的大小和功能受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如早期经验,早期营养 脑的修复性:对婴儿脑损伤,可以通过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如5岁前大脑任何一侧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语言功能的丧失2.婴儿身体各部分的发展 身高 体重 骨骼 肌肉3.婴儿动作的发展 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行走

    11、动作的发展首尾律 手动作的发展 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大小原则 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1)成熟的作用(2)练习的作用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预先成熟论”与“可能成熟论”之争关于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争论; “预先成熟论”认为,运动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了心理发展,动作发展促进心理的发展“助长论”; “可能成熟论”认为,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的发展”诱导论”; 总的来说,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既有诱导作用,又有促进作用。 (三)婴儿期的感知觉发展一、婴儿研究的基本方法1. 知觉偏爱法 用于研究婴儿视觉偏好的观察仓(三)婴儿期的感知觉发展 研究婴儿的视觉及

    12、视觉发展的一种方法。呈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刺激物,观察婴儿注视各刺激物时间的长短,被长时间注视的刺激物即为婴儿偏爱的对象。 该方法的逻辑假定: 看同样的两个物体须花同样长的时间,看不同的物体所花时间就不相同,这样可以从婴儿注视两样不同物体所花时间是否相同来判断婴儿能否辨别形状、颜色,他们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 该方法可用于对婴儿视敏度、颜色视觉、形状知觉等的研究。2. 生理测量法 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生理测量法是指根据婴儿面临刺激物的前后,其生理特征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来推断婴儿是否对外在刺激具有感知能力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生理指标为:心率、呼吸、肌肉的紧张程度等。 目前常用的生理测量法还有

    13、诱发电位法。3.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这是研究婴儿感知觉的一种方法。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个刺激,当刺激物连续呈现若干次后,婴儿对刺激物就不再注意,即习惯化。若变换新的刺激物呈现给婴儿,则重新引起婴儿的注意,即去习惯化。 常用指标:注视时间、心率、吮吸频率等。 该方法可用于测量婴儿的感觉分辨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4. 高振幅吮吸法 这是一种通过观察婴儿吮吸奶嘴的频率和强度的变化,来对婴儿知觉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的前提假设: 婴儿具有改变吮吸奶嘴的频率和强度,以保持对有趣事物的兴趣的能力。二、婴儿的感觉发展1. 视觉发展 视敏度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视敏度是成人的20/600左右;对于非常小

    14、的婴儿来说,在任何距离的事物看起来都会非常模糊;2. 听觉发展 婴儿对声音的反应 对语言的反应 听觉丧失的后果(中耳炎的影响)3. 味觉发展 对甜食的偏爱4. 嗅觉发展 对母亲气味的辨认5. 触觉发展 对抚摸、疼痛、冷热的反应三、婴儿的视知觉1. 婴儿早期图案知觉形状偏好婴儿早期图案知觉对比性偏好2. 婴儿后期图案知觉对物体的整体知觉四、婴儿的空间知觉1. 大小恒常性2. 深度知觉视崖实验 Gibson & Walk设计的视崖装置 6个月半月大及更大婴儿的反应 2个月婴儿的反应(三)婴儿期的感知觉发展3.运动发展与深度知觉 运动发展提供的经验改变了婴儿对深度的理解(会爬行婴儿与同龄但不会爬行婴

    15、儿的对比)。 自主爬行的婴儿更会利用空间标志确定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Dina Bai & Bennet Bertenthal(1992)关于78个月婴儿的一项研究。4. 婴儿跨通道知觉的发展 各种感觉的整合 视-触不一致研究 。(虚拟肥皂泡实验) 视-听不一致研究。(妈妈的所处位置与声音来源不匹配研究) 跨通道知觉的发展 所谓跨通道知觉,指的是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刺激形式的能力。 视- 听跨通道知觉。(4个月婴儿听火车声音与看到火车行走画面的研究)(四)婴儿期注意、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一、婴儿注意的发展 选择性注意的出现 注意持久性的增强二、婴儿记忆的发展

    16、胎儿末期就有了记忆,出生后表现出再认能力 对熟悉环境中的内容和亲身参与的活动记忆力更强 1岁后出现符号表征使婴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 延迟模仿的产生标志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三、婴儿学习的发生发展 胎儿末期,胎儿就具有了学习能力 习惯化是婴儿早期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是记忆发生的标志 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进行学习 如引发抚养者关注 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 如3周婴儿模仿成人撇嘴、吐舌头,2岁婴儿学习刷牙等(五)婴儿言语的发展一、言语发展理论1.习得论(或经验论)的观点 斯金纳:成人选择性的强化塑造了儿童的言语 班杜拉补充:聆听和模仿年龄长者获得言语知识2.先天论的观点 乔

    17、姆斯基:人类有言语获得装置(包含普遍语法) 斯洛宾:人类有语言制造能力 种属特异性、大脑语言区域和敏感期3.交互作用的观点(生物、认知与环境作用) 同一种属 共同的成长体验 同样方式言语二、个体言语发生、发展的几个阶段1. 前言语阶段习得语言之前 一般指从婴儿出生到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012个月)。 言语知觉的发展 出生后一周内能区分人的声音与其它声音 1012个月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音素 语音的发展 (1)0-3月 简单发音阶段基本韵母发音 (2)4-8月 连续音节阶段声母出现,连续性增加 (3)9-12月 学话萌芽阶段 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 9个月婴儿原

    18、始祈使(为了获得:交错注视 、更正交流失败的信息 、工具性姿态的仪式化 )和原始陈述(为了交流:呈示和给与) 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 指示是前言语交流指代性的典型表现 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 婴儿主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仪式化)和模仿进行言语约定性的学习2. 以词代句阶段 婴儿说出单个词,用这个词代表一句话的意思 2岁左右,婴儿创造出成人单词的简化版(儿化语言) 婴儿通过快速映射(fast-mapping)过程习得单词 词语使用中的普遍错误(过度泛化和扩展不足) 3. 电报句阶段从单词句到简单句 1921个月“词语爆炸”现象,平均每月掌握25个新词 2223个月说出第一批 “双词句” 2030个月

    19、基本掌握语法 3岁时,婴儿成为一个“谈话者”体现了语用与交流的功能三、语言发展需要环境 怎样与孩子说话 与孩子共同活动,与孩子轮流说话 采用儿童定向的言语,变化说话的音调 提示孩子语言中的错误,示范正确的表达 与孩子进行交谈(六)婴儿的气质一、传统的气质类型 兴奋型胆汁质 活泼型多血质 安静型粘液质 弱型抑郁质 二、巴浦洛夫对气质类型的划分 巴甫洛夫根据这三个特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1、强而不平衡类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阳性条件反射比阴性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它易兴奋、易怒而难以控制,又叫兴奋型。2、强、平衡而灵活的类型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又叫活泼型。3

    20、、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类型较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不易改造。它坚韧而行动迟缓,又叫安静型。4、弱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灵活性低,阳性条件反射和阴性条件反射的形成都很慢,接受不了强刺激,但有较高的感受性,是一种胆小而神经质的类型,又叫抑制型。三、托马斯-切斯对婴儿气质类型的划分(包括9个方面:活动性、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对新环境或人的接受的准备性、适应变化能力、对声光等刺激的敏感性、心境、反应强度、注意力的分散、注意的广度和持久性)1.容易型(40%左右)2.困难型(10%左右)3.迟缓型(逐渐热情)(15%左右)4.其他类型四、儿童早期的气质表现 活动性、激动性和反应性五、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

    21、性 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可变性主要受社会环境(后天教养)的影响 六、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婴儿气质对父母的影响 对不同气质类型婴儿的教养(取决于两者拟合程度)(七)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一、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情绪发生时间婴儿出生时就有情绪表现 婴儿情绪的分化 最初的情绪逐渐分化,如出现社会性微笑;依恋、惊吓等 初生婴儿情绪的特点 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 具有先天性二、基本情绪发展(一)笑1.自发的笑(0-5周):抚摸、看感兴趣的东西等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区分人和非社会性刺激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以后):分别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二)哭

    22、哭的类型:引起哭的原因不同,哭的方式也不同(三)恐惧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三、婴儿的依恋(一)依恋的含义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二)依恋的发展(Bowlby & Ainsworth等的研究)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未对任何人产生偏爱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养育者更为偏爱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形成专门的对养育者的依恋(三)依恋的类型( Ainsworth等通过陌生情境法对1218个月婴儿进行的研究)1.安全型依恋(70%,一起时探索,分离时

    23、不安,再相见时很快接触)2.抗拒(矛盾)型依恋(10%,一起时焦虑、不愿探索,分离时忧伤,再相见时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接触反抗)3.回(躲)避型依恋(20%,一起时不探索,不对分离忧伤,避免与母亲接触)(四)依恋行为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Ainsworth等的研究发现:安全性依恋的婴儿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得他们有更多机会与客观世界发生相互作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Sroufe所做的一项5年追踪研究(12个月 5岁)(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儿童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和情绪模式) 母亲对婴儿信号的敏锐性 婴儿的安全依恋 婴儿独自探索行为的增加 婴儿认知能

    24、力的提高四、婴儿期同伴交往的发展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交往主要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2.简单交往阶段: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企图控制同伴3.互补性交往阶段:相互间模仿,能做合作性游戏第五讲 幼儿心理的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电波的变化显示,幼儿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大脑单侧化的形成 左右半球优势(5岁儿童) 优势手(dominant hand,1.5-5岁形成) 皮质抑制机能蓬勃发展 从4岁起,内机制蓬勃发展,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增强(二)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一、游戏的理论1.经典游戏理论(1)复演说(霍尔)(2)精力过剩说(斯宾塞

    25、:消耗精力的最好形式)(3)娱乐说(提扎鲁斯和彪勒:放松的需要和快乐的满足)(4)生活准备说(游戏练习说,格罗斯)(5)成熟说(拜敦代克,与生活准备说相对立,认为游戏是幼儿运动一般特点和欲望获得自由、适应和重复的表现)2.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的观点(补偿说或发泄论,唯乐原则) 埃里克森的观点(掌握论,帮助自我ego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3.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的观点(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自我在情感方面的需要)4.觉醒-寻求理论(个体为维持和寻求最佳觉醒水平,而控制环境刺激输入量,游戏的目的是调节环境刺激量)5.元交际理论(游戏是元交际:双方识别理解

    26、对方表现的含义)6.我国的游戏理论 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二、游戏的本质和特征1.游戏是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1)游戏是一种社会性需要(2)游戏内容来自其周围的现实生活(3)游戏同社会生活条件有密切联系 2.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 游戏的主要成分(1)想象(2)直接的兴趣和愉快的情绪(3)动作和言语三、幼儿游戏的发展1. 从社会性发展角度分 无所用心的行为 袖手旁观的行为 独自游戏(出生头2年) 平行或并行游戏(4岁) 联合或分享游戏(幼儿晚期)

    27、合作游戏2. 从游戏具体内容分 从游戏主题看(1)无主题(2)有简单主题,但不稳定(3)有明确而稳定的主题 从游戏替代物上看(1)用与实物相似的替代物 (2)用与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 (3)不依赖于实物(三)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词汇的发展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1)词的类型逐渐扩大 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2)词的内容丰富和深化3.词义理解逐渐确切和加深,使用更恰当积极词汇增长 造词现象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1.语法结构(1)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完整,从松散到严谨(2)句子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3)

    28、从无修饰语到有修饰语(4)句子长度从短到长2.言语表达方式(1)从对话言语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景言语过渡到连贯言语3. 言语表达的特点 顺序性完整性逻辑性(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一、幼儿注意能力的发展1.注意的持久性增长(中枢神经系统成熟)2.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增长3.注意的计划性增加(6.5岁比4、5随更有计划性)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占儿童的3%-5%) 主要症状: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对发展的影响:因各种不适宜行为而被教师和学生疏远,社会生活和学习困难,多会退学,在以后的生活中适应困难,年轻人频繁变动工作或失业,易婚姻破裂、交通肇事和违法行为,以及更多的人格问题或情绪障碍 治疗:药物(利他林或哌甲酯缓释剂)、认知和行为疗法二、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1.记忆容量的增加再认和再现2.记忆方式的发展 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形象记忆(运动、情绪、狭义形象)为主,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正在发展(比例,前者大于后者;速度,后者大于前者) 自传式记忆出现(重要事件) 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效果 4岁以后不再以机械记忆为主3.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的运用; 元记忆的定义:个体对自身记忆和记忆过程的知识。 元记忆知识包括:有关记忆主体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的知识;有关记忆策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讲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