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方哲学史上考点.docx

    • 资源ID:13027084       资源大小:86.12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哲学史上考点.docx

    1、西方哲学史上考点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 详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始基 “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 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 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 “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 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 现实性,这万物始基 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 的。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 生、不灭、不竭、

    2、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 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 “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他认为,“数”是万物的 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 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1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逻各 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 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 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

    3、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 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 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门尼德) “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 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巴门尼德把“存 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 予“存在”普遍性。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 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 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 不灭、连续性、完满性。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

    4、念,但它 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 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 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 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 2 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 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7.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 一: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

    5、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 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 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8.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水、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跟,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成,因 四根的分裂而消失。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 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恩培多 克勒用四根说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 的“四根说”。 9.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 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 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

    6、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 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 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 3 同质的种子构成。 10.奴斯(阿那克萨哥拉) “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 (心灵)。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的 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第二,是它的无形 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 11.原子与虚空 原子论者针对爱利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以此,原子论者的理 论分

    7、的步骤:首先,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第 二,原子论者确定了最 小单位,以此来确定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12.精神助产术 “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方法的比喻,即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话者发现真理, 接近真理。他把自己的方法比做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意指:苏格拉底在对话时 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对 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13.理念(柏拉图) 4 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 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在柏拉图哲学里, 他 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

    8、真相,也即“理念”。“理念” 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 普遍的类型。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 的,最高的“理念”。 14.回忆说 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向往着身体,在未堕入 身体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在附着身体之 后,由于身体的 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 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 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15.通种论(柏拉图) “通

    9、种”即最普遍的型相,通种有三对六种:“是者”与“非是者”、“运动” 与“静止”、“相同”与“相异”。柏拉图由阐明“是”的意义入手,证明了这些通 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普遍概念的表述功能说明了“分有”的实际意义。通种论是柏 拉图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 的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 多型相,所以通种论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16.实体(亚里士多德) 5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 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 到底是事

    10、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 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 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 盾。 17.四因说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 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 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 (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 因。(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 质的定义即形式因。(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 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

    11、因。(4) 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 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 18.中道(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的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 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德性是相对于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 道”,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中道”表示德性的特 征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6 19.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是与“理性智慧”并列的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实践智慧”只 考虑具体的环境和事实,“理性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 别的事件,“理性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最后,“实践智

    12、慧”乃是长期经验 积累的结果,年轻人的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性智慧”。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 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20.智者 “智者”来自“智慧”这一词,意思是“具有智慧的人”。直至公元前 5 世纪后 期,希腊城邦的繁荣时期,在希腊人中的观念中,文雅的举止和合宜的 表现都需要通 过语言来表达, 智慧就是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 智者就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 但“智者”并非思辨家,他们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商业性。 21.皮罗(皮浪)主义 皮罗主义是希腊后期哲学的怀疑派的指导方式,其代表人是皮罗。皮罗主义承认 任何判别真理的标准,基此提出一个

    13、口号:“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其理由是 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测定的和不可判别的,因 此,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与“悬搁”这一认识态度相适应的是被称 作“皮罗方式”的实践态度,这种方式是 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执和困惑,保持 灵魂的安宁,即不动的状态。 7 22.流溢说(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用形象来比喻其规定的第一本体“太一”。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 “源泉”,按照这些比喻,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 喻为“流溢”。这一比喻有两方面意义:其一,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它是 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它本体。其二,

    14、流溢无损于自身生成,正如太阳放 射出光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 23.世界公民(斯多亚) “世界公民”是早期斯多亚学派伦理学中一种“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根据 是:人的本性就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是神圣之火的火花,无论在王座上,还是在枷 锁中,从自由到平等,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善德性的,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大 家庭,应该有财富、种族、门第等级的差别。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简答题) 8 6.简述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与自然观向吻合。按照他的自然观,一切都遵循必 然性而发 生,遵照必然性的生活才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他称之为幸福,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幸 福,下面是他的一些建议: 照顾

    15、好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人的善恶秉性所在,追求灵魂才是神圣的目标。 追求智慧,因为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智慧使人善于思想,善于说活,善于行动。顺 应自己的本性,不要做超越自己的事情,只关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过节制的生活,不 要追求过多的财富,把精力放在幸福必须的事情上面。做正义和合法的事情,这样才 能无所畏惧,无忧无虑,不要内心的谴责。不过,知错而改悔的人能重新获得愉快, 这等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7.简述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 这一命题的意义。 11 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 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 在此意义上, 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 这条原则的

    16、意义有三: (1)知识的确定性。苏格拉底相信,只有通过定义表达的德性才是普遍的知识, 反之,为不能够上升为定义的个人意见,“德性就是知识”为知识规定了一个可靠的 标准,这就是善。 (2)真理的实践性。指真正知识有这样的动能;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没有 知识,便没有德性。知识是德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3)道德的可教性。“德性就是知识”的一 个推论是:德性是可以传授的,因 为任何知识都有可授性。 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只是认识自己灵魂之内 的已 有的德性。德性可授性和自然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统一。 8、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观念。 在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中,统治者(包括武士)除了国家的利

    17、益之外没有任何个 人的利益。 为了在统治阶层中排除个人利益, 他按照了统治者共享财产和配偶的设想。 柏拉图认为男女的差别只表现为生育中的不同作用,除此之外,女人和男人具有同等 的自然才能,应该接受同等教育,担负国家职 责,包括统治者的职务。男女统治者均 由国家指定配偶, 配偶不固定, 致使统治者无家庭。 并且, 配偶在指定的时间内生育, 以便能生出天性优秀的后代。婴儿出生之后即交给国家抚养,不属于父母。统治者也 没有个人财富,只从生产者那里取得满足朴素生活的必需品。 9.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 所谓质料是指现实主义上的实体,即经验世界的运动着的事物,形式是指逻辑意 12 义上的实

    18、体,即实体以定义表达的形 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经验世界的一切具体实体都 有形式和质料,实在和谐在两个方面构成,这种观点后被称作“型论”。 根据形式和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的不同的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 等级:实体的质料或潜在性越多,则形式或现实性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用越低;反 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实体沿着形式或现实性越来越多的方向上升,最后到达没有任 何质料或潜在性的纯形式、纯粹的现实性。 10.简述智者运动在哲学史上的影响。 智者打破以往狭隘的学派界限,让哲学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借以提高公民的 实践能力,是西方思想史上最 早产生的一次启蒙运动和人本主义思潮。他们的学说可 以分为四个层次

    19、:首先是同他们的教育实践有直接关联的修辞、论辩和语言的学说; 其次是他们的论辩和教学必然涉及的有关经验、法律、人神关系、城邦奴隶制等社会 学说和人生哲理;第三是观察这些社会问题的基本历史观;第四是指导他们言行的哲 学准则。 智者学派终结了希腊哲学传统的以宇宙生成论为主体的自然哲学, 开阔了以研究人和 社会为中心的新的哲学领域。智者提倡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与怀疑论助长了社会的 破坏和堕落。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智者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不 过他们以人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人的感 觉和体验。 智者提倡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经过小苏格拉底学派、犬儒学派和昔勒尼 学派以后,到晚期希腊和罗

    20、马时期的人生哲学和宗教哲学中又重新出现。 11.简述毕达哥拉斯将“数”作为世界本原的意义。 13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学作为万 物的本原。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原型,万物是数 的摹本,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 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提出数的观念,在人类认识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他们看来, 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比例,这 里就孕育着规律的思想,为赫拉克利特 的“逻格斯”学说提供了思想基础。 同时, 在数论中也包含有某些自然辩证法的因素。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一”中引出奇与偶、 有限与无限的对立, 提出了十组对立的范畴, 这对于辩证法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看作是第一性的东西,

    21、把数加 以绝对化、神圣化,直接影响到后来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以至近代的唯理论和康德黑 格尔的唯心论。 12.简析希腊哲学中“神”的含义。 希腊哲学中“神”的概念集中体现在“理性神”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宗教 神话是古希腊哲学的温床。 希腊哲学家总是在哲学之知识与宗教之隐 秘智慧的诱惑之间犹豫不决, 在对传统 多神论及神人同形同性观念进行了抨击的过程中出现了理性神的萌芽。 继苏格拉底试 图建立理性的一神宗教之后,柏拉图指出,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理念世界和现象世 界的关系,中间有巨大的鸿沟。除了“迷狂体验”,一般人的理解力是达不到它的。 宗教意识和哲学思维、神秘主义和理性主义在这里获得了一致的形式

    22、。柏拉图学说中 的太阳之喻、迷狂说,也可以在后来的否定神学和神秘主义者那里看到影子,成为西 方具有经典和特殊意义的宗教语言。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逻辑学、本体论、神学三位一体的形而上学体系,这里的 神并非是人格神,而是 最高的实体、最后的原因和目的、最后的智慧,与柏拉图的理 念相差无几。 14 在晚期希腊哲学中,斯多雅派、犹太-基督哲学家斐洛以及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 提诺对理性神概念有所发展。 理性神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从泰勒开始的对本原的探讨,到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神,已经显示了西方哲学演进中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微妙复杂的关 系。希腊哲学使人摆脱传统宗教,引发了人们的理性,与此同

    23、时,又诱导着一种新的 信仰,为一神论的犹太-基督教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发自 网易邮箱大师 13.简评“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一命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是政治的动物, 因为人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 部落国家之中。 从时间上讲,国家起源于家庭,因为先有建立在夫妻和主奴关系基础上的家庭,然后 才由家庭结合成村社,由村社结合成国家。但是,从性质上讲看,国家并非家庭和村 社的机械的总和,国家高于个人,家庭、村社的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犹如有机体的部分 与整个有机体一样,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实现他自己。因 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本质,是根本,政治是最高的东西, 政治权力是最优

    24、越 的权力,社会生活是人来生存的目的。一个人如果脱离社会与国家,那他就不成其为 人,就或者是野兽,或者是神。 14.简述伊壁鸠鲁思想。 伊壁鸠鲁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第一,原子除了有大有小和形状的 差别外,还有质量的区别;第二,原子有质量是原子运动的原因,进一步肯定了原子 自己运动的观念;第三,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运动的偏离说,即客体的偶然性存在。 “偏离说”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找到了理论根据。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坚持以原 15 子论为基础的“形象说”,更加强调感觉的作用。 伊壁鸠鲁是无神论,反对灵魂不死说,他相信灵魂是物质的东西,是由极精细的 原子构成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应

    25、该自由地寻求和享受人间的快乐和幸福 生活。快乐本身就是善,就是生活以追求的目的。伊壁鸠鲁主张的快乐并非专门追求 物质和感官的享受,而首先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快。伊壁鸠鲁还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提 出了一种国家起源说。他以为国家起源于人们在自愿基础上的“共同协定”,其目的 在于相互保证不损害他人,也不受他人损害,以达到个人幸福。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论述题) 详细内容: 三、论述题 1.试论古希 腊自然哲学始基学说的演化过程。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本原(始基)学说是宇宙论形成、兴盛继而衰落的过程。 宇宙论(始基学说)的形成是以这样的追问开端的:“超越时间变化的万物始基 是什么,万物始基如何变成特殊事物

    26、,特殊事物如何变成了万物始基” ,对这个问 题首先试图解答的是纪元前六世纪的米利都自然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 克西米尼。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源;阿那克西曼德把始基引导到了经验之外,设 想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概念,即“无限”;阿那克西尼用无规定性和“气”来充当世界 的本原。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抛弃了神创说的传统 观念,坚持用 自然本身的东西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成和存在。 16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某些思想。他认为“火”是世 界的本原,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且火本身在运动的过程中也要受一定的 原则限制和支配,这个尺度就是“逻各斯” 。可以说赫拉

    27、克利特的“火”第一次把 世界的本原规定为一种辩证性的运动,对后世辩证法影响深 远。 与前自然哲学相反, 在西南部的意大利一带则出现了较为思辨的元形体本原和强 调规定性的“始基”说, 主要体现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 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与伊奥尼亚学派相比,数具有更高的 普遍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更能体现在然万物的统一性。但还是没有彻底的摆脱感觉 经验的限制。可见他们的思想具有某种过渡性。 巴门尼德提出 “存在说”“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这是 以前有形本质元说是无法比拟的,因而能够成为西方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巴 门尼德是希腊自然哲学

    28、的转折点。他确立了存在本体论思想基础。 于是巴门德尼摒弃了自然哲学的道路,以“存在”为哲学研究对象,从而迫使其 后的自然哲学采取了多元 论的方式。“始基”也就到此有了一个终点。以后的自然哲 学只是从动力本质层面去探讨万物运动和存在的根据。 2.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述评。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建立在“逻各斯”思想基础之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 “火”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也是世界秩序和原则。这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就是“逻各 斯”,它即是火的内在本原。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1)转化的关系。 事物无时无刻不再朝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万物皆变,无物常驻”。(2)和谐的关 系, 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

    29、 产生出和谐。 如不同的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 (3) 17同一的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如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4)相对 的关系: 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 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对立面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 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 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后来哲学家的 一个重要话题。巴门德尼否认了他所表达的变化观,柏拉图认为它只适用于不可靠的 感觉对象。亚里士多德则以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否定了它的逻辑可能性。但后人却从中 发掘出辩证法的源头。 3.柏拉图认识论述评。 柏拉图认识论主要有灵魂回忆说和辩证法

    30、组成。 关于回忆说, 柏拉图以这样的公式来表示: 哲学知识就是回忆。 在尘世生活之前, 灵魂在非物质之中局就早已看见了实在的纯形式。 看见这些同类的有形事物便回忆起 了在物质的尘世生活中被忘怀了的那些形式。 因此苏格拉底在他的概念形成学说中认 定为归纳法的东西,在柏拉图那里,转变成凭借回忆而进行的直观,转变成对更高, 更纯的知觉的反省。 “回忆说”旨在 解决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人既不能知道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 知道他不知道的东西。” “回忆说”的创造在于肯定一个人能学习他所知道的东西。 “回忆”都是灵魂对自身的关注,是对既有知识的再认识。学习的知识则是原初知识 的摹本,灵魂的模仿就是回忆,在此

    31、意义上,回忆是“死亡联系”。理由是,原初的 知识是灵魂在降落肉体前获得的,既然灵魂在肉体之中忘却了知识,那么只有尽量地 净化肉体污染,才能进可能地接近知识,最彻底的进化是灵魂与肉体完全分离。 “回忆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第一,为苏格拉 底方法提供了理念论的论证。苏格拉底方法相当于由低到高的集合辩证法。这种方法 18 之所以能够在灵魂内部诱导出真理,原因在于灵魂回忆起既有的知识, 在于灵魂与理 念的相通。第二,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中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第三,论 证了灵魂不朽。从回忆的逐步推进方法是柏拉图辩证法的一个范例。这种方法从苏格 拉底的否定性的、破坏性的

    32、问打法发展为一种获得肯定性的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主 要理念与理念之间以及理念相互从属关系。 4.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观述评。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基此必然具有选择符合德性 行为的标准。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就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伦理上的 “中道”不是“数值”上的“中值”,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 和行为而言的适中。德 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 的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个极端,德性不是 程度上的适中, 它是与一切相分离的善。 “中道”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亚里士多德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形象地说 明了“中道”标准的唯一性和邪恶程度的多样性。由于中道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多种 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或者说,程度适中的邪恶仍然是邪恶。 5.苏格拉底思想述评。 与前自然哲学家追问世界本原不 同,苏格拉底把研究转向现实人世问题。苏格拉 底“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以 此,他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哲学史上考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