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文化综合科目课后题及全部答案.docx

    • 资源ID:13000378       资源大小:102.26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文化综合科目课后题及全部答案.docx

    1、同等学力工商管理文化综合科目课后题及全部答案2013在职研究生 申请硕士学位 同等学力 工商管理文化综合科目 课后题及全部答案1试述科学管理之前的管理发展。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始于战争,始于宗教。我们从万里长城、金字塔、著名大型水利工程等历史遗迹,可以看到当时人类组织大规模集体协作活动的实践和成就。从历史上发达最早的几种文明中,可以看到国家管理统治的思想和智慧,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古罗马帝国、古代中国的管理实践,都是这方面的证明。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著名军事、战略文献则反映了军事方面的管理实践和成就。宗教在

    2、西方国家历史上,一定时期某种程度上超过国家、政府对个人 生活的控制和影响,在管理方面有更为突出的成就。 我们对历史上人类的管理智慧和经验的了解应该说还远远不够。漫长历史岁月中人类创造出的管理成就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整理。 从早期的管理积累和近代管理理论的突飞猛进发展来看,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 (1)人类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 (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 (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

    3、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2为什么称泰罗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制的要点包括:(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泰罗通过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适合于某种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 (4)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

    4、工作。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制,即完成任务正常报酬、未达到标准低酬、超标准高酬,根据工作表现衡量等基本措施实现。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当来一次“精神革命”。双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蛋糕”做大,即使不改变分配比例也同时有利于双方。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 (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 (8)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保留处置权力。 泰罗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

    5、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利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近代科学分析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3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Jli具有重大影响,成为所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一)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引导一个组纲趋向一个目标。经营包含六种活动:技术活动(生产)、商业活刮(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控制和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管理滔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指出,人们对前五种活动了解较多,但

    6、对管理活动知之甚少。管理是一种具有一般性的、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组织的一般职能。管理具有可概念化、可理论化、可传授的特点,应该大力发展管理教育。他提出的关于管理五大要素或五大职能的思想,成为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框架。 (二)14条管理原则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14条管理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指导葸义。这些原则包括:(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3)纪律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统一领导原则;(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7)员工报酬原则;(8)集权原则;(9)等级系列原则;(10)秩序原则;(11)公平原则;(12)人员稳定原则;(13)首创精神原则

    7、;(14)团结合作原则。4什么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5巴纳德理论的特征是什么?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思想是: (一)组织论的管理论 (二)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三)组织平衡 (四)管理人员的职能 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有领会组织的整体及其有关的整个形爵,把握管理过程的艺术。6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霍桑实验 工人是社会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行为科学7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一是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二是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8试

    8、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管理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思想至少可以给出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最终力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发端于技术变化,然后是劳动生产方式改变,再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后,才是结构制度层面的变化,最后是意识形态、文化层面的变化。 按照这一线索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在技术层次引起变革。技术变化导致生产组织方式和过程发生变化,在此之前的以农业、牧业、渔业和手工作坊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得不适应,于是有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只解决劳动生产组织过程和方式问题,劳动者的工作观念、习惯、人际关

    9、系仍然是传统的,两者之间不适应。于是有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 在一个单一企业单位内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开始进入制度层面的问题。组织管理理论、企业制度方面的研究,管理过程研究,都主要与结构、制度层次的问题有关。 同时,企业与外部环境相关问题逐步成为关注的对象。企业战略问题、营销问题、竞争与垄断的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都先后成为注意的对象。 进一步的才是涉及意识形态、文化层次的问题,即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运作逻辑与古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如何融合、整合的问题。日本战后所提供的,无非是这方面。9-为什么说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工

    10、业革命以来管理发展总的趋势是科学化和理性化。对效率、效用、科学、理性的追求,是推动管理发展演变的根本性力量。科学化和理性化本身并没有错,20世纪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和理性成了至高无上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逻辑,组织与人的协调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和忽视。1个体假设对管理学有何重要意义?管理学是关于人类集体化协作行为的协调的科学。如何看待个佐以一种什么样的个体假设前提作为决定管理方针、运用管理手段的基础,从基本的方面制约着管理的方式和效果。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方面都离不开人的特征的影响,即使是处理技术问题,也不可避饰地有人的因素作用于其中。对人自身的认识或假设是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和最

    11、终归宿。从人出发,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科学始终不应偏离的主题。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假设制约着社会科学的方向和进步。 由独立的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的基础。管理学原理首先要回答独立的个体通过一种什么样的纽带或机理结合为团体。由个体到整体的环节,是组织管理理论最基本的环节。2管理学要把握个体的哪些基本特征? 1经济人假设 2社会人假设 3管理人假设 巴纳德关于个体是由物的、生物的、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结合。 因此,管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学习,研究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心玛 力量,对人的理性能力给出判断和假设,研究社会性的交往和学习遇程。行为、需求、理性能力、学习过程,构成管理学中个体层次

    12、的基本环节。 3如何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学习?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集体协作活动或组织生活中个体的基本方面很容易发现行为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不管是组织生活的哪一瑚面,都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所以可以说,个体的行为,是从组织镯理角度必须把握的对象。在组织生活中,与共同事业相关性很强的爿一个要素,是个体的学习。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和通过行为的结果,月以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这或者是通过直接的实践,或者是通过其俺人经验的提示,或者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个体的学习对于维护稠促进协作系统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企业组织不是仅仅为了眼前的碉益而存在的,长期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组织的基本目标。成员的学习两于企业组织的未来发展,

    13、是一种必要的准备和条件。能力的蓄集、技能的提高、知识的增长、人事的熟悉、对企业瑚化的深刻领会,在企业组织的日常活动中,通过学习过程可以积累捌舢Ip发展所需的宝贵财富。行为和学习,是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其中,行柏关系到现阶段的企业状态,学习则更多地对将来的企业发展起影响旄用。通过现时的行为,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学习的结果又会提高耒来的行为能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的。4什么是心理能量?学习与心理能量的关系如何?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件骧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基本上说来,学习与心理能量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心理能量越大,越能促进学

    14、习。在一定范围内,心理能量的提高有促进学习过程的作用,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学习行为,对心理能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前面指出的原有体系和方式范围内的学习和面临组织转换变革时的学习,所需的心理能量就有不同的特点。前者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与其适应,后者则需要爆发性的能量作为推动。 除了这些情况外,组织中学习与心理能量相互之间的作用有两条轨迹。 ( )学习情报蓄集一成功一能量改变(二)学习一情报共有一相互激励一集团能量5怎样理解正式组织的含义?(一)正式组织的概念 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正式组织概念包含的基本点

    15、是: (1)构成正式组织内容的,是人的行为。 (2)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是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 (3)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在方法、时间、质和量等各方面都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6简述正式组织三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7什么是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有哪些?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是: 1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 2非正式组织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3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因素、非理性因素。 4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6、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非正式组织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表现形式。8试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 1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 2非正式组织赋予正式组织以活力 3促进信息沟通 4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5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三)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1。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形成创造条件 2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 口J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为基础,互为条件。9如何理解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 (一)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组织的两个方面,互为条件,共存于一个

    17、组织当中。离开其中任何一方,另一方都无法单独存在。 (2)只有在两者统一意义上,才能理解组织的本质。 (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一体化程度反映组织实际状况。 (二)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 首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的、非理性的部分区别开来,为具体区别把握不同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其次,组织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的思想,揭示了组织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为理解和把握现实的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有力武器。10如何实现组织内部平衡?是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写作行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只见的平衡。(一)个人的

    18、需求、动机及其标准 (二)诱因的分配过程 (三)组织的效率11如何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平衡?(一)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 (二)目标实现程度。目标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1)各种组织要素的协调性;(2)协作过程中各主要方面之间的协调性;(3)组织内部平衡状况。 现实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平衡更多地与企业战略决策,计划、控制过程,生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资金筹措和运用等方面的职能管理相关。12为什么需要实现组织动态平衡?组织内外所有相关因素都处在变化中。组织平衡不是一次性的,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当组织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平衡即被打破,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建立新的平衡。这是问题的一

    19、个方面。另一方面,组织本身存在打破平衡的力量。组织中客观上存在的茬异、矛盾、冲突本身,就是平衡的一种破坏性力量。同时,组织的发展,也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应该说,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不断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由此来看,除组织内外平衡外,组织动态平衡也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13什么是管理?如何把握管理概念?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概念的基本点包括: (一)管理是组织的特殊器官 (二)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三)管理协调是有意识的协调 (四)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14试述巴纳德管理职能思想和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职能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20、。按照组织三要素的理论和组织平衡理论,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1)组织目标的设定和转化;(2)确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3)确保必要的活动;(4)领导。 其中,目标的设定和转化指设定组织目标,使之转化为具体协作沽动,实现组织与环境动态平衡的过程,表现为企业战略管理、计划与控制活动等项职能。确定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确定和调整组织结构,配备和控制管理人员,利用非正式沟通。确保必要的活动,是指确保必要的、构成组织实体的个人的活动,其中包括劝诱个人参加组织协作和增强组织成员协作意愿两部分内容,具体管理过程中与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制度规范、激励等项职能相联系。领导过程则更多地与领导职能、

    21、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 当代管理职能学派继承法约尔开创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思想,吸收管理学发展的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管理职能的内容,以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五大职能概括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在管理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影响。1什么是企业?试述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是在一定财产关系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行为主体,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各的独立经济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是独立的经济组织,区别于政治、社会组织和团体,也不是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附属物。 财产支配关系,是企业根本特征之一。 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并不断增加盈利,自负盈亏是企

    22、业重要的特征。 企业的职能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不仅是指具有生产加工能力的厂商,也包括金融、保险、服务性企业)。 2试述产权及其功能。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确定某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的分配。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 一项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为主体对资源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一项产权的权能是否完整,主要可以从所有者对它具有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来衡量,如果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利有排他的使用权、收入的

    23、独享权和自由的转让权,他所拥有的产权就是完整的。 产权结构不同,效率也不同。确定和保护产权,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能否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有效的激励。产权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明确规定产权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以及不同产权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 3私营企业的形态有哪些? (一)个人企业 (二)合伙公司 (三)两合公司 (四)有限责任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资本证券化;有限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公司账目公开。 5谈一谈对国有企业特征的理解。l多重身份,多种功能 2企业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 3企业行为逻辑的多重性 6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条件有哪些

    24、? 一个企业致率和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拥有充分经营自主权、以增加盈利为经营目标、自负盈亏和正常竞争环境。 我国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基本属于第三种情况,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更小些,企业不能自主经营。 经营目标明确而单一增加盈利,这是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重要前提条件。 自负盈亏有助于国有企业形成两种经营机制:一是动力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二是自我约束疆制,以约束企业正确行使自主权,从根本上防止短期行为。 竞争是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有力工具。但是,竞争离不开一系列内外部条件。首先,必须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盈利目标三个基础条件,否则,国有企业

    25、便没有参与竞争的内在要求:其次,形成市场环境这一外部条件,否则,就没有产生竞争的实际可能。 7国有企业改组的方法有哪些? (1)多方出资开办的新企业,一开始就办成法人持股的股份公司,现有的合资企业、联营企业,按股份公司的要求加以规范;(2)老企业利用外资或向国内筹资时,可采取发行股票的形式,同时将其改组为股份公司;(3)在企业兼并、横向联合和成立企业集团过程中,企业之间以自形或无形资产入股,同时将其改组为股份公司;(4)企业之间等额互相参股,同时将双方改组为股份公司;(5)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将其部分产权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投资者,同时改组为股份公司。 (6)建立若干经营国有资产的公司和社会保

    26、障基金会(如很曩待业、医疗保险基金会等),让其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股权代表交叉持有各国有企业的股份,最后按股份制的要求将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 1试述管理职能中所包含的决策问题。P65 表2“决策人”管理模式的基本假设。(1)“机械人”模式(2) “动机人”模式(3)“决策人”模式3试阐述决策的基本过程。(1)搜集情报阶段。(2)拟订计划阶段。(3)选定方案阶段。(4)对已选定的方案进行评价。决策过程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探杏环境,寻求要求决策的条件,可以称之为“情报活动”。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制订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可以称之为“设计活动”。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从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中选出一个适用

    27、的行动方案,可以称之为“抉择活动”。第四阶段的任务是对已作出的抉择进行评价,可以称之为“审查活动”。4决策的准则是什么?(1)整体协同原则(2)目标原则(3)全变原则5如何区别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例行问题是指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如订货,材料出入等。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例外问题是指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不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问题。只有例外问题,才真正要求领导者逐项逐个认真研究,慎重决策的问题。6什么是程序化决策?所谓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每当它们出现时,不需要再重复处理它们。7什么

    28、是非程序化决策?是针对那些新颖、无结构问题,这类决策又可以称之为“结构不良”的决策。8程序化决策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有哪些?p70(一)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习惯 标准操作规程。组织结构 (二)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 运筹学 电子数据处理9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有哪些?(一)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 1判断,、直觉和洞察力,创造性。2经验。3经理人员的选拔和训练。4非程序化决策制定任务的单位。 (二)非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 探索式解题技术的应用:决策者的培训,编制探索式计算机程序10影响决策行为的个人特性有哪些?(一)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 (二)个人价值系统1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各有哪些?(一)

    29、群体决策的优点 是群体可能比任何单个成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能提供更完整的信息,这势必有利于确定问题和制定备择方案,并且能够更严格地分析所制定的方案。群体参与制定决策,还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所制定的决策,特别当参与决策制定的群体还负有实施决策的责任时,可增加群体每个成员对决策许诺的可能性。 (二)群体决策的缺点 组成一个群体显然要消耗时间,一旦群体形成,其成员之间的影响常导致内耗,结果造成群体决策总要比个人决策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群体中要屈从压力,从而导致了“群体思维”,抑制了不同观点、少数派和标新立异以取得表面的一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中的批判精神,损害了最后决策的质量。同时,在个人决策中

    30、,负责任的主体是明确具体的,而在群体决策中,任何一个成员的责任都被冲淡了。群体成员承担责任,但实际上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却不清楚。1计划制定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一)计划制定工作对计划者个人或本部门的意义 (1)通过对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减少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失误。 (2)明确工作目标。 (3)确定当时必须采取的行动。 (二)计划制定工作对整个企业组织的意义 (1)计划制定过程同时是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相互了解和事前协调的过程。 (2)形成企业总体计划。 (3)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计划承担者与上级管理者的相互作用,为管理者施加影响提供了手段。 (4)通过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不同部门间进

    31、行的协调和安排,可以从组织整体要求出发协调各部门的决策,使计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如何理解计划与控制的基础?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是信息。制定计划需要搜集有关工作所需的信息,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调计划需要传递信息,计划报请上级管理者批准返回、同意执行的过程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同样,控制活动也离不开信息,要塑及时发现偏差,采取适当的修正行动,首先必须掌握有关环境变化的信息,同时要掌握有关计划要求的信息和有关计划执行结果的信息。 计划和控制过程背后同时会存在着多重信息流。 计划与控制系统和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体系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关系。一方面,计划与控制系统依存于信息沟通体系。另一方面,计划和控制过程产

    32、生的信息流的路线和信息量, 计划和控制系统不是单纯的上级管理者指挥和控制下属的系统,计划和控制过程所形成的信息和情报,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3计划系统设计应规定的基本的、共同的方面是什么?(一)计划制定者 (二)计划范围 (三)与资源配置的协调 (四)与业绩评价的协调 (五)计划形式 4试述控制的两种形式及其各自的控制过程。(一)直接控制 这是由具体操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采取行动与环境取得平衡来决定工作的成果,是一边观察成果的反馈,一边采取恰当修正行动的控制方式。 (二)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即所谓影响控制。这里的控制者主要是作业人员的上级管理者。作为管理者总希望作业人员能够制定适当的作业计划,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恰当的调整。5控制系统设


    注意事项

    本文(同等学力工商管理文化综合科目课后题及全部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