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用书必修2.docx

    • 资源ID:12973005       资源大小:325.06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用书必修2.docx

    1、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用书必修2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6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最新考纲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纲解读1.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思维导图 考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及环境问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

    2、猎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农业文明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的成因(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典型事例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破坏水

    3、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江豚、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堆放泰晤士河的悲剧、伦敦烟雾事件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施工影响附近居民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72013大纲全国文综,792015北京文综,22015重庆文综,

    4、1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等热点问题为素材,考查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和应对策略。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考向一环境问题判断(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雾霾严重珊瑚退化海平面上升A B C D答案D解析图示岛国由珊瑚岛、礁组成,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大气对流旺盛,不易出现雾霾;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国因地势低

    5、易被淹没,珊瑚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发生改变,导致珊瑚退化。考向二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2(2016全国文综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

    6、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

    7、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考点二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3)基本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1可持

    8、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表析如下: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2.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

    9、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4天津文综,62012天津文综,13以政府报告、大型工程和项目实施以及新型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为素材,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实施策略。以选择题为主,难度较小。考向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

    10、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答案1.AB2.CD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我国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接近120,而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均低于100,说明发展的代价是资源的

    11、大量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第2题,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强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结合图及四个选项可知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考向二可持续发展实践(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3题。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答案C解析A、B和D选项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均有其合理性,但不符合题干

    12、要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考点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人口基数大、素质低,结构不合理。(2)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将长期存在。2行动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概念: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3)基本途径:工业模式清洁生产;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公众支持与参与适度消费。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13、。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考情

    14、速查命题揭秘2015福建文综,22014福建文综,37(4)2013福建文综,122013安徽文综,35(1)(3)以中国三农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生态环境热点区域为素材,考查地理事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应用。考向一循环经济策略1(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

    15、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答案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作为果园肥料,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即可。解析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果渣和草作饲料;解决薪材缺乏问题可以发展沼气,且以果渣和粪便为原料

    16、;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可以与发展沼气相结合,以沼渣和沼液作为果园肥料。考向二循环经济模式(2016湖北七州市模拟)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23题。2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A市场导向型 B原料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3该生态工业园区()A最可能位于湖北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答案2.B3.D解析第2题,图中主导产业链是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造纸系统、酒精系统,则主导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第3题,图中显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各个系统中的废弃物也被充分利用,既节约了资源,也减轻了环境污

    17、染,具有和谐的生态功能。图型概述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2013福建文综)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如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A B C D (1)研读材料和图名。(2)读各框图的内容,分清箭头方向和连线起止点。 (1)对框图的组成要素进行归类,例如,例题中有沼气池与农业活动两类,农业活动又

    18、包含种、牧、渔三大类四种。(2)确定核心要素或基本活动。(3)与传统生产方式对比,分析其特殊性和意义。 依据对图的分析,甄别选项或运用术语作答。1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 B C D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秸秆作为沼气原料时,制出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沼渣和沼液可以还田作为肥料,符合既提供生活能源,又提高土壤肥力的要求。(2017临沂月考)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读“我国

    19、山东某市光伏农业大棚运营模式图”,完成23题。2图中生态大棚中最适宜种植的是()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草莓3关于该光伏农业的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排放量小 B资金投入少C技术水平高 D产品附加值高答案2.D3.B解析第2题,建设生态大棚资金投入大,草莓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且相对于玉米、水稻、甜菜,草莓对生产条件的要求更高,因而最适宜栽培。第3题,从关联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需要高等院校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碳排放量小。(2016青岛模拟)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

    20、业链示意图”,完成45题。4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5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答案4.A5.B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电解铝以氧化铝为原料,耗用电力多,区内丰富的高铝煤炭有利于铝产业发展。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5题,读图可见生产诸多环节紧密相联,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课时作业基础落实练下图为“某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社会发展阶

    21、段()A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环境污染A BC D答案1.C2.A解析第1题,图中的生产活动为农业生产,因而该图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农业文明时期。该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明确提出的。第2题,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3(2017双鸭山高三月考)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22、公平性原则参与性原则A B C D答案B解析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发展、公平、环境和权利四大基本内涵,图示现象就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资源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单纯追求人类所谓的“生存与发展”,忽略了鱼类等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的权利,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2015北京文综)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第4题。4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

    23、的公平性A B C D答案D解析过度猎狼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故正确;狼减少会导致生态失衡,山区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猎狼是由不良的消费观念引起的,错误;猎狼的行为破坏了可持续发展中人与其他动物享有同等生存权的公平性原则,正确。(2016重庆模拟)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56题。520002008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A1 300米以下地带B1 3001 9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米地带620002

    24、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答案5.A6.B解析第5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和,反之则相反。第6题,在1 900米以上的地方,这8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和,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高度以上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和。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10月25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烧荒”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

    25、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4千万吨,其中约25%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材料二从2014年10月20日26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7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火点数29220811042401513(1)简述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2)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3)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答案(1)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和粉尘等细小颗粒,进而形成雾霾。(2)主要分布在东北三个省份。10月20日26日是东北秋收之后,农田产生

    26、大量的秸秆,受利用技术等影响,秸秆被大量焚烧。(3)做饲料、制沼气、制乙醇等。解析第(1)题,雾霾是由细小的水滴和细小的污染物颗粒组成的,大量地焚烧秸秆能产生烟和粉尘等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2)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因为此时正值10月份,是东北地区秋收之后,农民集中焚烧秸秆时刻。第(3)题,秸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每年中国产生的秸秆量很大,有效地处理秸秆可以减轻大气环境问题,将秸秆资源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做饲料、制沼气、制乙醇等。能力提升练(2017襄阳调研)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

    27、)。据此回答89题。8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A、B、C分别代表()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B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9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答案8.D9.C解析第8题,通过A可以取用“木材”,说明A表示“破坏森林”;B和“草皮”相关,应该是“牧业下降”;根据与C相关的“秸秆”“广种薄收”等可判断C为“农业减产”。第9题,图中显示该地区主要问题是因破坏森林、草皮和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广种薄收)导致的风

    28、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解决的办法有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或积蓄肥料、发展沼气,或开发新能源以解决燃料问题,从而减少植被破坏,以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的作用。根据该地的农业生产类型和产生的问题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2016忻州一中模拟)读“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完成1011题。10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A BC D11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

    29、便用于生产沼气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A BC D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本题强调的是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及促进餐饮、休闲旅游业属于经济效益。第11题,黄粉虫、套种都不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利用。(2016济南模拟)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人均能耗不断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变快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A BC D13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加快产业升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用书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