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24 工业革命第01期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资源ID:13005173       资源大小:571.6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24 工业革命第01期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1、专题24 工业革命第01期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24 工业革命考点106 第一次工业革命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一次工业革命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A海内外市场广阔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2019年河北)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

    2、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王业革命【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甲线显示从1806年到1866年工人数量一直增长,乙线显示从1826年到1866年工人书持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765年英国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业,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

    3、厂形式的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生产,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下降,故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3(2019年江苏南京)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 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

    4、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A选项符合题意;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不是蒸汽机的直接作用,属于干扰项。B选项不符合题意;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最可能是因为A珍妮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

    5、D内燃机的发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后,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火车、轮船的出现改善了交通运输情况,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19年福建)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A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完成了第次工业革命。

    6、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品越来越多,推行海外扩张政策,扩大海外市场。所以“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C项符合题意;A项是1640年,B项是1688年,D项是19世纪末。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6(2019年山东潍坊)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工业革命D马关条约签订【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十七世纪中国清

    7、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落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工业开始,这导致洋布产量大增、质量提高。为了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抢占世界市场,英国开始侵略中国,出现“十八世纪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的现象。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7(2019年山东德州节选)“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

    8、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3)请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主要原因。哪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英国这一地位的形成?【答案】(3)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或火车)的使用;铁路时代的到来。【解析】(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搬去,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蒸汽机车的使用,促进了英国世界工厂这一地位的形成。8(2019年山西节选)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

    9、务。任务一【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答案】(1)图一:农耕文明:个体劳动为主;动力为人力和畜力;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图二:工业文明:大机器生产;动力为机械力;工厂制度等。【解析】(1)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是图一:农耕文明:个体劳动为主;动力为人力和畜力;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图二:工业文明:大机器生产;动力为机械力;工厂制度等。考点107 第二次工业革命1(2019年江苏苏州)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

    10、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421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法国的工业产量高于美、德;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再是一支独秀,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中美国和德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一些主要的发明都是由美国

    11、和德国的科学家完成的,故A符合题意;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表述错误,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2019年重庆B节选)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科技创新催生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请根据下图所列材料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2)促进了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得分)【解析】(2)依据图片中“欧洲人口上升到462亿”“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信息从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

    12、化进程归纳回答。考点108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人口增长B城市发展C贫富分化D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这和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关,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2019年安徽)下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

    13、】根据“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以及漫画人物捏着鼻子的动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泰晤士河被污染,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19年重庆A)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城市的演进展现了人类从蒙昧状态到繁衍扩展的历程。北宋的建国方略是聚重兵于京师(都城),这需要全国各地供给大量物资。开封因地理位置极佳,交通方便,符合北宋的建国方略,被定为都城。定都后,开封人口剧增,达到百万人以上,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工商业者临街开店,兴盛的店铺、酒肆和娱乐场所比肩而立,大小商铺有六千四百余家,便利和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人口集中也带来

    14、各种安全问题,政府为此加强了管理,甚至成立了专业的“消防队”。19世纪50年代铁路的铺设使芝加哥成为工业重镇,芝加哥人口呈现爆炸性增长,1890年芝加哥人口为50万,仅20年后就达到200万。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20世纪初的芝加哥,汽车行驶在有路灯的街头,各种新科技成果、新娱乐方式皆在此流行。为解决城市人口猛增带来的交通、居住、环境等压力,芝加哥政府加大了市政建设投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矛盾得以缓解。据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等整编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将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

    15、后涂“未涉及”。(1)开封成为北宋都城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开封商业的繁荣与城市人口的增长无关。(3)1913年,美国开始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4)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封和芝加哥城市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5)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增强。【答案】(1)正确(2)错误(3)未涉及(4)正确(5)正确【解析】(1)由材料“开封因地理位置极佳,交通方便,符合北宋的建国方略,被定为都城。定都后,开封人口剧增,达到百万人以上,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可知,开封成为北宋都城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题正确。(2)由材料“定都后,开封人口剧增,达到百万人以上,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16、可知,开封商业的繁荣与城市人口的增长有关。故本题错误。(3)材料没有描述1913年,美国开始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故本题是未涉及。(4)由材料“开封因地理位置极佳,交通方便,符合北宋的建国方略,被定为都城”;“19世纪50年代铁路的铺设使芝加哥成为工业重镇”可知,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封和芝加哥城市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本题正确。(5)由材料“人口集中也带来各种安全问题,政府为此加强了管理,甚至成立了专业的消防队”;“为解决城市人口猛增带来的交通、居住、环境等压力,芝加哥政府加大了市政建设投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矛盾得以缓解”可知,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增强。故本题正确。【

    17、综合】1(2019年湖南长沙)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沙市某初中生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让我们帮他一起完成这篇小论文的基本框架,从中学习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答案】蒸汽机;内燃机;“银河”巨型计算机;机器生产;美国经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工业;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分化加剧。【解析】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改变以后,人们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发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力领域。并逐步取代蒸汽成为主要动力。“银河”巨型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

    18、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富分化加剧。2(2019年山东滨州节选)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一个世纪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珍妮机发明后,一个织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此前200个织工的产量

    19、。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成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3)分析材料三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材料四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20、。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4)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

    21、题”的?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请分别列举一例。(5)两次世界大战欧亚各国因战争破坏,经济严重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却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2)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3)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失去了工业霸主的地位;美国德国的工业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德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欧洲第一。(只要从数据分析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可)(4)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有电灯、汽车流水线、飞机等。(回答一

    22、例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有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回答一例即可)(5)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美国本土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解析】(2)由材料“英国工人每天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等。(3)依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18701913年英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减少,而美、德增加。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失去了工业霸

    23、主的地位;美国德国的工业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德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欧洲第一。(4)依据材料四信息“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分析可知,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南北方在政治制度上得到统一,为美国的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有电灯、汽车流水线、飞机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有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5)两次世界大战欧亚各国因战争破坏,经济严重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却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资本

    24、。依据材料四信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强大的原因是: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美国本土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3(2019年湖北黄石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作用导致了对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的更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斯

    25、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前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有效利用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答案】(4)示例一: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示例二: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掠夺原料、输出资本,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示例三:蒸汽机改进、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等科技的进步,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答出一点即可,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4)根据材料三“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24 工业革命第01期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