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刑法总论》司法考试真题链接及参考答案课件.docx

    • 资源ID:12986870       资源大小:44.66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刑法总论》司法考试真题链接及参考答案课件.docx

    1、刑法总论司法考试真题链接及参考答案课件刑法总论【司法考试真题链接】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关于上述4 句话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司法考试多项选择真题)A第句正确,第句错误B第句正确,第句错误C第句正确,第句错误D第句正确,第句错误参考答案:ABCD2.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司法考试单项选择真题

    2、)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参考答案:C3.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

    3、解释。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司法考试单项选择真题)A.第句正确,其他错误 B.第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句正确,其他错误 D.第句正确,其他错误参考答案:B4.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这一解释属于下列何种解释?(2008

    4、年延考司法考试单项选择真题)(1)补正解释B.当然解释C.反对解释D.缩小解释答案:D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2006年司法考试单项选择真题)(1)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2)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3)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4)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参考答案:D6.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

    5、几个刑法修正案?(2005年司法考试单项选择真题)A一个单行刑法和七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七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八个修正案参考答案:B第二章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 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第句正确,第句错误B第句正确,第句错误C第句正确,第句错误D第句正确,第句错误【答案】:1.C 2“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的罪刑法定);(2)排斥

    6、习惯法(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答案】:2.D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6年司法考试真题)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

    7、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3.C4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4年司法考试真题)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答案】:4.C5我国刑法规定了_法定原则,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

    8、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和承担的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2005年司法考试真题)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答案】:5.D6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5年司法考试真题)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答案】:6.BCD7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

    9、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2000年司法考试真题)A聚众淫乱罪 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 D无罪【答案】:7.D8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司法考试真题) 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

    10、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答案】:8.ABD9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2004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

    11、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9.ABC10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2005年司法考试真题)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答案】:10.A11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2005年司法考试真题)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

    12、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答案】:11.AC 第三章1、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答案:ABCD2、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

    13、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答案:BCD3、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A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14、B一般公民发现他人建筑物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D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的,不成立不作为犯罪答案:ACD4、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

    15、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答案:C5、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答案:A6、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开

    16、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答案:D7、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

    17、关系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答案:D8、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C9

    18、、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答案:B10、刑法规定,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仅定拐卖妇女、儿童罪。15周岁的甲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幼女。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A.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没有规定15周岁的人对拐卖妇女、儿童罪负刑事责任,所以,甲不负刑事责任B.拐卖妇女、儿童罪包含了强奸罪,1

    19、5周岁的人应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认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C.15周岁的人犯强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认定为强奸罪D.拐卖妇女、儿童罪重于强奸罪,既然15周岁的人应对强奸罪承担刑事责任,就应对拐卖妇女、儿童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对甲应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实行并罚答案:ABD11、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

    20、,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答案:C1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答案:ABCD13、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司法考试

    21、真题)A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B甲故意举枪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C甲翻墙入院欲毒杀乙的名犬以泄愤,不料该犬对甲扔出的含毒肉块不予理会,直扑甲身,情急之下甲拔刀刺杀该犬。甲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而属于意外事件D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答案:ACD14、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

    22、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答案:D15、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答案:C16、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

    23、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答案:C17、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B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C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D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答案:ABCD18、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6年司

    24、法考试真题)A.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B.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C.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ABC19、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答案:A20、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

    25、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答案:C21、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

    26、,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答案:ABCD22、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B乙准备使被害人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被害人因吃了乙投放的安眠药死亡。这是构成要件提前实现,乙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丙打算将含有毒药

    27、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这既不是对象错误,也不是方法错误,丙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丁误将生父当作仇人杀害。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都认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答案:AC第四章1、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司法考试真题)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答案:C2、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B.抢劫犯使

    28、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C.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D.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答案:D3、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B4、甲乙两家有仇。某晚,两拨人在歌厅发生斗殴,甲、乙恰巧在场并各属一方。打斗中乙持刀砍伤甲小臂,

    29、甲用木棒击中乙头部,致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司法考试真题)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属于防卫过当 D.属于故意杀人答案:D5、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观点: 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 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 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 结论: A.甲成立正当防卫 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A.观点观点与

    30、a结论对应;观点观点与b结论对应 B.观点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观点与b结论对应 C.观点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观点与b结论对应 D.观点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观点与b结论对应 答案:A 6、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司法考试真题)A.甲将罪犯顾某扭送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窒息死亡。甲成立正当防卫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到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乙不成立正当防卫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卖淫,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卖淫。丙成立正当防卫D.丁开枪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丁成立正当防卫答案:A7、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司法考试真


    注意事项

    本文(《刑法总论》司法考试真题链接及参考答案课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